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 就是不要為他們擦屁股

(1)

摘要: 把「行為有後果」的這個觀念運用到管教子女的原則上,作父母的讓子女知道自己言而有信、言出必行,那麼管教的挑戰已解決了一大半。 *********************

內容: 周末大清早還想賴床時,傳呼機像催命符一樣的響了起來,那電話號碼看起來還算眼熟,就打了個電話過去,看看是怎麼回事。電話另一頭的婦人聲音急促∶「昨天晚上我孩子沒回來,我好著急,該怎麼辦?」我仔細地問了些情況,知道這個母親推測孩子可能在外面玩得太晚,也許還喝了點酒,不敢醉醺醺的回家,只好去朋友家睡到酒醒。她大概處理孩子這類問題行為很有經驗,馬上就問到孩子回來該怎麼辦,要怎麼處罰,將來孩子才不敢再犯?

[怎樣處罰才收效]

我怎麼能保證用什麼方法使這個孩子下不為例?

這位媽媽談起不再給零用錢、禁足、沒收開車的特權……,大清早問我這麼棘手的問題,我還沒完全清醒呢!突然靈機一動,想到這已不是第一次她問我這類的問題。以前這個孩子被警察抓起來,媽媽說不要立刻保釋孩子,讓他在監牢裡面嘗點苦頭,也許以後比較乖些。但是後來禁不起孩子苦苦哀求,沒幾天就把他保出來。再過了幾天,孩子痛苦全忘,像個沒事人,故態復萌,父母親和他對質時,他還嫌他們啰嗦,使得父母親非常懊惱當初為什麼那麼快就把他保出來。

管教子女時,父母親常問∶在子女出現問題時,該怎麼樣處罰他們?有一派的心理學家認為根本不該用「處罰」這個字眼,因為一方面這個字眼太過負面,另一方面 「處罰」可能也沒法那麼有效地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他們用「後果」這個字眼來取代「處罰」,認為任何行為都有後果,後果有正面性的,也有可能是負面性的。大部分的後果是伴隨行為而來,或是約定俗成的,像是進食與重量,遲到與考績間的關係;少部分的後果是由制定製度的人決定的,像是銷售業績與傭金間的關係。這些後果的用意是希望人能保持良好行為,若是嘗到行為的苦果能記取前車之鑒,避免再度犯錯,就是達到了目的。

拚命吃肥肉、蛋糕、糖果等熱量高的東西,又少運動,會變胖是不爭的事實(當然新陳代謝極端快速的特例一定有,卻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上班總是遲到的人,除非自己是老闆,如果老闆不嚴格督促屬下,公司會賺錢,誠屬少見。許多員工是老闆不下班,自己不敢走;如果遲到不被扣薪水,或是老闆不叫去訓話的話,很難改變慣性遲到。所以,如果不良行為沒有負面後果,一般人很難改變自己的行為問題。紐約市大停電的時候,一片漆黑,人做壞事沒法找到證據,許多人就在那個時候又偷又搶,人性醜陋的一面表露無遺。

[從小培養好習慣]

當然有些人自律嚴謹,心裡有把尺,不會逾矩。但是這種特質若不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話,很少會在成年之後,自然衍生出來;除非一個人幡然悔改,使得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完全轉變。

當然,有些不良行為並非每次都嘗到惡果,因此造成人們在嘗到後果時只會抱怨,並不見得會省察自己。大部份的人開車都有超速的經驗,被警察攔下來開罰單時,不會想到從前有多麼僥倖,只會認為自己這次特別倒霉;然後循規蹈矩了一陣子,又故態復萌。但如果每個路口都裝了隱藏的相機,一不守規矩,自動照下照片,罰單送上家門,連申辯的機會都沒有,那還有什麼人會不循規蹈矩?即使有,這種現象也相當少見。

