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口才學--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之一 -- 成功學課堂

關於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眾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有一次,卡耐基參加訓練班的畢業聚會,在聚會上,一個畢業生當著二百多人的面對他說:「卡耐基先生,五年前,我來到你舉辦示範表演的一家飯店。當我來到會場門口,就停住了。我知道只要走進房間,參加上課,早晚都得要講演一番。我的手僵在門柄上,我害怕走進去;最後,只有轉身走出了飯店。當時,我要是知道你能教人輕易舉地克服恐懼——那種面對聽眾會癱軟的恐懼,我就不會白白錯過失去的五年了。」

  聽完他的話後,卡耐基深為他特別的儀態和自信所吸引,因為他這樣坦誠相告,並不是隔著張桌子在閑話家常,而是在對著許多人發表議論。這說明,他已完全克服了當眾怕羞的心理,他必定能藉助現在所具有的表達能力和信心,使處理行政事務的技巧大為增加。也許,他要是在五年或十年之前便已戰勝恐懼,那他比目前的現在肯定已享受了更多更好的成功和快樂。

  愛默生說:「恐懼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擊潰人類。」這話是很對的。也正因為如此,卡耐基認為消除恐懼與自卑感是人們掌握演講和談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這個過程中,卡耐基認為,練習在公共場合說話是天然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可以克服不安,而且有助於建立勇氣和自信。因為當眾說話可以使人們控制住自己的恐懼。

在卡耐基看來,要真正克服懼怕當眾講話的心理,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弄清自己為什麼害怕當眾說話。

其實,害怕當眾說話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心理,大多數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這種心理,因此,這也可以說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特點。根據卡耐基的調查,在大學裡,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學生在開始上台演講時都有一定的恐懼感; 而在卡耐基成人演講口才訓練班裡,課程開始時懼怕上台演講的比例幾乎是百分之百。

卡耐基認為,某種程度的登台恐懼感對人們練習演講反而是有益的,因為人類天生就具有一種應付環境中不尋常挑戰的能力。他這樣提醒人們,當你注意到自己的脈搏和呼吸加快時,千萬不要過於緊張,而要保持冷靜,因為你的身體一向對外來的刺激保持著警覺,這種警覺表明它已準備採取行動,以應付環境的挑戰。假使這種心理上的預備是在某種限度之下進行的,當事者會因此而想得更快,說得更流暢,並且一般說來,會比在普通狀況下說得還更為精闢有力。

一般來說,即使是職業演說者,也從來不會完全克服登台的恐懼,他們在開始演講時也或多或少地幾乎總是有些怯意。並且,這種怯意在開頭的幾句話里會表現出來,只不過,他們能很快地克服這種怯意,進入鎮靜的狀態。

人們害怕當眾說話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不習慣於當眾說話。羅賓生教授曾說:「恐懼皆衍生於無知與不確定」。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因為對於大多數初登講台的演講者來說,當眾說話是一個未知數,他們並不了解當眾演講是怎樣一回事,就不免心裡感到焦慮和恐懼。對於他們而言,那是一連串複雜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學打網球或學開汽車還要感到繁雜,要使這種可怕的情境變得單純而輕鬆,就要靠堅持不懈的練習。

其實,只要是通過練習獲得成功演說的人,當眾說話就會變得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享受了。

著名的演說家和心理學家愛德華·威格恩先生曾經非常害怕當眾說話和演說、在他讀中學時,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鐘的講演,就驚悸莫名,但他經過努力之後,卻克服了恐懼。

他的事迹對卡耐基影響頗深。下面就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當講演的日子靠近了,」他寫道,「我就真病了。只要一想到那可怕的事情,血就直住腦門沖,我的兩頰燒得難過,不得不到學校後邊去,把它貼在冷涼的磚牆上,設法減少洶湧而來的潮紅。讀大學時也是這樣。有一回,我小心地背下一篇講辭的開頭,『亞當斯與傑佛遜已經過世,』當我面對聽眾時,我的腦袋轟轟然,幾乎不知置身何處。我勉強擠出開場白,除了『亞當斯與傑佛遜已經過世,』我再說不出別的詞句,因此便鞠躬……在如雷的掌聲中凝重地走回座位。校長站起來說:『愛德華,我們聽到這則悲傷的消息真是震驚,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節哀的。」接著,就爆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笑聲。當時我真想一死以求解脫,後來我就病了好幾天。

