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漢語句法(下)

古代漢語句法(下)

導讀:

本課繼續介紹古代漢語句法知識和特點,共分六節。第一節至第三節分別介紹古代漢語的體詞謂語句、被動句和比較句。注意:體詞謂語句與通常所說的判斷句不是一個概念,體詞謂語句是個範圍更廣的概念,它包括判斷句,也包括說明、描寫、列舉和表示原因等體詞作謂語的句子。古代漢語中不同類的體詞謂語句有一些不同的特點,主要是「也」字的用與不用有差異,學習時要注意。被動句我們把它分為有標記被動句和無標記被動句,「見」「為」「被」和漢代出現的「所」是被動標記,而介詞「於(於)」「為」我們不認為是被動標記,它的作用祗是引介施事成分,而這種用法又祗是它諸多用法當中的一種而已。比較句分等比、差比和極比三小類,各小類的句法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節介紹古代漢語的強調和省略及其句法表現。這兩種現象實際上都是語用現象,但是在語句形式上各有其獨特的反映,而且對於閱讀古代文獻作品來說,了解強調與省略的知識和有關的規律也是很必要的。第五節介紹古代漢語回指和關連的句法手段。這兩種現象也屬於語用現象。第六節介紹一些常見的固定結構。本課的課文選篇與注釋都是與語文知識部分相配合的,可以結合起來學習。不過,由於本課語文知識部分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課文部分難以全部照顧到。

第一節 體詞謂語句

體詞謂語句指的是名詞、代詞、數詞、量詞等體詞或體詞性短語充當句子謂語的句子。古代漢語的體詞謂語句的語義類型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表示判斷,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是」字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較少見。例如:

(1)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夫將者,國之輔也。(《孫子兵法?謀攻》)

(3)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此人力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5)子誠齊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6)呂公女乃呂后也。(《史記?高祖本紀》)

(7)此則寡人之罪也。(《國語?越語上》)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

先秦時期,判斷句一般不用系詞,以上例(5)至例(8)中的「誠」「乃」「則」「非」等都是副詞,不是表示判斷的系詞。此外,《尚書》里的判斷句有時用「惟」,《詩經》里的判斷句有時用「維」。例如:

(9)厥土惟白壤。(《尚書?禹貢》)

(10)予惟小子。(《尚書?大誥》)

(11)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墉風?柏舟》)——按:髧(dàn),頭髮下垂的樣子。儀,配偶。

(12)譚公維私。(《詩經?衛風?碩人》)——按:私,女子稱姊妹的丈夫為「私」。

這裡的「惟」或「維」也不是系詞,而是表示強調的語氣副詞。真正的系詞是始見於《論語》的「為」字。例如:

(13)子為誰?為仲由。(《論語?微子》)

(14)余為伯儵,余而祖也。(《左傳?宣公三年》)

(15)敢請,女為誰氏?(《儀禮?士昏禮》)

從《論語》開始,不用系詞「為」的判斷句一般都在句子末尾使用「也」字,這個「也」字不是系詞,也不是語氣詞,而是表示判斷的助詞。《論語》《左傳》等文獻里,當判斷句的主語和體詞謂語之間使用系詞「為」的時候,句末都不用「也」,相反則一般都使用「也」。如例(14)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例子包含兩個判斷句,前一句用了系詞「為」,句末無「也」,後一句未用系詞「為」,句末有「也」。可見「也」的功能與「為」的功能是一樣的,用來表示判斷。

系詞「是」開始出現於秦漢時期。例如:

(16)韓是魏之縣也。(《戰國策?魏策三》)

(17)蔡人不知其是陳君也,而殺之。(《穀梁傳?桓公六年》)

(18)人毋(無)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按:「是是」前一個「是」是代詞,後一個「是」是系詞。

(19)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例(16)(17)和例(19)中的「是」都是系詞,尤其是例(19),「是」前出現了副詞「必」,顯然已經不是代詞了。不過,這幾個句子末尾都還有「也」字,說明當時「是」雖然已經演變為系詞,但是它的判斷作用還不是很強。

系詞「是」雖然在秦漢時期產生了,而且之前就已經出現系詞「為」字,但是漢代的文獻里,判斷句仍然以不用系詞為常見。

(二)表示比況,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如」「像」「好比是」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沒有「也」。例如:

(1)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

(2)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

(3)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葯也;甘言,疾也。(《史記?商君列傳》)——按:貌言,美麗動聽的言辭。至言,實實在在的話。

(4)有人於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壽夭父子也,貴賤父子也,名譽父子也,愛憎父子也。(《列子?力命》)

(三)表示說明或列舉,可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數(shǔ)」「歸」「是」或「有」等來理解。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都不用「也」字。例如:

(1)(冀州)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尚書?禹貢》)——按:賦,賦稅。上上,第一等。上古時期將九州島賦稅分為九等,上上是第一等。錯,措置。冀州是首都所在地,入賦不貢。中中,中等,第五等。上古時期將田地分為九等,中中是第五等。

(2)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3)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孟子?萬章上》)——按:弤(dǐ),漆成紅色的弓。

(4)君王左州侯,右夏侯。(《戰國策?楚策四》)

(5)其北則康居,西則大月氏,西南則大夏,東北則烏孫。(《史記?大宛列傳》)

(6)取國有五難:有寵而無人,一也;有人而無主,二也;有主而無謀,三也;有謀而無民,四也;有民而無德,五也。(《左傳?昭公十三年》)

例(1)意思是「(冀州)那裡的土壤是白色的土壤,那裡的賦稅屬於第一等,但可以不納貢;那裡的田地屬於中等」;例(2)意思是「在德行方面要數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語表達能力上要數宰我和子貢;在政事才幹方面要數冉有和子路;在文學才華方面要數子由和子夏」;例(3)意思是「牛羊歸父母,倉廩歸父母,干戈歸我,琴歸我,弤弓也歸我」;例(4)意思是「君王您左邊(東邊)是州侯,右邊(西邊)是夏侯」。

(四)表示對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種特徵的描寫,翻譯時要加上適當的動詞。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不用「也」字。例如:

(1)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傳?閔公二年》)——按:大布,粗麻布。大帛,粗絲織成的厚布。

(2)(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論語?鄉黨》)——按:緇衣,黑色的上衣。羔裘,用黑色的羊羔皮做的裘。素衣,未經染色的布做成的上衣。麑裘,用白色的小鹿皮做成的裘。

