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與東西方宗教
07-24
經濟全球化與東西方宗教黃心川 2012年10月11日 中國宗教學術網內容摘要:本文認爲,由於科技的高度發展,信息網路技術的普及,經濟全球化已成爲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而經濟全球化必然帶來東西方宗教的種種變化。作者從傳統宗教的複興、民族宗教的沖突、宗教與政治的結緣、宗教的普世化與本色化、新興宗教的異軍突起及東西方宗教的交流與融合等6個方面分析了當前東西方宗教的這種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是目前國際問題研究中衆所矚目的問題。經濟全球化從上個世紀的表現和本世紀的發展趨勢看,我們雖然對它有了相對的、具體的認識,但對全球化要作出壹個完整的定義還爲時尚早。全球化或全球主義簡單地說就是要實現全世界及其人民組織的統壹。如果說單壹國家或地區主要建立在不同的文化、語言、民族的基礎之上,那麽,全球化則以人類共同的統壹標准爲其主要的內容。全球化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經濟及其相應的文化則是其核心的內容。不少思想家認爲,世界的新秩序應當建立在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相互合作的基礎之上,呈現多元化成果,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更有效地迎接目前及未來的挑戰。全球化是壹個既古老又簇新的概念。在古希臘柏拉圖的《理想國》和我國《禮運·大同篇》中就對這種烏托邦有過描述。遠在公元前3-4世紀肺尼基商人的足跡已遍布地中海各地,促進了國際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公元初,「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當然,這些東西方之間的接觸與交流,不能和現代進程相比。近現代的經濟全球化,有人認爲開始於16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到19世紀末它才轟轟烈烈地開展。當時電報被引用,鐵路和輪船技術的突破,拉近了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使各國經濟開始聯合起來,開辟了早期全球化的黃金時代。19世紀下半葉,將近4000萬歐洲人移民北美洲,還有數百萬人向南移居澳大利亞和阿根廷,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和中國人紛紛出國,其中不少人逐漸形成了從新加坡到南非的英國屬地上商人階層的骨幹,另外,大量資本從歐洲尤其從英國流向美洲和大洋洲新興國家,資本淨流量在經濟産出中所佔比重愈來愈高,但1914年的第壹次世界大戰突然中止了上述進程,導致了20世紀20-30年代對貿易、移民和資本流動的破壞性限制。當然,今日的全球化過程與上述的情況已完全不同了,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網路在世界各地的展開,生産社會化和國際分工、金融全球化的範圍愈來愈大等等,超越了國家疆界和壁壘的限制,使跨越國家的國際機制和地區共同體的作用不斷增強等等。以上這些情況不能不使全球化成爲壹個不能逆轉的趨勢。全球化無疑地是對傳統秩序的挑戰。首先,全球化擺脫了單壹民族國家的束縛,削弱了國家的影響,國家在實施主權、決定關稅政策、處理市場關系和人們的生産和交往方式等等方面不得不受到壹定的限制,因此,全球化的實現從根本上動搖了那種具有共同特徵的、獨立自主的、稱爲國家的自我形象。因此,有人把全球化看作是國家的掘墓人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其次,全球化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壹種人類社會相互關系自我調整的新秩序,而這壹秩序的形成又促進了東西方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和各種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當很多國家的人民去追尋那種被全球化所遮蔽的信仰基礎時,卻發現原來奉爲自己傳統的道德和倫理已經無法有效地維持世道人心和自己行爲的標准,因此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對傳統道德倫理和文化信仰的懷疑、動搖,從而去追求壹種模糊不清的未來真理標准。全球化産生的直接效果之壹是國家之間的邊界的模糊,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了國家或民族的分立,各種宗教和民族——文化組織拒絕其個性,正在試圖從它們所在的國家當中分離出來,因此在上世紀中被廣大殖民地人民奉爲民族解放的最高准則的民族主義也就有意或無意地被拋棄了,甚至民族主義成了新的障礙。20世紀初全世界只有43個國家,20世紀末則有200個以上。1923年歐洲共有23個國家,而作爲這個大陸正在走向所謂統壹而出現的歐盟,1979年初就有50個國家。如果說民族主義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語言、民族、宗教的基礎之上,那麽,全球化則以人類共同的、統壹的真理標准爲主要內容。民族主義在自己界限分明的邊界上保衛著自己,全球化則不受人爲界限的阻隔;民族主義者力圖去解決內部的種種問題,而全球化則主張只有當統壹和全球化的回聲增加時,人類才能更有效地迎接目前及未來的挑戰。總之,由於全球化的影響,世界上國家間的邊界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國家也變得越來越脆弱,在這樣壹個時代,有些民族和宗教組織正在試圖通過暴力或其它方式將自己的主張強加於人。在亞非很多地區,在來自西方的非宗教或無神論的新浪潮的沖擊下,他們害怕喪失自己的文化、傳統及曆史地位,由於這種恐懼感而産生的恐怖活動對世界構成了新的威脅。