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草書的氣質

草書的概念,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記載,是東漢光和年間的辭賦家趙壹的《非草書》。一般人認為,這是刁難草書的始祖。我卻認為他對草書的批評頗有見地。他說:"草本易而速,今反難而遲,多指失矣。"他批評當時那些寫草書的人,徒效其形,不得其神,違背草書規律,矯揉造作。"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草書因人而異,各具面目,本是對的。但認為草書不可學,則走向一個極端,有違真實了。閃爍在中國浩翰書史上的奪目群星、草書大師們,無一不是廣聞博取,刻苦努力,學而有成,自成風貌的。被人們尊奉為"草聖"的張芝、張旭、懷素、黃庭堅等,莫不如此。

草書的萌芽,從甲骨卜辭就開始了。那種不自覺的率意刻畫,已露草書端倪。春秋戰國的簡帛文物的出土,似為目前所能見到的行草書的最早實物了。但它被視為俗書,不得官方承認,史所不記,就不足為怪了。有記載的,皆以為草書出現在秦漢之際。趙壹說,秦漢之交,"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為應急速計,草書漸行。衛恆《四體書勢·草勢》云:"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稱善作。後有崔瑗、崔寔,亦皆稱工。杜氏殺字甚安,而書體微瘦;崔氏甚得筆勢,而結字小疏。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草,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下筆必為楷則,常曰:"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韋仲將謂之"草聖"。"北朝書評家王歆《古今文字志目》秦·漢·吳59人中有載張芝大名。南朝·宋書法家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稱張芝"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絕倫"。張芝書跡,《章草帖》典雅蘊藉;《知汝殊愁帖》已純乎今草體勢,一氣呵成,氣脈貫通,隔行不斷,被稱為"一筆書"。《知汝殊愁帖》氣勢雄強,有類羲之,尤以氣魄勝之。草書發展到這裡,已從應急之用轉變到情感渲泄,專供欣賞的藝術性上來了。衛恆《草勢》載:"故伯英自稱,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此中頗見自負之色,然亦多少透出當時評論界信息。

來:www.artxu王羲之行書《蘭亭敘》流芳千古,草書以《十七帖》成為其傳世名札。他的作品所表現的行雲流水,瀟洒自如,風流跌宕,流露出晉代士大夫的崇尚清談玄遠、放蕩不羈的人格特質。其內在韻致,風流雅正,最為唐太宗李世民所推重。

但從思想大解放而言, 獻之似乎走得更遠。在用筆、氣勢、變化等方面都表現了他超越一切的天才。獻之的《鴨頭丸帖》、《中秋帖》在草書一脈中,為千秋不朽之典範。《鴨頭丸帖》尚存家學氣息,蘊藉風流。 而《中秋帖》則大氣磅礴,英俊豪爽,有勝其父, 尤以"一筆書"為後世景仰。

至有唐一代,楷書、草書雙峰並峙,成為書法史上一大奇觀。初唐四傑禇遂良、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和後來的顏柳,在楷書、行書方面的造詣精深,登峰造極。而張旭、懷素則在草書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異軍突起,在書壇上樹起另一面大旗。宋曹《書法約言·論草書》說:"張顛、懷素,皆稱"草聖"。顛喜肥,素喜瘦。瘦勁易,肥勁難。務使肥瘦得宜,骨肉相間,如印泥、畫沙,起伏隨勢。"《新唐書》卷202載,張旭草書,取法於民間書手,自己則說是見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quot;觀倡公孫舞劍器,得其神。"世傳張旭之名帖,《古詩四帖》也,氣勢磅礴,如崇山峻岭相連屬,又如千軍萬馬之奔騰。杜工部《飲中八仙歌》贊曰:"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草書,名重當時,可見一斑。李欣《醉後贈張九旭》云:"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露頂據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這是何等氣派啊!懷素是唐代又一位造詣高深的草書大師。《全唐文》卷433載:"懷素疏狂,不拘細行。萬緣皆繆,心自得之。於是飲酒以養性,草書以暢志,時酒酣興發,遇寺壁里牆,衣裳器皿,靡不書之?quot;書師金口兵曹錢塘鄔彤,得古釵腳筆法。又與顏魯公論書,道出其自得之悟:"貧道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夏雲因風變化,乃無常勢; 又無遇壁折之路,一一自然。"懷素草書以《自敘帖》彪炳史冊,空前絕後。元代大書家趙孟頫說:"懷素所以妙者,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故也。後人作草,皆隨俗交繞,不合古法,不識者以為奇,不滿識者一笑。"文徵明《跋懷素<自敘帖>》:"藏真書如散僧入聖,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在不合於軌範者,蓋鮮。東坡謂:"如沒人操舟,初無意於濟否,是以覆卻萬變,而舉止自若,其近於有道者也。"若此《自敘帖》,蓋無毫髮遺恨矣。"在草書史上,懷素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自敘帖》猶如一首豪放的交響樂,薈萃了各端之妙。且看李太白《贈懷素草書歌》:"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魔神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又有李煥《贈零陵僧》:"張顛沒後二十年,謂言草聖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後,新書文字大如斗。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後耳熱心更凶。忽如斐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鐵。……"

