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嗎?——再次對撫順市要求全市各學校持之以恆地「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提出意見
《弟子規》「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嗎?
——再次對撫順市要求全市各學校
持之以恆地「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提出意見
(2012年7月)
撫順師專離休幹部 姚國祥
請先看《撫順日報》2012年7月16日的一則報導:
與經典同行 與聖賢為友
本報訊(記者劉思波)
近兩年來.全市各中小學校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以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為目標.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收到明顯效果。
為進一步將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引向深入,市和諧社區(村)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教育局決定對全市中小學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
市委副書記喻國偉說,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內容涵蓋了知書明禮、與人為善、刻苦學習、發憤圖強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入開展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意義重大;今後全市各學校要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恆地推廣普及《弟子規》等國學經典;不斷創新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的方式、方法,培養中小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看來這位市委副書記不滿足於前一階段他所創導的「千人背誦、萬人詠誦」《弟子規》的大規模活動,決心進一步要求「全市各學校要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恆地推廣普及《弟子規》等國學經典;不斷創新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的方式、方法,培養中小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這位市委副書記一聲令下,「全市各學校」的學生就要「千人背誦、萬人詠誦」,「持之以恆」,「推廣普及」,「學習踐行」《弟子規》這種「國學經典」。真是好不威風啊!
經過《弟子規》的「熏陶」,「全市各學校」的師生,就能夠「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了,真是成就輝煌啊!
………………
真相如何?
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剖析撫順市的這一重大舉措。
習近平同志的講話
領導幹部不妨讀讀《弟子規》
近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提出:「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這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就是,我們黨要通過新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開展讀書活動,讀什麼書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提出領導幹部要讀的好書有三個方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各種知識書籍、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
我認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最需要讀的是古今中外特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習近平同志特別談到:「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從這個角度看,我認為,各級領導幹部應該讀讀《弟子規》。《弟子規》1080個字,本是童蒙養正寶典,看似一本不顯眼的小書,實際上裡面蘊含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大智慧。
《弟子規》總敘中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裡面有七個科目,即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學文,前六項屬於德育修養,後一項,即學文,屬於智育修養。《弟子規》彙集了中國至聖先賢的大智慧。《弟子規》首先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繼而教育我們把對父兄的孝敬擴大到社會,「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我們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通篇講的是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把對父母的愛擴大到對人民的愛,必然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一個不忍心損傷自己父母利益的人,怎麼能夠損傷人民的利益呢?只要把這些道理弄清楚了,並且能夠付諸行動,很多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總之,學好《弟子規》,對於「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十年「文革」浩劫中,作為孔孟思想的重要內容,《弟子規》遭到無理批判。今天我們應該重新談談《弟子規》的積極一面了。(文/任登第 中央黨校教授)
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提出:「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習近平同志提出領導幹部要讀的好書有三個方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做好領導工作必需的各種知識書籍,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習近平同志特別談到:「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
通觀全篇,習近平同志只是要求領導幹部(這些領導幹部,一般已具有一定覺悟、一定修養、一定分辨能力)讀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並沒有要求各學校師生大學《弟子規》,更沒有要求「千人背誦、萬人詠誦」,「持之以恆」,「學習踐行」,也沒有要求「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
人們還能記得,過去毛澤東主席也經常提醒身邊的同志和領導幹部,讀某篇著作,看某本小說。提醒身邊的同志和領導幹部讀某篇著作,看某本小說,不等於要求學校學生、一般群眾都來讀某篇著作,看某本小說。
同時,報導中提出:「今天我們應該重新談談《弟子規》的積極一面了」。說明《弟子規》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消極的一面。對於歷史文化遺產,應當堅持中央提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而不應當像撫順市這位副書記要求的那樣,「千人背誦、萬人詠誦」,囫圇吞棗,全盤吸收,學習踐行。
對於中央領導同志的講話,我們應當重視,應當努力按照講話精神去做。但是,同執行中央決議、中央方針政策一樣,要從實際出發,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做好各項工作。而不是照搬照抄,一哄而起。這樣是有害無益的。
還必須指出: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是任登第教授轉述的。其中可以肯定是習近平原話大概有三段(「帶引號」),而其餘只是任登第教授轉述,特別是文中兩個「我認為」,使人分不清是任登第認為,還是習近平認為。
但是,就是這個講話,在各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全國31個省市,除了山東省教育廳持有某種異議外,幾乎所有省市都掀起了中小學詠誦《弟子規》的熱潮。在撫順市更發展成為要求「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全市學生「學習踐行」《弟子規》。這大概是習近平同志講話時所沒有想到的。
這種「下必有甚焉」的現象,實在是很可怕的!
拒絕採納
我的這份材料,發表在網站的博客上,受到了重視。有的網站立即將這份材料轉發到「精彩原創」欄目里。
我也將這份材料,寄送給這位副書記一份,希望得到這位副書記的響應。
不料,我的材料並沒有得到理解。於是,撫順市破天荒地開了學習踐行《弟子規》的總結表彰會,進一步大規模地推行「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活動。
這是以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面子」。
撫順市某些領導,聽不得一點批評意見,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拒絕「海納百川」,拒絕「博採眾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如在學前教育方面:撫順市拒不執行中央的政策文件,強令公辦幼兒園「自收自支」、「轉制改企」,折騰公辦幼兒園十多年了,公辦幼兒園陷入困境,幼兒教師不能足額開支,這在全省、全國都是罕見的。公辦幼兒園不能正常運轉,幼兒教師生活困難。人們提出意見,幼兒教師靜坐,有關領導卻裝聾作啞,堅持錯誤做法,甚至公開同中央叫號:「自收自支堅決不能改!」
撫順市的做法
背離了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撫順市這種大搞「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活動,是十分錯誤的。
《弟子規》是清皇朝的一本兒童啟蒙讀物。它規範了兒童在家、在學、待人、接物的行為、道德。
《弟子規》包含了某些「積極的東西」,可以學習和傳承,但是從根本上說來,《弟子規》是適應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需要,為封建社會統治階級服務的兒童啟蒙讀物。
《弟子規》的現世,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把一本為封建皇朝服務、包含了許多陳舊、腐朽內容的兒童啟蒙讀物(《弟子規》),看作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求「全市各學校要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倒退,是對「五四運動」的反動,是對社會主義的褻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是:
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遵循原則:「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主要任務:「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係。」「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於創造,使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若干意見強調要紮實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指出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級各類學校,都應當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按照這位副書記的部署,撫順市「深入開展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有助於貫徹執行「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嗎?