學習心理學說到,行為建立之後,若繼續不斷不定時地給與獎勵或報酬,這樣的行為很容易變成習慣。賭博如果是次次輸,大概不會有砍斷手指的賭徒。就是有贏、有輸,人們才會不斷地想法翻本。當然這只是用淺顯的道理來解釋後果如何影響行為。要建立良好的行為,在行為建立的初期,逢好行為必獎賞、鼓勵;到行為成為模式之後,可以不定期的獎賞、鼓勵,那麼良好的行為或可繼續保持下去。

至於不良行為出現時,若每次必嘗痛苦的後果,甚或這苦是刻骨銘心的痛,那麼當事人會因此不敢再重蹈覆轍。怕就怕在出事時,有人解救危難,可能令當事人產生這樣的心態∶既然這次有貴人相助,下次可能不會那麼慘,沒關係,再試試自己的運氣吧!

[親嘗行為的後果]

有個母親要孩子把玩具收好,不要亂扔,還說如果媽媽看到玩具丟在客廳時,一定把玩具丟掉,孩子保證一定好好收拾自己的玩具。有天不知怎麼搞的,他把一個最名貴、值好幾百塊的玩具扔在客廳里,媽媽看到之後立刻丟到垃圾桶,孩子好傷心,直說下次不敢,媽媽還是不讓他由垃圾桶里撿回來。當筆者演講時,用這個例子問家長們,在相同狀況中會怎麼處理時,許多家長都說會把玩具藏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給孩子玩。許多家長認為丟掉價值不菲的玩具太可惜,我也很不明白為什麼要給孩子買這麼貴的玩具,但卻很佩服她的鐵血手腕,這一來孩子亂扔東西的壞習慣一定改好了。當然教導孩子寬容、原諒的功課是很重要的;然而若每次遇事,就為他們收拾殘局,寬容或原諒原屬特例反而變成了慣例,孩子根本就不會在乎自己的不良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好後果 了。

那些遇事能拖則拖,甚或拖到最後一秒鐘,還是「皇帝不急」的人,每次在緊要關頭都能化險為夷,而且在做事情時,腎上腺素的亢奮給自己一種有效率、罩得住、洋洋得意的感覺,要這種人改變行為模式,簡直是不可能。因為他們並沒有經歷到這種壞習慣的後果。但是如果有這麼一次,因為拖的緣故,錯過了一生難得一見的機會,那麼改變才可能發生。不然的話,別人怎麼勸,都沒用。

把「行為有後果」這個觀念運用到管教子女的原則上,作父母的讓子女知道自己言而有信、言出必行,那麼管教的挑戰已解決了一大半。常常看到父母親在家裡甚或公眾場合數數字,多半是數到三。倒不是有人數學不好,需要父母耳提面命,而是在數三以前,父母常說∶「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我現在數到三,一、二、二點一、二點二……」有時小公主、小王子連眼皮都不抬一下,作父母的受不了挫折,認為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總是要教訓孩子一下,打了下去,旁邊的人大喊:「虐待兒童!」,搞得父母親和孩子兩敗俱傷,落荒而逃。

[別為孩子擦屁股]

杏林子在「北極第一家」的著作中提到,兩歲的侄兒自己會上廁所之後,有一回,他在別人幫他擦屁股時大哭起來,因為他要自己做。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親立刻為他們收拾殘局、擺平場面,孩子可能不會當場大哭,然而以後可能就該父母老淚縱橫了。父母對子女愛到深處無怨尤,什麼事都肯為孩子做;但若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舉動其實是為孩子擦屁股,等到來不及之後才恍然大悟,不過是徒增悲傷。

(2)

摘要: 佛州州長的女兒在購買處方的藥物時作假,做州長的爸爸在女兒出庭時,並沒有陪著出席,卻透過兒子向媒體道出他的立場…… *********************

內容: 在上期與這期雜誌出刊之間又有件與本篇文章要探討的主題有關的事情發生,讓我越發覺得愛孩子,真是不要為他們收拾殘局;不然孩子老沒學會教訓,不但使得父母萬分頭痛,對他們自己也百害而無一益。

