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前世今生及台獨的背後勢力

台灣的前世今生及台獨的背後勢力  文/【布衣】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澎湖列島等島嶼。台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多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人口約2350萬,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隋代,大陸和台灣的接觸增多。隋煬帝曾3次派朱寬、陳棱等人前往流求(今台灣)。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宋元時期漢族人在澎湖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大陸和台灣的聯繫日漸頻繁。  元朝進一步加強對台灣的管理。元世祖曾派員到台灣宣撫,並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泉州路同安縣(今福建廈門),是中國中央政府對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1387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1563年考慮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明朝以來,大陸與台灣人民往來不絕。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曾在台灣停留。明朝末葉,大陸居民開始大規模移居台灣,給台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以極大推動。其時,福建人顏思齊、鄭芝龍為抗拒官府欺壓率閩粵居民遷居台灣,一面從事農耕、貿易,一面組織武裝力量抗禦倭寇和荷蘭人。台灣自此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1661年,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1874年5月,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台灣被殺為借口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約》,雖然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但《北京專約》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將台灣從福建省析出升格設立台灣省,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由劉銘傳出任台灣省首任巡撫。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4月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同年5月25日,為了免於被割讓,丘逢甲等台灣士紳建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原台灣巡撫唐景崧任大總統,清軍將領劉永福任大將軍,率黑旗軍和以徐驤為首領的義軍等抵抗力量反抗日本侵佔,堅持了5個月的戰鬥,使日本侵略者付出慘重代價。6月7日日軍佔領台北。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6月17日在台北舉行儀式,正式建立起在台灣的殖民統治。10月21日日軍佔領台南。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馬關條約》屬廢止之列。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的投降,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1949年12月7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至台北市。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市。至此,台灣再次陷入與中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1987年7月,蔣經國發布「總統令」,宣布解除實行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各級權力機構的全民普選、民眾赴大陸探親及與大陸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台灣開始朝向民主政治發展,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也被打破。  2000年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執政50餘年的國民黨敗選,民進黨上台執政。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中國國民黨再度執政。2016年1月16日,國民黨在大選中失敗,民進黨再度執政。  台灣有人類居住的歷史,據說有上萬年。但是,歷史上長期發展緩慢,基本處於蠻荒狀態,沒有政權組織。三國時期,大陸官方開始往來台灣地區,並有人口向台灣地區遷移。元朝,正式在台灣地區設置官署,明、清兩朝持續設置官署。明末,大陸人口大量遷入台灣地區,成為台灣人口的主流,台灣開始進入快速開發時期。所以說,在歷史上,不論是人口發展和組成,還是政權管理,台灣地區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不可否認。  兩次遭受侵略和殖民統治的特殊歷史  162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地區,開始近38年的殖民統治。此時,大陸正處於明、清交替之際,中央政權沒有能力保護領土完整,沒有派出軍隊進行抵抗。此時,台灣地區人口少,武器落後,沒有力量與侵略者對抗,雖然一再組織反對侵略,但是,沒有成功。同時,荷蘭侵略者也沒有能力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統治台灣地區,主要以經濟掠奪為主。1661年,台灣人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荷蘭殖民統治結束,其影響也很快消失。  1895年4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再次收復台灣。其間50年,日本侵略者在台灣實施殖民統治,影響極大。清政府出賣台灣地區,是其賣國求榮、腐敗無能的體現,也是封建統治特色,認為國土和民眾都是皇帝的私產,如何處理不需要人民討論。但是,台灣民眾並沒有屈服,一直與侵略者作鬥爭。  50年,日本侵略者對台灣人民的反抗進行殘酷鎮壓。《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武力接收台灣。