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 每一顆鑽石都是一段傳奇

[腕錶之家 ]鑽石的歷史,猶如一卷永無止境的詩集,充滿著傳奇與冒險。其中的每一個片段,都傾注著人類對這種寶石綿延千年的炙熱激情。從皇室貴族到社會名流,卡地亞的稀世鑽石總與傳奇故事密不可分。1928年,卡地亞受印度布品德拉·塞恩邦主(Sir Bhupindar Singh Patiala)委託,製作出鑲嵌2930顆鑽石的巨型慶典項鏈,鑽石總重近1000克拉,其中一顆稀世黃鑽重達234.69克拉。1956年,摩納哥親王雷尼埃三世以卡地亞出品的一枚重達10.48克拉的祖母綠式切割鑽戒向格蕾絲·凱利求婚。1981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佩戴鑲嵌有「威廉姆森」粉鑽的卡地亞花卉胸針出席查爾斯王子的結婚慶典,見證英倫皇室的重要時刻……

在大自然的所有奇蹟之中,只有寶石之王——鑽石,得以在各種冒險與愛情傳奇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每一顆鑽石,都講述著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

這條鑲嵌有2930顆鑽石的巨型慶典項鏈,鑽石總重近1000克拉,其中一顆稀世黃鑽重達234.69克拉。

印度大公布品德拉·塞恩邦主佩戴著總重1000克拉的巨型慶典項鏈。

南方之星

1853年,一名奴隸在巴西的一座礦場里發現了一顆重達261.24克拉的鑽石原石。因其超大的尺寸與絕佳的品質,奴隸因此獲得自由,並終生衣食無憂。這顆鑽石被命名為「南方之星」,幾經切割,最終重達128.48克拉,並與著名的英國德雷斯頓梨形白鑽一起被鑲嵌在印度巴洛達邦主(Baroda Sayaji Rao)珍藏近八十年的一條華麗的項鏈之上。「南方之星」雖然不似白鑽般燦爛奪目,但它的魅力依然令人無法抗拒。內蘊的光采如棉絮般柔軟,當光線撫觸時,它會散發出綿綿不絕的粉色光芒。2002年,卡地亞將這顆絕世鑽石鑲嵌於一枚手鐲之上,使其幻化出全新生命力。

12歲的印度巴洛達邦主三世佩戴著128.48克拉的「南方之星」鑽石項鏈。

這顆「南方之星」粉鑽原本由巴羅達邦主擁有,是全世界第六大切割鑽石。卡地亞於2002年將鑲嵌於一枚手鐲上。

威廉姆森粉鑽

1947年10月,一個小男孩在地質學家威廉姆森博士所擁有礦區的麵包樹下,發現了一顆54.5 克拉的鑽石原石。威廉姆森博士仰慕英國皇室,決定於1947年11月20日將它獻給當時的伊麗莎白公主作為結婚賀禮。經過數月的精雕細琢,終於成就了一顆23.6克拉、幾近完美的粉色鑽石。伊麗莎白公主於1953年登基為女王時,請卡地亞以這顆鑽石為主角,設計了一枚雪絨花型胸針。胸針以長階梯型鑽石作為花莖,兩片馬眼形鑽石為葉子,花瓣則採用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這件傳奇珠寶曾於1959年倫敦舉辦的「永恆之鑽」展覽中展示。1981年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大典上,伊麗莎白女王亦佩戴了這枚胸針。時至今日,這朵雪絨花依然經常出現在女王的胸襟上。

以「威廉姆森」粉鑽鑲嵌而成的花卉胸針。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佩經常戴鑲嵌「威廉姆森」粉鑽的花卉胸針。

希望藍鑽

「希望」藍鑽的來歷如同其深邃的藍色般神秘莫測。據說它產自靠近印度戈康達(Golconda)的庫勒礦區—— 一個傳奇寶石的發源地,最初鑲嵌在一尊印度神像的眼睛上。而這只是這顆鑽石充滿神秘色彩的眾多傳說之一,「希望」之鑽始終深藏著屬於自己最原始的神秘。

1668年,法國著名旅行家讓·巴蒂斯特·塔韋尼埃(Jean-Baptiste Tavernier)在印度旅行途中購得此鑽,並將它賣給了路易十四。在送到法國後,這顆藍鑽被冠名為「巴黎玫瑰」。直至1673年,路易十四才請工匠將它重新切割成69.03克拉的鑽石,並將它命名為「皇冠藍鑽」。隨後,應路易十五的要求,它被鑲嵌在代表至高權力的金羊毛騎士勳章上。1774年,路易十六在登基大典時正是佩戴著此枚勳章。