事情是這樣的∶當我正在劇場欣賞百老匯音樂劇如醉如痴之際,傳呼機突然抖動不已,趁著中場時間回復那個傳呼。一個氣急敗壞的母親在電話另一頭,聲音又快又大∶「你趕快去看我的孩子,我把他趕出去了,他又賭、又用毒品,我們不給錢,就罵我們,或是威脅我們,最近更是變本加厲,還打我們。」在進一步澄清的過程中,我了解當媽媽不給孩子錢時,起了衝突。她氣不過,打了電話給警察,警察來了要強制帶走孩子,並且計劃強行送去戒毒中心。

[沒輒的母親]

做母親的擔心孩子在警局裡留了檔案,因此用了個借口又把警察打發走了。其實早幾個月前,父母親曾把孩子帶來找我協談。孩子一直否認自己有問題,也不願意再繼續接受輔導,當然也就沒什麼好談了。當時我與父母親提到不該繼續給他零用錢,他們還說不給不行。孩子身上有錢,要叫他不賭、不用毒品,我看絕對的不可能。因為他如果能剋制自己的衝動的話,就不會有今天的問題了。當我明白這個孩子還是跟以前一樣的拒絕尋求專業的幫助與介入,因此表示就算我去了孩子暫住的地方,跟他談話也沒用。做母親的繼續說,他在外面沒錢用很可憐,把他趕出門之前,還給了他一點錢。如果過幾天錢用完了,該怎麼辦?看來我需要好好費番口舌,說服她不該這麼做,音樂劇中場的時間已到,這番談話只好暫時打住。

走筆至此,想到這些日子來,正好是布希家族年輕一輩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的時候∶總統的兩個女兒使用偽造的身份證買酒,被識破;接著是佛州州長的女兒在購買處方的藥物時作假,做州長的爸爸在女兒出庭時,並沒有陪著出席,卻透過兒子向媒體道出他的立場,雖然很關心孩子,但他們作父母的使用「堅韌的愛」的原則,認為這個女兒該受點教訓,不然學不會功課。雖然貴為總統或是州長的女兒,老爸大可使用職權把這些醜聞壓下去(也許在美國硬要壓制、走關係的話,可能在將來選舉時,會給對手一個大作文章的機會),但是他們沒有,我想如果小輩們的問題在接受專業幫助與嘗到痛苦的後果之下,再犯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她們的問題有長久的歷史並且超過常人想像的嚴重。

[管教孩子有原則]

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不良行為沒有嘗到後果的滋味,長大後,不良行為很可能使他們身限囹圄。然而在公共場合時,因為父母親不讓他們率性而為,父母在施行管教時,作兒女的大哭大鬧,引來外人虐待兒童的批評。有的父母確實有虐待自己孩子的嫌疑甚或是問題,但是並不是每一個體罰的舉動都是在虐待兒童,當然在氣頭上打孩子,可能會失控。

如果管教孩子沒有計劃、原則,追在孩子的問題行為之後才想對策,那麼這樣的管教形式就可能在縱容和虐待之間打轉。當然孩子上學時,老師會把「保護自己、不容他人虐待」的觀念教給孩子,孩子多半都清楚什麼是虐待。但在公眾場合孩子行為失控,父母干預時,外人搖旗吶喊說父母在虐待孩子的話,父母自覺權威掃地,孩子覺得有外人撐腰,以後父母更要認為管教難為了。孩子可能在父母作勢要打他時,就威脅父母做出要舉發他們虐待子女的舉動。筆者並不全然反對體罰,但是認為許多父母用手打孩子,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手是牽著他們、呵護他們的,是表達愛與接納的方式之一。若用來處罰他們,只會讓他們又愛又怕,長期下去增加混淆的感覺。有的父母認為用手最方便,在氣頭上那裡顧得這麼多。若是有這種想法,那顯然是這類父母管教子女,受到自己 的情緒影響,沒有計劃、沒有原則。

小人兒也許說不清道理,但是卻很清楚父母親數一、二、三,純粹是威脅的舉動,大多數的情況下,事情不會太糟的。而父母親以為自己是給孩子恩典的寬延,誰知孩子卻不領情。更糟的是孩子以為父母不過只是個紙老虎,說話不算話,有什麼好怕的?