回答只能是否定的。
請看《弟子規》的內容: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我們說的是全面貫徹執行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的方針,「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同「有餘力 則學文」是截然不同的。列寧說得對:「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德育為先」,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相互促進。把德育、智育割裂開來,「有餘力則學文」,是十分荒謬的。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的「教」導錯了,父母的「責」備不對,也要「敬聽」和「順承」嗎?
「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居有常,業無變,這在相對封閉的封建社會也是不易做到的。何況是當今世界,情況千變萬化,有誰能保證有常無變呢?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芝麻大的小事也要稟告一番,父母會心煩嗎?自己喜愛的小物品、小玩具、小日記,不願意別人知道,「私藏」起來,也會「親心傷」嗎?「親心傷」又如何呢?我看,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比弟子規說的強多了!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一切以父母的好惡為轉移。父母的所好、所惡,全部正確?不對的,做不到的,也要「力為具」?也要「謹為去」?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親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在這種封建家長制的嚴酷統治下,只能培養出謹小慎微、唯唯諾諾的「順民」和「奴才」。尊敬的市委副書記:「……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你是怎麼「學習踐行」的?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如果我是這個死去的親人,死後有知,也會深感不安的:竟然給子孫後代造成如此沉重的負擔 !黨和國家提倡遺體火化,喪事從簡,厚養薄葬……等等,是完全正確的。那些大力提倡《弟子規》的先生們,你們要青少年學習踐行這種不科學、不合理的東西,難道不覺得內心有愧嗎?「喪三年常悲咽……」,你們率先作個榜樣,讓大家看看!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之 騎下馬 乘下車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疑 退必遲,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提倡尊敬長者,熱心為長者服務,……。已經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學習踐行」這一套封建禮節的「繁文縟節」。請問《弟子規》的倡導者,在人來車往的馬路上,你們能「學習踐行」:「趨揖」、「無言」、「恭立」、「下馬」、「下車」、「過猶待」、「百步余」……。你們能做到?真是神通廣大了!
「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
這是在提倡什麼?壞人作惡,恐怖襲擊,突發天災,散播謠言,……「不關己,莫閑管」嗎?還要見義勇為嗎?
「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可惜的是,當今世界,天地之間,並不只是「皆須愛」的人。應當讓我們的青少年知道,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還需要我們長一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善於識別那些偽裝起來的妖精。
「人有短 切莫揚 人有私 切莫說」
這是教導我們:「閑談莫論人非」,明哲保身吧。什麼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它見鬼去吧!
「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從 仁者稀」
這是讓青少年「學習踐行」,懂得「上智下愚」,群眾只是「流俗眾」,少數領導、官兒,才是「仁者」。
………………
好了,夠了。《弟子規》所敘述的、所提倡的行為、道德規範,只能培養愚忠愚孝的忠順奴才。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培養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戰略任務,號召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主人。進入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一定要教育好我們的後代,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胡錦濤總書記也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作為根本目標,不斷培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本的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學習踐行」包含著許多陳腐內容的《弟子規》,必將損害培養千百萬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事業。
對待歷史文化遺產的正確方針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待歷史文化遺產,「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縱觀《弟子規》,固然包含了某些可以傳承的「積極的一面」,但是,也包含了許多落後、陳腐的「消極的一面」。
作家余秋雨就曾說過:「在我的思路當中,《弟子規》在中國文化當中的排名是很後面的。」
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弟子錢文忠教授,「順應潮流」,曾在百家講壇上講解《弟子規》。他也指出: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這是常識。我們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理性分析、判斷、批評、接受的過程。教育者要告訴學生,傳統文化中那些是應該繼承的,那些是應該批判的。
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關於規範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實施和專題教育活動內容的通知》,其中提到,一些中小學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引起社會和家長的強烈關注。為此,要求中小學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山東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關延平解釋說,傳統文化作品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不能隨便拿來就用,比如《弟子規》《三字經》中就有宣揚宿命論、順民思想等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的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悖的,必須加以揚棄,不能不加選擇地灌輸給中小學生,但一些學校和老師出於個人愛好,就引導學生背誦一些傳統讀物,這對學生成長不利。
廣大的中小學生,他們的思想單純,可塑性強,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組織他們學習歷史文化遺產,更必須堅持貫徹執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引導他們識別那些是可以傳承的精華,那些是必須揚棄的糟粕,批判地學習,批判地傳承。
像撫順市這樣,不加分析,不加批判,要求學生詠誦、背誦,全盤吸收,學習、踐行,是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
更多地以先進的思想文化教育青少年一代
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又是近代中國人民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追求科學、民主的思潮在中國開始興起。隨著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馬克思列寧主義也開始在中國傳播。
「五四」運動又是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話文,…………中國人民開始從二千年來封建宗法思想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更是中國的「大事變」。從此,中國人民有了自己的領導翻身解放的政黨。
經過二十八年的艱苦奮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經過近百年的艱苦奮鬥,中國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與此相呼應的,也出現了許多反映時代、社會巨變的思想文化產品。
我現在已經是一個耄耋老人了。回顧我們成長的歷史,我們的覺悟,我們的進步,都是同這些先進的思想文化產品的熏陶分不開的。
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下二代,能夠「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我們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我們期待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樹立起遠大理想,能夠熱愛自己的祖國、自己的人民,能夠像先輩那樣艱苦奮鬥、披荊斬棘,能夠牢記人民群眾的養育之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俯首甘為孺子牛」。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用先進的思想文化去教育青少年。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產生了許多瑰寶。我們應當本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方針,學習傳承,發揚光大。
但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共產黨建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仁人志士、先進人物,他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已經達到很高的高度,足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好榜樣,足以成為教育青少年一代的好教材。為什麼非要到某些古人、古書堆里去尋找那些過時的說教呢?
