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堂教學民主化的理性認識

關於課堂教學民主化的理性認識2003-09-25作者(來源):葛乃和

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是針對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家長制」,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學觀念,要求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寬鬆、平等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意識,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的發展目標,自我優化、自我創造的建構意識和能力。本文擬以教學民主化為切入口,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有關問題作些探討。 一、教學目標:分層性 課堂教學目標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學習所實現的某種境界,它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是教學民主的重要體現;無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分水嶺。學生在智力水平、行為習慣、知識背景、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性影響著施教者所期望的教育目標的實現。若用千篇一律的尺度去衡量個性差異的學生,用劃一的標準為要求所有學生,往往會把許多有潛能的學生當成學習的低能兒。前蘇聯教育家維思茨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它告訴我們,教者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應滿足不同層次的發展水平提出的不同層次的需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發展特長,讓每個孩子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悅。因此,制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應是一種分層目標。通過目標分層,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來適應學生的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進步,從而達到最終目的。目標怎樣分層,應掌握三性:(1)基礎性。學生在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達到的基本要求;(2)跳躍性。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原有水平之上的「最近」發展水平;(3)創造性。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應講究獨特新穎,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求異思維的培養,標新立異。 二、教學內容:選擇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應該擁有選擇權和發言權。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設計必須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否則,教育就會失去「意義」。當學生參與課程的設計、內容的篩選後,學習的興趣就特別濃厚,學習的主動意識增強,促使內容與目標之間獲得平衡、協調發展。高中成績一般(多門學科掛「紅燈」)的韓寒,先後出版長篇小說《三重門》、散文集《零下一度》,他成功的秘決:「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寫自己喜歡寫的文」,他對教育的理解就是「自由而快樂的學習」。上海青年教師王林琳執教的《觀潮》在全國小語教學閱讀課觀摩比賽中榮獲一等獎。這堂課最大特色就是「不拘一格、打破常規」(著名特級教師徐根榮語),教學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描寫潮水精彩的語句進行朗讀、感悟,然後分析為什麼精彩,最後組織討論交流,課堂氣氛活躍,發言熱烈,不時進發出智慧的火花。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化為主動學習者、發現者、探究者,學生擁有最大的選擇權,學習潛能也得到最大的開發。 三、組織形式:靈活性 《學會生存》中指出:「教育具有培養創造能力和壓抑創造精神的雙重力量。」實行班級授課制以來,這種長期不變的教室空間安排方式——「秧田式」已不利於教學的民主,不利於培養學生通過語言、眼神、表情、舉止與教師交流的時間和次數比處於「行政區」外的學生多,所以教師要採取一些必要措施,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在美國考察的中國教育專家感到驚奇:課堂上學生的坐姿五花八門,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甚至可以下位隨便走動,學生沒有固定的座位,相互可以不時討論、交流。反觀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個個腰板挺直、雙手平放桌上(或放在背後),正襟危坐,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壓抑,扼殺了孩子活潑的天性,束縛了孩子創造的天賦。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大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他們能說;解放兒童的時空,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之中去擴大眼界,各學所需、各教所知、各盡所能。這對我們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校在構建教學民主化模式的實驗中,突破時空限制,採取了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將座位編排成圓周形、馬蹄形、月牙形等,根據教學需要,有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時把學生帶出課堂,走向社會,領進大自然,通過打破嚴重阻礙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規範,來縮短師生心理距離,拉近生生空間距離,形成了民主交往的生動情景。 四、教學氛圍:愉悅性 民主教學的特徵是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一種寬鬆愉悅、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鼓勵、學會傾聽、學會等待,這種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上,才能構成「真正教育」。在寬容、愉悅的課堂教學氮圍中,孩子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激起自身的積極情感,擁有或尋找一切機會展示個性,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生體現到一種做人的全部尊嚴,一種「心靈的自由和幸福」,一種前所未有的「解放感」、「釋放感」。 五、教學評價:多元性 與傳統教育的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相適應,教學評價的目的、標準、方式和主體都是單一的,民主教學理念認為「評價是一種參與,一種判斷,一種交流,一種激勵」。民主教學的評價基本特徵是多元性的。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用多元標準代替唯一標準,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出的結論,允許持不同意見,允許說錯做錯、改正錯誤,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學中開展師生、生生之間多向評價,有利於信息的多向交流。 民主教學評價不僅重視內部的評價,還注重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社會、家長參與了學校教學工作的評價,不但增強了教學工作的透明度,而且改進並推動教學工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推薦閱讀:

《社戲》課堂教學鏡頭
如何提高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效率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有效實施新課程的基本思路
金陵:微課程教學法:創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TAG:理性 | 教學 | 認識 | 課堂 | 課堂教學 | 民主化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