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從未間斷的中國文化
07-24
追尋從未間斷的中國文化:新中國考古學發展與貢獻圖為江西景德鎮御窯出土的明代青花釉里紅大罐圖為周公廟刻有「王季」的周人卜甲圖為晉侯墓地車馬坑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中國考古學的新時期。60年來,中國考古學發展迅速、收穫巨大,產生了許多重大發現,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 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一系列重要遺址,建立了考古學分期標尺,理清了其發展譜系,證明從古至今中國文化的發展是一脈相承、不曾間斷的 對於舊石器時代,過去我們只知道北京猿人、山頂洞人、河套人,而如今又發現了元謀人、藍田人、和縣人、南京人等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標本近百種、遺址數百處,時代涵蓋早、中、晚各期,基本勾畫出了從直立人到現代人及其文化的發展演變脈絡。這些重要發現,奠定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和古人類學研究在世界學術界的地位。只要研究與人類起源發展有關的問題,就不能忽視這些材料,不能忽視中國這塊土地。 對於新石器時代,過去我們只知道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等,而如今又發現了仙人洞文化、裴李崗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遺址幾乎遍布全國各個省區。其中,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文化、新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文化到銅石並用時代的文化,應有盡有。建立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體系,為進一步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而科學的基礎。 對於青銅器時代,過去我們只知道安陽小屯殷墟、益都蘇阜屯、寶雞鬥雞台等為數不多的重要商周遺址,而如今又科學勘察和發掘了夏時期的偃師二里頭、商時期的鄭州商城和廣漢三星堆以及西周時期的岐山周公廟、洛陽北窯、北京房山琉璃河、曲沃曲村等眾多青銅器時代遺址。建立了中國青銅器時代比較完備的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體系,基本廓清了各文化的源流及其關係,為重建中囯上古史準備了條件。 提出了中囯文明本土起源說和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多元一體模式 中國文明本土起源說,是建立在從舊石器時代經新石器時代直到青銅器時代乃至以後文化的連續發展基礎之上的。隨著文化不斷發展,文明因素逐漸孕育,當文明因素積累到一定階段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建立國家,進入文明時代。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本土文化一直是主流,在此基礎上誕生的中華文明自然是本土起源的。 文明起源於本土,並不等於說文明的起源只有一個源頭。中國土地遼闊,地理環境複雜,文化傳統多樣。比如新石器文化,根據文化淵源、特徵、發展道路的不同,分為以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地區,以晉、陝、豫三省接鄰地區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以洞庭湖及其鄰境地區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以山東及其鄰境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以江浙(太湖流域)及其鄰境地區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一線為主軸的南方地區六大區系。隨著成都平原寶墩文化及其城址群的發現,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及其鄰境地區也應該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系。每個區系都有相對獨立的文化傳統,各自孕育產生出文明因素。因此,我們認同中國文明起源的多元說。 雖然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但其發展的趨勢是逐步走向一體的。在大約距今5300年前後,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及稍後的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先後出現了高於部落之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所謂「古囯」的政治實體。但在其進一步發展中,卻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道路。這其中,一開始就走上以軍權和王權結合為基礎並突出王權的「仰韶古國」,因其客觀上避免了以神權為中心的「紅山古國」、「良渚古國」模式對社會財富的極度消耗,從而促進了社會正常發展,不僅脫穎而出,走在其他地區文明的前頭,而且由仰韶而龍山、由龍山而二里頭,綿延不絕,越來越強,使中原地區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中心與核心,並通過各種途徑從諸文化中汲取先進營養,重組、融合為一體。多元一體模式,是對中國文明化進程最簡潔、最明晰、最準確的概括。 經過60年研究,中國古代囯家形態演進分為古國—方國—帝國三階段說漸漸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認識 文明、國家,都是發展的概念。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社會開始出現維持人類基本生活之外的剩餘生產品的時候,文明因素便應運而生;當文明因素髮展積累到一定程度,社會開始分層,階級開始形成,國家開始出現。 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國家,考古學界稱為「古國」,大體處在距今5500年至距今4500年這個階段。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這個階段被稱為「萬國」,又叫「萬邦」,相當於古史傳說五帝中的黃帝、顓頊、帝嚳時代。古國不同於部落。古國是高於部落之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一般以崇尚神權為特徵,是神權國家,這在「紅山古國」、「良渚古國」中表現得最為充分。 