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於瓦拉納西朝聖
瓦拉納西@2018年2月27日
早上5:30起床了,6:00早餐從菩提菩提迦耶出發,目的地瓦拉納西,因為沿途修路,車行緩慢,車行連續,上Toilet的時間也盡量不耽擱。行駛4:30後,停靠路邊 ERSTAUEANT解手。這時也許有道友將把不住了。熱情的孩子過來了,希望得到1至2元RMB為滿足。
下午2:30左右,來到瓦拉納西郊區了,經「泥連禪河」,因為枯水季節,能看到「泥連禪河」的河床,河床平坦,細細的河沙曝露陽光下。盡顯荒蕪。
唐朝高僧玄奘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最終要到的極樂西天指的就是瓦拉納西。他位於印度北方邦境內,是古老的城市。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裡有博物館,館裡還存有阿育王時代的石柱,各種石像雕刻等等。
瓦拉納西是古代迦屍國首都。在印度,大多數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4大樂趣:敬仰濕婆神、到恆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2580公里,是南亞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西南流入印度後,在德夫普拉亞格附近與阿拉克南達河相匯合,稱之為恆河。
每天清晨,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鄉人,來到恆河邊,懷著虔誠的心情,走進恆河,痛痛快快洗個澡,以求用聖水沖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濁或罪孽,達到人生超脫凡塵、死後到天國永生的願望。
瓦拉納西,城市裡人來人往還有不少動物在城裡穿梭生活。牛對印度人的生活來說有難分難捨的重要性。牛不論在農耕或運輸上,是極為重要的勞動力提供者。母牛提供牛乳,可以直接飲用,製成奶油,在祭奠上是"聖火"的重要燃油。牛排泄出來的糞便收集起來捏成餅狀乾燥後可做燃料。
住摩耶酒店,酒店與佛陀生母同名呵!為爭取時間,快速用餐,去往鹿野苑。
佛陀在菩提伽耶成佛後,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王知道後,從天而降,以右旋法螺和千幅法輪供養佛陀,請佛轉法輪。佛陀西行至鹿野苑,找到當初父親凈飯王派來照顧他的五名侍者,為他們宣講四聖諦,五人隨即出家為五比丘,成為最早的僧團,至此世間三寶具足,鹿野苑因此被尊為初轉法輪之地。以此為始,佛陀率所化弟子周遊各地宣揚佛法,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法三百餘會。我們一行來到鹿野苑,苑內陽光明媚。
鹿野精舍
西南方向不遠處的喬堪祗塔遺址,又名五比丘迎佛塔,是佛陀初轉法輪的紀念地,佛教最初的僧團也在此成立。圓雙、心誠法師帶領一行跪拜、繞塔。
達麥塔為佛陀對彌勒佛(未來佛)授記之地,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大塔分為兩層,一層為青色砂岩砌成,二層為紅砂岩砌成,圓周巧妙設計成八瓣蓮花,精美絕倫。每瓣蓮花中央設有一佛龕,可惜原供奉的佛等身像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人盜走。
12世紀後期,鹿野苑所有建築被異教徒毀壞,唯留下達麥塔殘部,成為鹿野苑的標誌,默默地見證著1600多年前的輝煌。
現在的鹿野苑遺址分為東西兩苑,西苑保存著大量歷史遺迹,東苑為20世紀初所恢復的佛教建築。遺址北面有一座近人修建的鹿園,飼養著鹿和孔雀等。
由於歷代的戰亂,特別是12世紀後期異教徒的劫掠破壞,遺留下來的阿育王石柱現在用玻璃房被保護下來!
佛教在印度逐漸衰微,鹿野苑也和大多數古寺一樣被湮埋。此形此景眾人不勝唏噓。?
直到近代考古學家們根據《大唐西域記》的準確記載找到遺址多次發掘,才讓這個沉埋幾百年的聖跡重放光彩。考古發現了4、5層壘疊的寺廟和僧房遺址,說明鹿野苑的佛塔和寺廟曾被反覆修建過多次。
今天,我們來鹿野苑,既是溯本求源的尋根之旅,也是無量劫的宿緣,在佛陀的聖跡前,聽法師開示,領隊講解,體悟當年佛陀的事迹,想佛陀的慈悲。在師父主持下,禮拜,讚歎,懺悔,誦經圓滿共修。
由於鹿野苑的緣故,瓦拉納西也是佛家弟子嚮往的聖地。實際上,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批信眾也出現在瓦拉納西。佛陀在鹿野苑生活期間,一位厭倦了奢華生活的富家子弟耶舍(Yasa)來到了這裡,他向親朋好友推介佛陀的觀點,勸說他們歸依了佛門,於是人世間出現了第一批佛教信眾。雖然佛教受到了印度帝王如阿育王的扶持,但是始終沒有在印度民眾中紮下根。相反,3000多年來,印度教卻一直在恆河岸邊徘徊,彷彿一個憂鬱的思想者始終佇立在河畔,沒有任何衰老的跡象。
當夜幕降臨,祭祀的歌聲便在恆河岸邊響起,來自各地的信徒和遊客都會聚集到Dasaswamedh主石階碼頭等待古老祭祀儀式的開始。在印度教音樂和鼓聲的伴奏下,身著華麗神服的祭司手執法器在炫目的燭火和繚繞的煙霧中翩然起舞吟唱祭文,令恆河更添魔幻氣氛,恍然如時光倒流置身於一段古老的歲月中
河裡不僅有祈禱的教徒,也有洗浴的水牛、祭祀的香火,河畔還有隆重的焚屍場。屍體被燒成灰拋入河中,空氣中可以清晰嗅到那屍體燒焦的氣息。我們沒有特意的去觀看火葬焚化場,但能在遠處也能看到那正在焚化的一幕,沒有人驚梀和恐懼,這是人生的最後謝幕,我們敬畏生命,也不懼怕死亡。
取金剛沙的場景
恆河全世界的佛教信眾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佛陀在恆河流域誕生,在恆河流域悟道成佛,在恆河流域講經說法,在恆河流域涅槃寂靜,佛陀曾經無數次在講經的時候提到恆河與恆河沙,曾經讚歎恆河為福德吉祥之河。佛陀故鄉的後人將恆河沙稱為「金剛沙」,賦予恆河沙的意義為其量無數,不可稱計,象徵一切眾生的心力資源不可窮盡!站在柔軟的恆河沙灘上,想起佛經中常常出現的「恆河沙」一詞和佛舍利化作金剛沙的故事,感到格外的親切。我彎腰恭敬地捧起一把沙子,看著它從我的指間悄悄地流過。沙子質地細膩勻稱,顏色呈灰白色,確實不知有幾許,難怪佛陀常用它來比喻。在祇園精舍宣講《金剛經》的時候,佛陀想到了這些沙子,即說:「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一掬細沙 治癒世事煩囂!
夜色已深,該回酒店了,
第二天上午,從瓦拉納西飛德里
推薦閱讀:
※20180219朝聖舍衛國衹園精舍
※天空的聖地,人間凈土——高野山
※朝聖第三天:二、中台翠岩
※帶您踏上凈心朝聖之旅 | 這條線路原本是非賣品,架不住想了解的人太多,我們決定......
※五月花號的朝聖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