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AI進入資本寒冬,只有6到12個月
前幾天中央政治局又進行了AI的學習,也有一些新的AI政策出台,可以說現在AI已經變成大家常用詞了。今天用短短的時間分享一下我們基金在AI領域投資體會和乾貨。沿著時間線的大思路,講講AI的歷史、現在與未來。
人工智慧本身是「70歲的老網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AI本身具有一段歷史,這塊時間有限就不詳細展開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我們中科院的布局比較早。現在這個行業的大咖經常調侃,中科院的計算所、自動化所博士們還沒畢業,一堆企業直接給他們在我們的研究所工資後面加一個零,這就是人工智慧熱的程度。但是這些大咖,當年可不敢說自己是做人工智慧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在過去肯定找不到工作,這就是歷史與現在的對比。
人工智慧從過去的60年70年是幾個大波的寒流,一波一波起來,再一波波下去,此圖基本上是我們看到的整個的人工智慧的情況。所以這塊我也不展開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到網上查一查就很清楚。
第一,AI為什麼能成為新晉網紅?
說一下為什麼AI在這兩年成了新網紅。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四個要素:第一個演算法核心,第二個數據基礎,第三個計算能力,第四個應用場景。
①首先從演算法來看,現在的演算法跟以前歷史上比有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老根並沒有發生太多太新鮮的變化。大森林法則、演算法、卷積沒有太多的新東西,但在模式和迭代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這個是大家必須看到的。
②這波AI浪潮興起與歷史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數據。當下有大量的數據生成;然而數據並不直接等於變成Data或者Information,數據的內部情況越來越複雜,底層結構也越來越複雜。不過無論如何數據基礎都已經形成了。數據好比食材,AI創業好比廚師和菜刀,沒有這些數據,沒有這些食材,再好的廚師再好的菜刀也做不出來好菜。
③另外一個很主要的因素就是算力。這個算力和存儲按照摩爾定律,現在按照新的定律不斷的高速迭代的過程中,存儲的成本降到了歷史新低。新聞報道我們在搞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未來10年如果投入實際應用的話,毫無疑問這會推動人工智慧達到我們所謂的G點。因為量子計算的算力邏輯上說,將比現在所有的全世界全時的超算加起來的算力還要強。從傳統的計算到AI的神經網路,從原來的人工編程到現在的自動迭代,這個就構成了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比如現在的雲計算就使得大家在應用側進行創新的時候,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非常有彈性。這也就構成了算力的基礎。
④應用場景,這點必須要重點說。現在已經有教育、金融、醫療、交通等各個方向的AI應用場景,我們終於找到了這把AI菜刀可以下手的切入點,這個非常關鍵。以前AI談來談去其實是小圈子的事,根本不像現在,從會場走出去,隨便大街上拉10個人,9個人都知道人工智慧。但在前幾年只有實驗室的人才知道這個名詞,而且那個時候不叫人工智慧,叫複雜系統計算,不敢叫人工智慧。
因此應用場景是現在,也是未來我們最看中的。我們投資時會判斷這個行業的成熟度,怎麼找到AI應用痛點抓手,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其實人工智慧應用的場景很廣泛,現在主流大家熟知的應用是人臉識別+安防、人工智慧+醫療。為什麼醫療影像學最先火起來,我們看到了不少團隊在做AI+醫學影像,因為醫療影像這個領域容易形成格式化基本的數據。這個方向切入進去快。但是發展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切入的應用場景都是離用戶端最近的細分行業。
第二,政策紅利帶來的人人AI
在中國某一產業搞創業,政府要加一把火助力產業,無論如何這都是必需的。比如雙創,工商註冊從雙創前4千萬中小企業,直接到7千萬,包括在座各位我們都是創業者,借這個東風,這個火就燒起來了。
我了解的情況,政治局常委也在談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專項行動實施綱領也發布了。這個行業有史上最好的政策紅利。AI現在是不是有泡沫?我覺得泡沫挺好的,任何一個產業從歷史上講,如果要最終把這個產業搞起來,我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搞成泡沫。AI現在還離錢挺遠的,為什麼吸引了這麼多VC往裡走呢?一定要有泡沫,沒泡沫干不起來,所以這個就是目前的狀態。
現在人人談AI。講個今年的實際現象,我們一年要看大概2400個項目,然後有一個總結,一小時談話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說幹了什麼事;差不多第二個階段到了,談大數據;最後一個階段一定談人工智慧。現在如果不談人工智慧,在這個圈裡都不好意思來融資。圖中AI這個搜索統計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人人AI,真正創業的團隊有哪些呢?可以看到有掌握數據的團隊、掌握演算法的團隊和做應用場景應用的團隊。數據團隊是做食材,演算法團隊可以比喻成菜刀,應用場景就是大師傅準備上菜了。基本上這個行業就是食材、菜刀、上菜,這樣一來整個行業全景就看清楚了。國科嘉和在數據、演算法和場景應用上都有自己的投資布局。
第三,AI離下個冬天還有多遠?