[操心一輩子]

除了數一、二、三之外,明明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做不來,就算是可以做也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來得便捷、麻利,孩子若沒有學會一些面對生活所需的基本技巧,長大之後,仍得依靠父母,不然就一團糟,那該怎麼辦?朋友曾告訴我這樣的故事∶有個孩子回台灣去看生病的父親,沒定回程票,後來看到爸爸的情況逐漸康復中,想想也該回美國的家了。正在打電話給航空公司確認回程的日期與位置時,爸爸問他在幹嘛,兒子說了一下來龍去脈,爸爸馬上說∶你不會,讓我來打這個電話。這個故事特別突出的地方在於兒子已將近七十歲,爸爸也九十好幾了。

聽起來好笑,然而這類的對話在父母、子女之間屢見不鮮。姑且不論子女的年齡有多大,許多父母親恪守著這樣的想法「他們是我的孩子,我總是得為他們操心」。甚至於子女長大、成家立業、有了孩子之後,常常年長的父母還會跟著他們背後,叮嚀他們穿衣、吃飯的事,雖然這是一種表達關心的方法,但是父母親需要在孩子成長之後把呵護的關係慢慢變成友誼性的關係。其實有些父母在老年的時候,因著健康的緣故,還須依賴子女甚或子女得要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若是清楚親子的關係可能面臨的改變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學習的技巧,也許父母親可以在許多事上漸漸放手,輔助孩子長大成人。因為隨著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呵護性的關係會帶來窒息的感覺,成長中的子女若是要面對發展課題的挑戰,那麼就很有可能要掙脫只有呵護性的關係,比方說,要他多穿點 衣服,他偏偏短袖、短褲、打光腳亂跑;要他穿正式點,他偏穿上到處都是補釘的衣服。那些不願意違逆父母心意的子女則變得非常依賴父母、無法獨立,或者他們到了中年階段,看起來好像進入中年危機,其實是面對延遲青春期的叛逆。

[給孩子機會學習]

這種父母親事無巨細必躬親督促的行動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比方說孩子小時在母親喂飯時跟著媽媽搶調羹,有些媽媽一掌打下去,罵到∶「搞得到處都是,髒兮兮的,不要搗蛋,媽媽喂比較快……」。其實各種技巧都是在錯誤與嘗試中慢慢嫻熟,若是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甚或重複地說他們不行,那對孩子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當然父母確實知道當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再給孩子喂飯、替他擦屁股,也太過頭了。有些事情可能沒有那麼顯著的分野,比方說∶孩子明明有時間的觀念,也懂得撥鬧鐘了,作媽媽的還是要作孩子的人工鬧鐘。當然如果是柔聲細語一邊摸她的頭髮、一邊親她的臉頰,還叫著「小公主,該起床了」。用這種方式表示親密,心理學家也不會反對。但是如果動氣似的,每隔兩分鐘就叫她幾聲、甚或去掀她的被子,用這種方式叫孩子起床,大家都不高興,只會更助長孩子的依賴,何必呢?父母親常說不叫他們起床,萬一上學遲到怎麼辦?我猜若是告訴孩子非得早上六點出發,去迪斯耐樂園玩,起來晚了就不帶他們去玩,到時可能是孩子催著父母快快起床、快快出發。孩子們碰到想去做的活動,一定會顯示出自動自發、起床的能力,若父母親平常不給孩子學習的機會,他們根本 不會在這方面督促自己。

[你是否溺愛孩子]

父母親在面對如何合宜地愛護、管教子女,而不至於造成他們依賴、不能面對自己行為後果的議題時,需要先認出自己在那些方面常為孩子擦屁股,若是否認自己溺愛孩子,那麼這兩期的文章會讀來不痛不癢;若您覺得「心有戚戚焉」,請拭目以待下期的應對之道。

