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記憶力與腦發育相關?不一定,不經意間的培養才是關鍵
來自家庭育兒堂
00:00 04:15前一陣熱播的《媽媽們是超人》中,網友除了佩服胡可一人不慌不忙地帶倆娃,更被小魚兒的7秒記憶逗樂。
小魚兒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見到,寶寶前一秒還哭得很傷心,下一秒就自顧自地玩了起來,寶寶是記憶力差嗎?
寶寶的一切都是神秘的,他們的記憶力是怎樣發展的呢?
新生兒記憶力短、易受影響從廣義上講,記憶力是以下綜合信息的整合:
大腦對於具體事件或文字、數字的反映;
感官記憶,如視覺記憶、觸覺記憶、味覺記憶、聽覺記憶等;
內在的感受,如身體運動記憶、情感記憶及所經歷事件的記憶等。
其實,我們每個人出生就具有記憶力,新生兒可以記住媽媽的氣味和聲音、媽媽抱他的姿勢、媽媽和他在一起的情緒,所以我們看到新生兒和媽媽在一起時是非常安靜的。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總是短暫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前一秒鐘哭鬧,後一秒鐘就開懷大笑,這表明孩子的記憶力不僅短暫,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無意記憶&有意記憶理論上,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隨著年齡的增加,無意記憶會逐漸過渡到有意記憶。
嬰幼兒時期以無意記憶為主,因為這個期間的孩子沒有目的性,一般是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
孩子對好吃(甜)或不好吃(苦)的東西、舒適或不舒適的環境等都會有記憶,這是生活中常見的。
孩子喜歡吃甜的食物,不喜歡吃苦的食物,孩子願意和喜歡他的人在一起,如孩子喜歡和祖輩在一起,因為祖輩會經常滿足他的要求。
機械記憶&形象記憶記憶有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之分。
機械記憶就是我們常說的「死記硬背」,現實生活中,有部分父母以孩子能背多少兒歌或認識多少字來評價孩子是否聰明。
殊不知孩子早期大部分是以機械記憶為主,如果每天重複這些兒歌和字,每個孩子都能記住。
如果家長過分強調結果,會影響孩子想像力及思維能力發展,也會導致孩子長大後厭學。
不可否認的是,機械性記憶是嬰幼兒時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我們成人生活中經常使用的。
形象記憶依靠事物的外在形象和具象來記憶,也是視覺記憶力的一種,經常看到的容易被記住,所以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討論去過的地方、經歷的事情等。
長時記憶&短時記憶記憶還有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之分,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區別,有的事情會長期存儲在記憶里,有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
嬰幼兒時期寶寶記憶力的特點是,1歲之內的寶寶大都通過各種感官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看到的事物產生記憶,也就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知覺進行機械的記憶,能夠短時間內記住媽媽、主要的看護人、周圍的環境及經常玩兒的玩具等。
1歲以後的寶寶活動範圍增加,會模仿大人的某些行為,記憶力的時間相對比較長,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記住自己經歷的事情,但如果不重複很快會忘記。
隨著寶寶年齡增加,大腦思維判斷能力不斷發展,記憶方式會有所不同。
當孩子和我們討論一件事情或經歷的時候,證明孩子已經具有形象記憶能力,所以,經常和孩子討論會激發孩子的思維推理能力,激起孩子對環境的探索慾望及積極體驗。
影響孩子記憶力的行為
良好記憶力的發展源於孩子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及專註力,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打斷孩子專註的活動,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發展。
①孩子在專註地玩玩具,家長不停地講解或者不由分說地拉著孩子就走;
②家庭理念不一致;
③對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不予支持;
④經常評價孩子的行為給孩子貼標籤,經常說孩子「不長記性」。
以上打斷孩子專註活動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記憶力發展。
有很多媽媽留言反映,寶寶上幼兒園後記不住東西,剛講完就忘了,而有的小朋友看一兩遍就記住了。
1.上幼兒園的目的不是學習知識技能
從孩子成長過程來說,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不是知識技能,而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不要以記住多少東西評價孩子。
2.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要知道記憶是有選擇性的,我們成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憶深刻,不感興趣的事情會很快忘記,甚至不關注。
孩子也是一樣的,感興趣就去體驗和學習,不感興趣就不會關注。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孩子的學習特點不同,記憶的內容也不同。
3.孩子個性特點和家長教育方式不同
有的孩子喜歡把自己學習或經歷的事情說出來,有的孩子不太擅長。
這和孩子個性特點有關,也和家長代養及溝通方式有關,如果家長經常評價、說教孩子,孩子就不願意和家長說。
不經意間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記憶力是在生活中不經意間培養起來的。
0~2歲
嬰兒期孩子大部分以視覺、聽覺、觸覺及味覺為主,豐富孩子這些方面的感覺,會利於孩子記憶力的發展。如:
①給嬰幼兒提供色彩鮮艷,輪廓清晰的圖片滿足視覺刺激;
②在添加輔助食品階段,提供質地和數量足夠的食物滿足味覺發展;
③通過身體撫觸及質地不同的玩具滿足身體觸覺發展;
④提供安全有秩序的環境滿足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2~3歲
記憶不僅是對文字、圖表、數字的等成級考評標準,還應該是生活中各種經歷的內在感受,以及通過各種體驗後對自己的客觀的自我認知。
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時,讓他感覺有趣才能激發他學習、探索的興趣,這就需要家長了解孩子,同時放下家長的心態。
①和寶寶一起回憶去過的地方、看過的故事書、分享遊戲的過程。
②根據周圍的環境,對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具體、明確的指示,讓孩子根據記憶來完成任務。
③和孩子玩記憶遊戲,最簡單的就是圖片記憶遊戲。
把有圖一面朝下,從3張開始逐漸增加,家長說出一張圖,讓孩子在排好的圖片中找出是哪一張。
我們都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未來究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擁有健康人格的人,除了擁有良好的記憶力,還應該擁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自我判斷能力。
記憶力在孩子未來成長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不要忽略思維創造性才是孩子未來競爭的主要能力,所以不要讓機械的記憶成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家庭育兒堂特邀早教專家孫傑獨家撰稿。
孫傑,早教專家,從事家庭教育及培訓20多年。
推薦閱讀:
※寶寶吃糖多壞處大 5個控糖小妙計
※不知不覺中,你可能正在毀掉寶寶的專註力!
※寶寶全身長滿了痱子,急壞了寶媽!教你一招,痱子去無蹤
※春天來了 寶寶衣服除菌了嗎?
※寶寶被欺負了,心裡不是滋味,我該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