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稱網售化妝品80%是假貨 鑒定證明成護身符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2年化妝品網購交易額占化妝品零售總額的21.9%左右。化妝品行業協會公布的2012年國內化妝品零售額為1000億元,如果按21.9%的佔比來看,網購銷售額應該在219億元左右。但艾瑞發布的2012年網購化妝品全年銷售額為576.6億元,那麼多餘的357.6億元網路銷售的化妝品從何而來?麗人麗妝CEO黃韜對《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直言:「多數是假的,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80%都是假貨。」
化妝品網站遭遇「假貨」質疑
化妝品網站的成長一直伴隨著業內人士對其賣水貨、假貨的質疑。
「你只看到了我的購買能力,卻忽略了我們對質量的關心;你擁有著諸多的知名品牌,卻不知道我們也有維護自己的權利。維權的道路註定了艱辛,少不了謊言和麻煩,但我們決不放棄。」這是一位消費者在某化妝品網站上買到疑似假貨的產品後,在微博上寫的維權宣言。
外包裝與專櫃正品完全不符,氣味刺鼻,膏體與正品色狀不同,用後過敏,沒有生產日期等問題早已在微博上爆出。更有網友微博爆料使用該網站銷售的產品後毀容。
網友「水族館裡的一條魚」在微博中貼出與美國買的正品對比圖寫道:「牛油果(眼霜)從氣味、性狀和瓶體印刷上都和我自己在美國買的極不一樣。」就此記者向契爾氏微博(契爾氏牛油果眼霜品牌方)諮詢是否曾授權該網站銷售化妝品,契爾氏官方微博回復:「建議在正規渠道購買我家的產品,目前並沒授權該網站。」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費者透露,她在某化妝品網站上花29.9元買到菲奧娜的一隻眼線筆,通過筆上帶的驗證碼證實該產品是假貨。
矯小姐在2013年1月10日購入由該官方網站銷售的伊麗莎白雅頓面膜兩款,分別是伊麗莎白雅頓顯效滋潤保濕面膜 (粉色) 100ml和雅頓深層潔凈植物面膜(藍色) 100ml。 她與國內專櫃產品對比後發現,粉色包裝與國內的完全不同,中文標註沒有代理商名稱和地址;藍色那款包裝上沒有生產日期,而且藍色款標註代理商在工商註冊信息中無法查詢。帶著各種質疑,嬌小姐與網站客服聯繫,但均只得到機械回復。
隨後,矯小姐向雅頓美國總部發去郵件詢問原因,美國總部很快回應,把這件事交由上海雅頓渠道總監張先生處理,張先生電話回訪中表示,這兩款產品確為雅頓曾經生產的產品,但早已下架。矯小姐手上的兩款產品,並非由他們(雅頓上海)提供。無生產日期、代理商標註錯誤、雅頓上海否認供貨,這一切疑問都指向這兩款面膜的真實貨源地到底是哪裡。
根據中國認監委頒布的流通產品管理辦法相關規則第九條和十五條:進口產品可以不標原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但應當標明該產品的原產地以及代理商或者進口商、或者銷售商在中國依法登記註冊的名稱和地址。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矯小姐告訴記者,目前已將這兩款產品寄送至上海進行鑒定,還在等待檢驗結果。
一位2012年從該網站離職的前員工表示,「化妝品的正常渠道只有專櫃、經銷商、代理商代理、品牌授權這幾種方式。此外也有些從國外進口或通過貿易公司批量掃貨。 但有時網站上某些產品突然沒貨了,或者原來採購渠道不給力,他們就會到淘寶抓貨。」
就在化妝品網站不斷爆出假貨新聞的同時,聚美在3月8日聯合多家美妝品牌簽署《中國化妝品電商真品聯盟自律倡議書》,在行業內倡導真品。知名IT經理人王冠雄表示,實際上,化妝品網站們正處於歷史性的微妙關頭,對垂直電商來說品控永遠是第一位的。
揭開渠道混亂內幕
電商們究竟編造了哪些謊言誘使消費者一步步走進消費陷阱?
