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2009年春從紐約回北京的國航飛機上,空姐給乘客準備餐食,每份里有一小盒酸奶,旁邊的華僑老奶奶對她的同伴說「不幹凈,不要喝中國產的奶」,而這個時候我正打開喝了一口,她看了我一眼搖了搖頭…… 現在我都還記得那位老奶奶跟她同伴說話的眼神,大家可以想像。那一刻我覺得很不舒服,但畢竟2008年三氯氰胺事件的影響太大了,中國的乳品市場幾乎遭受滅頂之災,被人說幾句也確實無話可說。但日子總要過,無論當時多麼痛,我們也就這麼長大了。
現在中國的乳品市場早已回復,很多中國人養成了每天喝牛奶的習慣,包括我們的孩子。當時在國際上並不起眼的$伊利股份(SH600887)$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世界乳品排名第八,亞洲排名第一的奶業巨頭,這個一路向前的企業成為了我們在國內電視中常常看到的品牌,「我是歌手——金典有機奶」、「奔跑吧兄弟——安慕希」、「爸爸去哪兒——QQ星」、「奇葩說——穀粒多燕麥牛奶」等等,它們都是伊利股份的產品。而伊利股份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品牌價值、財務表現和股東回報都可以說是中國A股最好的企業之一,三聚氰胺的陰霾早已散去,同蒙牛光明的競爭已基本塵埃落定,伊利股份作為中國奶業乃至中國食品業的巨頭,未來的發展將非常光明,它的發展前景也是證明中國食品安全領域得以有效改善的重要風向標,中國人喝中國產的奶最有說服力!那是不是也該買伊利的股票並長期持有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此附上我鍾愛的皇馬球隊代言伊利產品的海報。
伊利股份屬於乳製品製造行業,主要業務涉及乳及乳製品的加工、製造與銷售,旗下擁有液體乳、乳飲料、奶粉、冷凍飲品、酸奶等幾大產品系列。
根據2016年數據,伊利股份在整體乳品零售額市佔率約20.0%,其核心產品是液態奶,其中常溫液態奶市佔率31.6%,低溫液態奶市佔率16.2%,嬰兒配方奶粉全渠道市佔率5.0%。伊利的主要競爭雖然還是還是蒙牛和光明,但已經成為了絕對意義的老大。
伊利股份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會標準和世博會標準的乳製品企業,在過往的幾屆奧運會上都是乳製品贊助商。
2017年7月12日,在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2017年度「全球乳業20強」中,伊利集團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位居全球乳業8強,連續第四次入圍全球乳業前十。如下是2016年全球乳業前8強公司的基本情況,伊利未來一段時間內能夠「夠得到」的目標是全球乳業第5名。伊利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蒙牛排名全球乳業巨頭第10名。
在2017年度 Brand Finance全球乳製品品牌價值排行榜中,伊利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特別是品牌強度指數位居全球第一。在 2017年度BrandZTM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中,伊利位列第18名,蟬聯食品行業第一。2017年8月22日,由全球製造商集團編製的2017年度《全球製造500強》排行榜揭曉,伊利集團成功躋身全球製造業500強,成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唯一上榜企業。
伊利股份(SH.600887)1996年3月12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而後其發展可以說是A股市場上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股價走勢如下圖所示(前復權)。股價21年時間從入市開盤的9元漲到2017年9月1日的1825.39元(後復權計算),漲幅約202.82倍,年化回報率(按照21年計算)為28.78%,這個收益率可以超過巴菲特的投資回報率了,遠遠的超過上證指數的漲幅,是A股上名副其實的現金牛!目前的股價也已經超過2015年6月股災的高點,這主要是由於伊利股份出色的業績、品牌影響力以及競爭實力,市場如此認可!
