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幾份職業,體驗幾種生活,就是斜杠青年了嗎?
沒有平白出現的斜杠,也沒有一蹴而就的才華。有勇氣跨出第一步,才能每一步都算數。
文|胡雯雯
或許你早已聽過
或許這是你get到的一個新詞
「斜杠青年」(或中年/老年)
他是誰,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很難用一種職業來概括自己的身份,總在不同的工作間自由切換,甚至同時進行。所以他們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不同職業,比如律師/演員/製片人。他們大多對生活充滿好奇心,也不畏懼跳出舒適圈,從零開始。
斜杠人士顯然不是一個新物種,你看,歷史上最著名的斜杠人士,我知道的就有:
達芬奇·畫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設計師/生物、地質、物理學者
本傑明·富蘭克林 → 政治家/物理學家/出版商/作家,還發明了避雷針。
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
(嗯,就是他)
像這樣的斜杠傑出青年還有很多~~他們早已悄悄潛伏在我們周圍了。但是當我們尋找採訪對象時,卻陷入了另一種糾結。許多人的斜杠是從主業自然衍生出來的,比如記者/作家,演員/導演,教師/演講家,這種杠到底夠不夠斜呢?再說,隨著「互聯網+」的經濟模式逐漸普及,身邊越來越多在主業以外還干著專車司機、民宿房東、微商、自媒體人或代購的?
最後,我們選擇了那些在幾種傳統職業之間斜杠,並且跨度特別大的人。比如在航空業做職業經理人,又能親手做高級定製襯衫的麵包、咖啡店投資人;又如在國企勤奮工作,同時在少年宮授課的老師、設計原創作品的樂高大神;還有給馬雲做過家宴,同時又是化妝師的私廚;抑或創立高端甜品公司的插畫師……在跟他們的交流過程中,我們一次次為其職業跨度之大而驚訝。而在成稿過程中,我們還得反覆跟他們確認現在的身份狀態,以免其又斜杠到別的領域去了。是的,這往往是斜杠人士的常態。他們大多精力充沛,興趣廣泛,對一項工作從一而終似乎是件難以想像的事。
但斜杠青年在成為一種潮流後,似乎也有走偏的趨勢——人人都愛把這帽子往頭上套。我們身邊不少年輕人,都津津樂道於自己同時幹了幾份兼職,體驗過多少種生活。但對於可以全身心投入並為之奮鬥的事業,他們卻似乎找不到方向。這在中西方國家都有明顯的趨勢。套用美國新聞網站The Daily Beast的創辦人,《紐約客》前總編蒂娜·布朗給出的定義,我們正進入一個「零工經濟」(gig economy)時代。
在「零工經濟」社會裡,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分類廣告平台如Craigslist的蓬勃,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許多企業也傾向於用外包「臨時工」來代替長期僱員。僱主不再需要提供工作場所,而且可以選擇跟企業遠隔千里的自由職業者;後者則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自由調配工作時間。他們間斷接幾份零工的收入,可能比做一份全職工作更多。
但在這個現象的另一面,僱員不再享有穩定的社保和其他福利,他們必須為自己負責;而且,他們可能需要跟世界各地的競爭者角逐,一旦僱主對其表現不滿意,更換「臨時工」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在計算機學習能力和AI技術日漸成熟的未來,許多人的工作可能會被電腦直接取代。
可能有人會反駁,誰說工作就必須長期投入,精通了一門才能跨界到其他?現在資訊這麼發達,許多行業門檻越來越低,時不時接點兼職,養活自己,其實根本就不難,而且時間還自由。的確,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我們在採訪中發現,成功的斜杠人士往往有個共同點,就是他們主業都做得紮實而成功,等上了軌道後,再慢慢拓展和輻射,跨界到別的領域。他們的第二、第三、第四職業等,也許是個人興趣所在,也許是之前積累的人脈和資源,也許是發掘出的新能力,但很少是因為主業不成功,為了逃避而跨的界。
跟許多畫地為牢,庸庸碌碌的打工者比起來,斜杠人士之所以有勇氣跨界,正是得益於在主業上長期努力的習慣,他們分秒必奪提升自己;當技能和效率達到一定水平時,他們就有了更多資本就工作時長討價還價,為自己爭取跨界發展的空間;他們在主業上積累的人脈和資源,也讓自己有了斜杠起步的資本。
全球最大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在2016年的調查,多少印證了這點:在自由職業市場高度發達的美國,自由職業者往往是工作經驗更豐富的人士,其中50%年齡都超過了50歲。相對而言,中國僅有4%的自由職業者擁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14%的工作經驗少於兩年。不論國外還是美國,自由職業者的人脈數量平均是全職僱員的1.2倍,被聯繫人認可的技能種類也是非自由職業者的1.3倍。
說白了,主業「紅旗不倒」,副業才能「彩旗飄飄」。在他們看來,斜杠人生其實是努力的自然結果,而不是目的。真正的回報也許在於這段探索的旅程,它會不斷提醒我們,生活是多麼精彩而多元。而因此帶來的額外金錢回報,只是一種錦上添花而已。
所以,你準備好了要做斜杠青年了嗎
推薦閱讀:
※教師,註定無法完美的職業!
※像職業球員一樣訓練第10天-如何吃,吃什麼?
※拋去OL風的沉悶感,職業裝也可以很「新鮮」!
※教師職業讀象之四
※從八字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