但是浮華盛況轉眼生變,在1792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這顆著名鑽石便銷聲匿跡。19世紀初期,它重現於倫敦,時重45.5克拉,歸屬於英國商人 Eliason名下。此後20年,這顆傳奇鑽石的行蹤再度下落不明,直至 1839年前後,一位阿姆斯特丹銀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Henry Philip Hope)過逝,以其姓氏取名的「希望」藍鑽再度重現世間。之後,霍普家族一直保存著它,直到後代傳人羅德弗朗西斯在1895年宣告破產,最終輾轉由卡地亞購得,並將其打造成以細鑽簇擁的華美吊墜。

1910年左右,《華盛頓郵報》女繼承人埃弗琳·沃爾什·麥克萊恩(Evalyn Walsh McLean)向卡地亞購得這顆舉世聞名的「希望」藍鑽。「皮埃爾·卡地亞(Pierre Cartier)在出售前將它借予我們觀賞,我立即被深深迷住。某天晚上,我獨自在家,不由盯著這顆鑽石連續好幾個小時,從某一刻起,我開始極度渴望得到它。當它終於屬於我的時候,心裡別提有多幸福。」同期,她的父親將一枚名為「東方之星」的鑽石當作結婚禮物贈予埃弗琳,這顆來自印度的梨形鑽石重94.8克拉,由卡地亞鑲嵌在白鷺形頭飾上。這位億萬美國貴婦在談及「東方之星」鑽石時,難掩其興奮之情:「它俘獲了我的心!」

埃弗琳·沃爾什·麥克萊恩夫人為卡地亞美國的忠實顧客,佩戴著嵌有「東方之星」鑽石的白鷺形頭飾及嵌有「希望」藍鑽的項鏈,於1910年購於巴黎。

1910年,卡地亞將重45.52克拉的「希望」藍鑽打造為細鑽簇擁的吊墜。

埃及司令鑽石

璀璨堅硬、永不磨損,鑽石象徵著無法撼動的力量。1933年,世界聞名的傳奇鑽石——「埃及司令」Pasha經由T. M. Sutton公司送往卡地亞倫敦。這顆來歷神秘的寶石,在1848年被埃及司令買下,時至今日仍以此為名。它曾短暫失去行蹤,而後再現於世,並被美國名媛芭芭拉·赫頓購得。不過,芭芭拉對它的八角形狀不甚滿意,要求將其重新切割並鑲嵌為戒指。近兩克拉鑽石化為粉末,只為博取這位「百萬美元淑女」的歡心。它在威尼斯貝塞古舞會和摩洛哥丹吉爾宮殿的華麗亮相令人久久難忘。Pasha鑽石的重量在1980年代再度被縮減,最終重量為36.22克拉。

芭芭拉·赫頓位於摩洛哥丹吉爾別墅中。她佩戴卡地亞於1947年創作的祖母綠冠冕式頭飾,該作品曾屬於弗拉基米爾大公之妻瑪莉亞·帕弗洛娜(Maria Pavlovna)。她手上佩戴的是聞名遐邇的Pasha鑽石(36.22克拉)。

卡地亞-泰勒-波頓鑽石

卡地亞-泰勒-波頓鑽石最初於1966年在南非總理礦區被發現時重達240.80克拉。1969年11月12日,這顆被切割成69.42克拉的稀有梨形鑽石在紐約拍賣會上最終由卡地亞以1,050,000美元的天價拍下,成為歷史上第一顆成交價超過百萬的鑽石。因此,這顆鑽石以珠寶商名字命名,取名為「卡地亞之鑽」。不久,好萊塢影星理察·波頓(Richard Burton)便向卡地亞求購此鑽,並將它命名為「泰勒-波頓」之鑽(Taylor-Burton Diamond),送給愛人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作為定情信物。在泰勒的要求下,原先被鑲嵌成戒指的鑽石被改為了項鏈的吊墜。

泰勒佩戴著「泰勒-波頓」鑽石第一次亮相便是出席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利的四十歲生日晚宴,奪目的鑽石光芒襯托出她在愛情與名利之戰中勝利的歡顏。泰勒與李察·波頓兩度結褵,他們的愛情並未如鑽石般得以永恆,但這顆「泰勒-波頓」鑽石卻被世人永遠傳頌。時光荏苒,美人垂暮,伊麗莎白·泰勒在晚年如是說道:「或許鑽石無法在失意時給你依靠,也無法在深夜裡與你取暖,但在燦爛陽光下,它們是如此讓人歡愉。」