經查伊利股份久遠的招股說明書,公司的總資產從1994年的1.1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93億元,營業收入從1994年的1.0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603億元,凈利潤從1994年的853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56.6億元,這就是一個企業高速增長的奇蹟!截止到2017年9月1日伊利股份的總市值為1,422億元,是食品行業的第一名(第二名就是之前分析過的醬油龍頭「海天味業」)。
「伊利股份」的基本情況、股權架構
伊利股份其中股權佔比最大的是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背後的股東為呼和浩特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所以可以理解伊利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是國企,股權佔比為9.88%。十大股東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公司的管理層,潘剛(董事長)、趙成霞(財務總監)、劉春海(副總裁)、胡利平(董事會秘書),四個人股權佔比合計為7.94%,雖然管理層的股權佔比並不高,但公司沒有控股股東,從伊利股份過去多年的經營歷程來看,公司的經營決策權利是在潘剛等管理層這邊的。
客觀的說從股權結構看伊利股份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的國企,但因為乳業行業涉及到食品安全層面,食品覆蓋的群眾太多,要說國家任由它自己經營發展不現實,何況還有三聚氰胺事件的慘痛教訓!所以把伊利當成國家隨時可以給予強大支持的民企較好,或者說是乳品業的華為。
為便於理解,如下為詳細的股權結構圖。
伊利股份的掌舵人是潘剛,多說一句,上市公司財報上對潘剛的介紹很少,但是伊利的官方網站上卻有一個專門的鏈接介紹潘剛,大多情況下公司官網會有個管理層介紹,但伊利官網只介紹潘剛,感覺特別。但不可否認潘剛經營企業確實有能力,過去12年伊利在他的帶領下成為了真正的國內乳業老大,更讓人受不了的是這是位少帥,擔任伊利總裁時年僅32歲,現在47歲,佩服!
潘剛出生於1970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人,現年47歲,現為伊利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中歐工商管理碩士,正高級經濟師。1992年7月進入伊利集團,先後擔任伊利集團冷凍食品公司質檢部部長、生產部部長;1996年11月至1999年12月,任伊利集團礦泉飲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總支書記;1999年,任伊利集團總裁助理;2002年7月,任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潘剛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當年伊利業務收入突破百億。潘剛年僅32歲能夠當選總裁,至少其作為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的優異業績是非常重要的,伊利股份很「幸運」的找到了掌舵人。
潘剛的頭銜很多,列出幾個讓大家感受一下:中國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2011年獲得「亞太綠色經濟傑出領袖獎」、2010年獲得「全球綠色經濟十大領軍人物」、2010年獲得「改變中國的商業力量企業領袖」、2009年獲得「2009年度十大華人經濟領袖」、2005年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4年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伊利股份」的發展歷程
萌芽期
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區成立養牛合作小組,擁有1160頭奶牛,日產牛奶700公斤,職工人數117名。這就是伊利的前身。
1970年,奶牛場改名為「呼市國營紅旗奶牛場」。
1983年11月,呼市政府決定將紅旗奶牛場分為回民奶牛牧場和回民鮮奶食品加工廠。
1988年11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更名為呼市牧工商聯合公司清真奶食品廠。
1990年8月申請變更為呼和浩特市加民奶食品加工廠,成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民所有制企業。
成長期
1993年2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改制。改制由21家發起人發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伊利集團,並於1993年6月14日更名為「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7月成立伊利冷飲事業部。
壯大期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1997年第一條利樂液態奶生產線投產,同年推出伊利純牛奶、麥芽奶、巧克力奶、草莓奶、酸牛奶。
1998年推出伊利優酸乳,締造了一種全新的品類,並由此開創了中國乳飲料市場的新格局。伊利集團內部兩個奶粉廠的合併,同年推出嬰幼兒奶粉和學生加鋅奶粉。
1999年成立中國乳業第一個液態奶事業部,帶領中國乳業全面進入「液態奶時代」。
2003年推出巧樂茲系列產品。
2005年成立酸奶事業部,伊利集團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伊利牽手北京奧運會,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符合奧運標準、為奧運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2007年推出金領冠系列嬰幼兒產品,推出中國第一款有機奶——「伊利金典有機奶」,推出中國首款低乳糖牛奶——伊利營養舒化奶。
2008年推出首款專助兒童成長的伊利QQ星兒童成長牛奶。
2009年牽手上海世博會,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標準、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乳製品的企業。
騰飛期和國際化