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與各地抗日義軍頑強抵抗,日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歷時五六個月,前後數次增兵,投入兵力達七萬多人,傷亡(包括病亡)和因病減員達1.1萬餘人,才基本平定台灣軍民的抵抗。日本殖民統治者為鎮壓抗日武裝,殘忍地實行焦土政策,台灣人民被屠殺者難以計數。在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中,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原住民的抗日活動,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1930年的"霧社起義"。在鎮壓中,日軍公然施放國際上禁用的毒氣彈,大部分起義者死於毒氣之中,起義失敗。霧社原住民人口由原來的1400人減至500人。  50年,日本侵略者對台灣進行經濟掠奪。日本侵佔台灣後,為了能夠大量掠奪台灣的稻米,實現其「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殖民統治的經濟模式,強迫台灣農民增種水稻、種植防風林。日本殖民統治者採取多種手段提高水稻產量的根本目的,是為選擇台灣作為日本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使日本騰出勞動力進行工業化。此外,台灣生產的鳳梨、香蕉、樟腦、蔗糖等農林產品被日本殖民統治者大量掠往日本,或銷往歐美各國。到1945年,日本殖民壟斷資本控制了台灣地區銀行存款總額的60%,電力工業的96%,製糖工業的94%,完全控制了台灣的經濟命脈,每年從台灣賺取的利潤多得無法統計。  50年,控制文化,推行奴化教育,影響極大。推行日語教育。目的是「對本島人教授國語(日語),作為日常生活之用,並養成本國之精神」。日語教育非常嚴厲,在學校不準講漢語(台灣話),講漢語即施予各種處罰。建立奴化教育體制。1919年日本殖民當局出台所謂「內地延長主義」,又稱「同化主義」。以傳播殖民主義文化為主,有關中國的歷史、思想、文化均在被排擠之列,企圖從根上切除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還強迫中國人從生活習俗:宗教信仰、文化藝術、時令節氣等方面向日本方式看齊。  台獨勢力的擴張和背後勢力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不甘心失敗,策動一些軍國主義分子和被奴化的台灣「皇民」建立起「台獨」組織,這是「台獨」活動的發端。1946年,「二二八」事變發生,「皇民」青年借台灣同胞反抗國民黨腐敗統治的機會,渾水摸魚,集結起來攻擊政府機構和外省人,他們高唱日本軍歌,舞著武士刀,大罵大陸人為「支那人」、「清國奴」,事變平息後,部分「皇民」逃往國外,成了海外「台獨」分子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代「台獨」勢力在島外活動的主要據點就是日本,他們為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歌功頌德。  李登輝主政以後,日趨台灣化, 推行「兩個中國」、「一中一台」 等分裂中國的政策。國民黨「主流派」與在野民進黨在關於台灣前途等重大問題上的主張日益趨同,政策界限日漸模糊。對民進黨的一些「台獨」言行,台灣當局採取「低調處理,只說不做」、「抽象打擊,具體寬容」的態度。民進黨雜誌曾猜測李登輝是一個「台獨聯盟的秘密成員」。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說得更透徹,他說:「李登輝上台後,事實上執行的就是『台獨』政策,與我並無差異,我搞『台獨』, 他搞『獨台』只不過他只做不說,我比較老實,把它說出來而已。」  李登輝的分裂言行有很深的「皇民化」影響痕迹。李登輝的父親當過日本警察,家庭受過日本的「恩惠」,在學校曾多方得到過特殊「關照」。在京都帝國大學時,他又積極響應日本當局的號召,「志願接受」千葉高射炮學校半年的軍訓,成為一名日本炮兵軍官,準備為「天皇」效忠。日本文化的奴役,造就了李登輝,「皇民」意識已深深紮根於他的腦海。1994年7月,李登輝在接見日本「產經新聞」社社長羽佐間重彰時,還曾親口說自己是「會說日本話、親日本的總統」,醜惡嘴臉暴露無遺。國民黨選擇李登輝做繼承人,埋下今天局勢的隱患。  民進黨創黨黨綱中明確說明:「台灣的前途由台灣全體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通、公正、平等的方式共同決定,標舉出台灣住民自決的主張。」1991年10月,民進黨在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修訂黨綱中的一個重要的條文,該條文的主要論述在於:「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此基本綱領條文後來被稱為「獨黨綱」。民進黨此次大勝,標誌著台獨勢力的迅速擴張。台灣與大陸隔離60多年了,對大陸有感情、有認知的台灣人已經很少。台灣遭受日本殖民統治50年,日本對台灣兩代人進行了奴化教育,甚至留下了很多諸如李登輝這樣的「歧種」,影響甚至超過國民黨統治,發生此情況也不足為奇。  美國新亞太戰略為台獨勢力撐腰。蘇聯解體後,中國成為美國重點「照顧」對象。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加,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對美國「世界領袖」地位造成威脅。美國迅速調整政策,加緊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台灣是美國對中國大陸進行政治、經濟、軍事遏制的重要棋子。他們當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一個中國」的合法地位,背後與台灣地區勾搭,在政治上打氣、在軍事上武裝,把台灣地區拉在他的陣營里賣命。台灣地區從日本的殖民地變為美國的打手,從一種奴隸變為另一種奴隸,他們以此為榮,樂此不疲,就是不願意與大陸和解,可悲、可憐!  中國在世界政治生活中唯一合法代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地區是中國不可分裂的一個部分。這應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共識。現在,大陸也有一大批公知、精英,充當漢奸、賣國賊,模糊國家概念,為國內、國外各種分裂勢力鼓吹,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嚴厲打擊。台灣地區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民眾的根在大陸,台灣問題不僅僅是台灣人的問題,是全中國人的問題。那些去中國化,甚至在政治、文化上企圖認日本、西方國家為「宗」的民族敗類,應該清醒一點。民進黨上台了,如果堅持要把台灣地區越帶越遠,那麼,我們就應該採取堅決措施,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絕對不允許分裂國家成為現實,誰要當賣國賊,就必須付出代價!  (本文引用了百度百科台灣條目的內容,借鑒了有關台灣的研究文章,特此表示感謝。)


推薦閱讀:

帝王之術奇門遁甲的前世今生
英式紅茶的前世今生,這下子全懂了
《前世今生論》
賽馬場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終是擦肩

TAG:台灣 | 前世今生 | 背後 | 勢力 | 台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