應該更多地以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的先進的思想文化產品,去教育青少年一代。
至於把《弟子規》看作是「涵蓋了知書明禮、與人為善、刻苦學習、發憤圖強等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求全市「深入開展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 「今後全市各學校要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恆地推廣普及《弟子規》等國學經典;不斷創新學習踐行《弟子規》等國學經典活動的方式、方法,培養中小學養成受益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荒謬的。
應當立即停止這種組織中小學生背誦、集體詠誦、學習踐行《弟子規》的活動。
幾點感想
要學習。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要努力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我這個耄耋老人,尚且不敢鬆懈。在職的各位領導,在學習上,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認為自己什麼都在行,什麼都精通,每會必講,夸夸其談,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要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我寫的材料,有錯誤之處,歡迎批評指出,我努力改正。共產黨人,應當以黨的事業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有錯就要改。國際歌唱道:「要為真理而鬥爭!」但願我們都能做到。
要虛心聽取批評的意見、不同的意見。溫家寶總理說:聽取批評的意見,可以使我們頭腦清醒。我看,聽取不同的意見,同樣也是如此。
為了黨的事業,希望得到理解。謝謝了!
附:對《弟子規》的再批判(網上下載節錄)
《弟子規》作為家國同構國家模式下的教育文本,適應了國家對「臣民」身份的社會道德規範要求,並以此為出發點來界定教育內容。這種適應國家對「臣民」身份的社會道德規範要求而界定教育的內容,能否不加任何批評和修正便成為民族民主國家面向公民的教育準則?
這要簡單回顧一下家國同構的國家模式「臣民」身份與民族民主國家「公民」身份的差別。「臣民」,對國家具有強烈的依附性,缺乏獨立的人格和意志,相對國家權力而言只有義務沒有實質上的有效權利。而「公民」,是指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範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
臣民,對於國家權力只有義務而無權利;公民對於國家則依法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
明白了這一點,對於《弟子規》能否成為現代民族民主國家公民教育的新準則這個問題的回答就顯而易見了。
顯然不能。
現代民族民主國家的公民教育,應該有符合現代公民們社會本質特徵的必備內容。
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實際上已經在中國中小學教育實踐中踐行。
1985年8月,中央發出《關於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中學政治課從此改為「思想政治課」,全國共有七套教材陸續版,其中面向初中一年級的課程為《公民》。由於初中教育是中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那時起,中國的公民教育開始逐漸在義務教育中普及開來。2007年10月,中國一套新的針對中小學生的公民教育讀本《新公民讀本》已經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讀本包括公民道德、公民價值觀、公民知識和公民參與技能四個方面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由易至難,深入淺出地詮釋公民教育的目標。
易葦航 發表於:
著名教育家、曾長期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的蔣夢麟先生回憶幼年讀書的情況:「書卻仍舊是那本《三字經》。我高聲朗誦著不知所云的課文,一遍又一遍地念得爛熟。一日又一日地過去,課程卻一成不變。一本書念完了之後,接著又是一本不知所云的書。接受訓練的只是記憶力和耐心。」記憶呀,背古書呀,小孩子失去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小小年紀就變老了,回到過去了。還沒有等到長成,他們就回到古代變成化石了。他們看似老道了,像小大人了,其實他們尚未真正長成,他們成長的機會、通過歡樂的童年生活才能獲得的成長機會,被經書、被記憶剝奪了、毀滅了。新生一代本來可以長成茂密的大樹,現在卻只能在記憶的壓迫下面蜷縮在一本本經書的縫隙中,變成了可憐的豆芽菜。
………………
在中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適度地讀一點古代的文化經典,是可以的。這正如帶他們到歷史博物館去參觀,到歷史古迹去遊覽,為他們打開歷史文化和智慧之門,使他們在與古代文化的接觸中增長知識,充分發展自己的想像力;而不是用古代的"經典"來佔據他的大腦,堵塞他的想像力,湮沒他的靈性;更不能使古代的典籍成為宗教的經咒,使之神秘化。
劉德斌「我們不再受騙了」 ──聚焦兒童讀經
《弟子規》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呢?《弟子規》產生在清代康熙年間,是一個永遠都考不上舉人的一個窮秀才,閑得沒事,在自己家裡寫的一個東西,現在能讓我們當經典一樣的讀,太可怕了。我告訴大家我們不說他的內容,他的文字和《三字經》就沒有辦法比,拙劣到了極點,全部是語病。《弟子規》的語病我可以挑出二百個。
我們給我們的孩子們背誦的東西全部是語病!可怕不可怕?你們都是當教師的人,你怎麼可以選有語病的作品做範文呢?而且還要作為經典讓人背誦,這不是害人嗎?不是我貶低它。我仔細看了,都是病句。至於理論上、概念上的混亂就更厲害,盜用概念,偷換概念,無處不是。
………………
最後我稍帶著講一下《弟子規》,《弟子規》………………文字粗糙:
………………
