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政客口才煉成記

歐美政客口才煉成記

2014年01月19日 星期日 新京報
分享:

2012年10月16日,總統大選辯論,奧巴馬與羅姆尼在言語間火花不斷。

2005年12月7日,新任保守黨領袖卡梅倫在議會中向時任首相布萊爾提問。

2007年7月28日,安倍在參議院競選中發表演講,他領導的自民黨在那次選舉中慘敗。

2010年4月29日,英國首相大選辯論,保守黨領袖卡梅倫、自民黨領袖克雷格與時任首相布朗同台競技。

  本月,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英國廣播公司王牌節目《新聞之夜》,與日本駐英大使「交鋒」釣魚島問題,劉曉明贏得一片讚譽。政治人物間的辯論交鋒是現代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美國家,政治人物是否具備好口才成為衡量其政治素養的重要標準。政治人物的口才有不同的形成背景,有專業幕後團隊的量身打造,也有從街頭競選、社區事務的長期歷練中獲得。

  【歷史】歐美政客多擅長演講

  政治家自古便被認為雄辯,在現代政治體系中也不例外。在歐美國家,政治家的個人魅力和政治前途緊密相連,因為在民主政治中,作為一名候選人,不僅要在公開場合會講話,而且要在唇槍舌劍中向選民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華。

  美國總統不少口才非凡,林肯自學成才,成為著名律師及演說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說名垂青史,成為演說家的範本,肯尼迪雄辯滔滔風度翩翩,柯林頓則是名副其實的西塞羅,奧巴馬也被認為是富有超強感染力的演說家。當然也有不擅長演講的總統,例如小布希。

  在英國政治家中,最為著名的演說家是丘吉爾,鏗鏘有力的話語鼓舞了英國人與納粹鬥爭到底。他說:「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島嶼,無論代價幾何。我們在海灘戰鬥,在機場戰鬥,在田地和街巷戰鬥,在高山上戰鬥;我們永不投降。」

  美國田納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詹姆斯·史密斯和副教授拉里·法羅合作的一項研究顯示,政治家演講的語調和內容能夠影響到其所在州的經濟。若州長演講內容悲觀,其所在州吸引的投資額會減少2%。

  美國最偉大的劇作家之一、瑪麗蓮·夢露前夫阿瑟·米勒在《政治和表演藝術》一書中曾經寫道:「形象和表演對於政治非常重要。戴上面具,換上另外一種角色,政治家準備好了用自己的魅力贏得選舉。」

  【現狀】當首腦先過「辯論關」

  很多國家的首腦在還是候選人時,往往要經歷競選辯論這一關。好口才「拿分」,拙嘴笨舌很可能前功盡棄。在辯論會上,候選人要直接面對選民尖銳的提問,還要當場應付對手的挑戰,稍有不慎,將在電視觀眾面前丟分,直接影響那些搖擺選民的投票意向。

  以美國大選為例,1960年第一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辯論雙方是尼克松和肯尼迪。當時正值冷戰高峰,肯尼迪抓住民眾的心理,在辯論一開始,就引用了100年前林肯競選辯論時的經典話語,稱美國今天面臨的問題可能出現一個「一半奴隸或者一半自由」的世界。肯尼迪的話贏得不少人的心,為勝選奠定基礎。

  尼克松和肯尼迪「一役」之後,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中斷了十幾年。但自從1976年恢復後,就成為大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選投票日之前,一般兩個總統候選人要經歷3場辯論,副總統候選人也要進行辯論。

  任何一位候選人都不敢掉以輕心,辯論會之前,競選團隊會制定針對國內外事務的辯論,還要花大量時間了解對手優勢和缺點,制定方案,期望能在辯論中揪住對方小辮子,窮追猛打。競選團隊甚至會在本黨內部物色充當辯論對手的替身,提前演練,儘可能排除臨場意外狀況。

  不僅在辯論中需要口才,對選民闡述政治理念時也需要具有感召力的演講。在日本,街頭演說是最常見的競選方式。每到選舉季,東京地鐵站口是最繁忙的地方。各黨派政客都會佔據「有利地形」,展開演說。2012年日本大選,據說安倍晉三是最勤快的一位競選人,他參加了數十次街頭演講會。

  【拜師】撒切爾拜語音師學口才

  雖然功成名就的政客大多口才非凡,但這卻並非完全是天生的,很多政客在成名前都需要向語言專家學習演講的藝術,打磨自己的口才。

  奧巴馬據說曾向好萊塢明星喬治·克魯尼請教演講的策略及著裝問題。法國總統奧朗德演講時,左手握緊拳頭貼近前胸,右手高高揚起在空中揮舞,身子微微前傾抵住演講台,這是在模仿法國前總統密特朗。

  肯尼迪總統在演講時光芒四射,留下「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樣的經典名句。他當選總統後,曾經請高級助手和演講撰稿人索倫森按照「簡短、有前瞻性、體現變革形象」的要求準備演講稿。

  2011年8月,美國副總統拜登訪華,在四川大學發表演講,他在回答學生提問時坦言,自己和《國王的演講》主人公喬治六世一樣,從小就口吃。為此,他曾長時間對著鏡子練習,大段背誦詩歌練口才。

  不僅是美國政客,英國政客也非常注重培養自己的口才。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口才非同一般,演講時滔滔不絕,語驚四座。有人曾問她:「您練口才的秘訣是什麼?」撒切爾夫人回答:「積累與演練。在成為首相前,撒切爾夫人曾專門聘請過語音教師,再加上經過議會中無數次唇槍舌劍的磨鍊,撒切爾夫人終藉助非凡的口才問鼎首相寶座。

