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起來的花花世界,簡直誘惑我犯罪
監獄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跟世界上的很多問題一樣,這個可沒什麼標準答案。陰冷,暗無天日,影視中的監獄不外於此,然而世界上的監獄超乎你的想像。
| 在監獄裡跳舞 |
菲律賓的宿霧監獄關押的囚犯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會跳舞的犯人了,囚犯們每天花4個小時練習舞蹈。現在,舞蹈已經演化成為這座監獄鍛煉項目。
為何舞蹈會成為這座監獄的「獨寵」?典獄長可謂功不可沒。雖然監獄也有很多娛樂設施讓犯人們玩,但典獄長更希望的是能加強紀律。苦苦找尋良方的他從《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里得到靈感,於是就在宿霧監獄中引入音樂。希望藉助音樂,協助犯人化戾氣為祥和。
▲宿霧監獄的集體舞
宿霧監獄的「舞者」們最為精彩的一次演出莫過於2007年,1500名囚犯集體表演邁克爾·傑克遜的《戰慄》。這段集體熱舞被上傳到知名影音網站後聲名大噪,還因此登上國際媒體的版面,可謂出盡風頭。在美國《時代》評選的「年度10大最受歡迎病毒視頻」排行榜上,該視頻排在第5位。從那之後,宿霧監獄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都會開放,讓高牆外的人也有機會一睹囚犯們精湛的舞技。
跳舞不僅讓囚犯們的內心更加平和,也給他們帶來了經濟上的收益。監獄裡的1500名罪犯可以參加社會演出,並得到報酬。甚至有犯人在出獄後,成為了專業舞者。
▲在押人員的舞蹈也是有板有眼
| 最驚險的用餐 |
義大利的沃爾泰拉,是一個擁有豐富礦產和石膏的美麗小鎮。在小鎮延綿起伏的山丘上,有一座壯觀的岩石建築——美蒂奇城堡。但你絕對想不到,城堡美麗的外表下暗藏邪惡。這座城堡實際上是一座監獄,關押著150多名犯人,城堡里更是有「世界上最危險」的餐廳。
▲美蒂奇城堡內的餐廳大門
為什麼說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餐廳?因為這家餐廳的廚師、服務生和斟酒服務員,大多都是被判有25年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的囚犯。雖然聽著讓人心頭一緊,但食客和忙碌著的囚犯服務生在這種氛圍下用餐,無疑是新奇而又刺激的事。在這家餐廳用餐,你不僅可以品嘗到傳統美味的義大利菜,還可以聆聽犯人們精心演奏的鋼琴曲。
▲忙碌的服務員
當然,在這家「美妙」的餐廳吃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食客首先需要提交犯罪背景檢查;批准通過之後,進入餐廳前還要搜身沒收所有的東西,包括手機等通訊工具,以「維護囚犯們的安全和隱私」。不僅如此,餐廳中的所有餐具均由塑料製成,從而絕對保證囚犯們的安全。同時,在餐廳的角落還設有武裝獄警,以防食客被囚犯突然襲擊,在第一時間帶你脫離「危險境地」。
| 最享受的監獄生涯 |
斥資14.4億人民幣,佔地30萬平方米,坐擁450多畝樹林,有教堂,有健身房,有活動室,有診所,有圖書館,有溫室……你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生活所需這裡都有。這可不是什麼高檔住宅區,這是挪威的國家級監獄——哈爾登監獄。2010年,哈爾登監獄正式啟用。現在,這座國家監獄成了哈爾登社區的象徵,也是全球人性化監獄的典範。
哈爾登監獄到底有多舒適?哈爾登監獄的每一間牢房,不僅有平面電視、冰箱,還有獨立衛生間。除此之外,每10—12個監室還共享一個廚房和客廳,一天的工作後,犯人可以在這裡享用晚餐,好好放鬆一下。
▲哈爾登監獄的監室
為了讓囚犯們減少身在牢獄的感覺,哈爾登的建築師保留了450多畝的樹林,以遮蓋環繞在四周的6米多高的圍牆。監獄裡還設有木藝工作坊,犯人們可以在這裡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監獄管理人員希望能以此讓犯人感到「被重視」。
▲木藝工作坊
▲哈爾登監獄內的圖書館
哈爾登監獄的犯人雖然失去了自由的權利,但在這個被譽為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五星級監獄裡,他們卻過著超乎想像的悠然生活。難怪哈爾登的首批囚犯,一位英國籍的女子在刑滿釋放後,在報紙上盛讚哈爾登監獄的豪華奢侈和優良的服務。
▲室內攀岩
| 國際關係的晴雨表 |
英式餐館、高爾夫球場、漂亮的花園和靜謐的村莊,置身於關塔那摩讓人彷彿覺得來到法國的澤西島,然而實際上這是一座軍事監獄。2002年,美國軍方在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設置軍事監獄——關塔那摩監獄。自此,關於這裡的各種新聞就屢見報端:虐囚、「燒錢」、關閉爭議……這裡一直是古巴和美國關係的晴雨表。
▲戒備森嚴的關塔那摩監獄
從踏入監獄的那一刻起,管理員就強調不要踏入「七號監獄」,因為這裡關押著「非常危險」、「非常有價值」的犯人。只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和國際紅十字會組織的成員才可以進入。
▲高高的鐵柵欄後面是關塔那摩「六號監獄」的入口
關塔那摩監獄已經設立了近15年,這裡一直是個法律禁區。聯合國數次要求關閉該監獄,但並沒有收到滿意的效果。在關塔那摩關押的犯人中,大多數是2003年之前被收監的。時至今日,這些犯人依然沒有受審。3000多名管理人員日夜監視著他們。統計顯示,關塔那摩監獄平均每名在押人員每年耗資大約90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監獄。
▲關塔那摩的犯人們在3000多名監獄工作人員的日夜監視下,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
攝影/Georges
新媒體編輯/端麗林(實習生)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