(3)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左傳?宣公四年》)

(4)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史記?高祖本紀》)——按:准,鼻子。

(5)今東方連年饑饉,百姓菜色。(《漢書?翼奉傳》)

(五)表示數量。這種體詞謂語句句末一般也不用「也」字。例如:

(1)(衛文公)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傳?閔公二年》)

(2)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典籍。(《孟子?告子下》)

(3)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戰國策?趙策三》)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四》)

(5)漁者幾何家?(《史記?龜策列傳》)

(六)表示原因或條件。例如:

(1)亂政亟行,所以敗也。(《左傳?隱公五年》)——按:此例是「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體詞性結構。

(2)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按:此例疑問代詞「何」作謂語,詢問原因。

(3)夫戰,勇氣也。(《左傳?庄公十年》)

(4)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史記?項羽本紀》)

第二節 被動句

句子的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受事者,同時謂語表示的行為是對受事主語有消極影響的行為或者是出乎意料的行為,這樣的句子叫做被動句。古代漢語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施事成分不出現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的主語表示受事者,而施事者不出現,通常稱之為意念被動。例如:

(1)魯酒薄而邯鄲圍。(《莊子?胠篋》)

(2)事兩君者不容。(《荀子?勸學》)

(3)項羽是以兵大敗。(《史記?高祖本紀》

例(1)「邯鄲圍」意思是「邯鄲被圍」;例(2)意思是「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不被寬恕」;例(3)「兵大敗」意思是「軍隊被打得大敗」。

二、用「於」「於」引出施事成分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中「於」「於」及其所引出的施事成分總是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後。例如:

(1)郄克傷於矢。(《左傳?成公二年》)

(2)困於酒食。(《周易?困卦?九二》)

(3)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論語?公冶長》)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有時也有施事成分出現而不用介詞「於」「於」引介的情況,《史記》中較多見。例如:

(5)縱有姊姁,以醫幸太后。(《史記?酷吏列傳》)——按:幸太后,被太后寵幸。「姁」音xǔ。

(6)郎、侍中皆冠鵕鸃,貝帶,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史記?佞幸列傳》)——按:化閎、籍之屬,受閎、籍之類的人影響。鵕鸃(xùn yí),有文彩的赤雉。閎、籍,以聲色事人的宦者之名。

例(5)「幸太后」意思是「被太后寵幸」;例(6)「化閎、籍之屬」意思是「受閎、籍之類的人影響」。

三、用助動詞「見」「被」「為」的被動句。上古時期,出現在被動句中的「見」和「被」都是助動詞,「為」在被動句中不引出施事成分時也是助動詞。例如:

(1)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兼愛下》)

(2)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3)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國策?齊策一》)

(4)以萬乘之國被圍於趙。(《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5)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左傳?成公二年》)

(6)胥之父兄為戮於楚。(《史記?吳太伯世家》)

四、用「為」引出施動者的被動句。「為」在被動句中出現始於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和戰國初期的文獻里,「為」大多是助動詞,不引出施事成分,到戰國晚期的文獻里,「為」引出施事成分的介詞功能則已經占明顯優勢。例如:

(1)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3)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五、「為……所……」式被動句。這種被動句始見於戰國末期,漢代很常見。其中的「所」不再是一個構成名詞性成分的前綴,而是一個被動標記。例如:

(1)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莊子?盜跖》)

(2)夫人直議者不為人所容。(《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3)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史記?項羽本紀》)

(4)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史記?李斯列傳》)

(5)趙軍為秦所坑於長平之下。(《論衡?辨祟》)

漢代以後,這種句子中「為」字引介的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例如:

(6)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7)沮授為操軍所執,乃大呼曰:「授不降也,為所執耳!」(《後漢書?袁紹傳》

古代漢語被動句中的助動詞「見」「被」「為」和「為……所……」式中的「所」可以看作是被動的標記,介詞「於」「於」和「為」都不是被動標記,因為它們不僅可以引出施事成分,在其它句子中也可以引出其它成分。

第三節 比較句

古代漢語的比較句有三種:等比、差比和極比。

一、等比

等比也可稱比況,表示兩種事物相同或不同,相似或不相似。有兩種形式。

(一)謂語中心語由「同」「異」「齊」「儕」「擬」「侔」「比」「殊」「一」「等」等充當,比較對象用「於」或「與」引出。用「於」引出的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後,用「與」引出的都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1)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於季氏。(《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2)為晉正卿以主諸侯,而儕於隸人。(《左傳?昭公元年》)

(3)(吳)今而始大,比於諸華。(《左傳?昭公三十年》)

(4)趙名晉卿,實專晉權,奉邑侔於諸侯。(《史記?趙世家》)

(5)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後擊之,一也。(《荀子?議兵》

(6)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左傳?襄公十四年》)

(7)車重與大將軍等,而無裨將。(《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有時「於」也可以省略。例如:

(8)德厚侔天地。(《史記?孝文本紀》)

(二)謂語中心語由「如」「若」「似」「猶」充當,比較對象一般都直接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作賓語。例如:

(9)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10)秦之有韓,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韓非子?存韓》)

(11)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12)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莊子?秋水》)

「似」後面的比較對象有時也可用「於」引出。例如:

(13)其俯仰周旋有似於四時。(《荀子?樂論》)

有時「如」「若」與「然(焉)」配合,構成「如(若)……然(焉)」格式,意思是「像……那樣(一樣)」。這種格式里的「焉」通「然」。例如:

(14)予豈若是小丈夫然哉!(《孟子?公孫丑下》)

(15)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禮記?大學》)

(16)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荀子?君道》)

(17)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國語?楚語下》)

(18)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論語?子張》)

二、差比

差比表示兩種事物相比較,一種事物甚於或不及另一種事物。差比句一般由三部分構成:被比較的對象,比較對象和比較內容。其中比較內容一般由形容詞表示,充當謂語中心語。在肯定句中比較對象一般用「於」引出,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後。例如:

(1)師少於我,鬥士倍我。(《左傳?僖公十五年》)

(2)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荀子?榮辱》)

(3)人固有一死,有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於」有時可以不出現,《史記》中較多見。例如:

(4)(驃騎將軍)所斬、捕功已多大將軍。(《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5)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史記?遊俠列傳》)