我們接下來看《弟子規》,「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這個是不是病句?什麼叫「不分明」?不能說「你是誰」,「我是我」。這叫「不分明」?他的表達是有問題的,這叫語病。吾與我「不分明」,說的什麼意思?吾就是我,我就是吾,怎麼叫「不分明」?這個「不分明」與「人」和「誰」之間,怎麼個關係?語言上沒有邏輯,像這種語言在漢語裡面叫做語病,《弟子規》這樣的語病比比皆是。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到底應該「聞過怒」呢還是不該「聞過怒」呢?「聞過怒」對不對?「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到底要表達什麼?「聞過怒」對嗎?也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聞譽樂你也沒有說清,下面接著說「損友來,益友卻」互相之間有什麼邏輯關係,可以這麼解釋,也可以那麼解釋。語言的準確性是第一位的。這種語言怎麼能作為典範教給孩子們?你自己就沒有交代明白。「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文字太拗口了,可能我的水平太低,我理解不了。怎麼可以這麼說話,太彆扭了,是「人話」嗎?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什麼叫「歸於無」啊?實際上我知道他的意思,改了過錯就等於沒有犯錯,怎麼是「歸於無」,怎麼講呢?中國話能這麼講嗎?講不通啊,語病太重了。「增一辜」,簡直是鬼話。
再一條就是,《弟子規》束縛個性、埋沒人的創造力。「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不管閑事,把我們中國的人都變成這樣的人行嗎?背後好說人長短是不好,但也不能教我們的孩子從小學習「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吧!這不是毒草是什麼?怎麼能這樣去教人。西藏那邊搞動亂,不關你的事,你就不關心了?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無加警」是什麼意思?你們都是讀過《弟子規》的,「無加警」是什麼意思?不要加警察來?不要把警察叫過來,這也是很莫名其妙的。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什麼叫做「唯德學,唯才藝」,這話通嗎?為什麼要跟人比這個長短?為什麼?讓我感覺就是莫名其妙。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這是什麼文字,文字不好不說,還要強調不要揭別人的短,這就是「老好人」。如果大家都成為了「老好人」,這個民族是什麼樣的民族?就是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這個在《論語》當中是有批判的,《論語》當中把這個叫做典型的「鄉愿」,孔子一輩子都在罵「鄉愿」,《弟子規》就是要把中國人變成「鄉愿」。最後就是誰也不管誰,我們的民族還有前途嗎?到底是要把我們的孩子變成什麼人?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這句話流露出來的就是貴族意識,在老百姓那裡沒有「仁」?你看聖人是如何教我們的,「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佛,就看你看懂看不懂。《弟子規》這是宣揚的貴族意識,高人一等嘛。如果真正仁慈的人,人家不會「自威」的。難道你學仁的目的,就是讓人家怕自己嗎?你這是什麼「仁慈」?你這是狗屁。憑什麼讓別人怕你,這純粹就是作秀,真「仁者」絕對是平等待人。
「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什麼是「親仁」你懂嗎?親近仁慈的人嗎?!廢話,仁慈的人誰都願意親近,這樣的「近仁」?哪個不願近仁?但那是「討好」。「仁」在孔子那裡,不僅僅是那個人仁慈的「仁」。「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就是說天下的人應該服從一個仁慈的人?是這個意思嗎?如果是這個意思,孔子還叫先師嗎?還叫大成至聖先師嗎?孔子評論他的弟子,都是說「近乎仁」,包括顏回都是「近乎仁」。「仁」在他那裡是「道」的代名詞,「道」轉化為人間事就變成「仁」。只有「道」是「大仁」,最大的「仁」是「道」本身,「道」容忍一切不仁的人存在,這和他的「禮之用,和為貴」是一樣的。你再不好你有存在的價值,你再好也有你存在的價值,誰批准你存在的?「道」。「道」讓你存在的,所以「道」是最大的「仁」。「親仁」怎麼是親近仁慈的人呢?如果這個「仁」不是單指仁慈的人,就不要和「小人」對稱了。《弟子規》從理論上就沒有搞懂國學。更重要在於整個就是泯殺童心,把兒童變成了虛偽的偽君子。對虛偽道德的強調,《弟子規》裡面很多,幾乎處處都是這樣。
………………
《弟子規》本身就是想把中國人變成奴才,這是我們堅決不能同意的,所以《弟子規》教育出來的人,在某一方面他顯示了教育者的弱智,教育者的簡單,教育者的無能,就是把人,把我們的孩子管住、再管住。除了管沒有啟發,沒有創造,沒有進取。所以他叫《弟子規》,弟子就應該規規矩矩,我們對待孩子怎麼能這樣泯滅他的天性嗎?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是什麼文字?狗屁不通嘛!「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什麼叫做「信」?什麼叫「信皆要」?心信?眼信、口信?是這個意思嗎?口怎麼信?眼怎麼信?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這是沒有讀過書的人才會有的胡說八道。意思是讓人光把一本書讀到底,其間不要再讀別的書。我告訴大家,這絕對是一種很錯誤的讀書方法。列寧曾經說,他讀書是床頭上擺十幾本書,這本書看著,看著,不懂,不懂,放在一邊,反過頭來,從那本看。來回反覆很快就可以懂很多意思。我告訴你這個是秘訣。你要不相信你就這麼看書,再難懂的書都可以懂,要鍥而不捨,也要不斷的轉移,轉移完畢了再回來,就懂了。這是為什麼?就是打斷你的執著。你轉移一下,你的智慧就可以來了,這也是類似「致良知」的根本做法。《弟子規》沒有「致良知」的經驗,竟然要寫國學的蒙學入門書?怪哉!國學的最根本的東西就是「致良知」,《弟子規》連讀書都用道德要求,這怎麼能行?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說實在的,這都是沒有讀過書,沒有做過學問的人,才會寫出這些不通的東西。這種東西在整個《弟子規》裡面還有很多。「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照這麼說那麻煩了,世界上就沒有可讀的書了。孔子就是那兩本書,其他書呢?大家焚書坑儒算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除了聖人的書,別人的不讀行嗎?我們不讀黑格爾的書,我們不讀馬克思的書,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國學偉大?這不就是讓人閉目塞聽嗎?
