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寨體驗「行歌坐月」(07.7.31)
在美麗的侗鄉,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社交,「行歌坐月」了。這是城市人再也體會不到的浪漫場景。 「行歌坐月」就是談情說愛,一般都是農閑季節盛行。很多侗寨有專門的「月堂」,即吊腳樓供年輕人聚會,多數是小夥子到姑娘家去與姑娘對歌交遊。夜幕降臨了,寨子里的小伙拿著自製的牛腿琴、琵琶等樂器,踏著斑斑點點的月光,一面拉著琴弦,一面哼唱邀約歌,從喜愛的姑娘吊樓下走過。 琴聲歌聲撥動了姑娘的心弦,於是,她們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推開窗子往吊腳樓下窺視,見是自己喜歡的人來了,就打手勢,示意他可進樓。如果是自己不喜歡或不認的人來邀約,她們就急忙將窗戶關起來不去搭理。假若那小夥子不肯離開她的吊腳樓、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雖然不做聲,但她的家人便出來干涉,如果還不走,一瓢冷水從窗子上潑下來,意思是叫你快走開。 「行歌坐月」爹媽是不阻攔的。因為他們覺得兒女談情說愛是有人看得起,臉上光彩。對歌時,小夥子彈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們都在仔細聽,並且心中在想以什麼歌來答最好。在不同的季節要唱不同的歌,在問答式的對唱中,最容易看出誰懂得的事理多,見識廣。許多青年就是在這種「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動中加深了解,最後結為美滿幸福的家庭。
在侗鄉,侗族男女青年往往通過「對歌」去選擇稱心如意的配偶,除了一年一度的傳統歌節(大戊歌會)外,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的夜晚,都是男女青年聚會的好時辰。到時,成群結隊的男青年登上姑娘家的木樓,找姑娘對歌。對歌時,先是各人表示謙讓的獨唱,然後是接連不斷的「盤歌」。盤問的內容極為豐富,從天文地理、歷史事件、名人典故風土人情,到花鳥蟲魚、農業知識,無所不包。聰慧的姑娘往往通過對歌,了解男方的性格、愛好、才智、情操和理想。她們最注重的是對方的品格和思想,至於對方的門第、財產等,她們並不過多地考慮。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姑娘會選定一位意中人。
這時,她便悄悄地告訴他,以後你可單獨登樓,不需邀請其他夥伴了。這便是一對青年人戀愛的開始。
在以後的熱戀過程中,姑娘每晚都會以香甜可口的泡米油茶招待戀人,但不接受對方的金錢、衣料或其他饋贈。再經過一年半載,甜蜜的愛情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他們就可以定婚了。定婚時,姑娘也不接受什麼「定婚禮」,只須互相贈送信物。男方一般送給女方一塊包頭布或一件上衣;女方一般送給男方一塊侗錦。侗錦是姑娘精工編織的上品。展開來,鮮艷別緻,異彩紛呈。為了表達對愛情的堅貞、執著,多情的姑娘還常常把戀人的名字巧妙地織進斑駁陸離的侗錦里。這種「藝術匠心」,除了意中人能心領神會外,旁人往往不易覺察。雙方一旦互換信物,往後,誰也不會朝秦暮楚、見異思遷了。
由於這種即興唱歌的能力直接決定了青年男女的受歡迎程度,侗族男女年到十一二歲以後,即在少年時期,便開始分別聚於某家或月堂,由老人為之教歌、學唱,進行戀愛前的訓練。若雙方情投意合,感情深厚,男方則集資買糖或鴨子,女方則湊糯米,合煮稀飯。
侗族還有私奔的習俗,當一對戀人遭到任何一方父母反對時,兩人便逃往他處,建立小家庭,經幾月或幾年,托親友向反對的家長說情,反對者見"木已成舟",也只得承認,於是青年夫妻便回到老家居住。
此外,侗族也有不落夫家之習俗。舉行婚禮期間,新郎和新娘大多不入洞房,有的同房數夜之後新娘即返回娘家。每至農忙、逢年過節,或夫家有事,男方再著人把新娘接回來,夫妻才同房。次日或數日後復返娘家。如此來來往往,直到女方身懷六甲,才落夫家。不落夫家的期限沒有規定,短的半年1年,長則3年5年不等。
至今仍然記得今生聽過最優美的歌詞之一,就是來自侗歌:「我的孤獨就像火焰,在黑暗中為你熊熊燃燒。」
推薦閱讀:
※醫學生看《太陽的後裔》是怎樣的體驗?
※在一個」書香世家「成長是怎樣一種體驗?
※娶個離過婚的女人是種什麼體驗?(2961個回答)
※6~12個月寶寶的綠色初體驗
※一杯咖啡告訴我們:新零售時代體驗才是王道
TAG: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