來源:www.artxun.com

旭素草書是唐代文化藝術的一座豐碑,雄視百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對尚法的有唐書法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打破了唐代楷書獨尊的書壇局面。旭素草書完全擺脫了楷書、行書以及隸書對固有法則的羈絆,具有強烈的破壞性, 作品中明顯體現出一種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一面是對陳法的破壞, 不拘泥於點畫的精到, 結構的勻稱, 章法布局的整齊劃一,而是縱情揮灑,開合有致,極意渲染,以渲泄情感,張揚個性為旨歸;一面又為新法的構建提供感性基礎,旭素草書作為一種獨具狂放風格的新的模式,為後世學習草書並進行草書創作的書法家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更為後世草書樹立了千秋典範,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筆寶貴遺產。

宋代,黃庭堅草書獨步當代,曠世無有與之匹敵者。他說:"凡書要拙多於巧。"他的書作便體現了這一觀點。黃庭堅的《諸上座帖》、《太白憶舊遊詩》堪稱草書經典之作。這兩件傑構都表現了黃山穀草書強烈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充滿了欹側跌宕的強烈動態,有疾風驟雨之態、排山倒海之勢。結構上的小大懸殊,章法布局上的疏密配合,線條的詭譎變化,用筆的方圓斜正,作品中的對比呼應,騰挪揖讓,屈伸離合,奔突衝決,表現了一種震撼人心的開拓、進取、創造的精神。山谷道人自謂:"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的雄渾、壯美、樸拙,開中國草書史上的另一風尚。他徑取《瘞鶴銘》,以魏晉風規熔鑄骨髓,骨體峭快而豪放不拘,故而暗合旭素而又卓然自成一家風貌。

來源:www.artxun.com

及元,梅花道人吳鎮草書天然去雕飾,超凡脫俗,直逼羲獻,氣格高古。《心經》而外,不可多見。此亦善草者也。

此後有祝希哲、徐文長、 董其昌、 張瑞圖、 王覺斯、傅青主等,各殊異質,每有可觀處,然不足稱聖。

有清以降直至而今,于右任、林散之各有獨詣。于右任系碑派書家,中年以後,致力於"標準草書"的研究和推廣, 至今褒貶不一, 然其"標準草書"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之原則,於草書中獨樹一幟,多有建樹。晚年更是人書俱老,超邁絕倫。于右任所遺墨跡甚夥。所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正氣歌》等皆形神兼備,自具風規。

林散之,江蘇浦江人,早年在南京張青甫畫室當學徒,後從黃賓虹學山水畫,擅長國畫山水和書法。60歲以後始習草書,大器晚成。其最負盛名者,是其《草書中日友誼詩卷》。章法布局有類張旭草書四詩帖。橫幅長卷,有如山脈連綿,令觀賞者有煙雲裹繞之感。在他的筆下,我們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安徽黃山的神奇詭譎的氣象。人稱"林散之書法獨步當代,所作行草書為思白、覺斯後第一人"。

來源:www.artxun.com

詩卷後面有啟功、陸儼少兩位巨擘題跋。啟功先生贊其"放筆為草,沉著痛快","筆底龍蛇,枯潤相發。"陸儼少跋曰:"今觀散翁書草開卷之際,逸筆餘興,百態橫生,淋漓揮灑,爛然在目,為人所不及者, 亦得其自然故也。"

林散之有《論書詩十首》,其五云:"獨能畫我胸中竹,豈肯隨人腳後塵。既學古人又變古,天機流露出精神。"散翁繼承傳統、大膽革新的藝術個性,令人佩服。

綜上所述, 我們對中國草書藝術的氣質有了一個較為瞭然的認識。

首先,關於草書的起源,有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它是楷書的快寫。特別是中學語文課本中關於文字、書體演變史圖略,多失所稽。"漢興有草書,"漢時通行的官方書體為隸書,尚未有今之所謂楷書者。居延漢簡、武威醫簡皆極率真,草意十足。草書的形成,不是楷書的快寫。相反,今楷的定格,對草書多有借鑒。根據我們對漢隸及戰國簡牘遺物的研究,我們有理由認為,草書非隸書的簡單蛻化,而是伴隨官方文字同行已久的遠肇春秋戰國的民間寫手的創造,這是一個寫手群,非一人一時之為,歷經長期,至漢而勃興。

