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新聞:中評深度專訪:王鍵談日本多事深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長王鍵。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 李娜)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日關係受內外因素影響,發展前行過程中一直困難重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長王鍵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針對日台關係、日印關係、中日關係發展以及目前日本國內大選選情局勢等問題發表看法。   王鍵在採訪中表示,10月份的兩岸慶典中,安倍出席中國國慶酒會不外乎是配合其選舉的一個策略,力爭打「中國牌」博取更多的選民支持,然後再打「母親牌」來拉緊日台關係。王鍵表示,中印洞朗對峙緊張氣氛未消散之際安倍訪問印度的一系列動態,明確其「圍堵中國」的意圖謀劃已久。王鍵強調需要注意的是,日印雖然有一定的利益聚合點,但雙方的戰略分歧也不容忽視。   王鍵認為,日本國內正上演的大選,新崛起的希望黨黨首小池百合子「來得急也退得急」,其表現不僅乏善可陳,更缺乏挑戰安倍的魅力和決心。但安倍宣布提前大選的這一決定可謂是其政治生涯最大一次「失算」,即使自民黨再次贏得「大勝」,安倍也極有可能面臨「政治滑坡」的現實。至於安倍與小池都力推「修憲」是否會變成現實?王鍵認為「修憲」在日本面對的國內外阻力難以排除,而且兩人對「修憲」的認識大相徑庭,安倍目前政治困境的局勢下,儘管與希望之黨合作修憲,但最終結局都很有可能是一場空。   中日關係在未來如何良性互動?王鍵表示,從時間節點上看,現在確實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與落實,可以為日本經濟帶來許多新的機遇,同時目前也是自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困難的時候,中日政治關係仍然面臨嚴峻考驗,結構性矛盾依舊,新的矛盾又在增生。   以下是訪談全文:   安倍借國慶酒會凸顯高度重視中日關係的情懷   中評社問:安倍9月28日在東京出席由駐日中國大使館舉辦的國慶酒會,他是15年來首位參加中國國慶酒會的日本首相;安倍的母親安倍洋子日前則出席由台灣駐日代表處在東京舉辦的雙十酒會,她還有贈送花籃並上台致賀詞。您如何看待日本方面技巧性的應對10月的兩岸慶典?   王鍵:9月28日安倍晉三宣布正式解散國會眾議院,並確定於10月22日提前舉行大選。當日晚間,躊躇滿志的安倍首相在東京出席中國大使館舉辦的中國國慶酒會,成為15年來首位參加中國國慶酒會的日本首相。他在致辭中表示,日中加強合作不僅對兩國自身具有重要意義,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也不可或缺。今後願基於戰略互惠關係的思路,為推動日中關係發展作出努力。他還回顧並高度評價了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來,兩國在人員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由此看來,安倍藉助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日子,藉助於中國大使館國慶酒會這一個特殊的舞台,凸顯自己高度重視中日關係的情懷。這也是迄今以來安倍首相對中國政府發出的最明確的信號。

  王鍵:安倍首相出席中國國慶酒會,是首相官邸臨時提出來與中國大使館協商決定的,安倍並在抵達中國大使館時以「跑步」形式進入館內,確實是一個比較打破規格的動作和非常明確的信號。就表面上看,安倍是很希望營造改善中日關係的氣氛,但他的願望與其強行宣布解散眾議院和提前大選的國內時態是密切關聯的,這不僅凸顯安倍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也反映著日本外交、內政均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當天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歡迎日本領導人等日方高層人士出席中國駐日本使館舉辦的招待會。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節點,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45周年為契機,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維護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穩步開展交流合作,推動兩國關係朝著正確方向改善和發展。當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應約會見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時亦表示,安倍首相出席中國駐日使館舉辦的國慶招待會是個好消息。希望中日關係有更多好消息,而不是好消息後緊跟著壞消息。希望日本政府奉行更積極的對華政策,多做有利於雙方合作的事情,實現中日關係的良性互動,而不是走一步退一步,甚至走一步退兩步。   簡言之,中方的回應明確指明改善中日關係的基本的行為方式,就是雙方應該相向而行,同時也表明,目前中日關係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困難,也確實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歷史與現實反覆證明,中日關係的切實改善和發展,中方釋放的善意與誠意都需要日方的切實配合。   安倍打「母親牌」 「台灣情結」根深蒂固   王鍵:但就在剛剛過去一周的10月5日晚間,不和諧的一幕再次出現,安倍首相90歲高齡的母親安倍洋子在東京出席台灣駐日代表處舉辦的「雙十」酒會,她不僅贈送祝賀花籃還上台致賀詞,儼然是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的座上賓。   由此看來,安倍首相出席中國國慶酒會不外乎是配合其選舉的一個策略,力爭打「中國牌」博取更多的選民支持。但同時他亦「憐惜」台灣民進黨當局,繼續按照「習慣性思維」,繼2016年6月4日安倍洋子赴台北參加蔡英文就職慶賀音樂會後,再次打「母親牌」來拉緊日台關係。這種「技巧性」策略並不新鮮,亦再次證實安倍本人的「台灣情結」依舊根深蒂固,中日關係中的台灣糾葛依舊持續著,對中日關係的改善也是不利的。

