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灌水120兆 全球金融晃不停
自由時報–2014年7月21日 上午8:40
〔自由時報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Fed)二○○八年十一月以來,累計採取三輪「以鄰為壑」的量化寬鬆(QE),市場預期將於今年十月底結束,估計六年下來,向市場釋出資金總規模高達三.九八兆美元,相當於台幣一二○兆元,約台灣八年國內生產毛額(GDP)。
帶來全球資產泡沫 貧富差距擴大
QE把全球金融市場搞得雞飛狗跳,帶來新一輪股價、房價泡沫,以及貧富差距擴大的負面效應;相較美國成為最大獲益者,包括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因鉅額資本流入而面臨匯率升值、資產泡沫及通貨膨脹壓力。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形容:「QE就像航空母艦,開過來波濤洶湧,開過去又波濤洶湧,台灣是艘小漁船,航空母艦在旁邊拚命晃的時候,就會受影響。」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擁有一五八年歷史、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揭開全球金融海嘯序幕,前Fed主席柏南克同年十一月推出QE1至今,共採取三輪QE。
就在柏南克卸任前夕,Fed去年十二月決議今年起逐次縮減QE3購債規模,若按每次會議縮減一○○億美元速度,預計QE最快於十月底結束,不過,這六年向市場釋出資金總規模已高達三.九八兆美元。
QE猶如從直升機撒錢(dropping money from a helicopter),同時壓低美國利率及匯率,加上美元又是國際準備貨幣,等於變相汲取他國財富。
舉例來說,美國去年底國外資產、國外負債分別為二十一.六兆美元、二十五.八兆美元,由於國外資產是以當地幣值計算,而國外負債則以美元計價,若美元貶值五%,美國即可獲利一.○八兆美元。
資金持續流竄 仍將衝擊新興市場
央行官員強調,即使QE結束仍不代表緊縮,只是把水龍頭關掉,而浴缸裡(全球金融市場)還有近四兆美元的資金在流竄,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仍將持續衝擊新興市場。
推薦閱讀:
※央媽對ICO市場政策落地,對虛擬貨幣融資市場進行一刀切定性
※船已到達第三站,我們的夢想是星辰大海new
※逸軒名匯:7.12黃金欲下探支撐,原油或延續跌勢
※下周會不會發生股災?——近年股災之全總結
※金融營銷的十大搞笑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