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到底該做加法,還是減法?
我有兩個Role Model,一個是趁早的創始人瀟洒姐王瀟,另外一個則是清華大師姐李一諾。
我喜歡瀟洒姐,是因為她強大的理性、自制力和對目標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商業層面,她打造了一個我曾經夢想中的商業世界,因為我自己也是手帳狂熱愛好者,我深深明白對於我這種枯燥死星球處女座人來說,make life count,是一件人生頭等大事。
曾經我的丈夫發過一條朋友圈,說今天早上霧霾,開一路風景都是一樣的,真是處女座的大愛。然而這一點都不誇張,我就是這樣一個boring到了頂點的人,我曾經可以整整一年每天早上吃一模一樣的早餐:水煮雞蛋 牛奶,每天帶基本內容差不多的午餐去上班。我是個喜歡了、選擇了,就很長情的人。穩定和完整,曾經是我的人生信條,完成to do list,曾經是我每天活著的目標。我無法忍受生活中的意外情況、不安全感。
然後又要回到了那個老掉牙的話題——生娃是個分水嶺。當媽之後,我開始關注公益領域,也正因為此,李一諾才逐漸成為我真正學習的人生榜樣。我會結合瀟洒姐的趁早精神,用克制和理性去達成我的人生目標;但我的人生目標選擇卻會像李一諾師姐一樣,不僅僅只是關注自身的提升,關注小我的需求,更多希望像師姐一樣,放棄掉麥肯錫的合伙人身份,降職降薪去投身公益事業。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意義,或可知,或不可知。我願意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去實現我的人生目標,這個人生目標會與更多人相關,與這個世界有關。如果我來到這個世界上,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些,那我也不算白活。
以前聽到有人說要改變世界時,我都不以為然。過去的我一直活得很出離,很冷漠,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靈魂,生命是一場盛大的幻覺,為什麼要試圖改變別人甚至別人的生命呢。你認為好的,別人未必就是覺得好。你一個人,能改變什麼?你真的能改變么?
生命那麼無常,現在,我只希望在死之前,能把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想見的人都見了,努力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在我實現之前,我不會告訴你們。用我們清華經管的名言來說,就是,行勝於言。
最近看了一本朋友推薦的書,叫《精要主義》,正好解答了我心中對最近兵荒馬亂的忙碌生活帶來的無力感。
年初聽瀟洒姐在MOOC學院的微信群里分享時間管理的話題。她說,蘇芒曾經對她說,你還沒有資格做減法。2016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我回顧上半年,自己一直都處於一個不斷做加法的狀態。我相信自己是沒有資格做減法的,我只有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不願意做減法的深層次原因,其實還是在於自己的貪心,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想放棄,結果什麼都要不到。我總是在焦慮或擔心,怕自己落後於人。我以為自己會很開心過這樣的生活,畢竟我已經太久沒有正式回歸職場了。偶爾有朋友很驚訝的說,你好棒啊,能同時做這麼多件事!我會一時飄飄然起來。真實的是,一直以來生活都沒有重心,處於失控的瞎忙狀態。
說到底,say no要比say yes難得多,抉擇比平衡要難得多。為了掩蓋戰術上的懶惰,我把自己變成連軸轉的大忙人,卻很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看一部日劇,寫一篇文章,思考一個問題。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這個道理我早就明白,卻做不到。很多朋友建議我把美國交換留學期間的感想寫成文章分享出來,我想,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外的生活很簡單。
在國外,不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簡單,面對的事情也很簡單,我初到美國,卻感覺自己像一尾自由的魚終於回到了水裡,有種回家的感覺。每天的生活很規律,早起吃自己做的早飯後去上課,上完課回來做飯吃飯洗碗,下午寫寫作業,跟家人FaceTime,去樓下健身房跑步,然後就是上網洗澡睡覺。一到假期就出去跟朋友玩,或四處旅行。
因為簡單,所以幸福。在那裡的每一天我都能發自內心的微笑。空氣很好,環境很美,人們都很nice,我會因為早起看到了第一縷陽光而感動,也會因為蹭活動的免費午餐而一整天都很雀躍。所有一切都是真實的,歡笑不是因為吃了多貴的大餐,不是因為買了多貴的包包,是因為與朋友周末有時間歡聚,以及免費的音樂和啤酒會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因為時差的緣故,我也不像從前那麼依賴微信朋友圈,反而覺得國內的聲音太嘈雜,太亂。