例(4)「多大將軍」意思是「比大將軍多」;例(5)「甚己之私」意思是「比自己的私事更(上心)」。

有時比較對象用「焉」表示,「焉」出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概不用介詞引介,但翻譯時要加上相應的介詞。例如:

(6)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7)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孟子?公孫丑上》)。——按:「有大」中的「有」通「又」。

在疑問句中比較對象成分多用「與」引出,疑問代詞常用「孰」。例如:

(8)女與回也孰愈?(《論語?公冶長》)——按:女,通「汝」。

(9)色與禮孰重?(《孟子?告子下》)

(10)吾與徐公孰美?(《戰國策?齊策一》)

(11)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史記?高祖本紀》)

(12)弘之材能自視孰與周公賢?(《漢書?公孫弘傳》)

「與」有時也可以不出現。例如:

(13)趙衰、趙盾孰賢?(《左傳?文公七年》)

(14)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孟子?梁惠王下》)——按:「樂樂」前一個字讀lè,後一個字讀yuè。

(15)強楚,弊楚,其於王孰便也?(《戰國策?韓策一》)

例(14)的意思是:獨自欣賞音樂(與)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哪一個更快樂呢?這裡的「與人」是「跟別人一起」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較對象;例(15)的意思是:使楚國強大(與)使楚國削弱,對於大王您哪一個更有利呢?句中的「於」是「對於」的意思,不是引出比較對象。

戰國晚期以後,「孰」與「與」逐漸成為固定結構,而且因為是疑問句,句子的比較內容項有時可以不出現。例如:

(16)救趙孰與勿救?(《戰國策?齊策一》)

(17)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18)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史記?項羽本紀》)

「孰」有時也換成「何」「奚」。例如:

(19)薄疑歸,言之媼也,曰:「衛君之愛疑奚與媼?」媼曰:「不如吾愛子。」(《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20)楚王之獵何與寡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在中古早期,「何如」「孰若」也先後出現與固定結構「孰與」相同的功能,但「何如」更常見。例如:

(21)吾已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後漢書?逸民列傳》)

(22)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世說新語?夙惠》)

(23)腳痛孰若頸痛?(《晉書?王廙傳》)

(24)未知足下之貴、足下之威孰若秦、楚兩王?(《南史?齊高帝諸子傳》)

三、極比

極比表示特定範圍內的事物沒有甚於選定的比較對象的。極比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否定形式,另一種是反問形式。

(一)否定形式。這種形式中否定詞一般用表示周遍的否定代詞「莫」或「無(毋)」,謂語中心語由形容詞充當時,比較對象一般用「於」或「乎」引出,而由「焉」稱代時則概不用介詞引介;謂語中心語由動詞「如」「若」「似」等充當時,比較對象直接作賓語。這種形式一般可以翻譯成「沒有……能比得上……」。例如:

(1)蟲莫知於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按:知,同「智」。

(2)學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勸學》)

(3)禍莫大於不知足。(《韓非子?解老》)

(4)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5)知臣莫若君。(《左傳?僖公七年》)

(6)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史記?高祖本紀》)

(7)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二)反問形式。與前一種形式相比,可以說這種形式用疑問代詞「孰」「何」「奚」或副詞「豈」代替了「莫」「無」,其餘部分則基本一致。在戰國中期以前,疑問代詞基本上祗用「孰」,晚期以後「何」「奚」等疑問代詞才開始出現在這種句式中。這種形式一般可以翻譯成「哪裡能比……」或「哪裡比得上……」。例如:

(8)能以國讓,仁孰大焉?(《左傳?僖公八年》)

(9)夫既以愛而不欺矣,言孰善於此?(《韓非子?難一》)

(10)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戰國策?楚策一》)

(11)若之力奚若我哉!(《列子?力命》)

(12)鈞之出地,以為和於秦也,豈若由楚乎?(《戰國策?魏策三》)——按:鈞,通「均」。

(13)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後漢書?逸民列傳》)

戰國晚期以後,「孰與」成為一個固定結構,也可以構成反問句,表示極比。例如:

(14)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15)夫恬淡少欲,孰與鳥獸?鳥獸亦老而死。(《論衡?道虛》)

極比也有肯定形式,不過在上古很少見。肯定形式用表示最高程度的副詞「最」,比較對象不在句內出現,而存在於語境當中。這種形式始見於戰國晚期。例如:

(1)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

(2)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孰易者?」曰:「鬼魅最易。」(《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3)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戰國策?趙策四》)

(4)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髪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第四節 強調與省略

強調和省略都是語用的表現。強調是在語言交際過程中為引起交際對象對謀一部分信息的特別注意或重視而採取一定手段使相關的語言成分得到凸顯。省略與強調正相反,為了表達的簡潔和經濟,而將某些不影響信息傳遞的成分省略掉。

一、強調

強調可以通過語音手段,也可以通過句法手段或辭彙手段。古代漢語已經是死去的語言,祗存在於書面文獻當中,所以語音手段的強調已經很不容易看出來,但句法和辭彙手段卻是很清楚的。古代漢語通過句法和辭彙手段進行強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易位

用易位方式進行強調,即用改變句子成分的分布位置的手段來實現語用上的強調。這種現象通常稱之為「倒裝」。前面說過的賓語前置用「之」「是」等標記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種強調性易位。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以及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也有人認為是強調性易位,但本書不採納這種說法。除此之外,古代漢語的強調性易位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謂語易位

謂語易位現象見於感嘆句、疑問句和祈使句,都是為了強調凸顯謂語部分,而將謂語易位到主語之前,前置的謂語和後置的主語之間一般有停頓,要用逗號或其它標點符號隔開。

感嘆句:

(1)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2)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3)美乎哉,山河之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5)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6)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7)甚矣憊!(《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以上前四個例子中易位的謂語後面都有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哉」,是一種表示強烈感嘆語氣的易位;例(5)易位的謂語之後用的是表示感嘆的語氣詞「乎」字,例(6)(7)易位的謂語後面用的是表示肯定的語氣詞「矣」,句子所表示的感嘆語氣不如前四例那麼強烈,但也是一種感嘆性強調。

疑問句:

(8)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

(9)夫子聞之,曰:「誰歟,哭者?」(《禮記?檀弓上》)

疑問句中謂語部分易位以表示強調的比較少見。以上兩例都是表示判斷的疑問句,前移的是由疑問詞語充當的判斷謂語。

祈使句:

(10)勖哉夫子!爾所弗勖,其於爾躬有戮。(《尚書?牧誓》)——按:勖(xù),勉力。所,如果。這句話的意思是:努力呀,你們!你們如果不努力,將對你們有懲罰。

狀語易位

狀語易位指將狀語從謂語動詞之前移動到謂語動詞之後。

古代漢語動量成分通常分布在謂語中心語之前。例如:

(1)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2)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莊子?山木》)

但是在強調動量成分的時候,則將它移到靠近句子末尾的位置上。具體情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移動。例如:

(3)公怒,鞭師曹三百。(《左傳?襄公十四年》)

(4)(齊侯)親推之三。(《左傳?定公九年》)——按:杜預註:齊侯自推喪車輪三轉。

另一種是將句子的其它成分加上「者」構成一個名詞性短語作主語的主語,而表示動量的成分作句子的謂語。例如:

(5)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戰國策?趙策三》)

(6)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戰國策?齊策三》)

(7)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

其它狀語也可以這樣易位。例如:

(8)子固非魚,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秋水》)

此例中「全」是「確實」的意思,本應出現在否定副詞「不」之前作狀語,現在將它移動到靠近句末的位置,使他成為句子的謂語,表示對它的強調凸顯。

賓語的臨時易位

這裡所說的賓語臨時性易位不包括前一章所說的幾種賓語前置的情況。古代漢語里句子賓語的臨時性易位比較少見,但有時也可以見到。例如:

(1)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雲。」(《左傳?僖公二十九年》)

(2)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例(1)「是生三犧皆用之矣」是後面「雲」的內容賓語,為了強調先說出來,再補說「其音雲」,形成賓語的易位;例(2)的意思是:說到禮,難道僅僅是說玉帛等禮物嗎?說到音樂,難道僅僅是說鐘鼓等樂器嗎?其中「禮」「玉帛」「樂」「鐘鼓」分別是「雲」的賓語,為了強調,都易位到謂語動詞的前面。

(二)加助詞「之」

用加助詞「之」的方式進行強調指的是下面這種現象:

(1)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詩經?鄭風?褰裳》)

(2)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詩經?周頌?維天之命》)——按:不顯,丕顯。

(3)子西曰:「勝如卵,余翼而長之。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傳?哀公十六年》)——按:「楚國第」意思是楚國任命官員的次第。

(4)(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萬章下》)——按:與,參與。被,沾潤。內,納。

(5)腹擊為室而巨,荊敢言之主。謂腹子曰:「何故為室之巨也?」(《戰國策?趙策一》)

以上各例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上結構助詞「之」,使句子在形式上變成一個不自足的單位,以此來凸顯和強調句子的感嘆語氣或反問語氣。參見第六課語文知識第一節「結構助詞」。

(三)加表示強調的語氣副詞

古代漢語的副詞「唯(惟、維)」是一個表示強調語氣的副詞,它可以加在各種成分的前面表示對該成分的強調。例如:

(1)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尚書?盤庚上》)

(2)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論語?述而》)

(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4)髧彼兩髦,實維我儀。(《詩經?墉風?柏舟》)

以上四例「唯」加在謂語之前,其中例(1)加在動詞謂語之前,例(2)加在形容詞性的謂語之前,例(3)(4)加在判斷句的判斷謂語之前。

(5)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尚書?盤庚上》)

(6)維三代尚矣!(《史記?太史公自序》)

以上兩例「唯」加在主語之前。

(7)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8)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以上兩例「唯」加在前置賓語之前。

(9)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尚書?洪範》)

(10)維昔皇帝,法天則地。(《史記?太史公子序》)

以上兩例「唯」加在時間狀語之前。

(11)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按:餼(xì),活牲口。牽,指牛羊等牲口。

(12)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左傳?昭公元年》)

此二例「唯」加在回指前文的關連性小句「是」之前,表示對該小句的強調。

古代漢語的強調副詞除了「唯」之外,還有「職」「繄」「伊」「羌」「謇」等。例證請參看「語氣副詞」中的「表示強調語氣」一節。

二、省略

省略是古代典籍篇章中的常見現象,歸納起來有四種情形,即語境省略、常識省略、風格省略和修辭省略。

(一)語境省略

語境省略主要是指省略在上文中已經出現的成分或下文中將要出現的成分的情況,是最常見的省略方式。省略在上文已經出現的成分叫做承上省略,省略在下文將要出現的成分叫做探下省略。

句子的主語、賓語乃至謂語都可以承上省略或探下省略,其中又以承上省略最為常見。

主語的省略

主語承上省略例:

(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論語?陽貨》)

(2)孟子見梁襄王,( )出,( )語人曰……。(《孟子?梁惠王上》)

例(1)的括弧里按順序分別承上省略了「陽貨」「孔子」「陽貨」。例(2)的括弧里都承上省略了主語「孟子」

有時相連的兩個句子的主語不同,而又分別承上文省略,這種情況需要認真分辨。例如:

(3)楚人為食,吳人及之,( )奔,( )食而從之。(《左傳?定公四年》)

(4)小國之事大國也,( )德,則( )其人也;( )不德,則( )其鹿也。(《左傳?文公十七年》)

例(3)「奔」的主語是「楚人」,「食而從之」的主語是「吳人」。例(4)「德」的主語是「大國」,「其人也」的主語是「小國」,「不德」的主語又是「大國」,「其鹿也」的主語又是「小國」。

主語探下省略例:

(5)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在戶,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詩經?豳風?七月》)

(6)(孟子)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 )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孟子?梁惠王上》)

例(5)的括弧了探下省略了主語「蟋蟀」。例(6)的括弧了探下省略了主語「吾」。

主語省略在對話中最為常見,有時需要仔細分辨才能搞清楚對話中的言語主體,甚至會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上引例(1)的下文按楊伯峻《論語譯註》的標點是:

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該書在第一個「曰」後加註釋說:「自此以下的幾個『曰』字,都是陽貨的自問自答。說本毛奇齡《論語稽求篇》引明人郝敬之說。」但是這段話也有另外一種理解。中華書局所出《新編諸子集成》本朱熹《四書章句》對這段話的標點是:

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朱熹解說這段話的意思時說:「……隨問而對者,理之直也;對而不辯者,言之孫(遜)而亦無所詘也。」按他的說法,這段話是陽貨與孔子的問答,其中第一個「曰」前省略的主語是「陽貨」,而第二第三個「曰」字的主語都是「孔子」。「好從事」句和「日月」句前面不僅省略了主語「陽貨」,而且省略了謂語「曰」。

