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優秀」也能上哈佛——《常春藤秘密》系列之二
《常春藤秘密》系列之二
「不優秀」也能上哈佛
高燕定
(原載《財智生活》2011年3月號)
哈佛印象
哈佛大學1636年誕生,至今已經培養出了48位諾貝爾獎得主,連同在該校擔任過教職或做過研究的的人員在內,與哈佛有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共達79位。
歷史上,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有八位成為美國總統,如富蘭克林·羅斯福、約翰·肯尼迪、喬治·布希、及現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2011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和《新聞周刊》的美國綜合性大學排名中,哈佛大學都位列美國綜合性大學第一名。
「自由教育」
作為美國最古老的私立高等學府和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哈佛大學秉承的校訓為:真理(拉丁文Veritas)。這所大學認為,自由教育應是「本著自由求知的精神,不受議題的制約,也不受職業實用性的干擾的教育」。這種自由教育追求的目標,不是讓他們的學生成為某一種專業人才,他們追求的是更為崇高的目標——培養聰明的腦袋,讓學生成為獨立的、思想解放的,具有「自由思維」的通才。
嚴苛的哈佛嫡系
哈佛大學第25任校長德里克·博克(Derek Bok)自1971年至1991年間任校長20年,是哈佛歷史上著名的校長。博克校長上任之初,很多校友見了他的面,總要提到他是哈佛歷史上第一位不是哈佛校友的校長。博克校長一再說明,我是哈佛校友。博克校長確實是哈佛法學院1954屆的校友,但是,「哈佛校友」們硬是不認賬,因為在他們眼裡,在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里,根本從來就不把沒有上過Harvard College(哈佛學院),沒有讀過哈佛本科的人算作校友。
當年的媒體報道稱德里克·博克是「第一位非哈佛校友被任命為哈佛校長」(the first non-Harvard alumnus to be named president)好在「校友們」很友善,在博克校長任職不到一年的哈佛學院的畢業典禮上,哈佛董事會給了博克校長一個驚喜,隆重地送來一份厚禮,授予他哈佛學院名譽學士的學位。這才終於讓他成功「轉世」,勉強成為「哈佛校友」。很多哈佛的本科學生在讀高中時早已修了很多大學課程,所折學分不僅使其足以在三年內畢業,也可以在大學四年內除了拿到一個學士學位外,還可以再拿一個碩士學位。但是,他們普遍對這個碩士學位毫無興趣,因為他們知道,哈佛的學士學位最值錢。
哈佛「捐家」委員會
很多美國上流社會的家庭不惜代價,想方設法讓他們的孩子擠進名校的本科學院。獲得普利策獎的《華爾街日報》記者丹尼爾格頓(Daniel Golden)在他的暢銷書《錄取的代價》(The Price of Admission)里披露,美國的權貴為了讓他們的子女進入本科名校,不惜向大學捐贈數百萬以至數千萬美元。很多哈佛、耶魯等名校的本科學生在讀高中時早已修了很多大學課程,所折學分使其足以在大學四年內除了拿到一個學士學位外,還可以再拿一個碩士學位。但是,他們普遍對這個碩士學位毫無興趣,因為他們的學士學位最有價值。他們知道「本科生代表大學」這個道理。
不管是哈佛還是耶魯,對本科生,校方總給他們最高的待遇。哈佛本科生佔據著象徵哈佛的主校園——哈佛園(Harvard Yard),耶魯的本科生佔據著象徵耶魯的主校園——老校園(Old Campus)。只有哈佛的本科生,才有機會住在哈佛園古老的宿舍里,感受哈佛前輩的生活;也只有耶魯本科生,才有可能享受老校園裡股部的校舍,追尋耶魯先輩的軌跡。甚至連哈佛主校園裡富麗堂皇的餐廳,也是專門留給哈佛本科新生專業,研究生或神其他人等免進。只有本科生才會說,我是哈佛校友,我是哈佛某某屆的。其他研究生院的、法學院的,在他們眼裡都不是正宗。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四個兒女都上了哈佛,有位巨富一家六個孩子也都上了哈佛,哈佛全校本科生中有13%具有哈佛血統——他們的父母畢業於哈佛本科。哈佛大學為很多學業平平的名人、名商巨賈的子女廣開大門的內幕,已是公開的秘密。