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衰落:戰爭與和平,現代歐洲的轉型
暴力的衰落:戰爭與和平,現代歐洲的轉型
作者:[美] 詹姆斯·希恩(James J. Sheehan)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7 年 10 月
詹姆斯·希恩給我們描述了歐洲歷史上最為重大的轉變:從一個傷痕纍纍的戰場變成了和平繁榮的社會。幾個世紀以來,戰爭一直是歐洲的代名詞,影響著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二戰」之後,歐洲開始重新思...
本書簡介
詹姆斯·希恩給我們描述了歐洲歷史上最為重大的轉變:從一個傷痕纍纍的戰場變成了和平繁榮的社會。幾個世紀以來,戰爭一直是歐洲的代名詞,影響著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二戰」之後,歐洲開始重新思考國家定位,反對日益膨脹的軍費預算,轉而追求物質生活富足、社會安定團結、經濟持續發展的生活狀態。作者為我們講述了過去的100年中歐洲社會主要的人文和政治事件,從20世紀初的和平主義和軍事主義運動、兩次世界大戰到柏林牆的倒塌,再到頗受爭議的伊拉克戰爭。作者震撼人心的講述和深入骨髓的分析向我們展示了暴力的衰落是如何改變歐洲大陸,使其舊貌換新顏,重現勃勃生機的。
城市
曾夢龍4 小時前
「轉變的結果便是暴力的衰落:暴力的重要性逐漸減退,而且暴力經常會被其他東西所代替,比如促進經濟增長、提供社會福利以及保障公民安全的需求。」
作者簡介:
詹姆斯·希恩:美國斯坦福大學迪卡森人文學教授、歷史學教授,美國歷史學會前主席。專註於德國和現代歐洲史。著有多部關於德國歷史、現代歐洲的作品。
書籍摘錄:
序言20 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節選)
2003 年 2 月 15 日這個周六,歐洲爆發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示威遊行,抗議即將到來的伊拉克戰爭。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上擠滿了抗議民眾,人數約百萬之眾,從泰晤士河河堤到歐斯頓火車站的路上人頭攢動,擁擠不堪;巴塞羅那和羅馬的遊行人數也達百萬;馬德里約 60 萬人參加遊行。 50 萬人不畏嚴寒,聚集在柏林的提爾公園堅持抗議,相當於夏日參加「愛情大遊行」的人數。各地的抗議都以和平的方式進行,很少有人被捕,也沒有暴力行為。遊行群眾身份各異:身著皮衣、表情嚴峻的青少年,圍著巴勒斯坦式頭巾或身穿無政府主義標誌性黑衣的年輕人,但絕大多數人都是身穿大衣、腳蹬舒適鞋子的體面市民——領退休金的老人、中年學者、工會成員、高中生和大學生。許多家庭都全家出動,包括自 20 世紀 60 年代起就沒再遊行過的父母和祖父母,第一次參與政治遊行、既興奮又不安的孩子。一家德國報紙稱這次遊行為「一次普通人的起義」。
許多示威者舉著橫幅和標語,一些是由活動組織者提供的,剩下的都是人們在家自己做的,這些橫幅和標語的內容表明了他們上街遊行的各種動機:「還巴勒斯坦自由」「不要用鮮血換石油」「停下吧瘋牛仔」「美國,真正的流氓國家」「要喝茶,不要戰爭」,還有(我個人最喜歡的)「別再有這種事兒了」。與抗議越南戰爭的示威遊行不同,這次沒人對被攻打的一方表示同情,沒人舉著伊拉克國旗或是薩達姆·海珊的照片。對大多數人來說,問題的關鍵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戰爭真的能解決問題嗎?英國埃塞克斯郡巴西爾登區一名73歲的退休律師托馬斯·埃利奧特解釋了自己參加這次政治遊行的理由,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政治遊行。他告訴記者:「我記得曾經的戰爭,記得倫敦大轟炸後的樣子。不到萬不得已不應發動戰爭。」 14 歲的朱迪思·羅德和里卡多·林德納是就讀於柏林當地高中的同班同學,他們很吃驚人們會問他們參與這次遊行的原因。他們說:「戰爭無法解決問題。」
77 歲的老兵希爾德·韋徹克對於參加遊行的原因做了補充: 「解放柏林時我們嘗夠了戰爭的滋味,希望戰爭不要再來了,絕不再要戰爭。」無論在哪一個城市,在人山人海的遊行隊伍中最常見到的標語往往單寫一個 「不」字。
一些觀察家認為 2003 年 2 月 15 日這一天是歐洲歷史的轉折點之一。法國前財政部長多米尼克·施特勞斯·卡恩認為,在這一天,一個新的「歐洲國家」誕生了。幾個月後,在一篇最初名為「 2 月 15 日:是什麼使歐洲人民團結一致」的文章中,兩位歐洲知名學者尤爾根·哈貝馬斯和雅克·德里達呼籲歐洲國家「在國際社會層面和聯合國內與美國的單邊主義霸權抗衡」。哈貝馬斯和德里達與卡恩的觀點一致,都認為歐洲對於「美式軍國主義」的抵制可以為歐洲塑造新的身份,一個將反戰視作國策之本的新身份。
※什麼面相的人有暴力傾向,凡事靠暴力解決
※有哪些簡單暴力看著很暢快的電影...?
※女打男-上海家庭暴力變種
※警惕-----校園暴力
※瘋狂家庭暴力究竟誰之過
TAG:歐洲 | 改變 | 暴力 | 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