最後,他誠懇地說:「活在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敢期望做到的,便是當個大眾演說家。」

在離開大學一年後,愛德華·威格恩先生一直住在丹佛。

在那場「自由銀幣鑄造」的爭論中,他讀到了一本小冊子,這本小冊子建議實行「自由銀幣鑄造」,愛德華·威格恩先生非常不同意這種觀點,並感到十分憤怒,因此他當了手錶做盤纏,回到家鄉印第安那州。到了印第安那州之後,他便自告奮勇,就健全的幣制發表演說,而在他的聽眾席上,有不少聽眾都是他的昔日同學。「我開始時,」他寫道,「大學裡亞當斯和傑佛遜的演講那一幕又掠過我的腦海。我開始窒息、結巴,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不過,聽眾和我都勉強地撐了過來;小小的成功使我勇氣倍增,我繼續往下說了自以為大約十五分鐘的時間。使我驚奇的是,其實我已經說了一個半鐘頭。結果,以後數年裡,我是全世界最感吃驚的人,竟然會把當眾演說當成自己吃飯的行業。所以,我體會到了威廉·詹姆斯所說的『成功的習慣』是什麼意思。」

是的,受德華·威格恩先生終於學習到,要克服當眾說話那種地震天搖的恐懼感,最確切的方法之一,便是獲取成功的經驗做後盾。

其實,由於你要當眾說話,某種程度的恐懼是自然的現象,同時你應該學會憑藉某種限度之內的登台恐懼,來使你說得更好。

即使登台的恐懼一發而不可收拾,造成心靈的滯塞、言辭的不暢、肌肉過度痙攣而無法控制,因而嚴重減低了你說話的效力,你也毋需絕望。這些癥狀在初學者中並非不常見。

只要你肯多下功夫,就會發現這種上台恐懼的程度,很快便會減少到某一地步,這時它就是一種助力,而不是一種阻力了。

其次,應當以適當方式對演講進行充分的準備。

卡耐基先生曾有過這樣一次經歷,在紐約扶輪社的一次午餐會上,主講人是位顯赫的政府官員,大家在演講開始前,都拭目以待地要聽他敘說部里的工作情況。但是,很快大家便發現,這位官員並未作事前準備。本來,他想隨意即興一番,結果不成。於是他便從口袋裡掏出一疊筆記來。這些筆記顯然雜亂無章,象一貨車的碎鐵片。他手忙腳亂地在這些東西里搜索了好大一陣子,說起話來便愈發顯得尷尬笨拙。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也變得愈來愈無條理和糊塗,可是他卻繼續在掙扎。起先,他還想把筆記理出一點頭緒來,同時用顫抖的手舉起一杯水,湊到焦乾的唇邊。真是慘不忍睹,他完全為恐懼所擊倒,就只因為完全沒有準備。最後,他坐了下來。

卡耐基認為,這是他所見到的最丟臉的演說家之一。他發表演說的方式,正象盧梭所說的情書的書寫方式一樣:始於不知所云,也止於不知所云。

因此,卡耐基一再強調,只有有備而來的演說者才能獲得自信和成功。這就象一個人上戰場一樣,帶著有故障的武器,並且身無彈藥,怎能奢談猛攻「恐懼」之堡呢?林肯曾說:「我相信,我若是無話可說時,就是經驗再多、年齡再老,也不能免於難為情的。」這話說得太深刻了。要進行成功的演講,就必須有成功的準備,否則,未經準備即出現在聽眾面前,與未穿衣服是一樣的。

