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秋望.趙嘏(趙倚樓)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名叫趙嘏(ɡǔ)。他的詩寫得很有特色,連著名的大詩人杜牧也十分欣賞。因為趙嘏曾在一首詩中寫出「長笛一聲人倚樓」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稱為「趙倚樓」。 當時,在吳地有一個名叫常建的人,也很喜歡寫詩,對趙嘏十分仰慕。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到蘇州來玩,便很想乘機得到趙嘏的詩句。他估計趙嘏一定要到當地的名勝靈岩寺去遊覽,就預先在靈岩寺的牆壁上題了兩句詩,希望以此引出趙嘏的詩句來。 果然不出常建所料,趙嘏到蘇州不久,便來到了靈岩寺。當他看到寺壁上題的兩句有頭無尾的詩時,一時興起,提起筆來,添上兩句,湊成一首完整的詩。這樣,常建的願望就實現了。由於常建的前兩句詩不如趙嘏的後兩句詩好,所以人們便把常建的這種做法叫做「拋磚引玉」,意思是拋出一塊磚頭,引出一塊寶玉。 後來,「拋磚引玉」逐漸成了人們熟知的成語,比喻用粗劣的東西換取珍貴的東西。現在人們常常用「拋磚引玉」來表示謙虛,比喻自己的看法和文字十分粗淺,希望能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
殘星幾點雁橫塞 長笛一聲人倚樓 ——走近大唐詩人之趙嘏 晚唐詩人趙嘏,字承佑。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出生。唐代楚州山陽人,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人。趙嘏在大唐詩壇上算不上著名詩人,充其量也不過是個二三流作家。但是,他在晚唐詩壇上還是比較出名的。他與大詩人杜牧友誼深厚,二人交往二十餘年,多有詩歌唱和。同時,他還與當時的名人學士士元稹、令狐綯、裴延翰、牛僧儒等人多有往來。 詩人趙嘏一生坎坷,多年科考不第。有一年,他又一次在長安,為了來年再考,他不得不滯留長安。鬱郁郁不得志的趙嘏,這年秋天懷著鬱悶的心情遊覽京城長安,並寫下他著名的七律《長安秋望》: 雲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此詩通過詩人望中所見,寄情於景,把滿腔羈旅思歸之情融入深秋長安的拂曉之景。秋意的清冷與詩人心中的凄清交相輝映,眼觀「殘星幾點」,耳聽「長笛一聲」,動靜結合,不由得令人黯然神傷,悲涼頓生。據《唐詩記事》記載:當大詩人杜牧讀到「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後,也被其中的意境所折服,對此讚嘆不已,並因此送趙嘏一個雅號「趙倚樓」。從此,「趙倚樓」的美稱流傳於世。 年輕時的趙嘏,命運坎坷,屢試不第,滯留長安多年。為了自己的前途,他也曾以詩文多次干謁豪門顯貴,以求博得功名,但是都未能如願以償。這其間,他也曾遠去南嶺、兩廣地區的幕府當了幾年的幕僚,終因感到前途無望,而返回家鄉。後來,趙嘏又舉家從楚州遷往潤州(今鎮江)居住。 根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記載:趙嘏鎮江居住時,愛上了一位美姬,二人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會昌三年,趙嘏準備帶著這位漂亮的妹妹一起進京趕考,但是遭到其母親的強烈的反對。趙嘏萬般無奈只得與其揮淚而別,發誓功成名就後,回來取其為妻,終身不相違背。誰知,趙嘏剛走不久,這位美姬外卻被浙西軍隊的最高軍官看上了,這位將軍強憑藉自己的武力,強行將趙嘏的美姬佔為己有。第二年,會昌四年,公元844年,38歲的趙嘏時來運轉,終於金榜題名,考中了進士。喜事剛到,不幸的消息也傳來了。當趙嘏得知自己的美姬被人霸佔了,自然痛苦萬分。他思前想後,便寫了一首七絕句詩託人送給這位將軍,他詩中寫到:「寂寞堂前日又曛,陽台去作不歸雲。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詩中引用了當年番將沙吒利搶佔詩人韓翃的美妾柳氏的故事,希望這將軍能夠歸還自己的美姬。這位將軍讀完詩後,也覺得不妥,感到為了一個女人,沒必要與趙嘏鬧僵,況且這位新科進士說不定前途無量,不如成全人家的美意。於是,他派人護送這位美姬前往京城送還給趙嘏。這時候的趙嘏,也正從京城出發,返回潤州。