2010年伊利集團品牌升級,公布新的標識、品牌主張和企業願景。伊利集團以「滋養生命活力」為新的品牌主張,向「成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團」的願景邁進,提供健康食品,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2010年伊利暢輕酸奶榮獲「國際乳品聯合會(IDF)功能乳製品創新金獎」,這是中國乳品企業首次在國外獲得的國際最高榮譽獎項。
2011年伊利作為亞洲首家、中國唯一一家加入「國際冰淇淋協會」的企業。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營養乳製品的提供企業,伊利持續為中國奧運軍團提供營養支持。
2013年在紐西蘭投資的年產4.7萬噸奶粉生產線項目獲批,並與義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達成戰略合作。
2013年內蒙古乳業技術研究院在伊利集團揭牌成立。該研究院是亞洲最大的乳業技術研究院;伊利金典有機奶全程可追溯系統正式上線,成為中國首個真正實現產品全程可追溯的乳品品牌。
2014年習近平主席視察伊利集團,並做出重要指示;伊利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成立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簽訂共建中荷首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協議;伊利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保障體系;2014年習近平主席和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共同為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揭牌。該基地是中新兩國協力打造的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
2015年主導實施全球農業食品領域的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集聚全球頂尖智慧資源,共同研究國際營養健康、食品安全、人才培養等領域前瞻課題。
2016年伊利的排名躍升至全球乳業8強。
伊利股份的發展描述很瑣碎,但詳細的列出來就是給大家展現伊利多年來一個清晰的發展路線。原本只是一個小的國營單位奶廠,依靠著內蒙古的奶源基地優勢發展壯大並登陸A股市場。但隨後的歷程展現了管理層的高超戰略,先立足於國內,通過推出新產品進軍液態奶市場、冷飲市場、酸奶市場,配合著廣告宣傳再加上優異的品質進入高端奶產品市場。國內成為巨頭後開始布局海外,在產品質量和品類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再充分藉助政府資源,經過最近8年的發展,伊利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未來成為乳業全球5強指日可待!伊利不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隨隨便便就成功的。
「伊利股份」的產品領域
經過三聚氰胺事件,伊利股份對食品安全非常的重視,從目前來看這也是唯一會對伊利發展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領域,為此伊利強調品質,它的官方宣言是「100%用心造一杯好牛奶」,伊利採用天然純正的全球優質奶源,堅持國際標準的安全品質,致力於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乳品的需求。
目前伊利股份公司按照產品系列及服務劃分,以事業部的形式,構建了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四大產品業務群和原奶保障服務群。在每個事業群都有很多的產品,下面列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也最主要的產品吧。
液態奶:目前最主要的子品牌是安慕希、金典有機奶、QQ星、暢意等等。
奶粉:目前最主要的子品牌是金領冠、培然、欣活等等。
酸奶:目前最主要的子品牌是暢輕、每益添等等。
冷飲:目前最主要的子品牌是兵工廠、甄稀等等。
下表是伊利股份近三年按照產品分類的主營營業收入和毛利率情況,沒有包含伊利其他非主營業務的銷售收入,如銷售材料等。按照產品類別主要分為液體乳、奶粉和冷飲,2016年三者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07%、9.15%和7.04%,三者的營收占公司主營總營收的99.26%,其中液體乳(液態奶和酸奶)2016年佔主營總應收的83.07%,占絕對地位。另外主營業務的綜合毛利率近年來都有提升,2016年達到38.27%,這主要是由於液體乳產品升級造成的毛利提升。
2016年雖然伊利的主營收入增長很小,但對於這麼大製造業,毛利率提升了約1.5%是非常不易的,安慕希、金典等高端品牌貢獻了更多的毛利潤。如下表是2016年度伊利重點產品的增長情況,這些重點產品的銷售收入已經佔到主營業務的49%。對於乳業製造公司,推出新品和促進消費升級是提高毛利的重要手段,伊利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
伊利股份的公開資料中並沒有對銷售區域收入等做更詳細的統計,簡單的非常了華南、華北和其他區域。這裡面更關心的是境外的銷售收入,所以可以估計伊利股份境外的銷售收入不多,目前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伊利的國際化主要是收購優質奶源以及得到當地主管部門的安全認證,要讓老外喝上中國人生產的牛奶還需要時間。
在此忍不住還是放上伊利股份過去20年的營業收入走勢圖,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伊利股份剛剛發了半年報,對其半年報的經營業績情況總結如下。2017年1月到5月,伊利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334.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32%,凈利潤33.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2%。按照此經營節奏,伊利股份2017年實現年初制定的目標很有希望——經查公司2016年年報,伊利股份2017年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 650 億元,利潤總額 62 億元。經過2016年的短暫低迷,伊利股份2017年看來要打個漂亮仗了!
