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長廊:律詩體制的完成: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
黃紹堅
格律詩(也稱「律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它主要分為律詩(狹義上的,每首八句,每句五或七言)、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或七言,偶有六言)和排律(即延長了的律詩,每首十句以上,除首尾四句外,均應兩兩對仗,並符合律詩的平仄規定)三種。李玄深先生總結說,格律詩的特點主要是:「1、篇幅一定,每句字數通篇一律;2、必用平聲韻,不準換韻,押韻的位置固定;3、平仄調配有一定;4、某些句子必須對偶」(《古典詩歌常識·體別》)。
律詩的發展曾經歷過一個漫長的過程(請參見《謝朓與近體詩》一文),到了初唐時期,律詩體制才最終完成並確定下來。其中,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為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杜審言(645?-708),字必簡,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其生平事迹見於《舊唐書·文苑傳上》、《新唐書·文藝傳上》、《唐詩紀事》卷6、《唐才子傳》卷1等。他是「詩聖」杜甫的祖父,杜甫在《贈蜀僧閭丘師兄》詩中,曾以「吾祖詩冠古」盛譽之,其實只是對自家爺爺的偏愛之詞。但杜審言對律詩體制的完成貢獻良多,明人胡應麟曾贊其《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詩(「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為「初唐五律第一」,並指出:「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杜審言實為首創」(《詩藪·內編》卷4)。除該詩外,其七絕《渡湘江》也頗有名:「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沈佺期(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人。宋之問(656?-712),一名少連,字延清,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新唐書》作「汾州人」)。他們的生平事迹俱見於《舊唐書·文苑傳中》、《新唐書·文藝傳中》、《唐詩紀事》卷11、《唐才子傳》卷1等。
在文學研究史上,人們向來「沈、宋」並稱。他倆也實在有太多的共同點:倆人生死年份相近,都是在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考中進士,都曾拚命巴結過武則天養的「小白臉」張易之,所以在社會上也都聲名狼藉。但倆人都對律詩體制的完成做出了傑出貢獻。《新唐書·宋之問傳》說:「魏建安後汔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對此,《唐才子傳》卷1解釋說:「謂唐詩變體,始自二公,猶漢人五言詩始自蘇武、李陵也。」李維先生在《詩史》卷中也評價說:「五言至沈、宋,始可稱律,蓋虛實平仄,均不得任惰也。七言律在當時,已開其端,宋之七律,多未成體,沈則間有佳者。所謂裁成六律,彰施五彩,使言之而中倫,歌之而成聲,沈、宋之功也。」
沈佺期的代表作有:《雜詩三首(其三)》(「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夜宿七盤嶺》(「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獨不見》(「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等。宋之問的詩,以《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最出名,其《題大庾嶺北繹》(「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靈隱寺》(「……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等也頗可讀。
杜審言詩可見徐定祥《杜審言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但沈、宋二人集目前尚無較通俗的版本,可參見《全唐詩》卷51-53(宋之問詩)及卷95-97(沈佺期詩)。(1999年3月9日21時15分)
案:沈佺期、宋之問詩,可參見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2007年9月6日星期四1時8分補記)
推薦閱讀:
※中華文化的價值思考(一)
※去nimaB的傳統文化!
※雲想衣裳花想容,白龍不是那具身體已經很多年,楊玉環也是!
※中華文化—不可不讀的百篇詩作《唐代篇》(11)
※抓住「禮樂」就抓住了中華文化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