所以我告訴大家,希望大家在兒童教育上,我們要為我們祖國、為我們民族的發展和未來負責。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上有兩條道路,兩條路線。一個是利用國學的精髓往前走,二是打著國學的旗號讓民族倒退。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線,我們絕對不允許通過中國人民浴血奮戰了一百多年,所形成的中華民族新文化的進步,讓他們假借弘揚國學毀於一旦。
王希賢批判《弟子規》摘錄
全篇弟子規強調的都是,晚輩跟長輩、學生跟老師是不平等的,晚輩要絕對順從長輩,學生要絕對順從老師。「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那如果反過來,孩子跟家長提意見,或者同輩之間呢?為何獨獨是對「父母」必須唯命是從。無形之中,從小給孩子灌輸了一種等級思想、一種不管正確與錯誤,只要是高等級向低等級發號施令,都必須遵守;有異議如果是等級不夠也不能表示反對的觀點。「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這在我們已經普遍有了一定民主意識的社會中來看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父母有錯誤,孩子向他指出,被父母打了還要「無怨」還要繼續向父母提出。
同時,弟子規也束縛著人的思想。「居有常 業無變」,這完全是無理取鬧,居然限定人不要搬家、不要換工作。「彼說長 此說短不關己 莫閑管」是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一套灌輸給孩子們。「非聖書 屏勿視」什麼是聖書什麼不是,這都有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不應該除了所謂「聖」書一概拒絕。
整體來說,弟子規宣揚的是一種高壓奴化教育,強調絕對順從、甚至是遵守一些莫名其妙的規定。文字上來說,讀起來根本沒什麼文學性可言,跟打油詩差不多(這個倒可以原諒,因為給小孩子看,簡明易懂也可以);教育意義上來說,像「凡是人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或許還有些教育意義,其他的東西大部分抹殺個性,扼制創新,使學子個個都變成順民。書要看一樣的書,走路要一樣的姿勢,早晚生活起居都規定死了必須怎麼樣怎麼樣,連「步從容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都是聖人訓。弟子規教的就是不能當狗奴才,要爭做好奴才!這樣的糟粕之作居然被當做國學經典用以增強國民素質,對孩子們進行所謂國學素質教育,完全是毒害青少年!弟子規這種爛書應該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發信人: bingodingo (天地轉 光陰迫)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
此文在當時教育孩子識字兼懂得一些做人的規矩是有意義的,但如以此來做為人處事的準則,則有不少問題,放到當今的社會就更不足為論了。
這些老闆們之所以青睞《弟子規》是有原因的。因為《弟子規》把儒家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閹割了,只教導人們畏首畏尾,循規蹈矩,正適合老闆們愚民式的管理。
97歲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原中央顧問張克明先生對此現象批評道:「教育今天的青少年,怎麼能用300年前的老藥方《弟子規》呢?用300多年前陳舊的行為準則來培養21世紀的青年學生,豈不可笑!」
張老先生在接受《北京晚報》的採訪時舉例說,《弟子規》「孝則」中說:「親有疾,葯先嘗。」可是,這連最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就連小學生都會對此批註說:「這真是怪事!葯咋嘗?請遵醫囑!」
張老先生嚴厲的指出「請問現在那些大肆吹捧《弟子規》的人,是否真的相信《弟子規》那一套?」這句話可謂說到了那些鼓吹者的痛處。我認識的幾位要求員工們學習《弟子規》的老闆,其中有自己根本沒讀過該書的,還有雖讀過也不信的,真正是僅拿它當了矇騙員工的工具。
最近又聽說有些著名法師還以此類書來教導初學佛的年輕人,這更是將出世間法與世間法混為一談,不僅可嘆而且可笑。正是:
中華美德有傳承,莫借傳承混視聽。
真正規則原自在,世出世法兩分明。
京華閑人於三韻軒 庚寅三九初日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弟子規》並非中華民族真正的傳統,它成書於康熙年間,那正是中國由強到弱轉型的關鍵時期,人類社會正在蒸汽機的推動下迅跑,而我們卻沉浸在皇朝盛世的幻覺中故步自封。《弟子規》沒有給我們帶來牛頓、愛因斯坦,倒是袁世凱、汪精衛等都是沐浴在它的影響中成長起來的,撫今追昔,觸目驚 心,可為什麼我們依然不覺醒?
任何書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對一部有爭議的作品,不應徹底否定,也不應徹底肯定,既然如此,「全市推廣」就應慎重。
蔡輝 來源:北京晨報
在網上搜到一個『楊淑芬老師宣講的《弟子規》,開篇有這樣的話:「尤其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文化道德都在這個盪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說是已經完全失去了」。這是怎樣的不顧事實的主觀臆斷?簡直是在顛覆「五四」以來中華大地上勃勃生機的現代先進思想。歷史的事實恰恰與這個楊老師說的相反,中國的近代史,從人文道德的角度講,就是一個文明、先進、精華、美好的精神和思想戰勝腐朽、沒落、反動、反人性的過程,何以說中國的道德在今天已經完全失去了?不可理喻。
溫帶楊 中國文化 鐵血論壇
弟子規》。是清代李子濳炮製的一本為反動統治階級培養忠實奴才的啟蒙讀物。它給入學兒童制定了必須遵守的封建道德的規矩。從待人處事的標準,直至學生的言行舉止,服裝穿戴,都用孔孟之道的反動說教作為依據,都做了繁瑣的規定。《弟子規》通篇都是解釋孔老二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全篇宣揚了一整套孔老二的仁愛,天命,孝悌,中庸之道和學而優則仕等反動說教。販賣的完全是反動統治階級的教育思想。由於這本書的內容比較通俗,語句順口,所以影響很廣,危害很大。
忠誠的赤衛隊
中國文化其實是很理性的,提倡父慈子孝,君正臣直,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理性,權利義務是講究對稱。這樣的一個文化才是一個健康的理性的和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弟子規中的某些教導缺乏理性,如「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這句話就充滿非理性,如果父母糊裡糊塗,胡作非為,卻要求自己的兒女都個個成為賢聖君子,有這樣的道理嗎?所謂,言教不如身教,以身作則。如果父母都行禽獸之事(當然極少數,並非沒有),而要求子女一定恭順恭敬,做一個聖賢君子?沒有這樣的道理。
《弟子規》批判[原創 2010-1-5 23:27:35]
前段時間幫一個教育機構製作弟子規的錄音,對這個只有模糊印象的東西有了重新認識。三字一組的《弟子規》,讀起來朗朗上口,現在也被作為「國學素質教育」大面積推廣。實際上,弟子規是一部毒害少兒的迂腐之作。
………………
弟子規瘋狂的強調忠孝、順從,把愚忠的奴化思想從小灌輸給孩子們。第一句「弟子規,聖人訓」,就有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聖人不是上帝,有何資格用發號施令的態度?
