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速勾繪「文化興國」戰略藍圖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全國兩會上強調,「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會代表認為,中國正加速勾繪「文化興國」戰略藍圖,建設文化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支點。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深入開展對外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文化相互借鑒。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京劇院副院長宋昌林認為,建設文化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支點,文化不僅僅是個產業,更是經濟發展一種精氣神,與國家戰略、長久發展息息相關。

  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文化塑造人改造人,是社會發展中無形的推手,是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支柱性產業目標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中國正努力縮小當前文化發展與經濟總量之間的差距。

  上個月末,文化部發布的《「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於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實現倍增。

  山東大學中國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昝勝鋒認為,中國文化藝術體系和文化精品系統正在逐步形成,並且在世界文化藝術領域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走出去」,充分展現了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充滿時代精神和藝術創造力的中國文化圖景,從而鑄造中國文化品牌。

  「中國經過30年發展,龐大的GDP總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奠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終端需求規模。隨著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文化領域也綻放出新的經濟活力。知識文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它促進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昝勝鋒說。

  在去年10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議題,提出到2015年文化產業的產值佔GDP的5%,並制定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發展奮鬥目標,明確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昝勝鋒說,從國際經驗和發展趨勢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文化產業已成支柱性產業。目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文化產業也發展迅速,部分省市的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其支柱性產業,其他一些地區也正在抓緊制訂成為支柱性產業的「時間表」。

  擁有豐富傳統文化資源的山東確定到2015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000億元,即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使文化產業將成為支柱性產業。北京將統籌政府資金100億元人民幣,支持文化創新和重大文化項目;浙江計划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力爭比2011年翻一番,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

  伴隨國內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近年來也異彩紛呈。三百多所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包括孔子行教像在內的中國形象宣傳片接連亮相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國際運營中心副總監王璐說,近年來國外對中國元素的興趣大增,國際文化舞台「中國風」勁吹。

  「中國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意識當前是空前的,有20個多個省(區、市)已經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建設文化強省(區、市)的目標。」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塗可國說。

  塗可國說,中國文化整體實力雖然不斷增強,但文化建設與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並不協調,文化占綜合國力的比例仍然過小。資料顯示,中國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總和,不及德國貝塔斯曼傳媒集團一家的年收入。美國電影產量約佔世界10%,產值卻佔到了世界電影總產值的70%。

  按照文化部的計劃,中國將從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規範文化市場秩序、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加強組織實施等6個方面加強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保障,全面創造有利於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的良好環境。

  昝勝鋒認為,發展文化產業還應當重視支持文化資源的可持續開發,鼓勵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彌補文化產業結構存在缺陷,打破寡頭壟斷和完全競爭共存的格局。(執筆記者劉寶森,劉劼,參與采寫:曹國廠、吳光於、孫彬、張倩倩)

推薦閱讀:

老趙:河洛文化源頭 - 龍馬負圖寺
說說古代戰爭中的參戰人數——幾十萬、上百萬的戰爭是否存在?
為什麼中國把全球首家孔子學院開在韓國?
新加坡到底哪裡好?
錯窮養了兒富養了女更可悲! 【文化散論】

TAG:中國 | 文化 | 戰略 | 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