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的失敗與「游擊中心主義」再反思 – 破土網
【破土編者按】切·格瓦拉的形象已經成為小眾時尚和流行文化信手拈來的的素材,堪稱20世紀最成功的商業化革命偶像。反思切的失敗,反思他「游擊中心主義」的實踐經驗,亦是反擊消費邏輯對「革命」的改寫與重構。
圖片來源:wallpapers
美國作者丹尼爾·詹姆斯《切·格瓦拉傳》中文版是1975年以內部發行的形式出版的,書中將格瓦拉的成長、革命和失敗的經歷做了詳實的記錄和批判。前言中譯者群體批判了作者的美帝立場,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惡毒攻擊,以及對格瓦拉形象的歪曲。但是,翻譯此書必有重要參考價值之處,前言中僅指出是「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些資料」,筆者認為本書在分析玻利維亞游擊戰失敗的原因方面還是比較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時隔多年,再次翻閱和記錄,也可窺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拉美國家受古巴革命影響而發起的游擊戰最終失敗,除去美帝干涉和軍事援助等外部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內部更加細緻的原因。
格瓦拉在古巴革命勝利之後,與卡斯特羅一起制定了「革命輸出」的戰略,向非洲和拉美輸出革命,方法是游擊戰。「革命輸出」的失敗,並未讓他總結出經驗教訓,還是一意孤行,帶領十幾個古巴戰友到了玻利維亞,開始一廂情願的游擊戰,最後因群眾出賣和政府圍剿而失敗,犧牲在了這個南美高原之國中。這樣的慘烈犧牲,卻沒有換來美洲革命的積極成果,不可謂不令人扼腕。對於格瓦拉失敗的原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通過對格瓦拉游擊戰理論的梳理,作者認為他與毛澤東、武元甲等的革命和戰爭理論相比,地位不可相提並論,由此形成的格瓦拉主義,也是次要的意識形態現象,無法上升到指導性理論。格瓦拉認為「無階級」的游擊隊高於農民、無產階級、甚至革命政黨之上,革命成立之後成立「游擊隊專政」,即古巴革命的經驗,其實是不可複製的。
而格瓦拉與玻利維亞共產黨之間缺乏聯繫,也造成了玻利維亞游擊戰群眾基礎的薄弱,玻共與古共的立場多有不同,並不支持武裝鬥爭,並且一直將切作為不理解民情和浪漫主義的「外國人」,並無戰略與情感上的一致。此外,在玻開展游擊戰是古巴單方面的決定,玻共第一書記認為這有干涉內政之嫌,而且不同意切提出的少數游擊隊就能夠點燃革命烈火的理論,主張應當以正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式,即通過群眾暴動的方式來發動革命,以上諸種原因導致玻共在游擊隊戰中保持了袖手旁觀。
不僅如此,更為致命的問題在於,游擊隊的紀律訓練不嚴格,從格瓦拉日記中可見,先後發生多起出賣營地、出賣隊友等事件發生,導致隊伍的幾次險象環生,幾乎覆滅。例如,其中一個玻利維亞青年,喜歡隨便開槍,一次打死了一個士兵之後,引起了政府軍派來更大的巡邏隊,游擊隊陷入了致命的埋伏。格瓦拉也不注意聯合當地群眾,建立有效的游擊區。作為玻利維亞的游擊隊,隊伍中一開始只有兩個玻利維亞人,後來在三十九名隊員中增至二十三人,這些玻利維亞人還不通戰地附近的印第安語言,與當地農民無法溝通,於是基本的宣傳和群眾動員都沒有辦法開展,證明了其準備工作的不充分,對當地文化缺少最基本的了解。最開始的時候,切是神秘出沒,很長一段時間,國際社會都不知道切在哪裡,在做什麼。玻利維亞人民並不知道他在這裡,而且不明白他的意圖,許多民眾聽從政府宣傳,深信共產主義是壞東西的,一些村民發現了游擊隊蹤跡之後甚至產生了恐慌,第一時間報告了政府,導致了游擊隊行動步步驚心。
1960年,切率領古巴代表團訪問中國,見到了他的「偶像」毛澤東。
更糟糕的事情還不止如此,關鍵人物任命錯誤,導致游擊隊領導人處於致命的暴露之中。作者認為,切安排的塔尼亞間諜做好前期鋪墊工作是最糟糕的一步,她是蘇聯訓練出來的間諜,受命於蘇聯來監視這裡的游擊戰,在最關鍵的時刻,她暴露了游擊隊與玻利維亞的城市組織所有的聯繫方式,和所有機密信息,導致了游擊隊營地和作戰計劃等徹底的暴露,給了切和他的隊伍致命的一擊。而與此同時,切的短期作戰計劃有嚴重問題,在他們急於發動戰爭的心態下,勝利的最高潮就是攻佔了薩邁帕塔,但他們佔領之時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下一步計劃,那是一個沒有石油、沒有工業、沒有主要公共事業,在經濟和軍事上沒有什麼價值的地方,唯一的作用就是造成全國性的轟動,但也帶來了政府軍的醒悟和反攻,縮小了打擊範圍,在切不熟悉當地環境的致命缺點下,游擊隊遭到覆滅。
作者唯一不可靠的懷疑在最後。作者認為,卡斯特羅與切的矛盾,是卡出賣了切,猜測最後古巴政府沒有給予游擊隊物質增援,甚至連政治支援也沒有,與游擊隊的聯繫在1967年6月中斷,也就是切犧牲前三個月。最令人費解的是卡斯特羅一直沒有宣布切究竟在哪裡打游擊,沒有給他造國際聲勢,在1967年7-8月的拉丁美洲團結大會上,卡斯特羅說的是向「不管在哪裡的切致敬」。作者認為卡斯特羅在與切拉美革命的「玻利瓦爾」形象的競爭之中,主動讓切在玻覆滅。當然作者的這段猜想還比較主觀。
切的失敗帶來的是他形象在世界範圍的傳播,可惜的是上述對切在玻利維亞領導的游擊戰的失敗被沒有被拉美其他國家的青年認真總結和吸取經驗教訓,在切的精神的鼓勵下,各國紛紛爆發游擊戰,但是許多游擊隊重複了上述錯誤中的許多個,尤其是在理論上採取了切的「游擊中心主義」,以阿根廷為例,游擊隊一開始忽略了國家城市化的現狀,採取盲目的農村游擊戰,60-70年代許多游擊隊採取了「揀選人員」本位思想,脫離了群眾,在轉向城市游擊之時,又脫離了政治團體和社會團體,沒有明確合理的作戰計劃,作戰手法如綁架、搶劫等與恐怖活動相似,到後期在民眾中普遍出現了對游擊隊的反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只有重蹈失敗的覆轍。
在游擊戰趨於平靜的拉美地區,社會矛盾依然尖銳,在肯定英雄和革命精神的同時,對革命的成敗進行分析和學習,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本文為破土首發,作者夏婷婷。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吸血鬼 圖片編輯:Negation.N)
推薦閱讀:
※自媒體運營反思:第一篇沒有被頭條推薦的文章,我做錯了什麼? (廢文)
※章瑩穎遇害案反思:遠離「魔鬼」的侵害,從教會孩子保護好自己開始
※劉鐵男一案帶給我們哪些反思?
※指謂與對象化:克服虛無主義的辯證反思
※淺談陶淵明「桃源理想」探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