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黨制度是對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也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政黨制度已在我國實踐了67年,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要增強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自信,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模式。這是堅持和完善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充分發揮制度效能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強「四個自信」,為人類政治文明作出中國貢獻的內在要求。
一、根植中國土壤的政黨制度創新
我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近代中國社會政治變革中,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政治發展實踐相結合,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共同探索和創造出來的。它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世界民主政治的拓展。
一黨領導與多黨合作的有機結合。在多黨合作格局中,中國共產黨居於領導地位,各民主黨派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這種領導不是組織領導,而是政治領導,即對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方針政策的領導。它建立在黨際關係平等的基礎上,寓於民主協商之中,注重發揮民主黨派的主動性,使民主黨派自覺接受和實行中共的政治主張,其意見建議又成為中共領導能力的重要來源。這種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制度結構,既保證了多黨合作的政治方向,又發揮了民主黨派的積極性,形成了推進共同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黨執政與多党參政的有機結合。在國家政權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這種執政黨與參政黨的關係,完全不同於西方兩黨制、多黨制中的執政黨與在野黨(反對黨)的關係。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建立在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礎上,是合作中依法長期執政;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不以謀取執政權為目的,更不是通過制約、反對把執政黨搞下去,而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重要人選的協商,參與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參與重要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協助和支持執政黨更好地執政興國、執政為民,在國家政治結構中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執政黨與參政黨的和諧共處,保證了國家政治穩定,避免了政治內耗,極大提高了國家治理的效能。
政黨協商與民主監督的有機結合。多黨合作的方式是政黨協商,要旨是互相監督。政黨協商中,各民主黨派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就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供執政黨和政府決策參考;互相監督中,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執政地位,民主黨派主要以提意見、作批評的方式,對中國共產党進行政治監督。這種黨際監督,有利於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工作,克服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現象,能夠發揮黨內監督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政黨協商與民主監督相輔相成,對優化決策、減少失誤、糾正偏差,形成科學民主決策的體制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政黨制度與政治制度的有機結合。我國多黨合作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主要通過選舉和投票行使國家權力,使立法和決議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主要通過民主協商行使民主權利,使法律和政策制定更加充分地反映社會各方面成員的願望和智慧。我國多黨合作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機銜接,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兩會制」,實現了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有機結合,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二、長期實踐彰顯優越制度效能
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是否具有優越性和生命力,不在於是競爭性還是合作性,而在於在社會實踐中所彰顯出的實際效能。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經歷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中,顯示了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生命力。
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共同的奮鬥目標。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恢複發展國民經濟,還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無論是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是改革攻堅、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都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形成了強大的發展合力,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擴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實行人民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始終是我國多黨合作的政治目標和實踐。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等黨外人士,共同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協商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推動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改革開放中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協商更加規範,在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中充分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目前,佔世界約1/5人口的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國家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切實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既彰顯了多黨合作制度對人民民主的重要促進作用,也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
