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五四精神或者五四新文化運動反思

1919年5月4日,由北大師生起手在北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五四愛國運動,運動後來波及全國的知識界和城市的工界與商界,學生們喊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賣國的二十一條!」等口號,隨後引發了聲勢浩大的抵制日貨運動。此次事件緣起於巴黎和會,當時的北洋政府出於自身私利和英美法的壓力將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中國是作為戰勝國與會的,卻要將自己國家權益的一部分從一個強盜的手裡交到另一個強盜的手裡,這是中國政府的恥辱,也是中國人的恥辱。

1919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中學的歷史課本中將這一天視為中國現代史的發端,且認為五四運動為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基礎。

五四運動同始於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是一脈相承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腐朽的晚清政府,名義上也成立了民國,然而許多國民的思想因千年封建桎梏(zhigu)的鎖閉仍處於一種懵懵懂懂的狀態,而作為社會良心的眾多知識分子面對國家日趨衰敗、飽受外國列強欺凌的慘象,出於一顆拯救國、民於水火之中的赤子之心,紛紛殫精竭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尋求救國之道。因此那時的社會思潮是多元的,五彩繽紛的,有實業救國論、文化教育救國論、德國的馬克思主義、俄國的赤色革命理論、西方的民主政體理論、蒲魯東的無政府主義、國內的改良主義和孫逸仙的孫文主義和三民主義理論,當然還有胡適之先生的「少談些主義、多研究些問題」的實用主義等等。從那時起到1949年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的30年間,經過大浪淘沙,也就只剩下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兩大思想流派,按毛潤之先生的詮釋,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與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從根本上來講應該是相通的。

在我上學的記憶里,好像年年都要開展紀念五四青年節的活動,文革以後,強調發展經濟,「五四」似乎就漸漸淡出了人們日常的政治生活。

這自然就引出了以下話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麼呢?「五四」和「五四精神」還重要嗎?第一點如果搞明白了,第二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準確一點應該說五四運動在本質上是一場偉大的愛國主義民眾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一場演練,是民眾覺醒中主動參與社會政治的吶喊,而五四精神的核心應當是新文化思想。可以說沒有新文化運動就沒有「五四」。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是對社會和文化本源的評判和思考。新文化運動激烈抨擊封建禮教,倡導人性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他們推崇德先生和賽先生,倡導科學和民主精神成了當時社會的新思潮。從那時算起,到如今這兩位先生已經有九十高齡了,現今他們倆日子過得怎麼樣呢?賽恩斯先生日子過得馬馬虎虎,還比較滋潤。你們不是要搞經濟嗎?離開我賽先生肯定玩不轉,開放之初你們想用市場換技術,外企把你們的市場能占的都佔了,而且代價很便宜,可是你們買來的技術並不便宜,核心技術根本就拿不到,市場如同戰場,人家的看家本領打死他也不會給你的。中國對新科技的引進和模仿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可是科學的生命力在於創新,科技創新年年在喊,成效卻並不明顯。另一位德莫克利特先生,日子倒是過得天真爛漫,可能是因為出生於西域,來到中土有點水土不服,耄耋之人看上去競如同五六歲的孩童一般,很不成熟。這也難怪,中國幾千年來封建專制思想的慣性實在是太大了,它像細脖頸的水缸,將德先生困在裡面,讓他只長腦袋不長身子,因為長期缺少正常的行知環境,智力維持在幼稚班水平,大人讓他說什麼,他就說什麼,瞭然無趣。想想也真是的,如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還真不如當年讓那些五四的先知們引進一隻花里胡哨的西方鸚鵡來得更加實在。

縱觀中國千年歷史,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創新。

第一次是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種思想流派爭鳴,比較有名的有法家、儒家和墨家,以後各朝代統治者各取所好。孔子在世直至宋明以前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儒家並不佔主流地位,但出現了彪炳史冊的秦、漢、唐三朝。儒家之說經宋明理學規整站住了腳跟,而宋、元、明、清四朝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麼「三從四德」,這些儒家說教成了封建統治者手中殺人不見血的利刃。它們如同老太婆的裹腳布把中國民眾的思想裹了個結結實實。在反動統治者眼中,民眾只是會說話的工具,長著兩條腿的牛羊,沒有人的尊嚴、沒有說話的權利、更不允許有思想的自由。

第二次便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化運動,當年魯迅、胡適等都曾是了不起的風雲人物。新文化運動是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他們發出砸爛孔家店的革命性呼號。今天倘若對新文化運動和五四精神進行反思,有幾點是值得深思的:首先對儒家思想不應當全盤否定,更不應當全盤接受,而應當對其進行認真的梳理和篩選,留下有用的、清明進步的;去除無用的、腐朽反動的。其次,應當看到五四以來反封建禮教的鬥爭並不徹底,由此衍生的許多社會矛盾和問題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再次是有破還應當有立,可是我們90年來,在思想和文化領域又立了些什麼呢?有沒有出現過能夠流傳千百年的真正屬於中國自己的新的文化和思想呢?中國的學者教授可謂成千上萬,一抓一大把,可是有沒有出現過一兩個如諸子百家中那些稱得上是「開創山門」的文化大師和思想大家呢?可惜的很,統統都沒有。這是中國之悲,世紀之痛。

第三次是文革至結束以後至今及延後的一段時期。歷經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運動。雖然前期有姚文元的所謂評新編歷史劇,後期有評水滸、批孔、批儒和推崇法家,但除了幾個樣板戲還有點新意,其他都算不上是文化和思想層面的探索和研究,更談不上是文化和思想的創新和發展,而是借題發揮,指桑罵槐,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因此可以說文化大革命並不是真正的「文化」大革命。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經濟上有了很大改觀,社會結構也有了很大變動,現在正處在關鍵的轉型期,相應的將迎來重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創新的繁榮期。思想和文化上的進步,這是社會取得根本性進步的標誌和必備前提。也是一種已被歷史所證明的社會發展規律,它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意志而改變。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可以預見,廣大民眾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創新必將衝破一切藩籬和艱難險阻,迎來一個超越任何歷史朝代的強盛和現代的文明中國。

倘若從更寬一些的層面來解讀什麼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

五四精神是一種朝氣蓬勃,充滿青春活力的清新形象,

五四精神是一種一往無前、捨我其誰的大無畏氣概,

五四精神是一種為追求真理不惜犧牲自我的堅定信念,

五四精神是一種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

五四精神是一支振興中華、喚起民眾奮進的號角,

五四精神是一柄刺向腐朽黑暗和魑魅魍魎的利劍,

五四精神其實就是它自己,

是一篇讚美科學、民主和人性解放的壯麗詩篇!

最後我要說一聲:五四精神,久違了!


推薦閱讀:

北大紅樓: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
辛允星:新文化運動中「激進主義」的兩個面相
新文化運動的目的是什麼
部編版:八上第12課《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提倡哪些「新思想」

TAG:運動 | 文化 | 精神 | 新文化運動 | 反思 | 解讀 | 五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