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手作 』一方中國的墨。
一方中國的墨
導演 / 仲文 攝影 / 仲文 孔哲元 雷思雨 剪輯 / 孔哲元
【造物者說】
聽匠人說他們自己的故事
個人微信號:jmj365 歡迎交流
寫在前面
寫字為什麼要磨墨?
1.磨出來的墨顏色有層次變化,而非死黑一片
2.磨墨膠少,運筆更隨心所欲
3.磨墨可控制墨汁厚薄,更有精神
4.墨香清雅
5.墨色經久不褪
...
但詹汪平的理解卻更入人心
「人磨墨,墨磨人」
磨墨半小時
手穩,筆穩
人靜,心靜
則落筆如有神
今天我們講述的就是制墨師-詹汪平的故事
返鄉十三載
只為一方墨
江西,婺源,虹關村
明清時代享譽全國的 「 徽墨」 產地
有 「 徽墨名村 」 的美譽
古村建於南宋年間
「 吳楚鎖鑰無雙地,徽饒古道第一關 」
背枕青山,前臨清溪
整個村落嵌於錦峰秀嶺的自然之中
村口溪畔,屹立著一棵古樟
樹齡一千餘年,高二十六米,直徑三米五
冠幅達三畝,氣勢非凡
被譽為 「 江南第一樟 」,古樟樹下
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蜿蜒遠去
虹關村由詹姓建村
遷居落戶時 「 仰虹瑞紫氣聚於闕里 」
所以取名 「 虹關 」
清代《名墨談叢》記載
「婺源墨大約在百家以上,僅虹關詹氏一姓
就有80多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歙縣、休寧,
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別 」
制墨以詹姓為首
歷代名家輩出
... ...
▼
制墨人 - 詹汪平
詹汪平,八零後
從事古法製作徽墨已有十三年的時間
詹氏家族從清乾隆年間開始就一直做徽墨
歷史原因,制墨技藝漸漸失傳
他深感惋惜,特別希望把傳統的東西恢復出來
傳承下去
原本在廣東一帶打工的他
十三年前毅然返鄉,自覺傳承古法制墨
向伯父和附近村莊的老手藝人,老師傅請教學習
認真鑽研祖傳的配方
加上對家族裡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
逐步恢復了古時的制墨方法
自己製作各種工具,包括人工點煙的架子等
一步步體會摸索
完全不顧煙熏火燎,臟黑苦累
無數坎坷波折後
終於重新掌握了這門手藝
「 我當時就好像是有一種責任感一樣,
就是怎麼樣把我們家祖先的東西恢復出來,
這種信念下,十幾年前我就返鄉回來了。」
古法制墨
墨分為油煙墨和松煙墨
油煙墨用桐油、麻油、豬油等燒煙製成
松煙墨用松枝燒煙製成
詹汪平製作的是油煙墨
制墨工藝複雜,主要分為六個部分
制煙、制膠、和料、壓模、晾乾、描金
制膠,都是他去買牛皮自己熬制的
制煙又分為機器點煙和人工點煙
兩種煙質的區別是很大的
人工點煙時滿臉滿身都是黑灰
所以越來越少有人去從事這又臟又辛苦的工作
詹汪平則一直堅持自己點煙
他堅信地道的材料加上真正的手工
燒出來的煙集出來的墨才是純正的炭黑
品質可靠,不會出現其它的問題
1 - 制煙
①制油:桐子油出煙量大、品質好
▼
②點煙:將竹夾下的燈盞點燃
▼
③收煙:用刷子從竹夾碗上刷下煙灰,幾分鐘一次
▼
④過篩:將收集的煙灰過篩使之更加細膩,提高品質
▼
收好的煙灰需要放置一段時間「去火」
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
2- 制膠
①將牛皮洗凈,切小塊
▼
②以水浸潤、泡軟,下輔料和葯汁
▼
③重湯煮化,直至泡沫消失
▼
④凝鍊成膠,切分備用
▼
3- 和料
①稱量:按照一定的比例稱量煙灰,膠和輔料
▼
② 將膠蒸熱,和料
▼
③杵搗:放在墨墩上用六寸方鐵鎚反覆捶打成墨餅,冷卻放置
▼
4- 壓模
①再加熱,分塊稱量
▼
②將稱好的墨放入模具中,再放入坐旦中壓實
▼
5- 晾乾
拆出模具,放在晾墨架上陰乾,少則幾月,多則幾年
▼
6- 描金
根據模具壓出的花紋用金粉描金
▼
制好的墨
需要再晾乾半年至一年以上
接受歲月的洗禮和檢驗
古法制墨
是煙的升華凝聚
是對自然的提煉萃取
封印了時間
見證了執著
不斷進步發展的社會
各種現代書寫工具代替了原始的毛筆
電腦鍵盤手機輸入代替了原始的手寫方式
對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
一個即將淘汰消失的制墨手藝
重新把它拾起來 傳下去
又是何等艱難
慶幸有人不忘初心,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 我就是想能把幾百年的一個行當,
一個手藝傳承下去,就可以了,沒想過賺很多的錢,
也沒別的想法,平平淡淡的,挺好。」
End
推薦閱讀:
※胡潤稱中國至少260人身家百億 10億美元富豪超美
※中國童玩 | 鬥草
※中國有一座陵墓,至今無人能盜,只因康熙皇帝在墓碑上留了這句話
※中國的有錢人紛紛攜資出逃:為加拿大帶進10億多
※萬昌華:中國史學之祖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