「伊利股份」的上下游及生產情況
下游渠道
伊利股份的下遊客戶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渠道商以及線上平台,伊利能夠做的這麼大體量,一方面是合作和培養了大量忠誠的渠道商,另一方面也通過自身實力去提升渠道商的覆蓋能力,比如伊利通過搭建財務、人力、大數據等管理平台,利用渠道精耕及供應鏈優化等專項行動的全面推進,提升了終端門店管理水平和渠道服務能力。根據2016年財報,伊利股份前五名客戶銷售額15.9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2.64%,前五名中沒有關聯方銷售。另外伊利股份的應收賬款非常少,2016年底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例為1.46%,對應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3.46天,可以說伊利對經銷商的控制力很強。從2016年伊利股份的預收賬款看,其預收賬款達到35.92億元,佔總資產的9.15%,公司要求預收收取經銷商的貨款,表明伊利股份的渠道控制能力很強!
凱度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16日累計,伊利股份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78.5%,比上年度提升了1.3個百分點,產品的市場滲透能力逐年增強。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在母嬰渠道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5.9%。截至2016年末,伊利股份直控村級網點已達34.2萬家,比上年度提升了約2倍,使得產品的覆蓋度和品牌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上游供貨伊利股份的核心產品是液態乳製品,其主要的原材料是原料乳。伊利其他的採購主要集中在包裝、生產線等等。經查2016年財報,公司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53.07億元,占年度採購總額16.47%,其中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中關聯方採購額6.05億元,占年度採購總額1.88%,這裡的關聯方是指伊利股份參股合作的一些公司。
伊利的奶源結構主要是「自有牧場+合作牧場」,經查伊利2016年財報,其本身種植苜蓿草以及飼養奶牛。簡單說一下,苜蓿是一種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植物,維他命K的成分幾乎駕乎一切蔬菜之上,是牲畜飼料,可以提高牛奶產量和蛋白質,書讓奶牛提高產奶量以及提高原奶的品質的必選。
國際奶農聯盟(IFCN)2016年初發布了全球乳品加工企業收奶20強榜單,2015年20強企業收購了2億噸原奶,佔全球原奶產量的25.4%,其中伊利在中國收購了680萬噸原料奶,佔全球奶產量的0.9%,位列第12位,2014年的名次是第16位(450-500萬噸)。數據稍微早一些,但也可以看出作為乳品巨頭的公司們為了達到規模產量,大規模的收購原奶是必須的,伊利的國際化一方面是提升品牌宣傳度和技術研發實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掌握奶源,畢竟奶源的數量是生產量的一個瓶頸,未來的收入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產能。如下圖為伊利股份在國內的奶源帶位置示意圖。
了解一下原奶的價格。如下是過去7年國內生鮮乳價格的走勢圖,價格從2014年已經慢慢回落,2017年6月平均收購的價格為3.42元/千克,伊利股份的近幾年毛利增加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原材料價格略為下降。
生產環節
伊利股份分成了事業部制,事業部內的各個產品都由自己的生產線完成,為此伊利也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大型工廠。因為產品的特點,伊利的產品大多採用以銷定產的原則,根據銷售部門的銷售計劃來制定生產計劃。如下是2016年伊利股份主要產品的產量、銷量和庫存量情況,可見生產出的產品都被銷售了,庫存量很少,伊利股份的生產能力發揮的效用很好。
2016年庫存量較上年增加主要原因是因為2017年春節在1月,較 2016年春節提前 11 天,公司為春節銷售備貨導致庫存量增加。
伊利股份的具體產能情況沒有明確數字,但估計應該是接近滿負荷。目前公司的在建工程項目投入還比較多,如下所示為截止2017年6月的在建工程情況,公司正大力投資來提升產能。
「伊利股份」整體行業的特點和競爭對手分析
先看一下行業的基本數據。
從供應者角度來看,2016年國內乳企加工和製造各類乳品產量2993萬噸,同比增長7.7%。國內各類乳品進口量為231萬噸,同比增長20%;終端消費的乳品進口量佔國內產量的2.6%,與去年2.1%的佔比相比,略有提升。從市場消費角度來看,2016年各類乳品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2.5%,其中常溫液態類乳品同比增長2.0%,低溫液態類乳品同比增長4.2%;線上與線下相加,嬰兒配方奶粉同比下降1.5%,成人奶粉同比增長8.8%。凱度調研數據顯示,高端白奶、常溫與低溫酸奶品類的消費支出分別比上年增長7.8%、43.1%、9.7%,以上品類銷售增速領漲整體乳品市場。