全篇弟子規強調的都是,晚輩跟長輩、學生跟老師是不平等的,晚輩要絕對順從長輩,學生要絕對順從老師。「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那如果反過來,孩子跟家長提意見,或者同輩之間呢?為何獨獨是對「父母」必須唯命是從。無形之中,從小給孩子灌輸了一種等級思想、一種不管正確與錯誤,只要是高等級向低等級發號施令,都必須遵守;有異議如果是等級不夠也不能表示反對的觀點。「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這在我們已經普遍有了一定民主意識的社會中來看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父母有錯誤,孩子向他指出,被父母打了還要「無怨」還要繼續向父母提出。
同時,弟子規也束縛著人的思想。「居有常 業無變」,這完全是無理取鬧,居然限定人不要搬家、不要換工作。「彼說長 此說短不關己 莫閑管」是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一套灌輸給孩子們。「非聖書 屏勿視」什麼是聖書什麼不是,這都有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不應該除了所謂「聖」書一概拒絕。
整體來說,弟子規宣揚的是一種高壓奴化教育,強調絕對順從、甚至是遵守一些莫名其妙的規定。文字上來說,讀起來根本沒什麼文學性可言,跟打油詩差不多(這個倒可以原諒,因為給小孩子看,簡明易懂也可以);教育意義上來說,像「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或許還有些教育意義,其他的東西大部分抹殺個性,扼制創新,使學子個個都變成順民。書要看一樣的書,走路要一樣的姿勢,早晚生活起居都規定死了必須怎麼樣怎麼樣,連「步從容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都是聖人訓。弟子規教的就是不能當狗奴才,要爭做好奴才!這樣的糟粕之作居然被當做國學經典用以增強國民素質,對孩子們進行所謂國學素質教育,完全是毒害青少年。弟子規這種爛書應該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作者:若翰
我對該書總的評價就是「斷章取義、歪曲聖賢,偽漢文化、奴化人民。」下面開始論述:
弟子規是個啥東東,貌似清朝之前還沒這玩意,後來有個姓李的秀才讓其問世,後來廣受歡迎,經過修改後,風行各個私塾,大有取代三字經的勢頭。可是觀其內容,三字經內容範圍非常豐富,有道德禮儀,還有歷史和很多日常知識,而弟子規通篇都是禮教的灌輸,三字經里活潑豐富的內容都沒有了,而弟子規還收到滿清ZF的推崇,成為清代蒙學第一讀物,說明了它的內容正是滿清所喜歡的,而它所培育出來的人,也正是滿清所需要的,下面就對其進行全面的解讀分析。
………………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
純屬胡說八道!父母的喜好就都對?父母喜歡吃翔(?)你也去力為具?孔子絕不會這麼教導他的弟子的,孔子向來倡導的是儒者應該不以人之好惡為己之好惡,君子特立而獨行,而不是不顧原則地給父母拍馬屁去盡那虛偽的孝道!後面的更加虛偽,前面的出自曾子的話,還好說,後面讓我聯想起中國人常用的一個詞:面子,好一個面子,我干一件事時,先琢磨琢磨,哦,這麼做是不是給咱爸咱媽丟面子啊,你說假不假?孩子從小就灌輸這些世故的東東,怪不得把孩子們都給教壞了!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
這大概是借用了舜的典故吧,他母親怎麼欺負他仍然非常孝順,道理沒錯,事情也很感人,對親人應該寬容,但是不要死板的理解,儒家也是有大義滅親這一說的,孝順也是有原則的,也是講究以直報怨的,如果舜的母親做了十惡不赦的壞事,舜也絕對不會手軟。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
哎呀,終於看到諫這個字了,不容易,不容易,淚流滿面啊和顏悅色也是對的,畢竟是長輩嗎。可是看到後面,呵呵,我又要崩潰了,這是啥啊,這是當子女的嗎,倒是和過去財主家的丫鬟奴僕差不多。而那個覺著辮子的人,我看你不是當父母的啊,純屬是說一不二、獨斷專行的土匪惡霸!只有滿清八旗在偷著樂啊,這些人,果然是好管理的不知反抗的奴隸啊!
………………
以上資料來源《百度明朝吧》
朱洪漢?的日誌
《弟子規》並不是真正的儒家經典,而是封建社會末期專制腐朽的道德的產物(舉例對比在第四點),是不能用來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1.「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閑管」「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這些讓你想起以前冷漠的中國人了嗎?是的,它宣揚的是一種「鄉愿」——孔子罵了一輩子的「鄉愿」。具體點說,《弟子規》要告訴我們要關心社稷了嗎?沒有,甚至還有讓人別管的傾向,他是要人們成為小家子氣的、規規矩矩的小生產者!2.「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等等,這些讓你想起迂腐這個詞了嗎?是的,《弟子規》散發出來的很明顯就是封建社會末期專制腐朽的道德——對弱者的統治。大家詳細看看,通篇都是「弟子」的義務,哪裡有權利?(同樣是啟蒙讀物的《三字經》中就有提及父母老師的責任呀。宋朝的和清朝的就是不一樣)這裡描述的親子關係和其他人際關係都是弱者對強者無道理無條件無原則的依從。不容一點越軌!3.還有一點,讓孩子這樣「規規矩矩」有人性嗎?孩子的天性被拋哪了?這些不就是魯迅罵了一輩子的吃人的封建禮教嗎!
以上分析可得:作為道德教化,《弟子規》是封建的、專制的、腐朽的、不可用的。哪談得上給孩子傳統道德教育?
《弟子規》批判(2010-07-31 11:47:30)
自魯迅發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以來,90年已經過去,然而,今天,當我們責令孩子們背誦《弟子規》時,當我們耳提面命,要孩子們「聽話」,「報恩」時,當我們強令孩子們按照「大人們」為他們設計的生活模型來安排一生時,反躬自問,我們沒有把孩子當作「縮小了的成人」來對待嗎?我們對他們不是命令多於指導和協商嗎?我們充分尊重了他們的獨立和「異想天開」的創意了嗎?魯迅將近一個世紀之前的思考是否仍值得我們今天再進一步認真考量?
編輯:何玉娟
學魯迅怎麼樣為人父:肩起黑暗的閘門
《弟子規》要求孩子對家長的孝是「順」,不但「父母教,必須聽」,而且「父母責,須順承」;「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弟子規》還要求孩子謹小慎微,不能越雷池一步;「對尊長,勿見能」,更是扼殺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強調明哲保身,只顧自己。兒童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希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任弟子規教育的理念肆虐,華夏民族的前途,委實堪憂。
儘管如此,《弟子規》本身有多大罪惡嗎?沒有,李毓秀和他的《弟子規》本沒多大錯,他只是拿了《論語》中的一句話闡釋成了一個小學生守則而已。儘管它教育出的孩子很可能成為標準的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的小奴才,但它實際上就是個普通人寫的普通的一本物而已,有對有錯是正常的,本來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理會,任它自生自滅。
但我們為何還要批判它?不,我們批判的不是這本小書本身。我們批判的是《弟子規》大行其道的現象。從早期的湮滅無聞,到近二三十年到近十年被捧上了天,不能不讓我們思考:我們的文化出了什麼問題?