2005年4月,哈佛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哈佛大學資源委員會(COUR)晚宴上的演講不斷被掌聲打斷。這個晚宴的來賓都是高貴的資源委員會的委員,他們是大公司總裁、銀行家、大律師、石油大王。。。。。。當校長說到,他將啟動一個年收入4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子女全免學費,以推動優秀的平民子女入讀哈佛的新政時,全場一片寂靜。獲普利策獎的《華爾街日報》記者丹尼爾·戈爾登將這個晚宴唯一的一次靜場解讀為,委員們在向他傳遞一個信息,甚至可能是一種恐嚇:如果你把我們孩子的位置讓給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我們就要停止向你輸送數百萬美元的巨款。哈佛大學資源委員會的數百位委員都是大捐家,其中上百位執行委員至少捐五百萬美元以上。當然,他們的孩子都上了哈佛。這些特殊階級的孩子們入讀哈佛,雖然不一定能夠加長哈佛的諾貝爾金榜名單,但是,他們一定能讓世人對哈佛更加津津樂道,更加嚮往。只是,給他們騰出了位置,又擠出了我們多少可憐的優秀的平民孩子?
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同堂
哈佛以其為本科學生提供的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著稱,即入學新生必須從11門不同種類的學科比如人文學類、語言類、及科學類中選修7門並通過相關考試。這種核心課程的目的在於更大程度地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有助於學生全面的素質培養。
哈佛大學的師資堪稱世界頂級,即使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也有機會整整一學期坐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教室里上課。據哈佛的學生講,在校園裡是極易接觸到教授的,他們平易近人、甚至樂於與學生一同吃午餐或晚餐。哈佛大學二年級以上的部分課程採用小班模式授課,平均人數僅在10人左右。
哈佛大學的學生還可以在麻省理工大學(MIT)跨校選課(Cross-registration),以彌補哈佛大學在工科等某些方面的薄弱,這也是哈佛教育的特殊之處。此外,哈佛大學擁有全美最大的學術型圖書館,以及許多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和實驗室,例如藝術博物館、哈佛天文台等等。
「不優秀」的哈佛生
這麼一所世界頂尖的大學,招收的該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常常有很多學業極其優秀的學生,來到我的辦公室,信誓旦旦地要上哈佛,我總是給他們泄氣。須知,哈佛對僅僅是學習優秀的學生似乎並不十分感興趣。哈佛大學年年拒絕千多名SAT考試滿分的學生,拒絕數千名全校第一的優秀生的事實早已是家喻戶曉。但是,在另一方面,卻有很多並「不優秀」的學生進入哈佛。
前兩年,我在翻閱求職的哈佛大學生的簡歷時發現,哈佛學生中既有SAT考試1800多分的非洲裔學生,也有2000分的亞裔學生。與2400的滿分比起來,他們實在算不上好學生。可是他們都有不尋常的「優秀」,那位非洲裔學生是全美400米賽跑冠軍;這位亞裔學生擔起了家庭的責任,每天放學後到父母開的小外賣店裡工作,直到深夜打烊了才回家。
2003年,一個按照真實故事拍攝的電影《無家可歸者上哈佛》(Homless to Harvard)感動了世界,主人翁莉茲·莫里(Liz Murry)的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早逝,父親進了流浪者收容所。莉茲無家可歸,流落街頭,時常靠冰塊充饑,露宿火車站、公園。他們都沒有在有深厚的教育背景的「老虎媽媽」、「老虎爸爸」的威逼利誘下考第一,他們雖然成績不夠「優秀」,但是哈佛還是把他們收入囊中。也許哈佛看好他們的未來,也許哈佛知道,未來真正能夠為母校爭光的還是他們,要讓哈佛永執世界教育之牛耳還得靠他們,而不是靠那些從小天天做習題,考試得第一的書獃子。
上哈佛,運氣更重要