  日本拉攏印度「圍堵」中國謀劃已久   中評社問:前段時間安倍訪問印度,雙方在經濟、防務方面合作不斷升級,在中印邊境對峙的緊張氣氛還未消散之際,日本與印度「大秀親密」,有評論認為這是洞朗對峙結束後,日印聯盟組成抗衡中國的基石,您怎麼看?您認為日方的盤算是什麼?   王鍵:日本拉攏印度「圍堵」中國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謀劃已久的既定戰略,在安倍內閣多年推行的「自由與繁榮之弧」中,印度一直是重要的弧成員。   9月13日至15日,安倍首相訪問印度並與印度總理莫迪就日印海上安保合作等進行晤談,毋庸置疑,安倍訪印的目的就在於謀求聯手印度牽制中國,通過在印度洋的合作,牽制中國的海洋發展。2014年日印達成「特別戰略全球夥伴關係」;2016年8月末,安倍在肯亞舉行的第六屆非洲開發會議上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並在2016年9月召開的東盟峰會上,特別向莫迪說明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中「處於最重要的位置」。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實施,中國正在印度洋沿岸的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國推進港灣建設。安倍推進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有著明確的牽制中國的戰略目的。2017年初安倍訪問東南亞四國時對並不在訪問之列的印度釋放信號:「日本在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下,有作為地區一員承擔重大責任和角色的思想覺悟。」   近年來,日印關係發展增速,從2017年4月日本眾議院審議日印核能協定批准案,到5月份聲稱合作打造從亞太到非洲的「自由走廊」,日印互動越來越頻繁。7月10日,日印美三國舉行「馬拉巴爾-2017」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由印軍向日軍提供軍艦燃料;8月17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華盛頓出席日美「2+2」會議時宣布,為加強海洋安保能力,將在未來3年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提供約5億美元的資助。這些動態只有一個明確的指向性目標,就是圍堵中國。

  日印雙方的戰略分歧也不容忽視   王鍵:在中印洞朗邊界對峙的背景下,安倍訪問印度是日本對華圍堵戰略的持續。安倍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視為日本的地緣戰略目標,日本與印度的合作最主要是針對海上安保與防衛的合作,如日本為印度修建高鐵等關鍵基礎設施,並出售水陸兩用飛機和其他軍事裝備等 。日本增大對印軍事援助,就是希冀借印度增大對中國西部邊境的軍事威懾,以此減緩中日東海對峙對日本的壓力,同時也對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給予牽制。而印度亦改變以往一貫之「不結盟」原則,不斷提升與日美的軍事合作力度。   我們也要冷靜看到,在對待中國的外交層面上,日印雖然有一定的利益聚合點,但雙方的戰略分歧也不容忽視。近年來,印度多次拒絕美國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停靠軍艦的要求。基於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在印度洋的戰略重要性,日本也隨後多次提出介入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開發建設,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得到印度的確認。印度政府的如此態勢,首先是因為印度始終有著自己的「世界大國夢」,一直自居世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地位。其次印度亦很清楚,如果印度放棄以往的外交原則,與美日建構軍事合作關係,徹底與中國為敵,不僅對亞洲與印度洋安全造成非常惡劣影響,更將給印度帶來毀滅性的結果。   「小池旋風」來得急也退得急   中評社問:日本國內最近情況不斷,先是安倍深陷「醜聞危機」改組內閣挽救支持率,最近他又解散眾議院宣布提前大選,目前三大陣營選情膠著,您覺得安倍能順利度過這次危機嗎?   王鍵:今天距離10月22日日本眾議院大選只剩最後8天的時間,此次日本選情可謂一波三折,最初是三足鼎立,處於守勢的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處於攻勢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黨與維新會,由民進黨分裂而產生的、枝野幸男領導的「立憲民主黨」。但很快希望黨開始失去日本選民對其的「希望」,鑒於「小池旋風」魅力如潮水般「來得急也退得急」,其表現不僅乏善可陳,更缺乏挑戰安倍的魅力和決心,日本選民對希望之黨的期待值驟然下降。但同時安倍的政治地位也發生一定動搖:安倍首相曾表示希望自民黨能獲得過半數的議席,但根據日本目前的選情分析,自民黨選情告急,過半數的目標岌岌可危。如果自民黨失去眾議院過半數的議席,安倍下台就成定局。   由此可以預測本月內或許出現一個「自民黨+希望之黨」聯合執政內閣,而小池已明確表示考慮與自民黨聯合執政。但日本選情則是變化多端,再看11日的選情,自民黨支持率有所上升,甚至有媒體認為安倍有機會複製上次選舉的大勝,三足鼎立轉呈為自民希望二黨對局新態。