昨日,網友「少年中國說梁啟超」在天涯雜談上發帖《小學入學報名資格竟是家長和孩子會背<弟子規>》,文中稱,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對新生入學考試的前提條件是家長和孩子要會背誦《弟子規》,並且要能通過相關的測試,否則學校不予接待,並在文中貼出了青年路小學官方網站上相關規定的截圖。
記者登錄了青年路小學的官方網站,一行寫明「學校將在新生諮詢、報到之時,對家長和新生在《弟子規》的背誦及踐行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測試!未能通過的,恕不接待」的紅字格外醒目。在網站「在線留言」區,有超過70%的留言都是有關新生報名的諮詢。
………………
網友連發4問
1
問:難道我們要重新回到舊社會,接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嗎?
2
問:如果把《弟子規》當聖經的學校還被大家認為是徐州市的一流小學,那麼徐州的小學生將來的出路在哪裡?
3
問: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創新型人才,如果孩子從一懂事就開始被這些封建禮教的條條框框所束縛,那麼將來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將是什麼樣的人才?
4
問:《弟子規》有精華所在,但也不乏糟粕,內容繁多,卻很多不切實際,就算是小孩子背下來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知其所以然則更可怕,中國人的後代也許就只懂得順從,將一代不如一代,中國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唐巧
清初秀才李毓秀(1662年~1722年)作的《弟子規》,其內容極為愚腐落後,比如:「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之類,既不符合科學衛生又與現實相去甚遠。
新法家 - 翟玉忠首頁
現在談到挽救道德危機,很有人看好先前的一些蒙學讀物,錢文忠教授便稱,要「懷抱一種感恩之情」讀《弟子規》,就表現出一點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的急迫,而看上去卻像是急病亂投醫,未必能有很好的療效。魯迅先生說:「如我中國,漢有舉孝,唐有孝悌力田科,清末也還有孝廉方正,都能換到官做。父恩諭之於先,皇恩施之於後,然而割股的人物,究屬寥寥。足可證明中國的舊學說舊手段,實在從古以來,並無良效,無非使壞人增長些虛偽,好人無端的多受些人我都無利益的苦痛罷了。」此處也透露出,在中國,道德要求或規範,往往是政治設計的配套工程,它的被人們所拋棄,怕也是這套政治設計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被瓦解所造成的直接後果。想要它重新發揮作用,除了社會內部生長出這種需求之外,也還要將它與舊的政治設計相互剝離,賦予它新的內涵,並使人們理解和認同,才能有效。
解璽璋的個人空間--解璽璋
《弟子規》緣於儒家思想,幾年前我曾經撰文《多元化之路兼談儒教害國》,引起許多新儒們的爭議,批《弟子規》,緣於在教師版的一篇文章,〈幼兒園的《弟子規》教育〉,應子88 老師撰文呼籲在幼兒園引進《弟子規》,以改變今天國人傳統道德教育的缺失。在文中,我做了如下回復:
→如果說弟子規中有許多好的東西,那我們小時候學習的各位學生守則,現在學校學習的公民教育,算不算好。
→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公民教育,尊師重道有好多種方法,不是一部弟子規就可以解決的。
→當你的孩子學習著弟子規卻面對社會種種潛規則時,你如何進行正面教育,你讓孩子按弟子規的方式生活,而自己去在世俗社會中做著各種奴顏婢膝的生活,說著違心的假話,做著違心的錯事,你如何面對孩子的弟子規?
………………
→中國少的是什麼,公民教育,平等教育,民主教育,弟子規給孩子們了嗎?
………………
→學校搬出弟子規與政府搬出孔子是一樣的邏輯--病急亂投醫,而且找不到癥結所在。
→孔子的仁政一套好不好,好。但自漢武以來,真正能做到仁政的人幾何?二千年歷史從來都是自下而上仁,自上而下暴。
………………
→中國在君權社會兩千年的道路上走了兩千年,自民國有憲以來,國民特別是知識分子等先進代表本以為可以民權為重,組建不同形式政府,但百年過去,中國社會依然是大政府小民眾,何?思想,大一統的思想,君權的思想,小到一個地方的小頭目,都可以以天王老子自居。可見君權思想的嚴重,憲政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是空白,以至於少奇當年發出一句憲法都不可以保護自己的呼喊。
→這一切,都是儒教體系的結果,我前幾年批新儒,批以德治國,仁政不過是君對民的施捨而非民的權力,仁政最終在利益面前都會變得一文不值,比如今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衝突,一切皆因利。
→弟子規是什麼,弟子規的思想體系源於儒教,弟子規開篇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何為聖人,天下無聖人,莊子云: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弟子規將孝、信、愛、仁作為中心,本無大礙,但這一道德標準,需要如何推行,中國人喜歡講上行下效,而將道德標準建立在無保障的基礎上,可行??