來源:www.artxun.com

其次,自漢至今,草書作為一種藝術書體一直伴隨著盛行的官方文字隸書、楷書流傳下來,生生不息。這個長期共存的時期里,隸法、楷法作為一種規範對草書形成一種約束,稍些留意,就可以看出草書的起筆、轉折乃至一些收勢明顯依傍於隸書或者楷書。這一消息逐漸發展成為一般鑒賞家評判作者書法功底的依據。這是對草書的一種膚淺的認識。高明的鑒賞家側重於草書的線條以及由線條所展現出來的作者多種素質相綜合的人格力量,而不斤斤於局部的一招一式,一點一畫。在與隸楷相依傍的同時,草書又具有對隸楷固有法則羈絆的強大的反叛力與破壞性。這一組矛盾對立的屬性統一於草書之中, 豐富了草書的藝術性。一面是對隸楷筆法、結構、章法的強烈破壞, 一面是吸收其他學科諸如美術、美學、工藝、建築尤其是文學的養料以豐富自身,完善對草書技法和草書藝術的新的構建。換言之,既不放棄對隸楷的顧盼,又在自主地走著草書自己的路。當我們簡化對書體的認識,我們似乎可以把書法史簡單地看成真書與草書雙線發展的歷史。這樣,我們對草書的認識或者更為清晰一些。如果有人把真書與草書作為書法藝術中的兩個自成體系自有一套法則的系統,筆者不會持反對態度。這兩系統的各自法則,籠統說來,便是一個文,一個野。

來源:www.artxun.com

第三,草書的野逸,突出地表現為一個"變"字。真書的端嚴矩整,法度森嚴,令作者難越半步雷池。向來真書有所成就者,莫不略參草意。誠如孫過庭云:"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quot;草書以其自由揮灑、千變萬化而將抽象藝術發展到一個極點。它打開了書家技術乃至思想感情的枷鎖,開藝術界一片自由天地,想像、誇張、渲泄、狂放,書法家所有的人生體驗都可以得以釋放。大自然中的風雲變幻,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觀念,都通過變化萬端的線條,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草書的多變性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和高妙的藝術性,草書的隨意性、多變性,又給了書法家更大的創作空間。

第四,草書是書法家個性展現的最佳形式, 是擺脫了實用功利的純藝術作品形態。 真書原本就是官方通行的實用文字,它的根本的意義在於實用,只有當書法作為一門學科、一個藝術門類的時候,才使這種均衡、對稱、穩重的官方文字因為與建築、工藝等具有相通之處,而帶上了藝術特質。而在書法藝術中,又只有草書,才真正擺脫了實用的藩籬,以資觀賞的唯一性堂而皇之跨入藝術的殿堂。它可以不需要鑒賞者對文字的卒讀,只需要鑒賞者的眼睛和他的人生體驗。線條中蘊含的消息密碼因人而異地得到鑒賞者的不同的解讀。這就夠了,鑒賞者從中所得到的審美愉悅決不是文字本身給予的,而是線條氣息。正如西方人在欣賞日本書家手島右卿的草書作品《崩壞》時所談的感受一樣:"儘管我不知道手島先生所寫的是什麼字,但站在作品面前,我感受到了一種天摧地裂的毀滅般的破壞性。"

來源:www.artxun.com

草書是書法家心靈世界的物化,書家的胸次、學識、涵養、追求、情緒等等,都在有如血與火的洗禮、衝撞奔放的草書創作中暴露無遺了。草書廣闊的創作空間,給書家展現個性提供了極其優越的條件。素養各異的書家創作出來的草書風貌各不相同。個性,是藝術的生命。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而書法藝術門類中,由於草書擺脫了實用功利和真書斤斤於點畫的法則的羈絆,書家的個性得到了自由的展現,盡情的發揮,痛快淋漓的表演,因而,草書成為了書家個性展示的最佳藝術形式。前文所列草聖, 莫不如是。為了解放自己,草書家們常用酒來刺激自己, 因而譜寫一本酒文化對書法藝術特別是草書的滲透史。著名書法家、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周俊傑先生說:"我總是頑固地認為,書家不嗜酒,總歸是一大缺憾。"因酒而名的書家,顛張醉素,大約是最有名的了。酒精的麻醉作用,使書家從理性控制中掙脫出來擺脫法的桎梏,狂放不拘,縱橫馳騁,使書家個性得到自由自在的張揚。歷來草書大家,以酒放膽,壯其書勢,展現個性,非一時一人而已。

草書的豐富多彩,變幻萬千,包羅萬象,是草書家廣聞博識,處處留心,勤苦自勵,通會感悟之結果。羲之幾缸水,懷素一片蕉,禪師鐵門限,留給我們幾多思考。

來源:www.artxun.com


推薦閱讀:

真正有氣質的女人,都很高級
比美貌更動人的,是一個女人的氣質
秀美迷人 氣質優雅
夏季氣質時裝,一套雪扉公主荷葉裙,穿出時尚女神風采
嫵媚靚麗 氣質高雅【組圖】

TAG:中國 | 氣質 | 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