精心地對演講進行徹底準備,是不是說就得逐字逐句地將演講稿全部背下來呢?不是的。卡耐基指出,為了保護自我,免得在聽眾面前腦中一片空白,許多演說者剛開始便一頭栽進了記誦的陷阱里。一旦染上這種心理麻醉的癮頭,便會不可救藥地從事浪費時間的演講方式,那會毀掉演說的效果。

卡騰波恩先生是美國資深的新聞評論家,他在哈佛大學當學生時,曾參加過一項講演競賽。他選了一則短篇故事,題為「先生們,國王」。他把這篇故事逐字背誦,並預講了許多次。但在比賽那天,他說出了題目「先生們,國王」之後,就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也說不出來了。他頓時不知所措,但在絕望之下,他開始用自己的話來說故事。當評審把第一名獎章頒給他的時候,他真是吃驚極了。從那天起,卡騰波恩先生便不曾再背過一篇講稿,通常他只做些筆記,然後自然地對聽眾說話,絕不用講稿,那是他廣播事業里成功的秘訣所在。

寫出講稿並加以背誦記憶,不但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容易招致失敗。人們在一生當中說話都是發自自然的,從未費心去細想言辭。我們隨時都在思想著,等到思想明澈時,言語便會如我們呼吸的空氣一樣,不知不覺地自然流出。

即使是溫斯頓·邱吉爾,也是通過辛苦和失敗,才學得這一課的。年輕時,邱吉爾愛寫講稿和記講稿,然而,有一天當他在英國國會上大背講演稿時,思路突然中斷,腦海里一片空白。他尷尬極了,也感到羞辱極了。他把上一句重複一遍,可是腦子依舊空白,而臉卻變成了豬肝色,他只得頹然坐下。從那以後,邱吉爾再也不背講稿了。

逐字逐句地背誦講稿,很容易在面對聽眾時遺忘,即使沒忘,講起來也會顯得十分機械化。因為它不是演講者發自內心的言辭,而只是出於記憶的應付。平常我們私下與人交談時,總是一心想著要說的事,並把它直接說出來,並未特別去留心詞句。我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現在又為什麼要改呢?許多人把講稿扔進紙簍去以後,不是反而講得更生動、更有效果嗎?這樣做,也許會遺忘了某幾點,說起來有些散漫,但是起碼它顯得更有人情味一些。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我不喜歡聽刀削式的、枯躁無味的講演。當我聽人講演時,我喜歡看他表現得象在跟蜜蜂搏鬥似的。」這就是自在、隨意而又激昂起伏的演講。在背誦、記憶演講稿時,是絕不會達到這種效果,表現得象和蜜蜂在搏命似的。

其實,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最好是將自己的生活和經歷融入所要演講的內容之中。應當在你的生活背景中,搜尋有意義、曾經教導你有關人生內涵的經驗,然後,彙集由這些經驗汲取來的思想、概念等,並根據這些對你的題目加以深思,使得演講的內容更為豐富和生動。

在講演準備得有點眉目時,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演習。這裡有一個萬無一失、簡易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要講演的內容運用到和朋友及同事的日常談話中。你不必搬出全套,而只需要在他們面前這樣說就夠了:朋友,你知道嗎?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告訴你吧!那樣,你的朋友可能很願意聽聽你的故事。在向他們講述的過程中,最好仔細地觀察觀察他們的反應,聽聽他們的迴響,說不定就能從他們的評價中吸取一些頗為有趣和有價值的東西。只要你不說,朋友們也許根本不會知道你是在預演,不過話又說過來,即使他們知道了,也沒有多大關係,也可能他們會說,談得真痛快。

著名的歷史學家艾蘭·尼文斯先生曾經這樣告誡人們:

「找一個對你的題材有興趣的朋友,詳盡地將你的心得說出來,這種方式可以幫你發現你可能遺漏的見解和事先無法預料的爭論,並找到最適合講述這個故事的形式。」

然後,再對所演講的題材依計劃加以整理,並進行演習之後,為了使自己的演講更具魅力,更加生動吸引人,還應該使自己的題材盡量具有深刻的價值和深層次的意義,這樣可以一方面使自己的演講達到令人信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對聽眾起到一種激勵有所幫助的作用,使他們聽過之後感到深受啟發,認為只要依此實踐,便會成為更好和更加有用的人。