因此,1998年參加哥倫比亞不結盟國家運動會議的54個國家的代表在壹份文件中指出:「冷戰和意識形態對抗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南北方國家之間又出現了新的壁壘,文化的多樣性和人們對世界多元的看法是人類的偉大財富,在這個意義上不結盟國家要求將它們作爲指導建立世界新秩序」。他們雖然承認全球化是當今的現實和未來的趨勢,但他們把全球化分爲消極和積極的兩種,指出:「消極化的全球化意味喪失自己的身份、社團觀念、個人價值和自己文化的歸屬感。爲此,應當發展積極的全球化觀念作爲南方國家豐富人類文化財産的唯壹選擇,而不致墮落爲其它地方文化産品的被動消費者」,同時指出:「對種族主義新的趨勢表示擔憂,其歧視的表現形式是以文化、民族宗教和語言爲基礎……少數民族在其所選擇的國家裏有表現自己文化的權利」。經濟全球化與宗教壹直有著不解之緣,它們之間的關系不僅有著長遠的曆史淵源,而且也有著現實的意義。宗教的傳播壹般是伴隨著商品交換的活動而開展的,人類社會自從有了商品交換關系以後,各種不同的民族就開始了比較廣泛的接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活動和視野也開始不斷擴大,宗教傳播和文化交流是其中重要的壹個方面。早期宗教和文化的交流雖則不是壹種有目的、增值和效益明顯的活動,但確是壹種具有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的文化活動。不少宗教信仰虔誠的傳教士和商人,因傳教或經商到某地旅行或定居,把本民族的信仰傳入其它地區,又把外地的宗教文化介紹回本國,起了傳播和相互交流的作用,因此宗教文化的傳播交流的路線通常是沿著商道進行的。例如西亞最古老宗教之壹的肺尼基宗教是由於肺尼基商人和傳教士長期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區活動,因而把亞述——巴比倫的宗教傳入了地中海各地並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肺尼基宗教。聯結歐亞兩洲古絲綢之路的是壹條著名的商道,也是壹條東西方宗教、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通道,在這條通道上密布著希臘羅馬宗教、景教、波斯襖教和摩尼教、印度佛教和印度教、阿拉伯伊斯蘭教、中國儒教和中亞的薩滿教等等的信仰和文化。不少商人和傳教士憑著他們對宗教的虔誠和獻身精神,將各個民族的宗教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逐漸由壹個地區的宗教成爲民族宗教乃至世界宗教,也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傳播的結果。在上世紀80年代冷戰結束以後,國際關系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世界範圍內通過經濟與信息交流,全球化的影響在加強,國家之間的界線正在逐漸縮小,與此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國際或民族之間的隔閡和分裂。消極的民族主義正在世界範圍內擡頭,不少宗教和民族文化組織害怕喪失自己的特性、文化傳統和曆史地位正在試圖通過暴力或其它方式將自己的主張強加於人,從而對世界的穩定構成了某些新的威脅,因此宗教問題愈來愈成爲國際或國內爭端中十分敏感的問題,受到人們的關切。不少學者對這種新的表現提出了種種解釋。例如亨廷頓認爲,以「與世俗性意識截然不同」的各種宗教來劃分世界文明的類型,並把宗教看成是影響國際關系的「壹種中心勢力或許就是唯壹勢力。」最近出版的《上帝腦海裏的恐懼:宗教暴力的全球性升級》(1999年)壹書的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教授馬克·于爾根斯邁爾教授認爲,世界的分裂主義主要是由全球化引起的,他把構成全球穩定的威脅分爲兩種情況:壹種是純宗教性的民族主義,另壹種是宗教意識形態性的宗教性民族主義,前者的代表是以色列的哈馬斯、黎巴嫩的真主黨和阿富汗塔裏班,他們要求推行原教旨主義或基要主義的穆斯林統治;後者是1979年伊朗所進行的革命,當時親西方的、非宗教的巴列維政府被壹個宗教政府所取代,這不是民族分裂主義,而是壹場宗教與非宗教的意識形態的鬥爭。亨廷頓和于爾根斯邁爾的極端觀點雖然我們不能完全同意,但宗教因素在當前國際和國內的民族爭端中作用的突出,這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當今的世界中,宗教仍然是人類社會普遍的現象。據上世紀90年代《大不列顛統計年鑒》和美國《教會研究公報》等等的統計,在世界52億左右總人口中,信仰各種宗教的人數大約在35億至41億之間,佔世界總人口的70-79%,其中基督教徒約1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33%,分布於世界251個國家和地區;伊斯蘭教徒約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7.8%,分布於88個國家和地區,佛教徒約爲3.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3%,分布於88個國家和地區。在當前全球化激發的情況下,各種宗教都有著劇烈的變化,呈現出如下的趨向:壹、傳統宗教包括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都在複興。這些複興不僅表現在教徒的絕對人數的增加,教派組織層出不窮,宗教思想、信仰日益深入人心,向多元化和現代化發展,而且淵源於東方的世界性宗教都在向西方乃至全世界發展,各種形式的原教旨主義應時而起;二、民族宗教沖突日益激烈,甚至訴諸武裝鬥爭。據美國和平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材料,1999年世界上宗教——民族的暴力沖突共發生95起,其中重大的有20多起,這些沖突遍布在世界各地,主要集中在中亞、南亞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這些沖突大致還可劃分爲幾類:⑴世界宗教或民族宗教之間的鬥爭,在新的千年裏,從埃及到印度尼西亞,從奈及利亞到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壹直進行著最激烈的鬥爭。在科索沃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族好鬥分子殺害了大批信仰東正教的塞族人,當地的局勢壹直很緊張。