  安倍提前大選是其最大一次「失算」   王鍵:《讀賣新聞》最新民調顯示,自民黨在比例代表制的支持率達32%,而希望之黨只得13%,較上一次調查大跌6個百分點,顯示「小池旋風」無以為繼。這與安倍深諳選舉策略是有關的,10日安倍在福島舉行首場拉票活動,首先便強調「3·11」大地震後的重建成績,還強調「安倍經濟學」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又借朝鮮半島局勢等問題呼籲選民支持自民黨,他並批評希望之黨以民粹口號爭取支持。   小池百合子則呼籲選民用選票「終結安倍獨大的政治現狀」,並激烈批評安倍晉三掩蓋其在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問題上的醜聞。小池主打改革牌,用「百合經濟學」與「安倍經濟學」打擂台,主張凍結安倍2019年增加消費稅的建議,不再過度依靠貨幣寬鬆政策等。但小池最終沒有在10月10日的限期前報名參選,可見她不敢冒險辭去東京都知事而採取明哲保身之策,也導致選民對她的期待值大大跌落。   綜合日本的選前動態看,安倍此次強行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毫無懸念是其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一次「失算」,即使自民黨再次贏得「大勝」,安倍也極有可能面臨「政治滑坡」的現實。而平靜幾年的日本政局也勢必再現朝野各黨勢力「整合狂潮」,日本的政治、外交、安保、經濟乃至中日關係等諸領域都將出現諸多新的變數。當下是深秋之際,日本在踏踏實實地進入多事深秋。   合作修憲的最終結局很有可能是一場空   中評社問:日本首相安倍和新崛起的希望之黨黨首小池百合子都力推「修憲」,在您看來,「修憲」未來是否極有可能會變成現實?對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   王鍵:「修憲」始終是日本右翼勢力的政治目標之一,近年來,安倍內閣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修憲」步伐。希望之黨黨首小池也是力推「修憲」的右翼代表人物。目前看,隸屬保守的自民黨、希望之黨以及維新會都屬於「修憲派」。安倍在8日舉行的辯論會中主張,鑒於朝鮮半島的嚴峻局勢,應該在和平憲法內明確載入有關自衛隊的憲文,以避免將來參於美軍的活動時而引發法律限制。小池百合子更附和宣稱:與時並進對憲法進行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可見,安倍和小池在「修憲」上基本上是「一脈相承」,不存在明確差異。今年5月安倍「信誓旦旦」表示要在2020年完成「修憲」,眼前,孤注一擲的安倍與希望之黨合作修憲,並希望達到1+1>2的效果,但安倍拉攏希望之黨合作修憲,並不能改變日本民眾反對修憲的總體格局。   安倍和小池雖然都是「修憲派」,但對於修憲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大相徑庭:安倍「修憲」重在國防軍事方面,而小池則主張全面修憲:早在2000年時小池就宣稱「應當廢除先行的憲法,並在此基礎上創立新的憲法」。可見,小池是超越「修憲派」的、右翼色彩更加鮮明的「創憲派」。安倍的政治夙願是在自己首相任期內完成修憲,在面臨政治困境的當下,安倍甚至不惜與希望之黨合作修憲,但最終結局很有可能是一場空。