另外,在演講的過程中還應當盡量避免令自己不安的反面刺激。比如,如果在演講過程中總是設想自己會犯語法錯誤,或總擔心自己講著講著會突然地停頓下來,講不下去了,這就是一種反面的假想,它很可能會抹煞你對演講的信心。因此,在開始講演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或是集中精力聽別的講演者說些什麼,以便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避免不必要的登台恐懼感。

對於任何一個演講者來說,都會有懷疑自己所確定的演講題材的時候。他可能會問自己,這個題目對我合適嗎?聽眾會對這個題材感興趣嗎?在有些情況下,他很可能一氣之下便把題目改了。遇到這種情況,當消極思想可能完全毀去你的自信時,你就該為自己做一番精神講話,用淺明、平直的言辭跟自己說,你的講演是很適合你的,因為它來自你的經驗,來自你對生命的看法,在你的聽眾中,你比任何人都更有資格來做這番特別的演說,並且你將全力以赴,把它說個清楚。現代的實驗心理學家表明,由自我啟發而產生動機,即使是佯裝的,也是導致快速學習的有力刺激之一,而根據事實所作的真誠的自我精神講話,其效果會更加明顯。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說:「行動似乎緊隨於感覺之後,但事實上卻是行動與感覺並行;行動在意志的直接控制之下,受著約束行動,我們可以間接約束感覺,而它是不受意志的直接控制的。因此,假若我們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的歡樂,那麼,通往歡樂最佳的方法,即是快快樂樂地站起來、說話,表現得好象歡樂就在那裡。如果這樣的舉動不能讓你覺得快樂,那就別無良方了。所以,感覺勇敢起來,表現得好象真的很勇敢,運用一切意志來達成那個目標,勇氣就很可能會取代恐懼感。」

詹姆斯的勸告對我們非常有用。為了培養勇氣,當面對觀眾時,不妨就表現得好象真有勇氣一般。可是,當然除非有所準備,否則再怎麼表演也是無用的。不過,如果已經定下並熟悉了自己所要講的內容,那就大踏步而出,並深深地呼吸吧。事實上,在開始演講之前,應深呼吸三十秒,這樣所增加的氧氣供應可以提神,並能給你勇氣。

把身體站直,然後開始信心十足地講話,好似他們每個人都欠你的錢,你在催他們還債,假想他們聚在那兒是要求你寬限還債的時間。這種心理作用對你大有幫助。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在自傳里說:「我曾是病歪歪而又蠢拙的孩子,年輕時,起先既緊張且對自己的能力無信心,我不得不艱苦而辛勞地訓練自己,不只是身體,而且還有靈魂和精神。」

他接著寫道:「孩提時期,我在馬利埃特一本書里讀到一段話,印象極深刻,時時刻刻縈系在心。在這段話里,一艘小型英國軍艦的艦長,向主角解說如何能夠器宇軒昴,無畏無懼。他說:起初,若要有所選擇時,人人都是害怕的,不過他所應依循的法則是駕馭自己,使自己表現得好象毫不懼怕。這樣持之以恆,原先的假裝就會變成事實,而他只不過借著練習無畏的精神,就在不知不覺間真的變成無懼的勇者。

這便是我據以訓練自己的理論。初時,我害怕的事情真多,從大灰熊到野馬及槍手,無一不怕。可是,我表現得好似不怕的樣子,漸漸地我便停止了害怕。人們若是願意,也能如我一般。」

克服當眾說話的恐懼,對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極大的潛移默化功效。那些接受挑戰的人,會發現自己口才一天天好起來,還會發現由於戰勝當眾說話的恐懼已使自己脫胎換骨,進入更豐富、更圓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有魅力的管理者更易成功
成功那是必須的
飛盤奇門預測跳槽能成功嗎?
戀愛必學的成功術

TAG:心理 | 成功 | 成功學 | 口才 | 克服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