在波黑地區,穆斯林曾經和信奉東正教的塞族人以及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進行爲期三年的戰爭。在南亞地區,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人壹直在進行著曠日持久的鬥爭。在斯裏蘭卡信仰佛教的僧伽羅人與信仰印度教的泰米爾人進行了曆時20年的戰爭;⑵教派內部之間的鬥爭,特別是信仰原教旨主義和改良主義之間的鬥爭,例如英國愛爾蘭地區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間的連綿不斷的鬥爭;⑶外來的宗教與本地固有宗教之間的鬥爭,這些鬥爭在亞非拉前殖民地區發生尤多;⑷東方古老宗教哲學與西方理性主義、科學思想的鬥爭。三、宗教日益世俗化及與政治的結緣。在當前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宗教作爲壹種有組織的活動,呈現出十分矛盾的現象。壹方面宗教的神秘主義、唯心主義仍然彌漫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可是另壹方面又在現代科技推動下正在適應現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需要,日益朝著多元化、世俗化、大衆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在當前世界很多地區湧現出的政黨和社會團體,有的直接以宗教爲號召,是真正的宗教政治和社會組織。有的雖則以世俗主義相標榜,但與宗教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前者例如1998年巴基斯坦參加全國和省議會選舉的14個主要的政黨都是以伊斯蘭教爲號召的,它們的區別只在於伊斯蘭教所屬的不同派別或者對教義內容有不同的理解或實踐方法的不同。後者如印度1980年建立起來的、當前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公開宣稱:「在印度文化和傳統的基礎之上建成壹個政治、社會和經濟民主國家」,它的基本原則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種文化和法治(宗教達摩管理)」,印度很多政黨都是與宗教有關的種姓集團。四、宗教的普世化與本色化。普世化也是全球化。由於東西方之間經濟、交通頻繁的接觸,各宗教之間加強宣傳和人員的交流,因而使各宗教之間信仰的融合正在加強,出現了普世化或全球化的宗教,而且也表現在傳統宗教內部之間的聯合,並且出現了大量普世性的國際聯合組織。目前世界上三個大宗教和不少民族宗教都有它的國際組織,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基督教聯合會,它推行普世運動的目的要使基督教內的各派「合而爲壹」,進而實現各種宗派、各種意識形態乃至全人類的「合而壹爲」。顯然,基督教這種宣傳和活動是爲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而提出的。與普世化相對應的是本色化,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地區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取得獨立後出現的,它不僅表現在教義內容,而且也表現在組織形式方面。目前亞非拉地區的民族化或本色化的教會和教義都在增加,並蔚爲壹個聲勢浩大的群衆運動。五、新興宗教異軍突起。在全球化過程中由於世界各個地區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尖銳,反映各階級、各社會集團不同利益的新宗教也不斷湧現。據不完整統計,在美國已注冊的新興宗教團體約有7000多個,歐洲18個國家有1300個,其中英國佔600個,在日本,1994年登記的有2000餘個,其中有10人以上的60個,約占日本總人口的十分之壹,占青年人的20%。這些新宗教千姿百態,規模大小不壹,有的從傳統宗教中殺出,強調個性化,力圖與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或新的科技相適應,致力於和平、環保、社會、公益、保護婦幼和修身養性等事業,它們壹般注重宗教教義的研修而不重視宗教的儀式、戒律的遵行。其中,有壹類極端派,有著強烈的反傳統、反社會、反道德、反時代的傾向。另外,還有壹些被當地政府列爲邪教的害人派別,他們是社會的公敵,欺騙性和破壞性極大。他們與新興宗教不可同類而語。六、當前東西方宗教思想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已蔚爲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東方的宗教信仰、人生哲學、價值觀、道德倫理思想、思維形式和瑜伽修煉方法等傳入西方後,對西方的宗教、哲學、心理學、科學、醫學、體育等都起過重要的影響,並日益被融入西方的社會生活。早期的進化論者達爾文、拉馬克,唯意志論的叔本華,實用主義者的杜威,存在主義者的雅斯貝爾斯,人格主義者的布萊特曼等等都從佛教、印度教和其它東方宗教攝取其需要的內容。現代量子波理論的奠基人薛定諤在解釋量子論基本理論時也求助於中國道教的宇宙觀、印度教吠檀多的不二論。東西方宗教思想的相互融彙有著自身的宗教根源,也有著深刻的社會和曆史原因。目前東西方正像壹對熱戀中的情人,渴望著對方,同時自己身上的優點和劣點都已昭然若揭。我想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壹步發展,東西方宗教思想文化的融合還將進壹步增強。(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來源:《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引自中國民族宗教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易富賢:沒外來人口,京滬經濟早垮了
※年會經濟
※農業新知:蓬勃發展的廣西水果產業
※經濟適用的移民方式
※墨西哥經濟(一):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