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你得知道這些關於紅包的知識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三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得病,使孩子變成傻子。 之後,人們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逼著孩子玩,一直玩到睡下,還放到枕頭邊。半夜裡,祟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出現一道亮光,祟急忙尖叫著逃跑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家喻戶曉,紛紛仿效給孩子壓祟錢,並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資治通鑒》第二十六卷記載了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之事。這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外,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給新生兒的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
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意為「長命百歲」,給已經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著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小時後,拿到紅包都很開心的。 隨著社會發展,紅包也逐漸被賦予了文化人情屬性。 如今看病求醫送紅包,
請人辦事塞紅包,同事好友結婚送紅包,
拍戲演戲如果演員在劇中飾演逝世的角色,也用紅包除晦消災。紅包的功用越來越多,作為國人處理人情的巧妙手段,紅包可以解決百種問題。但慢慢的紅包開始變味,其樂趣也逐漸離我們遠去。
推薦閱讀:
※這些相見恨晚的職場知識,給年輕人
※健知識:藥茶(10)
※風水知識講解:進大門見屏風風水說法
※風水羅盤:關於羅盤的基本知識
※空間物理知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