賓語省略

賓語省略一般都是承上省略。例如:

(1)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 )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2)《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 )而娶( ),何也?(《孟子?萬章上》)

例(1)的後一個謂語動詞「好」後承上省略了賓語「衣紫」;例(2)的「不告而娶」後分別承上省略了賓語「父母」和「妻」。

介詞「以」「與」「為」的賓語省略比較常見。例如:

(3)曰:「牛何之?」對曰:「將以( )釁鐘。」(《孟子?梁惠王上》)

(4)豎子不足與( )謀。(《史記?項羽本紀》)

(5)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

例(3)的介詞「以」後省略了賓語「牛」;例(4)的介詞「與」後省略了賓語「豎子」;例(5)的介詞「為」後省略了賓語「我(項羽)」。

「使」「令」等使令動詞的賓語也往往省略。例如:

(6)請京,使( )居之。(《左傳?隱公元年》)

(7)令荊人得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 )率天下西面以與秦為難。(《韓非子?初見秦》)

例(6)「使」後省略了賓語「共叔段」;例(7)「令」後省略了賓語「荊人」。

謂語省略

謂語省略不如主語和賓語省略那麼常見,有時謂語連同其賓語一起省略。例如:

(1)且告以族,不( )以名。(《左傳?宣公十年》)

(2)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

(3)昔者,先聖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於響者,不()於響,( )於聲;善影者,不( )影,( )於形;為天下者,不( )於天下,( )於身。(《呂氏春秋?先己》)

(4)王曰:「騁而左右,何也?」曰:「召軍吏也。」「皆聚於中軍矣,()」曰:「合謀也。」「張幕矣,( )」曰「虔卜於先君也。」「徹幕矣,( )」曰:「將發命也。」「甚囂,且塵上矣,( )」曰:「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皆乘矣,左右執兵而下矣,()」曰:「聽誓也。」(《左傳?成公十六年》)

例(1)「不」後省略了謂語「告」;例(2)「以力」後省略了謂語動詞及其賓語「綏諸侯」;例(3)的幾個括弧里省略了謂語動詞「治」;例(4)的幾個括弧里都省略了詢問原因的判斷謂語「何也」。

體詞向心結構中中心語的省略

體詞向心結構有時會保留定語而將中心語省略掉。例如:

(1)魏惠王為臼里之盟,將復立於天子。彭喜謂鄭君曰:「君勿聽。大國惡有天子,小國利之。若君與大()不聽,魏焉能與小( )立之?」(《韓非子?說林上》)

(2)夏後氏五十( )而貢,殷人七十( )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孟子?滕文公上》)

(3)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莊子?讓王》)

例(1)的兩個括弧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語「國」;例(2)括弧了探下省略了中心語「畝」;例(3)括弧里承上省略了中心語「珠」和結構助詞「之」。

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之」之後,整個結構就變成了一個與一般的體詞向心結構相類同的結構,所以這種結構將「之」及其後面的成分省略掉,與一般的體詞向心結構省略中心語是一樣的。例如:

(4)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告子下》)

此例意思是「我(丹)治理洪水比禹治理洪水更出色」,全句本應是「丹之治水也,愈於禹之治水」,「禹」後省略了「之治水」三個字。

句子的省略

句子的省略指省略複句的一個分句。例如:

(1)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 )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墨子?尚賢中》)——按:般,通「頒」。

(2)毋妄言,( )族矣!(《史記?項羽本紀》)

(3)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將軍,( )吾豈憂匈奴哉?(《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例(1)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一個表示假設的分句「得賢人而使之」;例(2)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設的分句「妄言」;例(3)括弧位置承上省略了表示假設的分句「得廉頗、李牧為將軍」。

除了以上幾種情況外,語境省略有時可以同時省略多個成分。如前面舉到的《論語?陽貨》例中有同時省略主語「陽貨」和謂語動詞「曰」的情形;前面謂語省略的例(4)中有幾個句子不僅省略了表示詢問原因的判斷謂語「何也」,前面還省略了主語和謂語「王曰」。再舉一個例子:

(1)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都)(不過)五(國)之一,小(都)(不過)九(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此例後兩個句子都同時省略了中心語「都」「國」和謂語「不過」。

語境省略雖然主要是承上省略和探下省略,但不僅僅是這兩種情形。有時在交際的具體時空環境中一些事物是不言自明的,也可以省去不說出來。例如:

(1)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例中「亡無日矣」省略了主語,這句話是先軫對晉襄公說的,主語顯然是國家,是不言自明的。

(二)常識省略

常識省略指句子的某種成分表示的是一種常識性的或經驗性的事物,或者對於某種行為來說,這種事物是唯一的主體或對象,從而省略不說。例如《左傳》中「雨」作動詞是「天上降下雨(雪、雹)」的意思,如果是下雨,則一律祗說「雨」,而不說「雨雨」,如果是下雪或下雹子,則說「雨雪」「雨雹」。例如:

(1)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左傳?僖公三年》)

(2)庚辰,大雨雪。(《左傳?隱公九年》)

(3)秋,大雨雹,為災也。(《左傳?僖公二十九年》)

這是因為下雨是最常遇到的,是常識。另外,古人認為「雨」是天下的,《左傳?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可證。但是古代典籍中一般不說「天雨」,這是因為「天」是下雨的唯一主體。但如果說出來,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

(4)會天大雨,道不通。(《史記?陳涉世家》)

再舉幾個例子:

(5)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詩經?大雅?卷阿》)

(6)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詩經?小雅?正月》)

(7)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左傳?隱公元年》)

例(5)「自南」後省略了謂語動詞「至」;例(6)「自口」後省略了謂語動詞「出」;例(7)「娶」後省略了賓語「妻」。都是常識性省略。

(三)風格省略

風格省略指作者追求行文簡練,而將一些可省的語言成分省略掉。《史記》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代表。將《史記》中一些與先秦有關文獻中內容相同的部分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司馬遷行文洗鍊的具體情形。例如:

(1)冬十二月,齊侯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隊於車,傷足,喪屨。(《左傳?庄公八年》)——按:隊,通「墜」。

(2)冬十二月,襄公游( )姑棼,遂獵()沛丘。見( )彘,從者曰:「( )彭生( )。」公怒,( )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懼,墜( )車,傷足,失屨。《史記?齊太公世家》)

