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麵包的基本工藝與技術
(1)原料和輔料 麵包的基本原料有麵粉、酵母、食鹽和水,其餘的則為輔助原料。
①麵粉 生產麵包宜採用筋力較高的麵粉,我國麵包專用粉的主要要求:精製級—濕麵筋≥33%,粉質曲線穩定時間≥10分鐘,降落數值250~350秒,灰分≤0.60%,普通級—濕麵筋30%,粉質曲線穩定時間7分鐘,降落數值250~350秒,灰分0.75%。
②酵母 現在廣泛採用即發活性乾酵母進行麵糰發酵,早期的老面發酵和液體酵母已少見。
③食鹽 應選用精製食鹽。
④水 要求衛生、可飲用,中硬度(8~10度)、微酸性pH5~6)。
⑤糖、油脂、蛋品、乳品、果料 普通麵包一般只添加適量的糖和油脂,花式麵包除糖、油脂外,還應使用一定的蛋品、乳品和果料。從油脂的工藝性能來有,固體油脂(如起酥油和人造奶油)要比液體油好。
⑥面質改良劑 主要有氧化劑、還原劑、乳化劑、酵母食物、酶製劑、硬度和PH調節劑等,常配成麵包改良劑供應市場。
(2)工藝流程 麵包生產工藝有一次發酵法、二次發酵法、速成發酵法、液體發酵法、連續攪拌法和冷凍麵糰法等,現代麵包製作工藝雖然很多,但都是在傳統發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內外通常採用的工藝流程如下: 一次發酵法(直接法):調製麵糰→發酵→分割搓圓→中間醒發→整形→入盤(聽)→最後醒發→烘烤→冷卻→包裝。 二次發酵法(中種法):調製種子麵糰→發酵→調製主麵糰→延續發酵→分割搓圓→以後工序同一次發酵法。 速成法(不發酵法):調製麵糰→靜置(或不靜置)→壓片→分割搓圓→以後工序同一次發酵法。
(3)麵糰基本配方 一次發酵法和速成法的基本配方:一次發酵法—麵粉100%,水50~65%,即發酵母0.5~l.5%,食鹽l~2.0%,糖2~12%,油脂2~5%,奶粉2~8%,麵包添加劑0.5~1.5%;速成法—麵粉100%,水50~60%,即發酵母0.8~2%,食鹽0.8~1.2%,糖8~15%,油脂2~3%,雞蛋1~5%,奶粉1~3%,麵包添加劑0.8~1.3%; 二次發酵法的基本配方如下:種子麵糰—麵粉60~80%,水36~48%,即發酵母0.3~l%,酵母食物0.5%左右;主麵糰—麵粉20~40%,水12~14%,糖10~15%,油脂2~4%,奶粉5~8%,食鹽l~2%,雞蛋4~6%。 具體使用時,各原料的用量應根據不同品種調整。
(4)技術要點 ①調製麵糰 一次發酵法和速成法的投料順序為:先將水、糖、蛋、麵包添加劑在攪拌機中充分攪勻,再加入麵粉。奶粉和即發酵母攪拌成麵糰。當麵糰已經形成,麵筋尚未充分擴展時加入油脂,最後在攪拌完成前5~6分鐘加入食鹽。攪拌後的麵糰溫度應為27~29℃,攪拌時間一般在15~ 20分鐘。
二次發酵法的投料順序為:將種子麵糰所需的全部原輔料於攪拌機中攪拌8~10分鐘,麵糰終溫應控制在24-26℃進行發酵。再將主麵糰的水、糖、蛋和添加劑投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並加入發酵好的種子麵糰繼續攪拌使之拉開,然後加麵粉、奶粉攪拌至麵筋初步形成。當加入油脂攪拌到與麵糰充分混合時,最後加食鹽攪拌至麵糰成熟。攪拌時間一般為12~15分鐘,麵糰終溫為28~30℃。麵糰攪拌成熟的標誌是:表面光滑、內部結構細膩,手拉可成半透明的薄膜。 攪拌機:小型廠一般採用立式鉤叉型和螺旋型,大中型廠一般採用卧式X型、Y和S型,均以能變速為好。
②麵糰發酵 發酵室的理想溫度為28~30℃,相對濕度為75%~85%。一次發酵法的發酵時間約為2.5~3小時,當發酵到總時間的60%~75%(或體積達到原來的1.5~2倍)時進行翻面。發酵成熟度的判斷可採用手按法,用手指輕輕按下麵糰,手指離開後麵糰既不彈回也不下落,表示發酵成熟。二次發酵法的種子麵糰發酵時間為4~5小時,成熟時應能聞到比較強烈的酒香和酸味。主麵糰的發酵時間從20~60分鐘不等,成熟時麵糰膨大,彈性下降,表面略呈薄感,手感柔軟。
③分割 最好在20分鐘內將一料麵糰分割完畢,方法有手工或活塞式分割機。
④搓圓 一般用手工或傘形搓圓機。
⑤中間醒發 溫度27~29℃,相對濕度70%~75%,時間12~18分鐘,醒發程度為原來體積的1.7~2倍,設備有箱式醒發機等。
⑥整形 用手工或機械將麵糰壓片、捲成面卷、壓緊然後做成各種形狀。手工適於製作花色麵包,機械適於製作主食麵包,整形機有直線形、直角形等。
⑦入盤或裝聽 花色麵包用手工裝入烤盤,主食麵包可從整形機直接落入烤聽。要注意麵坯結口向下,盤或聽應預先刷油或用硅樹脂處理。
⑧最後醒發 在醒發率(箱)內完成 溫度38~40℃相對濕度85%左右,時間55~65分鐘,醒發程度為原來體積麵包烘烤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膨脹階段:上火略小,下火強,時間佔總烘烤時間的25%~ 30%。 定型階段:上火及下火都強,時間佔35%~40%。 上色階段:上火下火均弱,上火高於下火,時間佔30%~40%。
烘烤溫度和時間與生坯重量、體積、高度和麵糰配方等因素有關,很難作統一規定。掌握的一般原則是:體積小、重量輕,配方中糖、蛋、乳用量較少,坯形較薄的應採用高溫短時的烘烤。反之應進行低溫長時間的烘烤。
以隧道爐為例,烘烤條件參考如下:上火—前區170~190t,中區210~230t, 後區160~180t;下火—前區200~220t,中區210~230t,後區140~160t;麵包重—前區50~80克,中區100~150克,後區500克;以上烘烤時間—前區10~15分鐘,中區20~25分鐘,後區30~60分鐘 對能控制上、下火的層式烤爐,應按三段溫區的原則分階段控溫。旋轉爐和有些烤箱不能控制上、下火,可按溫度均衡法、前低後高法或前高後低法進行烘烤。 爐內濕度對麵包烘烤質量有重要影響,如濕度過低,麵包皮會過早形成並增厚,產生硬殼。因此宜選擇有加濕裝置的烤爐。 冷卻與包裝 烘烤完畢的麵包,應採用自然冷卻或通風的方法使中心溫度降至35℃左右,再進行包裝銷售.
`
推薦閱讀:
※《你與主廚的小聚會》
※親手烘焙椰蓉麵包 才是周末閑來無事時的最佳選擇
※椰蓉麵包的做法
※麵包製作學系統知識:原料篇……麵粉3
※[你還有一份情人節禮物未領取,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