據艾瑞諮詢[微博]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化妝品網購規模達到了576.6億元,較2011年的372.6億元增長54.8%。預計未來幾年,化妝品網購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到2015年化妝品網購交易規模有望超過1200億元。
一方面是前景無限好,另一方面是假貨猖獗不斷傷害消費者。電子商務觀察專家魯振旺表示,在化妝品、鞋、奢侈品領域,中國的垂直電商存在很嚴重的賣假貨行為。電商們究竟編造了哪些謊言誘使消費者一步步走進消費陷阱?
在廣州負責化妝品生產的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電商賣的產品很大一部分都是高仿貨。目前,高仿化妝品從生產到銷售的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
都是什麼人在做高仿?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通常是一些對供應鏈十分熟悉,能拿到OEM常用的材料或膏體的人。由於化妝品屬於暴利產品,有些高仿產品生產者甚至會採購上千萬元的機器來生產與真品極其相似的外包裝。而僅有極少人能接觸到這些生產者。
麗人麗裝CEO黃韜告訴記者,化妝品假貨在幾個渠道都有可能滲透。
第一種是代理商躥貨。有些中小品牌的經銷商完不成任務,但又想達到業績拿返點,就會把一些貨拿出來,低價賣給網路渠道。由於代理本身是個封閉體系,產品量有限,為了維持這個穩定的下線,代理商沒貨時就提供假貨,維持常態供應。因此部分假貨出現在一級、二級經銷商處。而為了拿到低價貨的網站有時也很無辜,因為他們有時也搞不清拿到的是真貨還是假貨。
第二種是打著走私水貨的名義賣假貨。按照規定,進口產品必須要有中文標籤,比如註明產地、生產日期、進口商或經銷商,但這類產品的標註都是英文,沒有CIQ(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標籤。原本水貨是指,沒有通過繳關稅的方式進入境內、價格便宜的真貨。但是現在水貨早已成了假貨的代名詞。自從2012年海關發布嚴查走私貨的政策後,走私化妝品很難進入中國內地。現在廣州、深圳、東莞冒出很多代工廠,生產所謂的高仿產品,實際上就是盡量在瓶子等外包裝上仿造真品。
第三種是打著臨期產品的名義賣假貨。當產品保質期接近六個月時,商家一般就會開始進行折價銷售。這種產品可以直接從代理商或專櫃獲取,但這樣的機遇可遇不可求,據業內人士透露,很多商家以這種由頭售賣假貨。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化妝品專櫃最大的折扣通常在7折左右,最低達到6.5折,像一線雅詩蘭黛幾乎不會出現3~4折的產品,但是在國內一些化妝品網站經常可以看到國外一線品牌產品售價達到4折。
電子商務走向虛假繁榮
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鑒定證明幾乎成了賣家遭遇消費者投訴、要求退貨時的「避風港」。
化妝品和其他品類的商品不同,線上渠道至今未得到品牌廠商尤其是國際高端品牌的足夠重視,這成為阻礙中國化妝品網購良性發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黃韜表示,國外一線品牌不授權的原因首先是品牌授權管控擔責問題難解決。因為若授權後還出現假貨,那就要由品牌方來擔責。
魯振旺直言,若國家監管繼續缺失,電子商務將走向虛假繁榮。從制假到售假人人喊打,但為何這一過程卻又一路綠燈,消費者哭訴無門?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鑒定證明幾乎成了賣家遭遇消費者投訴、要求退貨時的「避風港」。
「對不起,按照公司的規定,我們不能提供鑒別化妝品真偽的服務。」這是記者在向伊麗莎白雅頓、契爾氏等品牌提出需要驗證網上購買的其品牌化妝品真偽時的回復。業內人表示能夠分辨出,卻無法提供認定假貨的證明。
專櫃驗貨行不通,那是否可以尋求國家質檢機構的幫助?國家鑒定機構對個人用戶的通道目前幾乎是關閉的,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很少有時間有財力為此耗下去。
對此,王冠雄表示, 儘管電子商務競爭激烈,生存艱難,但是售假只能得到一時之利,並不是企業良性的發展方式。良好的業態環境不僅需要法律監管,更需從業者的自律。
本報記者楊曉音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迷惑你的眼騙了你的錢小葉紫檀假貨排行!四大假貨你都認識誰?
※愚人節,買件藝術品千萬別被捉弄
※大量澳洲保健品假貨被查!含Swisse、Blackmores等熱銷品牌!
※一圖解讀:中英街假貨泛濫無人管,1萬元可買7個「土豪金」
※親愛的,你戴假貨的樣子好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