從人類歷史上來講,客觀經濟規律只能被認知不能被改造,大家同意嗎?沒錯,所以AI也不能例外。
每個產業都是一波風口吹上去,接著掉下來。上一波大家經歷了什麼:共享;再上一波,AR、VR;再上一波,O2O;再上一波,電商。現在在場的各位就是在經歷AI這一波。什麼時候風口會結束呢?我個人的看法,不是給大家潑冷水,大概是2018年6月以後,大部分的主流VC不會再看AI了,晚一點就是明年年底,也就是2018年年底。
我是行業老兵,投資行業幹了12年,所以知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明年年底主流的將都不會看AI了,因為吵吵鬧鬧都完了,剩下的就是看是不是有真材實料,看財務狀況、看應用前景。
這張圖我建議大家看一下,現在諸位如果是剛創業,我建議千萬別把自己包裝成AI,你把自己包裝成腦機介面,會比較好。其實談人工智慧都有一點點辭彙上的誤會,人工智慧其實是機器智能。為什麼呢?
歷史上兩條路線走人工智慧,一條就是演算法算力、半導體、晶元硬體路線;還有一條是腦神經研究神經科學的,人腦認知。過去30年人腦認知一直沒有起來,我們國家砸了很多錢,上海生命所腦科學研究院、北大、清華都一直在研究,但是三四十年過去了,人究竟為什麼有感情和思維?這個一直沒有解決。如果這條路線成功的話,它會是爆炸性的、跨越性的。
現在虛擬助手大家都看到了吧,智能客服替代了呼叫中心,可以把1500座席的呼叫中心砍掉20%的人員,雖然你感覺智能客服還不靈,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呼叫中心砍掉20%的人員可以節約很大的成本。
再看看自動駕駛,這個風口馬上要過了。國內號稱做自動駕駛的大家猜猜多少,據我所知50多個團隊,你覺得這個東西能有50多個團隊做出來嗎?所以快下去了。
還有一個是邊緣計算,這一波過去應該是霧計算,雲計算Over了,下一步就是霧計算,這個是矽谷正在向上攀升的一波。這是我覺得整體來講看到的情況。
AI還有很遠的路徑要走。剛剛科技部李老師指明方向,是大的、宏觀的,但是到了微觀層面我想說什麼呢?這一波從資本的角度來看, 6個月到12個月之後就要進入拐點,資本的冬天就來了。人工智慧的熱度肯定會下去,低谷馬上到來,這個情況大家怎麼辦呢?如果你現在還在做人工智慧創業,我建議是趕緊小步快跑,先拿一部分錢放手裡是最佳選項。等到2018年6月份以後沒人看了,這個時候比誰有棉襖、誰有糧草、誰能存活下來。
第四,關於人工智慧創業的建議
在工具和基礎設施類,現在有人臉識別、3D列印等,這一部分其實蠻有挑戰的,我勸創業者不要在這一側使勁了,而且我可以說一個定論,基本上所有的工具類全部是開源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技術點、沒有足夠的錢頂著,就別玩兒了,因為前面幾把「菜刀」全開源免費,你基本上就出局了。
中國科學院是國家的戰略科學力量,我們貢獻了國家20%的專利權,100多個是研究院所,5萬的博士,450個院士。國科嘉和基金是中科院的一級投資平台,直接投資創業項目,目前管理資金在740億。我們從1千萬起投,投到單個案子大概5個億左右。
最後我做個總結:
①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AI離掙到錢這個應用側還很遠,應用側需要大家共同發力。目前沒有那麼多的垂直落地的應用,我們還需等一段的時間。
②作為創業的話,AI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是時間點上建議大家把握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能生存的創業切入點。
③好的團隊和幫手非常重要。
④人工智慧方興未艾,前景無限廣闊,這個是主要的觀點。但還需要擠掉泡沫,這樣AI這個行業才能更加成熟,擁有更好的未來
推薦閱讀:
※中毒事件使西方與俄關係進入「寒冬」
※寫意寒冬,宋詞里自在綻放的美
※寒冬
※寒冬要煥膚!工作「醜女」光彩變身
※寒冬高調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