國外中產階級收入過萬談稅色變
07-25
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候選人競爭,「減稅」是個關鍵詞。事實上,「減稅」是很多國家選舉時候選人最常做出的許諾之一。因為對於占社會大多數人的中產階級來說,他(她)們既不如上流社會人士般享有巨大財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對保障的社會福利,「減稅」顯然是最能打動他們的。 那麼,國外中產階級的稅單上,通常都有哪些內容?對於他們來講算不算沉重的負擔呢?加拿大:「千萬別淪為中產階級」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青溪發自溫哥華都說加拿大福利好,豈不知這種高福利是靠高稅收——確切說是靠中產階級的高稅收所支撐的。中產階級的定義彈性很大,並不明確,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理解。加拿大聯邦政府財政部長奧利弗說,中產階級是指有孩家庭稅前年收入12萬加元(1加元約合4.74元人民幣)左右的人群。 別以為中產階級是加拿大社會中過得最舒心的階層,被形象地描繪為擁有「一房兩娃兩狗」,看似生活中享受著足夠的財富的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戲稱叫做「夾心階層」。因為他們夾在社會中層,把辛苦賺來的收入很大程度地用於交稅,付出的勞動支撐了著社會運轉,但他們自己既不如上流社會人士般享有巨大財富,又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享受相對大的社會福利保障。所以,他們常開著玩笑警戒身邊朋友:「千萬別淪為中產階級。」 彼得和琳達在溫哥華過著有大房、有雙車、有一子、有假期的生活。彼得是一家上市電腦公司軟體維護部門經理,琳達是一家大銀行人事部員工,兩人年薪加起來接近20萬加幣,是當之無愧的中產階級。可是這個看似可觀的收入其實真的只是個漂亮數字而已,扣了個人所得稅,能剩下的也就夠中等水平的日常開銷。 最近的一則網路紅帖顯示在溫哥華「溫飽」型工資收入為7萬加幣,這也可看作加拿大中產階級的平均年薪數值。不過這只是稅前收入,拿到手之前還需繳納15000加元的個人所得稅。加拿大稅收分為聯邦稅和省稅,繳納所得稅的稅額並不是一刀切,其原則是,收入越高,納稅比例越大。以卑詩省為例,針對中產階級85414至132406加幣收入範疇的要交26%的聯邦稅和交12.29%的省稅,具體以數據來算,10萬年薪收入就要交聯邦稅19594加元,省稅7718加元,合計27312加元,接近於一個低收入戶全年的家庭收入了。 個人所得稅雖是繳稅的大頭,但彼得和琳達每年還有一筆大錢要花。他們的房子今年政府評估價略超過100萬加元,因而6000多加元的地稅是逃不掉的。 除了這種看得見具體金額的稅款外,他們日常生活還要交一項難以計算的消費稅。在加拿大,日常開銷越多繳稅越多,因為加拿大的三級政府都有徵稅權,聯邦除關稅外,還徵收貨物及服務稅和消費稅。省級政府也要徵收零售稅、煙草稅等,地方上的市政府一般會徵收商業稅。除少數產品和服務的稅率為零或免稅外,一般在買東西時,不論什麼用途,都必須打稅。舉個例子,通常買一件10加元的商品,實際要付11到11.5加元。 彼得和琳達的父母有兩套房子,也許將來會留給他們。而在加拿大雖沒有遺產稅,但有資產增值稅,對於有些固定資產如房產則需要按規定計算增值稅後,受益人才可以繼承。 加拿大多干多繳稅的稅收政策其實鼓勵了很多人寧願在家帶孩子也不出去工作,因為家中無收入的人口,工作一方應繳稅額可大幅降低,計算下來家庭總收入比兩個人工作時不一定少多少。除了少交稅外,一人專職在家料理家務照顧孩子還可以省下孩子幼兒園費用、通勤費用、日常生活開支、外食午餐費、上班服裝花費等等,最大好處是自己帶孩子能使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顧和培養。 也許是體諒單薪中產階級肩頭擔子重,今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向他(她)們大獻殷勤,允許家庭成員中的較高收入的一方將勞動所得有限額地轉嫁給另一方,以減免最多不超過2000元的稅金。 好在加拿大的中產階級不用為退休以後的日子焦慮,因為有社會保障托底。穩定的未來前景使加拿大中產沒有上進的動力,雖也羨慕富人住豪宅有遊艇的享受,卻不拚命追求更好的發展。他們大多數想的是「日子過得去就行了」。墨西哥:收入過萬,談稅色變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伍海燕發自北京稅收對於墨西哥不少人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墨西哥人的稅單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稅,如:所得稅、社會稅、紅十字稅、房產稅等等。 墨西哥百姓有些談稅色變,只要說起稅收都會抱怨連連。他們認為,再高的工資經不起三扣兩扣。看起來還算體面的工資,拿到手後只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攢不下錢。 在墨西哥,最重要的稅收是所得稅,這項稅收占工資比例最高。按照墨西哥法律,收入越高,繳納所得稅也就越多。例如議員、法官等月收入超過10萬比索(約合5萬人民幣),每月繳納的所得稅高達工資的35%。而每月收入在5萬到10萬比索的人每月繳納的所得稅占工資的15%到30%。