此外艾瑞電商平台數據監測顯示,液態乳品B2C線上交易額比上年增長61.9%,增速明顯高於網購整體水平。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液態類乳品在便利店的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1.3%,增速明顯快於其他零售渠道。凱度調研數據顯示,縣級市及縣城的液態奶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8.4%。
按照凱度消費者指數(Kantar Worldpanel) 監測信息,2016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購買液態奶為58.1升,按照國家衛計委《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公布的城市戶均人口3.07人測算,城市人均液體奶年購買量為18.9升,不足歐美髮達國家的1/5。國內乳品市場依舊蘊育著較大的發展機遇。
伊利股份的銷售主要依靠國內市場,面對著消費升級以及中國國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作為必將成為超級大國的中國要「配套」超級乳業巨頭,伊利雖然現在的體量已經很大,並且近期收入增長放緩,但隨著後續產能增加以及更多品類的開發,其業績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此外,伊利目前定位於乳業品類,但未來可以憑藉其技術和資金實力在其他食品領域開拓,像「雀巢」那樣成為世界食品的龍頭企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乳製品製造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查詢中國奶業協會網站,得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5年12月份,我國液體乳及乳製品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共有638個,主營業務收入3,328.52億元,同比增長1.66%;利潤總額為241.65億元,同比增長7.68%;銷售利潤率為7.26%;虧損總額18.76億元,同比下跌23.06%。其中,伊利股份2015年的營業收入約為599億元,蒙牛乳業2015年的營業收入約為412億元,兩者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約為18%和12%。在我們眼裡的伊利和蒙牛兩大巨頭的市場佔有率還是很低,再考慮到我國整體乳品製造業的虧損情況,可以說競爭異常慘烈,有很多地方的乳品製造廠和區域品牌。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伊利和蒙牛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廣闊的,隨著消費渠道的覆蓋更廣闊以及線上平台重要性的提升,企業要想在此行業立足那就需要產品不斷的升級換代、大規模現代化的生產、全方位的渠道覆蓋、上游奶源的掌控等等,這都需要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和資金實力。隨著競爭的加劇,很多中小企業會倒閉或者被收購,形成幾家巨頭的壟斷競爭局面,而幾家巨頭的排位短期內很大概率上不會有大的變化。
考慮到液體乳的運輸和保質期等原因,國外大品牌進入中國目前主要是以奶粉和常溫液態奶為主,主要定位於高端客戶,同伊利的競爭不在一個層面上。
中國的乳業巨頭主要是伊利和蒙牛,其他的企業確實差距較大。描述部分不多說了,主要看數據吧。以下列出幾家乳業上市公司的對比數據,其中蒙牛乳業按照0.84的由港幣轉換成人民幣。下表主要對比這幾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和市值情況。
如下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第一,伊利股份無論是營業收入、凈利潤、市值以及各項財務指標的表現不僅優異而且均衡,是當值無愧的第一,更難得的是伊利股份多年來都可以獲得這樣的財務表現。
第二,蒙牛是伊利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但客觀的說蒙牛除了營業收入可以跟伊利拜個手腕,其它各項指標都已全面落後,特別是市值、凈利潤和貨幣占資產比例。2016年度虧損嚴重,而且其貨幣資金儲備比例太低,2017年上半年有所恢復,但已經被伊利甩下一大截,伊利的市值目前已經是蒙牛的2.2倍。
第三,除了光明乳業營收超過百億,其他上市的乳業公司收入規模都較小,而且財務指標表現都不如伊利出色。光明乳業的凈利率太低且資產負債率較高;貝因美虧損嚴重目前停牌;三元股份的凈利率和ROE太低;科迪乳業的資產周轉率很低,現金迴流慢,還好貨幣資金儲備充足;天潤乳業和燕塘乳業的資產周轉率和ROE偏低,其他指標表現還行。
綜上,數據可以表明很多內容,伊利股份同其它競爭對手比起來可以說是全面碾壓,而且雖然體量很大,但依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率。未來伊利、蒙牛、光明三強鼎立的局面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但伊利股份已經遠遠超過它們了!