→中國需要的不是弟子規這樣要求孩子這樣和那樣規矩的東西,而是需要給孩子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東西。
→說的更大一點,中國不需要培養奴才而是需要培養具有獨立價格的站立著的人。
楚貝勒歪批《弟子規》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武漢母親教子師法弟子規兒子犯錯自罰雨中長跪》,感慨萬千。恰好看到強壇深水有篇「雷鋒精神與《弟子規》」的帖子。認為與《弟子規》是雷鋒精神的根。對此筆者不敢苟同,於是有話要說。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精華需要吸收,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種吸收只能是批判地吸收決不能全盤照收。具體到雷鋒精神與《弟子規》,兩者………………在本質上則是根本不同的。雷鋒精神體現在雷鋒對於新社會的熱愛以及做新社會主人的自覺性上。
………………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這樣概括:從一個意義上說,雷鋒精神也就是一種自覺做主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
那《弟子規》呢,就不展開說了,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教導人們主動做奴才的封建說教。
也談雷鋒精神與《弟子規》
湖北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彭富春批評現在有的學校、家長讓孩子讀背《三字經》、《弟子規》的做法,「持堅決反對意見」,認為「這是毒害青少年心靈。」一石激起千重浪,此消息在騰訊新聞網上引發2529條評論,79000人參與,爭執主要在彭富春的局部言論上,而人們更應看到其反思的背後。
彭富春的論證是:這是國學教育過熱出現的炎症,由此出現四種病態現象:天安門廣場樹立儒學大師孔子的雕像;媒體大力宣傳;很多大學都建立了國學院,開辦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學位教育;社會普及國學的啟蒙和經典著作。
他認為,在當前的社會上,經濟層面的追求太多,精神層面的追求確實很少,需要國學來彌補,尋找傳統文化所傳承的價值觀念和情感的支持,是一種精神尋根的需求。但是,現在是以國學教育取代現代教育,這就出現了今天國學過熱的病態,重新張揚以儒學為主體的國學的「反科學」和「反民主」的糟粕:例如《弟子規》提倡孝道,「親有疾葯先嘗」 ,讓健康的人嘗病人喝的湯藥,本身是違背醫學常識的。
《弟子規》出自清朝一個私塾秀才之手!而且眼下全國各地的很多中小學 都在學習這本書!而且是很多省份教育部門要求各地的學校這樣做的。甚至很多企業都在要求員工學習這本書!網上有報道有個什麼企業,新招聘的員工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背《弟子規》。我眼前似乎出現了文革時期人人手上一本「毛主席語錄」的畫面!真正是讓人非常恐怖!
《弟子規》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依據儒家思想寫成的!比較符合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社會需要!表面看就是一本關於家教的書。整個書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整篇文章糟粕太多,奴性教育、愚忠教育、明哲保身、與世無爭、思想僵化教育則太多!舉例說明:
1: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評:孝順父母自是沒錯,但要求的太過了。這種長幼關係,就變味了。什麼;「父母則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這那是兒女嘛,簡直就是養的一個奴才!一個方便使喚的傭人!
2: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評:教育小孩不要有自己的主見!唯長輩意見是從。現今缺乏主見、不敢擔當的小青年,真是太多了。再繼續這樣深化教育,那隻會培養更多的廢物!
3: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評:父母的喜好,就是兒女的喜好,父母不喜歡的,兒女就不能保有!好於壞 不是父母喜歡與否的標準來衡量,是整個社會和國家法律的標準來衡量!
4: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評:葯能亂償!古人償的是葯的冷熱 現在的葯怎麼償!現在是請尊醫囑!
喪三年 常悲咽! 真悲切!是在心,不在外。古人這種標準的作秀行為,也叫現今的人小孩來背誦!難道也要叫人在家守孝三年,三年不能喝酒吃肉?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國家提倡厚養薄葬!不提倡這些虛浮的東西,現在電視報紙經常報道,達官貴人為父母為自己,建造超豪華墓,耗費巨大,影響很壞!同時也樹立了很壞的榜樣。人人爭相效仿!甚至有些人,老人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對待,老人死了後辦喪事的時候,倒不含糊,本末倒置了!
5: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評:在家事父母,如奴才,在外事人,也要很奴才,當然見了官老爺,更要很奴才。難怪以前的當官的都叫父母官, 解放後,國家宣揚當官的為公僕。我看那只是停留在國家的宣揚上的。現今當官的哪個不把自己當父母官的,你個p民,就要聽話,不聽話,就是刁民一個。因此現在學校教這些東西,很符合這些官老爺的口味,難怪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提倡呢。
6:斗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評:以前經常唱的:路見不平一聲吼呀,該出手時就出手呀,風風火火闖九州啊!恐怕以後也要不準唱了!因為斗鬧場往往就有不平事!如果是流氓之間的鬥毆也應該採取報警的態度,以免傷及無辜,而不是不管不問。現在的人,就是麻木冷漠。一個小偷,可以當街毆打一個被偷竊的女人,或者一個幾個流氓可以當街調戲漂亮女人就是沒人管。這裡面除了膽小之外,恐怕中國這種「優良」傳統在作怪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自己也承認骨子裡有這種思想作怪!如果說這隻作為百姓個人的處事理念,也就罷了。但國家通過學校這種地方,還大張旗鼓的教育,簡直就有點不能接受了!
7:勿厭故 勿喜新
喜新和不厭故,並不矛盾!有老朋友,難道就不能結交新朋友了?當然婚姻不包括在內。
8: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道人善 即是善 揚人惡 即是惡
如果辯證的看待的問題的話,就是現在很多沒原則的好好先生太多了,官場尤其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且現在被奉為為人處事的經典!似乎是一種美德!但如果我知道別人有偷竊的劣習,我們是該說還是不該說?比如我知道某人脅迫威逼某人干非法之事,我是該說不該說!
當然《弟子規》還有一些有問題的地方,我就不一一說明了。總之這種教育出來的人,只能教出一些無主見、無擔當的聽話的好孩子,思想僵化,行為保守,盲目順從與世無爭的廢材!於國於民與社會都是有害的。我們要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是要有抱負、有擔當、胸懷大志、敢於創新的英才,可不要這種廢物!
同時現在的學校不是都有《學生守則》嗎?而且還有什麼五講四美三熱愛,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弟子規》這本書糟粕這麼多而且還不全面,比如現在講的:守秩序,在外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樂於助人,見義勇為,愛祖國,愛人民等等,這些都沒提及。可為何時下突然被教委看的這麼重要,不但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也要學了?而且還不僅僅是在學校的學生要學,而且很多企業也要學了?
網上查詢了一下 除了山東教委明確反對在學校教《弟子規 》之外!其它省份的好像都是大力提倡和宣傳。而且山東省反對的理由也過於哲學化!或者有些不太好明示吧。《弟子規》雖然表面看是家教,實則是迎合社會的需要,迎合帝制的需要。難道也迎合了現在社會的需要?
【中華論壇】大家共同討伐時下奴化教育的《弟子規》教學熱作者:絕地反擊
推薦閱讀:
※網路雷人經典搞笑語錄
※白落梅經典語錄
※唯美經典英文句子: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十句情感心靈雞湯經典語錄,送給天下所有的女人
※經典領悟
TAG:學習 | 文化 | 經典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國學 | 弟子規 | 學校 | 中華 | 撫順 | 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