這兩段話的內容是一樣的,都是敘述齊襄公一次出獵時的情形,《史記》的這段話顯然是出自《左傳》。但《左傳》用了49個字,而《史記》祗用了37個字。《左傳》中幾處用介詞「於」的地方,《史記》都省略了。

(四)修辭省略

修辭省略指說話人為了某種表達效果而有意將某些語言成分省略掉的現象。《漢書?李陵傳》中有這樣一段話:

(1)(李陵)太息曰:「兵敗,死矣!」軍吏或曰:「將軍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後求道徑還歸。如浞野侯為虜所得,後亡還,天子客遇之,況於將軍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

這段話是李陵部下勸李陵暫時隱忍投降,不要以死相拼。叫李陵投降的話他說不出口,所以在「天命不遂」後將「不如暫時投降匈奴」之類的話省略掉了。但是他的這層意思很明顯,所以李陵聽後馬上制止他說,你不要再說了,我不戰死,就不是一個壯士。

《戰國策》里也有一個這種省略的典型例子:

(2)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盪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戰國策?齊策一》)

這段話講述的是靖郭君決意要擴建薛城,杜門不許別人勸諫。有一人故意將以大魚與海水的依存關係為喻的說辭壓縮為「海大魚」三個字,讓靖郭君聽後摸不著頭腦,從而獲得了勸諫的機會,並說服了靖郭君。

省略的方式雖然不止一種,但是都能從上下文的語境中看出來所省略的成分是什麼,即使像修辭省略,其具體的詞語不能從語境中看出來,但所表達的意思也能從語境中看出來。如果一個句子或一個語段,看上去有成分缺損,但從語境中卻看不出來所缺損的是什麼,那麼就不能視為省略。比如下面的情況不能看作省略了主語:

表示格言性或真理性內容的句子。例如:

(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3)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以使令動詞開頭的假設句。例如:

(4)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5)令臣以外為制於內,則是君人者亡也。(《韓非子?八奸》)

第五節 回指與關連

回指與關連是篇章結構的重要方面,了解古代漢語篇章結構中的回指與關連,對於了解古代漢語篇章文氣及獲得古代漢語的語感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回指

所謂回指,即篇章結構中通過指代性成分對前文出現過的成分的稱代以實現某種語用目的的一種手段。古代漢語中的回指從其所起的篇章作用來看,主要有三種,即照應性回指,凸顯性回指和關連性回指。

(一)照應性回指

前文出現過的成分或下文將要出現的成分,用指代性詞語來稱代以前後照應,從而使行文既簡潔又文氣一貫,這種回指就是照應性回指。古代漢語的四套指示代詞從語義作用上說有兩種功能,一是指別功能,二是稱代功能。所謂指別功能,就是利用指示代詞特別指明某種事物,或者利用指示代詞將某種事物與語境中存在的其它事物區別開來。所謂稱代功能則是指指示代詞在句子中稱代上下文出現的某種事物,或稱代存在於說話的時空環境中的某種事物。古代漢語的四套指示代詞絕大多數都具有稱代功能,詳細情況見「指示代詞」一節。從篇章語用角度說,指示代詞的稱代功能主要就是起照應作用。例如:

(1)(子犯)與從者謀於桑下,蠶妾在焉,莫知其在也。妾告姜氏。(《國語?晉語四》——按:蠶妾,養蠶的女奴隸。

(2)(唐且)曰:「……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戰國策?魏策四》)——按:色撓,因屈服而面色緩和下來。長跪,挺直上身和大腿,以膝蓋著地的跪勢。

(3)管仲對曰:「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社稷不定。」公曰:「吾不敢至於此其大也,定社稷而已。」(《管子?大匡》)

例(1)代詞「焉」照應前文出現的處所成分「桑下」,使聽話人(或讀者)對子犯與從者商量事情的場所與蠶妾所在的位置取得認同,從而對下文「妾告姜氏」所表達的含意能夠迅速理解。例(2)是唐且與秦王的對話,代詞「是」照應前文的「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使聽話人(秦王)能夠迅速將唐且所說的情形與今日可能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從而才有「色撓」的表現。例(3)是管仲與齊桓公的對話,代詞「此」照應前文的「霸王」。管仲勸齊桓公要想取得國內的安定,必須要確立更高的理想,那就是稱霸於諸侯。齊桓公聽後表示自己沒有稱霸於諸侯的雄心壯志,用「此」稱代「霸王」,表明他理解了管仲之言的意思。

(二)凸顯性回指

凸顯性回指指的是利用指示代詞將說話人要特彆強調的某種成分凸顯出來,以引起聽話人(或讀者)的特別注意。

前面討論過的賓語前置用「之」「是」等標記的情況,其中的「之」「是」等我們認為是助詞,起標記作用。但是這些助詞都是從指示代詞發展來的,其最初的功能就是回指,使前置的賓語得到凸顯。此外例如:

(1)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詩經?小雅?雨無正》)——按:出,通「拙」。

(2)唯東宮與西廣寔來。(《國語?楚語上》)——按:東宮,西廣,都是楚國軍營的名稱。

以上例子中的「是」「寔」出現在句子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起標記和凸顯主語的作用。這種用法的「是」「寔」我們也把它們看作助詞,但它們是從指示代詞演變來的,最初也是起回指的作用。

下面的例子是真正通過指示代詞的回指來凸顯被強調的成分:

(3)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荀子?子道》)——按:裾裾,盛服的樣子。

(4)爾即死,必於殽之嶔岩,是文王之所辟風雨者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按:嶔岩,險峻,這裡指險峻之地。

(5)扁鵲怒而投其石:「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戰國策?秦策二》)——按:石,治病用的石針。

例(3)「是裾裾何也?」意思是「如此衣冠楚楚的樣子幹什麼?」,指示代詞「是」回指前文「子路盛服」,使子路盛服的樣子得到凸顯。例(4)指示代詞「是」回指前文的「殽之嶔岩」,使「殽之嶔岩」得到凸顯。例(5)「使此知秦國之政也」意思是「假如(您)這樣來管理秦國的政治」,指示代詞「此」回指前文的「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之得到凸顯。

(三)關連性回指

關連性回指指通過指代性詞語的回指來關連句子或句子以上的篇章單位。關連性回指是古代漢語指示代詞的重要篇章功能之一,它們以關連小句的形式出現在兩個句子之間,回指前文,引出下文。例如:

(1)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恆為工。(《國語?齊語》)

(2)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左傳?昭公元年》)——按:貺(kuàng),賞賜的財物。

(3)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唯然,故多大國矣。(《左傳?成公八年》)

(3)北海之眾毋得聚庸而煮鹽,然鹽之賈必四什倍。(《管子?地數》)——按:賈,同「價」。

(4)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若其事立。(《管子?海王》)

(5)背盟而欺大國,此必敗。(《左傳?成公元年》)

(6)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二、關連

這裡所討論的關連,指的是篇章結構的關連。古代漢語中連詞在篇章結構的關連方面起作重要作用,但篇章結構的關連不僅僅依靠連詞。

古代漢語篇章結構的關連可以分為啟下關連和承上關連兩類。

(一)啟下關連

啟下關連又可分成三小類:標明、提起和待續。

標明即通過一定的詞語以標明邏輯關係,前面「連詞」一節中所討論的單向連詞除了提起連詞之外都屬於這一類,這裡不再舉例。

提起即通過提起連詞以引出一個篇章段落。例子請參看「連詞」節中的「提起連詞」部分。

待續即通過一定的詞語以顯示話語未完,提示交際對象等待下文。古代漢語表示待續關連的主要是語氣詞「者」「也」「則」,此外一些感嘆詞也兼具待續關連的作用。語氣詞「者」「也」出現在篇章的話題(單句的主語和複句的分句都可以成為篇章的話題)之後,表示後面將有對此話題進行陳述的後續成分,這種作用傳統叫做提頓作用,實際就是起標記話題以提示交際對象等待下文的作用。 「者」「也」可以單用,也可以連用。例如:

(1)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一》)

(3)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記?孟嘗君列傳》)

(4)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

(5)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

(6)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遊》)

(9)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韓非子?五蠹》)

「則」出現在疑問代詞「何」之後,用來詢問原因,要求後面給出答案。例如:

(10)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荀子?宥坐》)——按:任負車,載重的車子。陵遲,坡度平緩。

(11)不恃賞罰爾自善之民,明主弗貴也。何則?國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韓非子?顯學》)

(12)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鄒陽《獄中上樑王書》)——按:蓋,車蓋,車上用來遮陽遮雨的傘狀頂蓋。

感嘆詞出現在語句之首,除了表達強烈的情感語氣之外,也具有提示交際對象注意下文的作用。例如:

(13)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4)烏呼!天禍衛國也夫!(《左傳?成公十四年》)

(15)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莊子?養生主》)

(16)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按:斗筲,才識短淺。

(17)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二)承上關連

承上關連即通過關連性詞語承接上文以過遞到下文,雙向連詞是承上關連的主要關連性詞語,但承上關連不僅限於雙向連詞,前文討論的關連性回指,就是起承上關連作用。此外,一些短語乃至句子也起承上關連的作用。雙向連詞的承上關連作用請參看「連詞」節,下面舉一些用短語或句子來承上關連的例子:

(1)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左傳?隱公元年》)——按:寘,同「置」。

(2)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左傳?桓公六年》)——按:三時,指春、夏、秋。五教,指五種道德修養,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禋(yīn)祀,潔凈恭敬的祭祀。

(3)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國語?周語上》)——按:宣,宣洩。

(4)太伯不從,是以不嗣。(《左傳?僖公五年》)——按:嗣,繼承。

(5)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按:權,稱(重量)。

(6)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公孫丑上》)

(8)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按:領,脖子。由,通「猶」。

例(1)中的「既而」是兩個詞,「既」是「完」的意思,「而」是連詞,「既而」合起來表示「後來」的意思;例(2)的「於是乎」是一個介詞短語,字面的意思是「在這個時候」,這裡起關連作用,可以翻譯成「因此」;例(3)「是故」由指示代詞「是」和名詞「故」組合而成,意思是「這樣的緣故」,這裡起關連作用,可翻譯成「因此」;例(4)「是以」也是一個介詞短語,字面的意思是「因為這樣」,這裡起關連作用,可以翻譯成「因此」;例(5)的「然後」字面上是「這樣而後」的意思,這裡起關連作用,可以翻譯成「才」;例(6)的「然則」由指示代詞「然」和連詞「則」組合而成,字面上是「這樣,那麼」的意思,這裡起關連作用,可以翻譯成「那麼」;例(7)的「如此」是一個動賓結構的小句,字面上是「像這樣」的意思,它的作用主要是起關連作用;例(8)的「誠如是也」也是一個小句,字面上是「果真如此」的意思,主要作用是關連。

第六節 固定結構

一些詞語經常在一起配合使用,並表示一種特定的意義,這種短語或結構被稱之為固定結構。有一些固定結構已經在前面的章節中涉及到了,如「唯……是/之……」「孰與」「何如」等,下面再分析幾組常見的固定結構。

有以 無以

「有以」「無以」由動詞「有」「無」與介詞「以」構成。「有以」表示「有用來……的東西(辦法、能力)」的意思,「無以」表示「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能力)」的意思,確切的意思要根據具體的上下文來掌握。例如:

(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

(2)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按:信,指韓信。漂(pi?o)母,漂洗鍊絲、麻線的婦人。

(3)平原君家貧,未有以發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按:「平原君」指朱建。

(4)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僖公四年》)——按:包茅,闊葉草本植物,可以用來漉酒。縮酒,漉酒。

(5)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6)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

例(1)「有以」句可翻譯成「有用來使我國得利的主張嗎」;例(2)「有以」句可翻譯成「我一定會有重重報答您的辦法」;例(3)「有以」句可翻譯成「沒有可用來發喪的東西」;例(4)「無以」句可翻譯成「沒有用來漉酒的東西;」例(5)「無以」句可翻譯成「沒有保護妻子兒女的辦法」;例(6)「無以」句可翻譯成「軍營中沒有用來作樂的條件」。

何……為 無……為

「何……為」是表示反問語氣的固定結構,由疑問代詞「何」與語氣詞「為」構成,「何」也可以用「奚」來替換。「無……為」是表示否定祈使語氣的固定結構,由副詞「無」(通「毋」)與語氣詞「為」構成,「無」有時也用「毋」。「何……為」可翻譯成「為什麼要……」或「哪裡用得著……」,「無……為」可翻譯成「不要……」,中間插入的成分都是謂詞性成分。例如:

(1)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莊子?外物》)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3)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間為哉?(《莊子?駢拇》)——按:纆(mò),兩股搓成的繩索。

(4)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門焉。曰:「無入為也!」(《左傳?哀公十五年》)——按:門焉,在那裡守門。

(5)無久慁公為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按:慁(hùn),打擾。

(6)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史記?項羽本紀》)

例(1)「死何含珠為」意思是「死後為什麼要含著珠子」;例(2)「何辭為」意思是「哪裡用得著告辭」;例(3)「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游乎道德之間為哉」意思是「為什麼要像膠漆繩索那樣糾纏不清地在道德之間徘徊呢」;例(4)「無入為也」意思是「不要進去」。例(5)意思是「不要長時間地打擾你們了」;例(6)「毋徒弟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意思是「不要白白地使天下百姓父子奔波受苦了」。

何以……為 無以……為

「何以……為」「無以……為」中間插入的成分是體詞性成分,作介詞「以」的賓語。「何以……為」也是一個表示反問語氣的固定結構,可以翻譯成「要(用)……幹什麼」或「哪裡用得著」。其中的疑問代詞「何」也可以用「奚」「安」「惡」等疑問代詞來替換,「以」可以用「用」來替換。「無以……為」可以表示否定陳述語氣,也可以表示否定祈使語氣,表示否定祈使語氣時「無」也可以用「毋」,可以翻譯成「用不著……」或「用不著」。例如:

(1)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論語?顏淵》)

(2)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3)且使鬼神無知,又何用廟為?(《漢書?元後傳》)

(4)吾得一人,而一國之盜為盡矣,奚用多為?(《列子?說符》)

(5)惡用是鶃鶃者為哉?(《孟子?滕文公下》)——按:鶃(yì)鶃,鵝叫聲。

(6)世方亂,安用富為?(《三國志?魏書?溫恢傳》)

(7)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論語?子張》——按:叔孫武叔,魯國大夫,名州仇。

(8)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9)田叔曰:「上毋以梁事為也。」(《史記?田叔列傳》)——按:梁,指梁孝王。

例(1)「何以文為」意思是「哪裡用得著文呢」;例(2)「何以假為」意思是「為什麼要做假王呢」;例(3)「何用廟為」意思是「哪裡用得著廟呢」;例(4)「奚用多為」意思是「哪裡用得著很多呢」;例(5)意思是「哪裡用得著這鶃鶃叫的東西呢」;例(6)「安用富為」意思是「要富有什麼用」;例(7)「無以為也」是一個否定祈使句,介詞「以」的賓語省略了,意思是「不要這樣啊」;例(8)「無以家為也」是一個陳述句,意思是「用不著家呀」;例(9)也是一個否定祈使句,意思是「皇上不要介意梁孝王的事情」。

如(若、奈)……何 如(若、奈)之何

「如(若、奈……何」這個固定結構是由動詞「如(若、奈)」與疑問代詞「何」構成的,中間插入的是體詞性成分,表示「對……怎麼樣」的意思。在戰國中期以前,祗有「如……何」和「若……何」格式,「奈……何」格式是戰國中期以後才出現的。例如:

(1)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

(2)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詩經?唐風?綢繆》)

(3)雖從者能戒,其若異客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4)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盜充斥,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按: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諸侯的下屬屈尊來慰問我國國君的人。在,慰問。

(5)吾君老矣,國家多難,伯氏不出,奈吾君何?(《國語?晉語二》)——按:伯氏,指狐突。

(6)魏公叔痤疾,惠王往問之,曰:「公叔之疾,嗟!疾甚矣!將奈社稷何?」(《呂氏春秋?長見》)——按:公叔痤,魏國大夫。

例(1)「如予何」意思是「對我能怎麼樣呢」;例(2)「如此良人何」意思是「對待這個好小夥子,該怎麼辦呢」;例(3)「其若異客何」意思是「對待別國的客人,將怎麼辦呢」;例(4)「無若諸侯之屬辱在寡君者何」意思是「沒有辦法來妥善地保護諸侯下屬屈尊來慰問我們國君的人」;例(5)「奈吾君何」意思是「對咱們的國君該怎麼辦呢」;例(6)「將奈社稷何」意思是「對我們的國家將怎麼辦呢」。

「如(若、奈)之何」本是「如(若、奈)……何」的一種具體格式,其中的「之」是指示代詞,整個格式表示「對它(他)怎麼辦(樣)」的意思。例如:

(7)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詩經?齊風?南山》)

(8)年飢,用不足,如之何?(《論語?顏淵》)

(9)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

(10)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左傳?僖公十八年》)

(11)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莊子?盜跖》)

例(7)「如之何」意思是「對它(析薪、取妻)怎麼辦呢」;例(8)「如之何」表示「對它(用不足)怎麼辦呢」;例(9)意思是「對於寇深這種情況怎麼辦呢」;例(10)意思是「對於齊、秦兩國沒有答應這種情況我們怎麼辦呢」;例(11)「將奈之何」意思是「(先生)您將對他們怎麼辦呢」。

後來逐漸凝固成一個固定結構,其中的「之」字不再具有稱代功能,祗是一個虛化的成分,整個格式就基本上與「如何」「若何」「奈何」相同,用來詢問原因或辦法,表示「為什麼」或「怎麼樣」的意思,其中「奈之何」祗能用來詢問辦法,不能用來詢問原因。例如:

(12)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微子》)

(13)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14)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左傳?庄公十一年》)——按:粢盛,莊稼。

(15)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左傳?宣公十二年》)

(16)季康子曰:「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為政》)

(17)定公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18)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左傳?閔公元年》)

(19)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左傳?僖公十九年》)——按:無乃,可能。闕,欠缺。

(20)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補》)

例(12)至(15)中的「如之何」「若之何」在句子中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可以翻譯成「為什麼」;例(16)至(20)中的「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用來詢問辦法,可翻譯成「怎麼辦」,其中例(18)的「若之何」作狀語,在其它句子中都作謂語。


推薦閱讀:

古代良母之冠——孟母
禮儀典範 >> 古代女子飾物
古代四神精拓(朱培爾跋)
明清女性畫家展:看古代閨閣付諸筆端的閑情與才思
古代君王自稱「孤」、「寡」是最尊之詞

TAG:漢語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