  「修憲」如成現實 中日關係後退是必然   王鍵:根據日本公共電視台NHK在8日民調,支持修憲的民眾為43%,不支持者為34%。由此看來,未來無論自民黨執政或自民黨與希望之黨聯合執政,「修憲」步伐加快是必然的。一是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持續,二是安倍的政治誘導,促使部分國民被動選擇「支持」對朝強硬的安倍內閣。   但日本最終實現「修憲」仍然「困難重重」,面臨的國內外阻力亦是難以排除的,「和平憲法」是戰後日本的立國之本,日本的高度發展繁榮,「和平憲法」功不可沒。任何人要修改「和平憲法」,尤其是要修改「和平憲法」第9條,都會遭到日本在野黨和日本民眾強烈反對。   如今年自民黨擬把自衛隊改稱「國防軍」就遇到聯合執政的公明黨的堅決反對,其他在野黨與和平團體也對安倍內閣給予強大的反對與牽制。   再就是來自中國、韓國等日本近鄰國家的警惕與反對。如果未來日本右翼推動下的「修憲」成為現實,對中日關係勢必產生嚴重衝擊,中日關係的一定後退是必然的,同時也對亞洲和平穩定也將帶來嚴重的威脅。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可為日本經濟帶來新機遇   中評社問:今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近來中日關係有所改善,但其實一直以來矛盾與摩擦不斷,您如何評價目前的中日關係?您覺得未來中日關係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或者說應該正確認識和處理哪些問題?   王鍵: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5月3日,日本駐中國使館舉辦「大使官邸春季交流會」,邀請各領域從事日中交流及商務活動的日中人士約200多人出席。前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率領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訪華團、日本自民黨宏池會訪華團也出席活動。5月中旬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代表日本政府來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得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二階在高峰論壇期間表示,「日本政府應該早日下決心加入亞投行」,安倍隨後也表示尋求加入亞投行,並對中國「一帶一路」表示理解。因為介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能讓日本企業界從中收穫實實在在的好處,而日本經濟多年未見起色。

  王鍵:9月8日,中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紀念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等出席。2012年由於日本強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國有化」,致使當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活動被迫中止,所以此次也成為1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日慶祝活動。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和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等日中友好七團體代表等約300人出席活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活動開始前接見河野洋平等一行。   中日關係會近期有所改善,但改善前景仍不是特別明朗,謹慎樂觀吧。從時間節點上看,現在確實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與落實,可以為日本經濟帶來許多新的機遇,但由於中日政治關係的緣故,中日經濟關係提升進展遲緩,改善中日關係目前也是自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困難的時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後,迄今日本仍未能適應中國超越日本的現實,未能適應中國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現實。當然,在其他領域,日本超越中國的高新科技、專利發明等仍然有許多。   中日結構性矛盾依舊 新矛盾又增生   王鍵:在新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大環境中兩國如何相互適應,是一個嚴峻的現實課題。中日重要的是要培養兩國國民的正確認知,還要理智地發展國家關係。安倍多次與中國領導人見面,也多次表示與中國改善關係的願望,但總是不及落實諾言,言行不一。比如在歷史問題、台灣問題、中日釣魚島與東海劃界等矛盾依舊的情況下,日本又積極介入南海爭端,中日矛盾點持續擴大。   今年4月28日,中國外長王毅在紐約應約會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時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日方在雙邊、多邊領域,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採取了不少消極舉措和挑釁行為,損害本就脆弱的改善關係勢頭。「日方應從長遠角度看待兩國關係,同中方相向而行,推進經濟、民間、青年、文化交流,多做一些有利於恢複信任的實實在在事情。」這也是中國學者的普遍看法。   當前,中日政治關係雖然有所改善,但仍然面臨一系列嚴峻考驗,結構性矛盾依舊,新的矛盾又在增生。這一局面不是中方願意看到的,責任在於近年來日本政府的有關錯誤決策和言行。中方始終主張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在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基礎上,切實改善發展兩國關係。由此,中日兩國應早日克服困難,攜手合作,積極作為,共克時艱,追求互利雙贏,維護亞洲和世界的繁榮穩定。

推薦閱讀:

2017年11月6日物聯網新聞(語音版)
如何評價美國新聞第一夫人回憶錄《試鏡人生芭芭拉 》?
全球仇美10國排行榜出爐 埃及居首(圖)新聞頻道
1. cctv4《今日關注》是一個什麼樣類型的欄目?
為什麼你存不起來錢?可能是這幾隻怪物在作祟 - 獵豹新聞

TAG:日本 | 中國 | 新聞 | 評論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