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幾項數字看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
一、從幾項數字談起本文試圖由最近公佈的幾項數字,解析台灣科技產業的問題與現狀。(一) 專利權、商標等使用費暴增台灣科技產業主要以代工為主,經營策略著重於規模的擴張,以量致勝,因而忽略技術的研發,習於向國外購買技術,快速投產。縱然我國科技廠商在國外的專利數量相當多,卻多為附加價值較低的製程專利,鮮少深具技術基礎的原創性專利。此可由中央銀行的統計資料的到印證,我國的專利權、商標等使用費(Royalties and license fees)收入與支出幾乎呈現十多倍的差距,而且差距愈來愈大。近年來收入大都在二億美金上下(支出方面:2010年,49.43億美金;2009年,34.24億美金;2008年,30.15億美金;2007年,25.75億美金;2006年,23.21億美金;2005年,17.96億美金;2004年,16.77億美金。收入方面:2010年,4.60億美金;2009年,2.42億美金;2008年,1.91億美金;2007年,2.20億美金;2006年,2.44億美金;2005年,2.34億美金;2004年,2.90億美金。),支出卻由2004年的16.77億美金一路飆升,2008年首次突破30億美金達34.15億美金,去(2010)年更創下歷史紀錄逼近50億美金,達到49.43億美金之譜。(二) 虧損數字再創新高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下,國內的雙D產業經歷嚴峻的打擊,幸好在政府扶助及金融業者展延債務下,安然度過該次的危機。好景不長,上次的動盪尚未平息,歐債危機等問題又接續發生,國內科技產業再度面臨更嚴峻的衝擊,且受影響的產業還進一步擴大。由甫公布的第三季財報觀之,面板、DRAM、太陽能及LED四大最受政府關愛的產業,竟然虧損高達二千億元之譜。其中又面板廠最為嚴重,面板雙雄之一的友達,第3季大虧157.96億元,累計今年前3季虧損金額超過404億元;另一雄-奇美電的問題更是嚴重,單季虧損金額擴大到172.57億元、每股虧損約2.3元,前兩季虧損都在130億元以上,前3季累計稅後虧損達444.5億元,每股稅後淨損高達6.08元。加上面板二隻貓,華映、彩晶更是連續兩年虧損,分別虧36.1億元、25.89億元。合計台灣面板廠前三季虧損金額近千億元,全年虧損也將創下歷史新高。除了產業本身的虧損外,還可能波及過去積極貸款給科技產業的金融業,根據媒體的統計,我國3D1S(DRAM、LCD、LED、Solar)等四大產業曝險部位,市場估計全體國銀放款金額已超過6,500億元。(三) 無薪假人數遽增 景氣下滑,科技產業首當其衝,較嚴重的企業以裁員因應,較輕微的公司也紛紛推出無薪假。勞委會提供的數據,11月15日公佈無薪假通報數字是48家企業、5,513人通報,實際實施為5,021人。勞委會公佈最新無薪假勞工人數統計人數大增,至11月30日止,共有85家企業通報放無薪假,通報勞工數8,636人,實際實施人數為7,994人。(四) 機械產業總產值逼近兆元,竹科產值卻直直落過去政府全力扶植科技產業,傳統產業相對較不受重視,然名列黑手產業的機械產業,表現卻相當突出。引用經濟日報報導:工研院IEK ITIS計畫公布機械產業最新預測,表示受歐債風暴衝擊,以及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影響,台灣機械產業今年總產值預估約為新台幣9,500餘億元水準,年增16.81%,距離兆元產值目標只差一小步。 反觀,一直是台灣的驕傲的竹科產值卻直直落,受到歐美債等國際經濟因素影響,竹科管理局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竹科今年1至11月新進入區廠家仍高達49家,較去年成長17%,新公司總投資額也有290億元規模,但竹科今年前八個月累計營業額6,791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782億元,衰退12.73%。今年預估總營業額在1兆元邊緣,較去年的1.18兆約衰退1成。 二、原因分析關於台灣科技產業的問題,筆者已經於其他文章多所陳述,在此不再贅述,僅簡要分析之: (一) 以代工為主的產業模式台灣的科技產業主要定位為歐美大廠的代工生產部門,透過大量的購入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尤其近年來充分利用中國大陸的廉價生產要素,擴廠速度更是驚人。台商過去利用規模經濟,稱霸諸多資訊業的硬體市場。惟金融海嘯下需求驟減,代工廠不但被大量砍單,還被要求降價供貨,使得原本營業利益率已經見骨的台商,更加雪上加霜。(二) 缺乏技術基礎 台商的生產規模即使相當大,卻不重視技術研發,多採對外購買技術或取得專利授權的方式,減少研發的經費,此可由上述我國的專利權、商標等使用費(Royalties and license fees)支出急遽攀升證實。