保持社會政治和諧穩定。我國的多黨合作以凝聚共識為價值取向,以和而不同為基本理念,以體諒包容為胸襟氣度,在政治協商中求同存異、充分包容,在民主決策中體現多數、尊重少數,創造出一種民主、和諧、穩定的政治環境。這種「合」與「和」的統一,對中國社會及各方面成員產生了深刻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無論是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還是改革開放後面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等不利形勢,我國始終保持了社會政治穩定,這與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是分不開的。
維護和實現人民利益。我國的多黨合作既是政治共同體,也是利益共同體,以維護、實現和發展人民利益為依歸。中國共產黨制定方針政策,既著眼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照顧包括民主黨派及所聯繫群眾在內的同盟者利益;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既考慮黨派自身利益,又著力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實現了整體利益與群體利益的統一,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統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結構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著眼民生改善,在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各種利民惠民政策;參政的各民主黨派圍繞民生改善,積極建言獻策,提供智力人才支持,開展各種形式的扶貧幫困和社會服務,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
實踐證明,我國多黨合作制度能夠凝聚經濟發展合力,實現有序政治參與,促進國家社會和諧,增進人民群眾福祉,既是實現政通人和的重要制度保障,也蘊涵著現代化的治理方式。
三、體現和實現人民民主的有效形式
人民民主是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根本價值取向,多黨合作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特別是多黨合作具有的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維護穩定等重要功能,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政黨制度「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
執政黨和參政黨共同參與國家政權,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政治參與是人民民主的內在要求和基本前提。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中,參與國家政權主要是競選中獲勝的執政黨(執政聯盟),在野黨(反對黨)既不能參加國家政權,其意願也很難在國家法律政策中得到體現,最多只能在對執政黨的制約中得到部分體現和實現。
在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和參政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等都參與國家政權,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和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等擔任領導職務;參政黨等黨外人士在各級人大的代表、常委中佔一定比例。特別是執政黨和參政黨及無黨派人士的社會基礎,涵蓋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等各方面社會成員,從而使國家政權的構成更具有廣泛性、代表性和人民性,體現和實現了人民政權人民參與、人民主權人民作主。
投票權與參與權有機結合,保障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選舉投票是一種重要的政治參與,但並不是政治參與的全部和唯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後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中,人民的政治參與主要體現在幾年一次的周期性投票上,投票後的政治運作則是選舉獲勝的執政黨及政治精英的事。
我國多黨合作制度既是有序政治參與的平台,也是科學民主決策的機制,通過規範的政黨協商、政協協商和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及社會各界人士,經常就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重要政策的形成、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等提出意見建議。這種參政黨與執政黨協商議政、共商國是,使包括民主黨派等黨外人士在內的社會各界成員在投票選舉後得以繼續進行實際的政治參與,促進和實現了人民的選舉權與政治生活持續參與權的有機統一,人民民主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程民主、實質民主。
參政黨對執政黨的民主監督,展示了人民民主的建設性。體現民主要求的監督權是一把雙刃劍,作為對人民主權的保障,在野黨(反對黨)的監督能夠防止執政黨對公權力的濫用;作為對權力的制約,又容易導致執政黨與在野黨(反對黨)的零和甚至負和博弈,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民主黨)上台後大力推行醫療改革方案,由於共和黨堅決反對、多次阻撓,致使美國政府兩次站在債務違約的懸崖上,並導致政府一些部門一度關門歇業。
我國多黨合作制度中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作為高層政治監督,它不是反對、打擊和搞垮執政黨,而是幫助執政黨避免錯誤、減少失誤,更好執政為民;它既以批評的正確性完善政策、改進工作,又因批評的「柔性」而不致影響執政和行政效率;它既體現了對執政黨執政權力的制約,又體現了與執政黨在推進共同事業上的合作,有利於權力的合理充分使用。這種富於建設性的民主監督,改變了監督權就是制約、限制、反對的單一作用,豐富了監督權的內涵,釋放出更多的正能量。
堅持民主與集中的統一,增強了人民民主的有效性。人民民主無論是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和決策機制,還是作為一種國家治理方式,應當也必須具有較高的實際效能,否則就是貶值民主、低效民主和無效民主。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建立在權力分割、互相制衡的基礎上,繁瑣程序和彼此制約在防止權力濫用上具有積極作用,但始終難以克服為反對而反對導致的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難以集中、效率低下等弊端。
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在維護共同政治目標、政治原則和政治方向的基礎上,鼓勵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等積極發表意見建議,勇於提出不同意見,體現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在政黨協商和政協協商中,執政黨與參政黨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充分吸納合理意見,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體現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這種廣泛民主與高度集中的統一,使執政黨在治國理政中,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及時決策辦成事、保持清醒少出事,使人民權力真正能夠為人民謀福利。
綜上所述,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世界政黨政治發展中絢麗的花朵,與西方國家競爭性制度相比毫不遜色,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也沒有任何理由對西方政黨制度盲目崇拜。同任何政黨制度一樣,我國的多黨合作制度在實踐發展中尚有不足之處,需要切實改進和完善,但這決不能成為缺乏底氣、失去自信、盲目照搬西方政黨制度的理由。只要我們立足國情、始終堅持、保持自信,善於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包
推薦閱讀:
※如果天父上帝存在,人類可是其唯一的逆子?
※一點微小的想法
※當今社會引發人類思考
※一部分第五章: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2)
※盧德之:人類社會理當為至善而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