(3)

摘要: 天下的父母都認為該儘力保護孩子,他們不能犯錯,若是留下不良記錄,一生就完了。 *********************

內容: 談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如何可以避免為他們擦屁股的場面,可能要先探討父母怎麼看待孩子,因為他們對孩子的看法,會影響到管教的模式。

一般來說,華裔父母對子女常有下列幾種看法:

父母親總是認為孩子嘴上無毛,做事不牢,自己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飯還多,走過的橋比他們走過的路也多,不管他們年齡有多大,就是沒長大,表現不夠好,需要自己的督導、影響。擁有這種看法的父母總是認為自己需要事必躬親的管教,孩子或者會完全照著父母的心意去做,這樣一來,孩子變得依賴、被動,但看起來是乖乖牌的樣子,卻很難擔保成人之後會免除一段令人跌破眼鏡的「離經叛道」逆反行為。有些孩子接受父母過度的愛心,會覺得窒息,落入了常見的青少年反叛的風暴期。

[包庇流於姑息]

天下的父母都認為該儘力保護孩子,他們不能犯錯,若是留下不良記錄,一生就完了。因此若有什麼事情發生,如果能私下料理好,就竭盡所能去做。比如說,當少女懷孕時,通常父母第一個想法就是拿掉胎兒,完全不顧慮生命的尊嚴。當孩子闖了其它的禍,有時他們並沒有提出要父母收拾殘局的要求,父母就先把狀況處理好,孩子既然沒有經過刻骨銘心的痛苦,問題行為的故態復萌自是常見。就算孩子提出要父母收拾殘局的要求,如果父母照著去做,其實是給孩子姑息的信息。如果父母能了解這樣做法背後的議題,可能當初就不會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了。

中國人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尤其在第一代移民群體中,更是認為只要進到好學校,拿到高學位,人生便會一帆風順。因此只要子女讀書好,對其他方面的要求則大為放寬。孩子的聰明在知道有機可乘的時候,表露無疑。父母親既然網開一面,孩子為什麼非要循規蹈矩?再加上許多孩子的好成績是父母的督促與補習堆積起來的,如果孩子自己不會自動自發,總是父母撥一下算盤珠子、才動一下,好的大學是進得了,但可以待多久就難說了。

在筆者的臨床經驗中,這幾年來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在加州,亞裔的孩子高中畢業時成群結隊進加州大學九大分校讀書,但念了兩年之後,無法繼續保留學籍,而提早離校,這種狀況的學生數目逐年增加,雖然目前沒有實際的統計數字,但從一些個案的口中知道這些孩子並不笨,但是他們不是延後青少年時期逆反心態的階段,就是無法自動自發。被督促的經驗並沒有轉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因此離家住校之後,當父母管不著,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時,就成了這種局面。

有些父母自己太忙,對孩子的處境覺得內疚、憐惜,也有些因著離婚或喪偶的關係覺得孩子小小年紀卻無法得到雙親的照顧,怪可憐的,或者自己尚未從失婚、喪偶的痛苦中掙脫出來,因此對孩子的行為常常網開一面。還有些父母沒有先設定管教計劃,常在氣頭上告訴孩子,如果他怎麼做,就會有那樣的後果。等到事情真的發生、他們的行為越界時,父母有可能是因隨興所至立下的規矩,到時卻忘了自己當初是怎麼說的,或者後果太過嚴重、於心不忍,更遑論夫妻之間意見不同,而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有不同的作法。於是所說的後果無法執行,再加上孩子可能會察覺到父母不記得細節,從中賴皮;種種因素都可能造成子女行為逾矩、沒有規範的現象。

[讓孩子自己來]