我們常常看見,一位學生一旦被哈佛錄取,馬上被媒體嚴加追捧。一時間,全世界都突然發現,這個孩子是最最優秀的。其實,他們原本和其他學生一樣,就是一般優秀的孩子。無論在國內還是在美國,我都看見不少非常優秀的孩子沒有被哈佛錄取。如果你的父母不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如果你不曾有機會流落街頭,如果你的父母是大教授或者是科學院院士,那麼,無論你有多優秀可能都不夠優秀上哈佛。考上哈佛要淡定,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所以才被哈佛錄取。如果你告訴別人,你只不過是因為運氣特別好才被哈佛相中,人們一定都會相信你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裸奔」傳統
哈佛大學每學期的最後一個星期為複習周(reading week),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題總結並準備考試。在複習周最後一天的晚上,會有很多學生聚集在哈佛主校園——哈佛園中。午夜12點整,他們開始圍繞哈佛園尖叫著裸奔三圈,以此獨特的方式迎接第二天開始的期末考試。哈佛學生考試前裸奔習俗根源無從追溯,但是,據說這確實是一種排遣壓力、誇張的放鬆方式。雖然有學生坦言,「如果在校期間沒有參加過裸奔,就不算是真正的哈佛人。」但是,在哈佛就讀的華裔學生似乎並沒有廣為體驗這一傳統。
校園生活
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小城劍橋(Cambridge),哈佛大學的校園風景一點也不亞於其享譽世界的學術氛圍。劍橋附近的察爾斯河(Charles River)蜿蜒穿過東部5公里之外的波士頓(Boston)。劍橋與波士頓一樣,也是一個由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完美結合的城市,城市裡傳統與創新雙重文化的交融也深深地影響了哈佛大學。校園內既有以紅磚牆為主體的傳統建築,又有極具現代感的水泥建築。劍橋市區周圍山清水秀,兩座城市裡藝術、音樂、博物館林立,到處是學生假期旅遊的好去處。
哈佛大學從建校之初就努力尋求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相連結。學校所倡導的「住宿學院」生活是學生們人生經歷的一個重要部分,學校提供足夠的房間,保證本科四年每位學生的在校住宿。大一新生住在學校中心哈佛園 (Harvard Yard) 內的幾座最為古老的宿舍中,享受一年的熏陶後才搬去外圍的宿舍。每座宿舍樓都形成了一個特有的「家庭」,學生們在這裡的四年可以孕育出深厚的感情。幾乎所有的哈佛學生都選擇大學四年在校內住宿。
哈佛校內有將近400個學生團體,而且幾乎每個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參與其中。有些社團有的具有世界頂級的榮譽和地位,有的帶有濃重的歷史韻味,有些則從價值上、態度上和政治上反映了時代的變遷。不同氣息代表了這所擁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名校在時代上的跨度。比如創辦於1873年的全美第一份大學連載校刊哈佛報刊《深紅色》(Crimson)、社區服務組織、藝術表演社團、甚至於中國溜溜球社團等等。許多哈佛學生畢業後並不是從事與其專業相關的工作,而是得益於他們在校期間參加的五花八門的課外活動並涉足相關領域,比如傳媒、文學、音樂、藝術、商務等。體育方面,哈佛大學擁有許多體育項目的校隊,最受歡迎的是橄欖球項目。除了專業的校隊以外,哈佛還有許許多多的業餘的有意思的體育項目,例如排球、飛盤、足球、籃球等等。
所有窮人都上得起哈佛
哈佛大學的國際生比例約為9%,亞裔學生比例約為14%。學校為所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哈佛所提供的獎學金都是以家庭收入多少為依據的需求獎學金。家庭年收入在6萬美元以下的完全免費,家庭年收入在18萬美元以下的,僅收取年收入的10%作為學雜費。所以,哈佛是所有的窮人都上得起的大學。
說明:「常春藤秘密」系列文章是我應《財智生活》(FoutuneLife)雜誌的邀請而寫的專欄系列文章。《財智生活》是招商銀行貴賓客戶專屬讀本,每月發行量50萬冊。
推薦閱讀:
※感悟喚醒新生-海口監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紀
※另一個喬布斯:自大之外是優秀的合作夥伴
※你那麼優秀為何他不愛你, 可能是這4個原因
※優秀的管理者,是這樣讓下屬說出真心話的
※你的優秀取決於與誰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