從距今大約4500年開始,由古國階段逐步發展到「方國」階段。方國的範圍一般要大於古國。方國已是王權國家,神權一般已降至次要地位,社會基本結構雖然像以前一樣仍靠血緣關係維繫,但「國土」概念已開始萌生。方國階段從距今大約450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大體相當於古史傳說中的堯、舜和夏、商、周三代。這一時期,以王權為核心的禮制不斷發展與完備,禮製成為維護商周社會秩序、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制度。這也是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特色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帝國時代開始,直到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帝國時代方告結束。帝國制度的核心是中央集權。 以考古發現為基礎,通過整合考古材料和文獻材料,中國考古學界提出了有充分依據的更為可信的中國上古史基本框架 以漢朝司馬遷的《史記》為代表構建而成的「三皇五帝夏商周」古史體系,幾千年來可謂根深蒂固。上世紀20年代初興起了「古史辨」思潮,對舊的古史體系進行了徹底的破壞。於是,走考古學之路重建中國上古史,便成為中國考古學研究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1928年河南安陽小屯殷墟的發掘開始,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發掘工作共進行了15次。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恢復,殷墟發掘又得以繼續進行,相繼發現了宮殿建築基址、商王陵墓、甲骨文、青銅器、玉器以及鑄銅、制骨等手工業作坊址。這些確鑿材料證明了此地是商朝最後一個都城殷墟所在地。而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鄭州商城的發現和研究,則又證明鄭州商城是商朝開國之君商湯所建的亳都,從而將商朝的存在由傳說史變成了信史。 據史籍記載,商朝之前還有一個夏朝。夏朝究竟存在不存在?鄭州商城的發現與發掘,揭開了尋找商朝之前史跡的序幕。1959年開始,對偃師二里頭、山西夏縣東下馮等遺址進行了發掘研究。學者們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可能是夏代最後的王——桀的都城斟尋所在地。1983年偃師商城發現以後,學術界將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和偃師二里頭遺址三者綜合研究得出結論,二里頭遺址為夏都斟尋,鄭州商城為商湯始建之亳,偃師商城為商湯滅夏後監視夏遺民所建西亳。這是夏代考古的重大突破。 為了重建中國上古史,上世紀30年代,圍繞周秦文化起源而進行的發掘工作就已展開。經過70多年的努力,迄今已發掘周原、豐鎬、成周、周公采邑以及齊、魯、滕、薛、虢、應、燕、晉、芮、邢、鄭、蔡、秦、楚、徐、黃、鍾離、吳、越等宗周和封國的都邑或墓葬遺迹,基本理清了各自文化發展演變的軌跡,揭示了其社會結構、禮制、文化的面貌。 在確立以夏、商、周為核心的中國上古史基本框架基礎上,「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歷譜推定、文獻梳理、考古與碳十四測定等課題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儘管這個年表還有不夠精準之處,但它的提出畢竟標誌著中國的上古史已不是虛無縹緲的傳說而是可信的歷史了。 經濟技術領域考古一直在中國考古學界佔有重要地位,展示出中國古代高超的文明成果 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於經濟技術的發展。60年來,中國考古學既未局限於藝術史考古,也未單純側重於社會政治結構的研究,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濟技術領域考古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在農業考古方面,確認了中國不僅是粟作農業的起源地,同時也是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地之一。在冶金考古方面,仰韶文化西安半坡和姜寨遺址發現有黃銅器,龍山時代河南、山西、山東等省區發現有紅銅器,夏代開始青銅器的發現已幾乎遍布黃河、長江及北方廣大地區,證明中國是世界上青銅文化發展水平高而且又有自己特點的地區;商代發現有隕鐵,西周晚期發現有塊煉鐵,春秋髮現有鑄鐵,證明中國是發明鑄鐵最早的國家。在陶瓷考古方面,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徐水南庄等處陶片的發現,證明中國是世界上發明陶器較早的地區之一;而早至公元前2000年前原始瓷器的出土和西周燒制原始瓷窯址的發現,則以更充分的根據證實了中國的確是瓷器的故鄉。除此之外,在制漆、織染、造紙、機械等領域,考古發現的遺迹、遺物也都從不同側面、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 考古發現與研究證實,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寬廣胸懷,善於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精華 中國文化、文明的發展不是在封閉環境中孤立進行的,在其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文化的交流,既有對外的傳播影響,也有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吸收。考古發現與研究證實,作為典型事例的佛教及佛教造像藝術的東傳及其漢化過程,生動地表明中國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寬廣胸懷,善於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精華,通過融合重組不斷壯大發展,以求生生不息。 作者名片 李伯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1996年出任「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2000年至2003年任「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負責人。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明和夏商周考古研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張潔:「湄公河慘案」給中國的警示
※香港失中國第一港地位
※解密中國婚姻家庭中必須把握的五大先機
※50萬株6000餘畝中國最大櫻花園,航拍震撼!!約嗎?
※窮人這樣煉成!外國人如何看中國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