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BBC談「西方崩潰」,台灣英美派「公知」怎麼辦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4月,BBC刊載《西方文明可能以何種方式崩潰》一文,闡述西方的現代危機,很精彩。對於西方人能深切檢討自己,我們必須表示敬意,因為不斷地自省,是先進文明的特徵。

西方即將崩潰說,其實早有人預警,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1918年-1922年出版的《西方的沒落》。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一反西方主流的「進化」歷史主義,主張「循環」歷史說,預言西方文明必然衰敗的結局。

有別於這次BBC的文章以經濟、生態、財政面向看問題,斯賓格勒以文化的面向,剖析歷史與未來。由這兩種論調的差異,可見歷經了100年的全球化發展,人們對歷史解釋的變遷:百年前大家談民族主義、文化形態,今天則以不同的角度,回頭分析民族、文化與文明的危機。

循環與線性史觀

西方沒落一說,隨著全球化史觀的發展,已有相當多的論述。若以10年前與今天比較,西方的全球史觀,已有將中國從邊緣轉移至核心探討的趨勢。不過,絕大部分還是以「西方中心」為主流敘事模式,並以一種「特例」的眼光,看中國崛起現象,尤以英美知識圈最為明顯。歷史到底是「線性進化」或是「循環發展」這個問題,因為中國文明重回聚光燈下,而益顯突出。

斯賓格勒的歷史循環理論,從來不是西方學界的主流看法,然而,傳統中國卻一直都謹守循環史觀,例如一般市井小民也聽過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中國從未主張(或彰顯)歷史趨勢是線性進化,而我們反覆強調循環論的文化基因,早在諸子百家時代就已確立,爾後的思想主軸儒、道、佛,也都一致地認為循環才是真理。

換言之,我們從來不相信歷史會往某一方向直線發展而不回頭,但這卻是近代西方史觀的基石,斯賓格勒算是非常特別的例子。這便是中西文明顯著的差異之一。

在21世紀後,種種跡象顯示西方文明的發展確實遇到了瓶頸,甚至危機四伏,高度複雜而脆弱的全球經濟網路,以及在民粹猖獗下西方核心價值的挫敗,各種崩潰論便應運而生。當西方人開始認真思考「民主、自由的社會將會失敗,而像中國這樣擁有更強大的政府的國家將是贏家」時,暗示著循環史觀可能要再次挑戰線性史觀的權威性,說白了,西方視自由民主為進步價值,且不會走回頭路這一看法,受到現實的嚴重挑戰。

自由、平等 v.s. 秩序、平衡

在文藝復興後,西方思想界將自由與平等雙重價值,拉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並搭上海權時代與工業化的浪潮,散播至世界各地。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對「自由」的那種宗教式狂熱,影響深遠,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也在西方社會風行草偃。相對於此,東方的中國,思想核心則是秩序與平衡,這兩項中華文化里的最顯著的概念。

另一方面,籠統地說,西方講究個人主義,中國講究群體主義,這在歐洲始終無法建立統一政權,而中國始終追求一統的面向上,多少也可看出明顯的不同。個人主義加上自由與平等,成為西方民主制度與自由貿易的基礎,與西方核心價值,並透過霸權主義得以實現西方「線性的進步」。直到如今,經濟的巨輪轉動趨於停滯,連帶使得根植於此的西方價值也岌岌可危。

看崩落的自己,看崛起的中國,西方人開始找中國秘方圖存。

其實,中國秘方無他,秩序與平衡而已。

現代中國的全球經濟戰略,講究國與國之間的互利互惠,就是一種平衡的觀念,這與300年前西方文明以掠奪崛起,大異其趣。在《西方文明可能以何種方式崩潰》一文中,以羅馬帝國的崩潰為例,警示現代西方社會是在走過度擴張的老路,最終要超過自己能負擔的規模,反向內塌。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就是「失衡」。在中國的史書上,歷代知識分子也痛批同樣擴張過度的漢武帝,民窮財竭的結果,還是得走上內縮。漢武帝前後兩個治世,都是在外患與經濟問題之間找到平衡的顯例,而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漢族)總有反對擴張的傾向,原因就是對失衡與失序的反感。

所以,當中國說自己不會成為第二個美國,西方人不大相信,就是因為不了解文化基因的差異。我們說的「王道」,中華文化圈內的日韓或許還能理解,在西方人主流的「線性」思考里,特別是英美霸權里,是不一定能找到這種東西的。那麼,為何深受英美教育洗禮的部分台灣「公知」,死抱「中國威脅論」,也就不難理解。


推薦閱讀:

遇到挫折你會怎麼做?
? 烘焙DIY:烘焙後剩下來的蛋白你是怎麼處理的?來看看別浪費
三毛:怎麼吃飯,決定了婚姻能走多遠
貔貅必須喚醒後才可招財聚寶 進來看看怎麼做
健康視頻 | 醫生說其實很多人都會得抑鬱症,這是怎麼回事

TAG:台灣 | 西方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