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治療三大誤區(原創) 頸椎病是因椎間盤老化,膨出或突出壓迫周圍神經根、脊髓、交感神經、椎動脈等,導致種種不適。根據受累組織和結構不同,主要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動脈型五種類型。神經根型最常見,脊髓型最嚴重。 神經根型最常見,約佔頸椎病的60%至70%。這類患者常出現手臂到手指的麻木、疼痛或肢體皮膚感覺減退。
頸型頸椎病較輕,病人常感覺頸肩僵硬、疼痛、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手臂無力等。 交感神經型常表現為頭痛、頭沉、頭昏,枕部或頸後痛,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睛乾澀,心跳加快等。 椎動脈型主要表現為眩暈,這種眩暈往往與頭的位置有關,患者常在轉頭或低頭、抬頭時突然眩暈甚至摔倒。 脊髓型是頸椎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可有頸肩、下肢僵硬,胸腹和四肢緊束,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綿軟如踩棉花,甚至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和四肢癱瘓等。
當前頸椎病治療誤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誤區1:亂按摩 脊髓型頸椎病,在急性期絕不能按摩、推拿、牽引,否則會加重脊髓功能障礙,嚴重的可導致癱瘓。中醫手法有很多講究,絕對不是隨便按按、捏捏這麼簡單,因此,即便是那些需要推拿、按摩的,也必須到正規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 誤區2:亂用藥或儀器消除骨刺 如今,不少宣稱「能迅速消除骨刺,全面治療頸椎病」的治療藥物和儀器,迷亂了很多患者的眼睛和頭腦,使他們把治癒頸椎病的希望放在通過這些藥物或儀器消除骨刺上。其實,頸椎病治療的重點不是除骨刺,而是減輕或消除組織壓迫,去除或明顯緩解癥狀。
其實,頸椎間盤老化使韌帶鬆弛、椎體不穩時,鄰近關節就會長出骨刺,以減少關節負荷,幫助椎體穩定。80%以上的頸椎病患者都有骨刺。適當的骨刺對脊柱關節具有保護作用,對人體有利無需治療。但少數患者骨刺生長過度,壓迫周圍組織,使癥狀加重時就要治療了。而這種治療,需手術解決,藥物和儀器無法辦到。骨刺與正常骨骼成分相同,若藥物、儀器能將骨刺「消」掉,也一樣會將正常骨骼「消」掉。此外,藥物都有一定副作用,亂服藥還易引起肝、腎功能損害,刺激胃,影響白細胞等,並有可能掩蓋真實病情,延誤治療。 誤區3:恐懼手術 頸椎病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類。前者主要包括藥物、理療(牽引、磁療、熱療等)、神經阻滯、針灸及中醫手法等。手術治療又包括微創手術和開刀手術兩類。微創手術無需開刀,利用特殊儀器經皮穿刺到達椎間盤病變部位,完成治療。具有風險低、無出血、對脊髓和神經影響小、脊柱穩定性受損輕微和患者痛苦小、恢復快、無需長期限制頸部活動等優點,是當前國際治療頸椎病的主流手術方法。因此,患者完全不必一聽手術就害怕、就拒絕,因為現在微創技術已很成熟。 頸椎病類型多、表現複雜,治療因人、因病而異。但不管採取何種療法,都應力求讓患者以相對少的費用和最小的創傷,解除或明顯改善癥狀,恢復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