伊利股份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產能優勢、現代化生產及研發能力、強大的渠道覆蓋、品牌優勢、核心人員的穩定及獲得股權激勵、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實力。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伊利股份的現金流非常好,對上下游的控制力很強,就這樣貨幣資金佔總資產的比例還高達35%,達到138億元,這可以讓伊利股份一方面享有利息收益,另一方面幾乎可以抵禦任何風險。可以客觀的說,只要中國人還喝奶,那伊利股份就會一直在,在很大概率上伊利會長期是中國乳業的老大,也很可能成為世界乳業的5強!
「伊利股份」的財務表現
將核心財務數據列在下面,從安全性、盈利性、成長性、運營能力等角度來查看伊利股份上市公司是否有優秀穩定的表現。對於一個超過十年的上市公司,經歷過至少2個大的經濟周期,其財務數據可以較客觀的反應企業現狀。【建議關注的財務指標用紫色填充,特別補充用紅色字體說明】
如下為按照MJ超級數字力課程介紹的最少財務數據分析表格,計算上會略有不同,比如沒有選取資產、應收、存貨的平均值計算比例等等。但下面的表格更加強調經營性,同時也加入了最新的2017年第1、2度數據。
「伊利股份」的投資想法
伊利股份是亞洲乳業第一,位居全球乳業8強,中國乳業的龍頭企業,行業的波動性較低,從其品牌影響力、國家支持力度、經營狀況、市場佔有率、財務表現等等,這都是一家值得長期投入的公司!伊利股份1996年3月12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之後股價走勢如下圖所示(前復權),股價21年時間漲幅約202.82倍,年化回報率約為28.78%。
通過伊利股份所在的食品行業平均市盈率來估值,計算如下。
伊利股份屬於食品行業,統計過去5年食品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和市盈率中位數,可以估計食品行業較低市盈率為25,常態市盈率為35,較高市盈率為45。通過市盈率估算股價表格如下所示。2017年9月1日最新收盤價位23.40元,目前股價處於略微低估的位置。
如下為伊利股份根據行業市盈率分析的股價估值走勢圖。
通過伊利股份過去的市盈率(PE-TTM扣非)數據來估值,計算如下。
伊利股份過去市盈率最高點為60,最低點為18,平均值為34,中位數為38,較低估值市盈率為24,常態估值市盈率為35,較高估值市盈率為50,伊利股份的市盈率同食品行業的市盈率相比差不多。結合此數據計算伊利股份的股價如下表,2017年9月1日最新收盤價位23.40元,目前股價也是處於稍微低估的位置。
如下為伊利股份根據自身市盈率分析的股價估值走勢圖。
操作建議:
買入:目前股價處於稍微低估階段,2017年8月31日發布半年報後公司股價有一定上漲,且公司近半年漲幅已經達到約40%,2017年9月1日的股價是23.98元。這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建議只要股價有波動下浮就可以購買,越跌越買來減低持股成本,然後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成長,除非急需用資金沒辦法,否則就別動它了。
止損賣出:股票整體收益10%的跌幅賣掉1半,再跌10%止損賣出。
止盈賣出:近期最高點後回落15%賣出1/2,回落20%全部賣出;【如果買入有了較好的安全邊界,則賣出還是看自己對收益的把控】
伊利股份(SH.600887)總結:
它的基本現狀?
亞洲乳業第一,位居全球乳業8強,中國食品行業的老大,市場佔有率約為18%。公司1996年上海A股主板上市,目前市值約1130億,年化收益率達到28.56%,是A股註明的牛股。公司多年來經營穩定可靠,管理層年富力強,國際化戰略初見成效,渠道覆蓋率最廣,品牌影響力強大,財務數據優異可靠,除非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現,否則其所在行業波動性較小。2017年半年報出色,預計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650億元,增長約10%,難能可貴。
它是做什麼賺錢的?