月收入在1萬到2萬比索的人,每月繳納的所得稅是工資的8%到15%。此外,社會稅用於醫療和工會,占工資比例為2%到5%。紅十字稅用於和該組織的合作,占工資比例為1.5%到10%。 在公司工作的卡洛斯說起稅收顯得很無奈。他說,他每月收入2萬比索(約合1萬人民幣),但稅後工資就 「少得可憐」。他的妻子不工作,還要養活三個孩子。卡洛斯希望政府能為只有一個人工作和孩子多的家庭減稅。 與卡洛斯相比,瑪麗亞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公務員工作和10萬比索的月收入,不過還是經常覺得錢不夠花。她說:「雖然我和我丈夫都有工作,只有一個孩子,但是錢也只夠日常基本開銷,一個月下來剩不下多少錢。」瑪麗亞認為墨西哥的稅收還是太高、太多了,對於納稅人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每個月,瑪麗亞都要繳納占工資35%的所得稅。讓她頭疼的還有附加稅。在墨西哥,除普通麵包、牛奶、油等基本食品外,絕大部分商品價格包含16%的附加稅。墨西哥的物價不僅很高,而且年年都在漲。瑪麗亞的稅單還包括兩項和電話有關的稅費,兩項相加相當於電話費的20%。此外每年她還要交汽車稅和房地產稅。按照墨西哥法律,凡是有住房的人都要繳納房地產稅。而稅收與房屋的位置、交通、配套設施和房屋價格有關,也就是說,房子越貴,房地產稅就越高。在首都墨西哥城,每年的房地產稅是房屋價格的3%到4.5%。自從瑪麗亞在墨西哥市區里買了套新房子後,每月的負擔一下增加了許多。雖然她家的房子並非建在主幹道旁,而是在一條小街道上,卻要交相同的房地產稅,這令她覺得很不值。 瑪麗亞認為,墨西哥的稅收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因為稅收使收入大幅縮水。儘管交了這麼多稅,她認為公共服務和生活環境也沒有什麼大的改善。日本:除了收入,居住也要繳稅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馬曉雲發自東京日本國稅廳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不分年齡、職業類別和性別,日本人平均年收入是414萬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5.3元)。在東京居住的山田太郎(化名),年收入(工資加獎金)約500萬日元屬於地道的中等收入群體,然而他每年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約57萬日元,住民稅(區民稅加都民稅)約22萬日元,購買汽車時繳納了相當於汽車售價3%的「汽車取得稅」,之後每年繳納汽車稅約4.5萬日元。家有兩個孩子的山田並沒有購買公寓,而是選擇了租房生活。他介紹說,如果在東京23區內購買一套6000萬日元的公寓,30年內支付的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總計會達459萬日元,平均每年約15萬日元。日本的稅金可以分為國稅和地方稅兩大類。國稅包括:所得稅、法人稅、消費稅、酒稅、遺產稅、贈與稅和印花稅等。地方稅包括個人事業稅、法人事業稅、固定資產稅、都市計劃稅、不動產取得稅和汽車稅等。國稅屬於稅務署管轄,地方稅交由都道府縣等各地方政府。 根據屬於徵稅對象範圍的收入水平的不同,所得稅率從5%到45%不等,收入越高稅率越高。住民稅是由「所得割」和「均等割」兩部分組成,其中「所得割」計算方法與所得稅類似,但與所得稅不同的是,所得稅根據當年收入水平計算,「所得割」則是根據前一年的收入水平計算, 「均等割」是對所有收入的達到一定水平的人徵收同一金額稅金。以東京居民為例,「東京都民稅」的徵稅對象是1月1日在都內居住且在前一年內有收入的人。 所得稅和住民稅可以說是中等收入群體必須繳納的兩大稅款。除此之外,在購車購房之際,也要繳納相應的汽車稅和房產稅。具體而言,在購買三輪以上輕型汽車、小型汽車和普通汽車之際,如果是自家使用,則「汽車取得稅」金額等於汽車價格乘以3%,如果是用於營業,則「汽車取得稅」金額等於汽車價格乘以2%。在購買汽車之後,根據汽車總排氣量的不同,每年繳納一定金額的「汽車稅」。如自家用汽車排氣量在1L以下每年繳納2.95萬日元汽車稅,而排氣量在6L以上每年則須繳納11.1萬日元汽車稅。在購買土地和房屋時,也要繳納「不動產取得稅」,東京的稅額約等於土地和住宅價格乘以1/2再乘以3/100。購買之後每年需要繳納「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稅率約為1.4%,根據土地房屋估計和徵稅標準額,每年繳納金額有所不同。在發生贈與或繼承行為時,稅務署也要相應徵收贈與稅和「相繼稅(繼承稅)」。「相繼稅」稅率分為10%到50%不等,稅額等於(繼承)資產金額乘以稅率再減去一定的金額。「贈與稅」計算方法是1年內獲贈資產金額減去110萬日元再乘以稅率。具體稅率及扣除金額也是分情況有不同規定。不少人為繳納遺產稅不得不借款甚至變賣獲贈資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多歲篤信的「別在乎錢」,讓30多歲的我們感到害怕
※有500萬後還工作嗎?
※韓國產業轉型多管齊下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醫生真的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