伊麗莎白·泰勒佩戴著名的「泰勒-波頓」鑽石,重69.42克拉。

「泰勒-波頓」鑽石

南非之星

1869年在南非瓦爾河南部小鎮,一位牧童拿著一顆83.5克拉的原鑽和鄰居農夫交換東西。農夫用500頭羊、10頭牛及唯一一匹馬交換來這顆寶石。「南非之星」是非洲出土的第一顆完美無瑕的鑽石,也是歷史上第一顆寶石級別的鑽石,從而引起全世界成千上萬的投機者前來南非「獵鑽」。據說「南非之星」在被發現不久後便在議會上展示,一位議員當眾宣稱:「各位,這顆鑽石是南非未來繁榮之所歸。」 它隨後被送往荷蘭阿姆斯特丹,最終切割成一顆47.69克拉的梨型美鑽,並被賣給杜德立公爵(The Duke of Dudley)的第二任夫人,她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並作為頭飾佩戴。1910年代末期,卡地亞將這顆「南非之星」設計成表面飾有舊式歐洲車工的歐鈴蘭胸針。

「南非之星」是歷史上第一顆寶石級別的鑽石,由卡地亞紐約於1910年代末製作成為胸針作品。

路易·卡地亞鑽石

「路易·卡地亞」鑽石如「嬰兒拳頭般大小」,重達107.7克拉,切割自一顆400克拉的南非原石。這顆超凡脫俗的水滴形鑽石是極少數100克拉以上,仍能被美國珠寶學會(GIA)評鑒為D級無瑕的超大鑽石。1976年時值卡地亞第三代家族傳人、卡地亞曾經的靈魂人物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百年誕辰之際,「路易·卡地亞」 鑽石於紐約卡地亞的展示間展出,後來被一位歐洲收藏家所購買。其時,此顆鑽石的投保金額高達五百萬美金。

「路易·卡地亞「鑽石重逾100克拉並獲美國寶石學院鑒定為無瑕疵的D級級別。其名稱取自卡地亞第三代家族傳人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

Jubilee 鑽石

1895年,全世界體積最大、最為著名的白鑽之一於南非亞格斯豐坦(Jagersfontein)礦區被發現,重達650.8克拉。1897年,正值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之際,這顆原鑽被送往荷蘭阿姆斯特丹,由寶石工匠雕琢成88個刻面、245.35克拉的鑽石,「Jubilee」鑽石也因這種嶄新的「紀念切割」而得名。這種結合了玫瑰式切割與明亮式切割的紀念切割法,在當時是全新的技術,即便在現在,也極為罕見。1900年,「Jubilee」鑽石曾於巴黎世博會展出。1935年,這顆當時世界排名第四的鑽石在卡地亞倫敦出售,由法國大企業家兼藝術贊助家——保羅-路易·韋耶(Paul – Louis Weiller)購得。它原本被設計成包頭巾上的長羽毛帽飾,但由於羽毛無法彰顯這顆美鑽透明光澈的特色,卡地亞當時的高級珠寶總監——貞·杜桑(Jeanne Toussaint)女士將其改造成一枚極具現代感的烏龜造型胸針。

1937年,貞·杜桑以「Jubilee 」鑽石為靈感,創作了一枚龜造型胸針。

阿納特鑽石

阿納特鑽石重達102.07克拉,呈現著不可思議的嬌艷黃色。阿納特鑽石的名字來自其前一位擁有者——阿納特少校,他是一名軍人,同時也是藝術與馬匹愛好的名家。1950年代初期, 阿納特少校將此鑽託付給卡地亞,將其鑲在一枚花朵圖案的精緻胸針上,花瓣由明亮型、長階梯型、圓型及方型等各種不同切割的鑽石組成。

重達102.07克拉的阿納特鑽石於1881年被發現。1952年,卡地亞以這顆稀世鑽石創作了一枚精緻的花朵圖案胸針。

從「南方之星」到「威廉姆森」,從「希望」藍鑽到「埃及司令」Pasha鑽石,卡地亞將靈性賦予傳奇美鑽,點燃其隱藏的生命之光,將行雲流水的動態和精巧繁複的結構合二為一,成就一部源遠流長的鑽石傳奇。


推薦閱讀:

沉香手串盤精超「鑽石」,差只堪「玻璃」!
鑽石的比重單位換算,1克拉鑽石到底有多重?
如何系統的了解鑽石證書?包括GIA證書、AGS證書、GemEx證書、國檢證書
總會帶來厄運的鑽石卻依然被人搶著要,為什麼?
原產地or家門口?鑽石之交易地理大比拼!

TAG:鑽石 | 傳奇 | 卡地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