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和家裡的孩子打開溝通的大門
面對青少年,家長、老師內心渴望和他們對話,但得到的反應往往是臭臉、不說話或轉身關上房門。經常被拒絕的大人覺得好受傷……如何用不指責、不討好、不說教的姿態,和你的青少年,展開5句以上有意義的對話。
你可以允許孩子做自己嗎?可以當工友,也可以當校長?我們真的允許孩子當自己嗎?我們先可以想一下這個問題。
孩子越來越難教,是這一代老師和家長共同的感慨。教不好孩子父母師長共同的焦慮
你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
功課做完了嗎?
你怎麼又做錯了!
你又忘記啦!
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豐富的對話,只能算是下指令與要求孩子聽命行事,因此往往只能在5句內結束,達不到親子溝通與情感交流的目的。
大人不妨自問,做為一個大人,有人和你有說話,你還想聊下去嗎?或者,我們想的不是和孩子交流,我們只是在捍衛自己的價值觀與堅持,包含著既有的期待、命令和答案。而孩子從小聽到大,早已從過去如銅牆鐵壁的經驗中,學會了應對模式,了解到大人所謂的關心,往往夾帶著焦慮,而青少年不想要這樣的關心,因此兩代之間的談話,總是在3、5句之內匆匆結束。
三原則有效打開溝通的門
如何開啟一道門,讓孩子願意和大人好好說話,而且這對話還能無限開展呢?
肢體上保持平穩不搖晃,雙眼專註且平視孩子
語態上維持穩定與一致,也就是不討好、不指責、不說教、不打岔
速度放慢,談話中可善用停頓(至少5到10秒鐘),為自己和孩子留有餘裕,去感受內在的真實情感,整個對話過程就會比較安然,令雙方都自在。
我們之所以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談心,其實是因為我們連和自己談心都不會,所以先學著和自己談心吧!,絕大多數大人欠缺對話的能力,是因為我們的父母也不曾和家中孩子有過「對話」,生活中不是說教就是忽略,因此這一代失落的父母,要重新學習的是,如何和小孩產生連接與互動。
我如果很愛孩子,我必得很愛自己,我們不妨自問: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允許自己挫敗嗎?你能更看重自己努力的過程甚於結果嗎?,如果大人因為孩子的表現無法滿足預期,而不停的在內心殺伐與自責,反而失去了與自己理性對話的空間,那麼你連自己的身心都照顧不好,如何談照顧孩子?
忙碌的大人們,試著每天至少撥出5分鐘,和自己談心,也和孩子談心。擺脫日常性瑣碎的問候,也別只是被動等候孩子來找你說,每天試著從一句話切入,找出可以「穿針引線」的梗來引導,有意識的帶入感受性對話。別急著解決問題,不給期待、命令或答案。不論孩子幾歲,從現在起就試著,創造出一個和諧而平等的對話環境吧!
推薦閱讀:
※夫妻溝通的4個陷阱,是如何一步步蠶食你的婚姻的?
※與人溝通方法
※有效溝通技巧
※有效人際溝通的重要性
※想說服對方,先學會溝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