伊利股份主要是生產和銷售液態奶、酸奶、奶粉等乳製品,是典型的零售品廠商,生產的各品類產品通過經銷商分銷商等渠道銷售到終端消費者。這就需要強大的生產能力、品類拓展能力、品牌號召力和渠道控制力。
它的賺錢能力如何?
2016年年度數據,公司毛利率約37.94%,凈利率約9.4%,ROE約24.4%,毛利率控制能力很強,凈利率一般,ROE很棒,公司的現金流回款非常好,同時高額的現金儲備也產生了客觀的利息收入,2016年利息收入達到2.97億元。
它的借錢能力如何?
過去幾年的財報顯示,伊利股份主要是短期借款用於流動資金周轉,長期借款很少。2016年公司的貨幣資金為138.23億元,占公司總資產的35.21%,公司目前的在建工程項目也都是用自由資金投資,可見伊利股份的融資能力和償債能力毋庸置疑。
它的發展潛力如何?
伊利走到今天較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老百姓對乳製品的需求穩步增長,再結合國外的發展經驗和行業數據,中國乳業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此行業也將長期處於穩定發展階段,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奶品的品質、健康性要求更高,伊利通過產品升級會進一步提升毛利率。不過這個行業屬於競爭很充分的市場,伊利股份作為龍頭企業,市場佔有率也並不高,伊利股份如果在提升生產能力、增加奶源採購、渠道進一步覆蓋、增加出口、開發新品類、繼續增加品牌宣傳等方面多投入,銷售額和市場份額會逐漸提升的。同時伊利股份有著非常恐怖的貨幣資金儲備,2016年138.23億元的現金儲備讓伊利幾乎可以抵禦任何風險而依然經營下去。看好伊利股份未來的發展前景,排名世界乳業5強機會較大,這麼好的公司值得長期持續關注並真的投資。
「伊利股份」面臨的風險點
第一,食品安全風險點。三聚氰胺事件的深刻教訓一直都在,食品安全可以說是伊利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出現一般的食品安全問題會對企業品牌和應收帶來沉重打擊,但不會讓企業倒閉,經過幾件又發展起來了,這裡的關鍵就需要及時誠懇的危機公關,但是如果出現較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那伊利說不好會有滅頂之災。不過客觀分析伊利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現在已經是現代化機器化生產,各個環節的監控和管理會極大的降低風險,另一方面伊利已經發展這麼大,而且具有如此優異的盈利能力,沒有必要為了利潤來降低生產標準(如不用好的原材料和包裝品等等)。
第二,潘剛等管理權力是否保持穩定。從目前看潘剛等核心管理層已經得到了市場充分肯定,潘剛本人在伊利的地位也異常穩固,但其控制的股權畢竟不多,潘剛能否在伊利繼續穩定的工作,其能力是否可以適應伊利進一步國際化的發展是伊利發展的一大變數。
第三,優秀人才的吸引。伊利股份的採購、生產、渠道建設等方面還好,但是未來走向國際化、新品類的創新、完善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等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加盟,伊利在這方面要下大力氣,將伊利向雀巢、瑪氏等那樣培養一批優秀的食品零售業人才,這不僅對伊利,對中國的食品業發展都很重要。作為中國食品業的老大,伊利責無旁貸!
第四,能否佔領高端市場。目前高端奶品市場蒙牛的特侖蘇佔據第一,高端市場代表著未來,不僅是利潤,更是品牌影響力的象徵,伊利需要不斷的加強高端產品的研發和投入,要有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的高端產品才行,否則品牌影響力會漸漸會受到衝擊。這點需要繼續關注。
第五,國際化的困難。目前伊利的國際化還主要是在生產端產生效果,比如奶源等,但是在銷售端伊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食品安全的敏感性我們中國企業進入歐美澳新日韓等發達國家難度很大,但發展中國家還是有較大的機會,也可以通過併購合營的方式來增加出口,否則即使成為世界乳業巨頭5強也有點尷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