此種模式雖可減少研發經費,卻要花更多的錢取得外國大廠的授權,還受制於歐美大廠。以DRAM為例,台灣DRAM技術均源自於外國技術母廠,之前奇夢達倒閉,南亞科與華邦電立即斷炊,被迫轉向其他公司購買新技術,光是轉換成本,就超過基礎研發費用。 (三) 欠缺品牌出海口 台灣與韓國最大的不同,在於韓國擁有國際性品牌,製造廠具有龐大的出海口,無須擔憂產品的銷路。當景氣好時,韓商可全力衝刺高價訂單,將低價訂單丟給台商;但待景氣反轉之際,則抽回台灣代工訂單,品牌的需求仍足以支撐既有的自身產能,風險全由台廠承擔。以面板廠為例,今年韓國平均產能利用率幾乎還維持在七至八成的高水準,台廠卻僅有六成的水平。(四) 大陸競爭對手的崛起台商在資訊產業市佔率下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為大陸的競爭對手快速崛起。中國大陸經濟持續擴張,民間與政府資金相當充沛,在政府積極扶植下,模仿台商的經營模式,大量的進入代工產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太陽能產業,在大陸政府全力支持下,大陸積極發展大陽能產業,短短幾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無論在技術或是規模都已經足以睥睨歐美大廠,更遑論台商。另一個例子是面板產業,過去大陸沒有一家像樣的面板廠,在兩岸關係和諧下,大量向台灣的面板雙雄採購面板,讓其安然度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大家或許還記憶猶新。然而,大陸為降低成本紛紛自建或與外商合資的次世代面板廠,2012年在大陸將有8座分別由日韓及大陸本地廠商所建造的大型工廠開始啟用。以日前訪台的TCL為例,其為大陸是中國最大液晶電視生產者,媒體報導今年初與三星交互持股,投資三星在大陸投資的7.5代面板廠,三星也投資TCL的8.5代面板廠華星光電,明年將有3,000萬台產能,也就是台廠將減少三千萬片面版的業績,對台灣面板的衝擊不言可喻。 三、建議 針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問題,本文嘗試提出幾項革新建議,供企業及政府參考,也希望台灣科技業能藉此重回昔日榮耀。(一) 擺脫以規模或產值為主的發展模式 過去我國科技廠商習於短視近利,只想購入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利用規模經濟,低價搶單,從中賺取差價。政府也執著於產值迷思,動輒高喊兆元產業,為達到政策目標,連業者購買外國設備,也給予高額的租稅優惠,公股行庫也爭相貸款給相關廠商。直至景氣逆轉,各項問題一一浮現,根據商業週刊統計,實施19年的促產條例,施行期間減免稅額高達一兆四千五百億元。卻造就出虧損連連的科技產業,連金融業都被拖下水。職是之故,業者與政府面對此一險境,應開始覺醒,未來應逐漸擺脫以規模或產值為主的發展模式。(二) 強化技術自主的產業未來政府應轉向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以建立台灣自有的關鍵技術,重質(技術)不重量(產量),才能協助產業在世界市場站穩腳步。至於過去經常採用的補助政策,在整體企業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係不得已的短期作法,待景氣復甦後即應停止。 (三) 鼓勵企業合併建構獨佔型代工產業台灣不但偏重於代工產業,而且相同業別還有甚多家台商,從事完全相同的產品,縱然我國在特定科技產品,在全球有極高的佔有率,價格卻因為國內廠商自相廝殺,而成為血流成河的紅海。 為避免類似的問題持續發生,政府應鼓勵企業合併,減少國內間的惡性競爭,建構獨佔或寡佔型的代工產業。尤其目前這些企業正需要政府或銀行的協助之際,政府或主辦銀行應藉此為條件,促進產業的合併。(四) 追求產業創新,突破產業窠臼 自從蘋果電腦帶動的產業變革後,不再光只是盲目追求硬體效能的提升,改以人性化的思維、精美的設計,以及軟體創新的商業模式,打破長久以來WINTEL的成長模式,只銷售iPhone、iPad以及Mac電腦產品,卻能稱霸全球市場,蘋果公司還一度超越埃克森美孚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此一當頭棒喝,打醒了台灣的企業,也為我們指出未來我國科技業發展的方向。過去台商都是跟隨者,只能跟著歐美大廠的步調。其實我們亦可透過產業創新,突破產業窠臼,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本文刊載於2011年12月13日中央網路報)(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推薦閱讀:
※佟大為神秘亮相巴黎Dior大秀 紅色呼應未來感主題
※命理八字看自己未來老公老婆是遠是近
※我會在未來遇到誰
※李嘉誠的離開與香港的未來
※未來或可自己一人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