在父母為子女擦屁股的前題是他們認為孩子無法獨立自主。那麼在哪些方面,父母總是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呢?日常生活、睡覺、起床、洗澡、穿衣、吃飯、甚或時間的運用、金錢的管理等,在在都可以看到明明孩子已經夠大了、可以慢慢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父母還是不放心。

比方說,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孩子對冷熱的感受,因體質好的緣故,與父母的不同。但許多父母成天叮嚀孩子該多穿衣服,孩子當耳邊風、自己生悶氣。像這類父母撒手不管、孩子可能真的會遭殃的議題,也許可換一個做法來幫助孩子負責任。

有位母親為了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自己,就給孩子設立健康基金。如果孩子一年不發燒、不生病、不需要看醫生,就有多少的獎金〈當然給孩子的獎勵或處罰得與行為的幅度有相當的比例,這些後果也是他們所在乎的〉,結果那個孩子比父母更小心氣候的變化,相當在乎自己不要生病。

至於吃飯方面,有時小孩像是搖頭神仙,給他們吃什麼,他們不是用舌頭頂出來,就是拚命搖頭,一餐飯吃下來,父母親得追在後面喂,該是一個輕鬆愉快的場面,常常搞得人仰馬翻。最近在 Focus on the Family的廣播節目中,Dr. Leman 談到怎麼治孩子偏食的毛病。一位母親問他,說自己的孩子痛恨吃義大利麵條,該怎麼辦?Dr. Leaman建議那位母親做一餐就只有義大利麵條的晚飯,同時不為那個孩子擺上餐具,也不要叫他來吃飯。當孩子發現全家人,除了他以外,都在吃飯,問為什麼不叫他,也沒有他的份。媽媽回答說:「因為你不愛吃」。孩子東看西看,最後終於說他可以試試看。之後,再也沒有聽到孩子抱怨義大利麵條了(當然各家的情況不一樣,可能做法不同,但只要原則抓對,結果應該是蠻正面的)。

[親子關係的消長]

Dr. Dobson在一次的演講中提到,其實父母與子女的差距在孩子出生之後就越來越小。他用數目的比例來闡述這個觀點。比方說孩子出生時,父母那時已是二十歲,孩子才一歲,因此是二十比一的差距。十年之後,父母三十歲了,孩子是十歲,親子間的比例成為三比一。再過十年,比例成為二比一。在二十比一的階段對待孩子的方法與在二比一時,自是大不相同。但許多父母並沒有這樣的領悟,還是一成不變。

當親子的比例越來越小時,關係的成份會帶上一些友誼的色彩,甚或到一個地步親子關係易位,需要成年子女來照顧年邁的父母。然而父母若從不曾接納孩子會長大成人的事實,在親子的互動中,隨著歲月的度過,會感覺越來越疏遠、緊張有增無減,搖頭嘆息,根本沒法享受子女逐漸成長後親子關係中的新光景。

在《過優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一書中,克勞德與湯森德指出:作父母的對有問題的兒女會發出最後通牒,如果父母對這些警言都能堅持到底,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浪子回頭的。他們還提到一個常見的現象:「父母常常會對孩子大聲嚷嚷或嘮叨不停,卻又不讓孩子承受惡行的後果。「愛,卻有限制」,「溫和,仍要求子女必須為後果負責」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有信心、對生活有控制力的子女。」

不為子女擦屁股的道理實在很簡單。父母先得有自知之明,知道問題出在那兒,再加上夫妻或是同輩朋友之間的互相督促,同時對孩子問題行為的管教是有計劃的,不為他們擦屁股自是不難。孩子出招可能使得父母措手不及,但總是可以說:「讓我好好想想在這個問題上怎麼管教你」。省得常給孩子的警告好像是稻草人似的威脅。如果孩子相信父母是言出必行(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行為後果),他們的行為一定會有許多的改進。

此帖由 annete 在 2005-12-01 20:55 進行編輯...
推薦閱讀:

小班幼兒學會擦屁股
皇上擦屁股要花多少錢?
如何正確擦屁股?

TAG:孩子 | 屁股 | 擦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