回國之前我很擔心回去之後落後大家,也害怕失去很多好機遇,所以回來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列計劃,不到一個月,我又回到了從前國內焦慮失眠的生活,雖然清單上的事情都完成了,可是我卻像個欲求不滿的哭鬧的小北鼻,總是吵著要糖吃。因為北京的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大家都在拚命努力,競爭也很激烈,我又是個居安思危的人,雖然不喜歡也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卻被周遭的環境綁架,過於軟弱的我無力反抗,就像一個想等下一班卻被擠上地鐵的小白領。當然也不是說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這種現狀似乎是中國特色,同樣的網站模式,國內的網站總是偏好走大而全功能的模式,不知是否與中國人口基數太大的國情有關。中美種種對比,也正反映出我國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這本書,講述了如何以一種精要的方式,來設計人生。其中提到了精要主義者的幾個核心思維模式:選擇,甄別,取捨。有時候我們會產生「你可以擁有一切」的幻覺,但那不是事實。我們無法擁有一切,我們只能選擇我們想要的。
「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貪多求全,事事應允。」精要主義者,提倡更少,但不是沒有原則的更少,「更少,但是更好」。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做減法比做加法更難,更加需要勇氣,是一種自律的、系統的辦法。
「If you don"t prioritize your life, someone else will.」 書中這句話也對我震動很大。我們很多人都是「神經官能症」,不敢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承擔責任,也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任由父母、領導等其他人來安排。
要注意的一點是,以前我也會誤會,精要主義號召人們不要開放心態,用封閉的大腦去做選擇,其實並不是這樣。書里特別提到,精要主義的第一步恰恰是探索。先探索學習所有可能性之後,再進行第二步排除的工作。最後是執行。
MBA讀書期間,因為有了一些自己的時間,我以一種完全開放的姿態,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那時的我是一個空瓶狀態,拚命的往裡面裝東西,當我接觸的越多,世界打開的越大。我不拒絕一切可能性,一切對我而言都是機會,我覺得所有都很重要都有意義。現在,當這樣的生活已經讓我不開心的時候,我覺得是時候,要對生活斷舍離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意義,而無意義的正是大部分。
從經濟學角度上,選擇越少,機會成本越小,痛苦越少。因為帶不了多少行李,在宿舍里的東西都是必需品,衣服也是自己最喜歡經常穿的那些,反而讓生活效率大幅提高,所以你看,有時候多並不代表效率的提升。在國內的家裡,東西多到根本堆不下,有時候看著滿屋子雜亂的東西,壓力會陡增,心思也難以集中專註。不是沉浸在一些不好的情緒里,就是腦子裡被其他事情佔據了,根本不能活在當下,專註於現在。於是昨天又把衣櫃里不喜歡的、質量差的或者不經常穿的衣服打包出來捐出去了。Want不等於Need。
學會拒絕,學會放棄,專註於當下,都是提升自身幸福感的辦法。
除了這本書之外,還推薦一本相關的書《少做一點不會死》,主要觀點一致,但後者更focus在職場運用上。
所以,最近要做幾件事,立此為據,為期一個月(2016年6月1日起執行):
1、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上來,投資自己,方式可以是晨跑來提高身體素質、多讀書來沉澱自己、通過寫作來訓練專註度和疏導負面情緒。最近覺得好累好累,覺得心裏面都是垃圾,每個人看我都覺得我氣血兩虧……好幾個人見我都說我胖了很多,都是過勞肥 T T
2、通過思維導圖用精要主義的思想來重新設計人生。我覺得對我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職場中多麼成功,或者打造了一個多麼牛的商業帝國(我也做不了),最重要的是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喜樂。近幾年來,我由外向主導更願意與人打交道轉變為更願意一個人創作和研究。當我一個人不為外界所打擾,安安靜靜地坐著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最有成就感。
3、盡量不社交,關閉朋友圈,在9月份會對家裡徹底來一次「垃圾清理」。其實這一點對於一個做social marketing又愛social的人來說,最難了好么!(無奈臉)
在保證工作和陪伴家人的前提下,我要打卡:每天早起運動1小時(如跳繩、爬樓等,做到的話就獎勵中午吃自己愛吃的食物比如麻辣燙,P.S.吃貨的本質暴露了)、每周讀2本書(堅持一周的話獎勵自己去看展或話劇,愛玩的本質也暴露了)、好好吃早飯(堅持一周就獎勵自己看一部電影),請大家監督我的生活簡化計劃,因為你們的監督,也是我簡化生活計劃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女孩你有多不容易
※別人問我答 | 關於自己的裸辭、旅行、拍照,我膚淺地談了談想法
※在您的價值觀中,分別對於男性和女性而言,怎樣的人生是圓滿的?與30...
※得意秋風的文件夾【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