當趙嘏出了潼關,走到一個叫橫水驛的地方,碰見一隊車馬正趕往京城。他處於好奇,上前問詢了一下。不料,對方的回答讓他大吃一驚。對方說:「我們是奉浙帥之命,護送新科進士趙嘏的娘子進京的。」趙嘏一聽自己日思夜夢的美姬,就在自己的眼前,真是驚喜萬分。二人相見,悲喜交集,抱頭痛哭。哪裡知道,這位美姬由於過於悲痛,竟然在趙嘏的懷裡慟哭而死。怎奈蒼天不佑,這對歷盡坎坷的情人,經過種種磨難才得以相見,這一見竟成永訣。悲傷不已的趙嘏,於是把自己心愛的美姬就地安葬在橫水北岸。傷心欲絕、痛斷肝腸的趙嘏為他的美姬寫下了著名的《悼亡二首》: 其一 一燭從風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雖知不得公然淚,時泣闌干恨更多。 其二 明月蕭蕭海上風,君歸泉路我飄蓬。 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 詩人以「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的誓言,來告慰心愛的美姬,雖然人世間不缺少貌美如花的女子,當時她們無法取代心心相印的你。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我的心中只有你!」 一年後,詩人趙嘏又回到了長安。被朝廷任命為入渭南縣尉。縣尉屬於正九品下的官階,是唐代官員中最小的官,拿到今天來說,充其量是個科級幹部。根據《唐詩紀事》、《唐才子傳》等書記載,趙嘏一生也只做過這個「縣尉」,真可謂官運不濟。多年以後,趙嘏對自己的心愛的美姬仍然念念不忘, 寫下了一首七絕《江樓感舊》,來懷念這位陰陽兩隔的美姬。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47歲的詩人趙嘏病故於渭南縣尉的任上。他共給後人留下了二百多首詩歌,均收錄於《全唐詩》。 詩人趙嘏的情事 中進士後才名很盛,他有一首《早秋詩》,其中兩句「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膾炙人口,著名詩人杜牧對這首詩嘆賞不已,稱他為「趙倚樓」。這位趙倚樓,有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趙嘏家住浙西,他遇到一位美貌的姬人,趙嘏被她迷得七顛八倒。兩人同居之後,因為母親的阻止,趙嘏進京考試的時候,不能攜帶同行。不料,留在家鄉的這位美姬,一次到寺廟進香,被當時的浙西節度使看到,霸佔了去。第二年趙嘏考上進士,聽到消息後寄了一首詩給她,詩是這樣寫的:「寂寞堂前日又曛,陽台去作不歸雲。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那節度使看到詩後,心裡感到不安,於是派遣一個用人護送那美姬回到正在京城的趙嘏身邊。當時趙嘏剛出函谷關,住在一個叫橫水驛的地方,看到一大群送人的馬車隊。趙嘏向那車隊的人打聽,回答是:「浙西尚書差遣我們送新近及第的趙前輩的娘子進京。」美姬在馬車車廂中也已經認出了趙嘏,趙嘏下馬,揭開帘子一看,果真是他日思夜想的美人。可是,這個時候悲劇發生了:抱著趙嘏的美人,悲喜交加,哭著哭著,竟然死了!趙嘏只好將其掩埋在橫水的南岸。這位我們不知其名的美人的芳魂,從此日夜聽著橫水河嗚咽的流水聲,獨自品味「寂寞沙洲冷」的滋味。 王定保的《唐摭言》卷十五:「嘏嘗家於浙西,有美姬,嘏甚溺惑。洎計偕,以其母所阻,遂不攜去。會中元為鶴林之游,浙帥(不知姓名)窺之,遂為其人奄有。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絕箴之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陽台去作不歸雲。當時聞說沙吒利⑤,今日青娥屬使君』,浙帥不自安,遣一介歸之於嘏。嘏時方出關,途次橫水驛,見兜舁人馬甚盛,偶訊其左右,對曰:『浙西尚書差送新及第趙先輩娘子入京。』姬在舁中亦認嘏,嘏下馬揭簾視之,姬搶嘏慟哭而卒,遂葬於橫水之陽。」其後,又為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所沿襲,增飾,從此便為談客們所津津樂道。其實,那是一篇紕漏百出的小說家言,根本不足憑信,詳見拙撰《趙嘏事迹補辨》。
推薦閱讀:
※長安俱樂部講稿
※吉利豪取第一,長安睡熊猛醒
※詩社雅集 | 長安情:舊夢千番尋月影,余香一縷倩簫聲
※長安華嚴寺
※淺議咸陽、長安與渭城、渭河
TAG: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