  【演練】卡梅倫在議會練唇槍舌劍

  英國首相卡梅倫之所以能成為政治明星,其演講才能功不可沒。2005年,卡梅倫競選英國保守黨領袖,他發表了一個充滿感染力的演講,直指保守黨要進行徹底改革。雖然卡梅倫並不是最有力競爭者,但他在演講台上的從容不迫和脫稿演說贏得了保守黨成員的支持。

  卡梅倫的演講獲得長達3分鐘的掌聲,最終令他從普通保守黨議員成為保守黨領袖,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5年後,他成為英國首相。

  有分析稱,卡梅倫演講不愛用很長的詞,這與口才不出眾的前首相布朗形成鮮明對比,布朗就喜歡用拉丁式單詞和句式。

  卡梅倫高超的演講技巧並不是天生的,他初涉政界時,並非十分如意,原因之一就是口才不好,因為他的演講總是顯得呆板,缺少生氣。卡梅倫明白,若想在政治上有大作為,就必須要提升演講技能。他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英國議會傳統項目「首相的問題」(英國首相每周要去下議院回答議員問題)中向首相發問。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這一環節做得很好,當卡梅倫任首相時,他被認為比布萊爾做得還好,這也許得益於他此前的經驗。

  另外,據媒體報道,卡梅倫的妻子也為打造卡梅倫演講風格出力不少,她給丈夫設計一套演講策略,即在回答問題時,一定要先從個人談起,再到社區,再到國家。

  「他從不準備演講提示紙條,全靠記憶力和冷靜。」曾經跟拍卡梅倫的攝影記者說,「每次上台前,他都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裡凝神思考上台後要面對的各種情況。人們可能只看見台上雄辯滔滔的卡梅倫,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上台前的片刻是多麼安靜。」

  【幕後】演講團隊打造奧氏演講

  雖然很多政治家擅長雄辯之術,但是一講成名的機會卻並不多。

  在2004年波士頓民主黨代表大會上,主旨發言人做了這樣一番演說:「這是圍坐在篝火四周唱著自由之歌的奴隸們的希望,是啟程前往遙遠國度的移民的希望……是一個相信自己在美國也有立足之地的身材瘦小、名字古怪的孩子的希望。」

  那時,還沒有多少人聽說過這位伊利諾伊州參議員的名字——貝拉克·奧巴馬。四年後,他擊敗希拉里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然後又擊敗麥凱恩成為美國總統。美國人都記住了奧巴馬演講時那句鼓動人心的口號——「Yes,wecan」(沒錯,我們行)。

  如同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在不斷重複一樣,奧巴馬演講時也喜歡用排比的句式。奧巴馬能夠自如地控制聲音,必要時,他會將語速放緩,音調放低,然後突然暫停來製造效果;另外一些瞬間,他加快語速,提高聲調來強調重要的詞語。

  奧巴馬在自傳《我父親的夢想》中暗示他的演講才能來自於父親——在奧巴馬大部分生命中,他的父親都生活在其他大陸。只有父親說話的時候,奧巴馬印象最深,因為在說話時「父親的大手總是伸開,吸引或者轉移別人的注意力;他的聲音低沉而確定」。

  奧巴馬很多重要演講都是他本人的創意,但是他不會撰寫全部演講詞,他擁有一個寫手團隊。據美國媒體報道,奧巴馬會連夜寫出演講稿提綱,然後交給他的寫作專家傳閱。奧巴馬的就職演講等很多演講稿都出自一個名叫法羅的80後年輕人之手,他曾經是奧巴馬演講撰稿團隊的組長。

  其實,奧巴馬本身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寫手,當上總統之後,奧巴馬也會參與撰寫一些重要的演講詞。據美國《時代》周刊報道,奧巴馬最喜歡在深夜一個人靜靜地寫,而且他會先用筆在黃色的紙簿上寫出想法,然後再敲進筆記本電腦里。

  時間:2010年4月29日場合:英國首相大選第三輪辯論勝方:卡梅倫

  人們會記得誰看好「10便士稅收」政策,讓這個國家最貧困階層受創最深;人們會記得養老金僅僅增加75便士,布朗應該為此負責。——保守黨領袖卡梅倫

  這個職位有很多工作要做,正如你們昨天看見的那樣,我並不是每一件事都做得對,但我確實懂得如何在順境或逆境中管理經濟。——時任首相布朗

  時間:2012年10月22日場合:美國總統大選第三輪辯論勝方:奧巴馬

  我想強調一點,當我成為美國總統時,我們會站在以色列一邊。如果以色列遇襲,我們會支持以色列,不僅僅是外交支持,不僅僅是文化支持,還有軍隊的支持。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

  當我是總統競選人時,我訪問的第一站是我們的軍隊,之後是以色列,我參觀了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以提醒自己何為邪惡,提醒自己為什麼我們和以色列的關係牢不可破。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

  B04-B05版撰文/新京報記者儲信艷


推薦閱讀:

霸氣!爆贊華姐姐強懟英政客,中國強硬拒其訪港
美政客稱普京惡棍,全俄嘩然
這個政客居然是個和尚
社評:有些美國政客的話,可以乾脆不聽!
集體變態的台灣和台灣政客失去了人性

TAG:口才 | 歐美 | 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