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戰爭:春秋時代——宋楚泓之戰(一)
1、戰前一般形勢及戰爭導因 中原自從齊桓公創霸領導諸侯以來,一面征服戎狄,一面於召陵之會上威服楚國,使楚國不敢再向中原北進。當楚國轉其兵鋒向淮泗流域之東的夷族部落諸小國進攻時,齊桓公又於周襄王8年(公元前644年,齊桓公42年,宋襄公7年,楚成王28年,鄭文公29年,晉惠公7年,秦穆公16年)與宋、魯、鄭、陳、衛、許、邢、曹等九國諸侯會盟於淮,以謀劃阻歇楚國勢力的東侵。其詳細情況已經在《齊桓公的霸業(四)》中介紹清楚了。正當齊桓公制定阻歇楚國東侵的策略並即將展開之際,管仲與桓公突然於次年冬先後相繼殂謝。桓公遺體未殮,五公子就忙著爭立,國內大亂。中原諸侯因之失去了領導之人,立即形成一片散沙。齊桓公40年來所努力經營的團結,遂呈現土崩瓦解之勢。
先來看看中原諸侯中較大的鄭國,鄭文公娶楚女為夫人,常依違於齊、楚之間。齊桓公既歿,鄭文公見中原散亂,無力與楚抗衡,就一心事楚。周襄王10年春,鄭文公偕夫人到楚國朝見,以事通好。
中原諸侯中魯、衛、曹、陳、許、邢等國,以及淮泗流域夷族諸小國滕、邾、薛、徐、淮等,自從齊桓公死後,也形成了散漫而無所適從之況。
處在中原的戎狄諸族,自經齊桓公領導諸侯征討以後,叛服不常,其生活狀況也逐漸轉變成農業耕稼,漸漸與中原民族互通往來,並時常加入中原諸侯的混亂中。周襄王8年,戎又寇周及侵晉;襄王10年,邢國聯合狄人侵衛,圍困菟圃(衛地,失考);襄王13年,狄又侵衛。總之,戎狄在中原頻頻劫掠肆擾,但還尚無大規模政治性的叛亂髮生。
處在中原北部及西部的晉國與秦國,當時在位的是晉惠公與秦穆公。秦穆公納惠公而平定晉亂,晉飢則輸之與粟。但晉惠公卻背棄前好,乘秦國饑荒而伐秦,兩軍戰於韓原(今陝西省韓城縣西南),晉軍戰敗,晉惠公被俘。秦穆公釋而歸之。這時晉、秦兩國陷於自相混亂中,無力東向與聞中原之事。
周室的襄王,庸懦暗弱,困於王子帶之亂及戎難,依賴齊桓公及諸侯之力,才得以保其王位,並無統御諸侯之力。
宋國自襄公在齊桓公時代,因有讓國的賢名,常得到桓公的重視;桓公又以其世子昭繼位之事相托。到桓公歿,齊國內亂之時,襄公就仗義興兵領導諸侯平其內亂,擁立孝公。宋在諸侯之中,原來的爵位最尊,而襄公抗楚的意志也最為堅定。在楚國入侵狂潮,而中原又領導乏人之際,宋襄公遂想成為霸主,起而領導諸侯繼承齊桓公的遺志,於是與楚造成尖銳的衝突。
楚國自文王、成王以來,其侵陵中原的力度,受到齊桓公的阻歇已有30多年了。今齊桓公既歿,自為其北進中原的良機,又遇上宋襄公的圖霸,勢必不能甘心坐視,從此退讓。所以打擊宋國就是其必然的步驟,最終造成了宋楚泓水之戰。
2、宋國概況及宋襄公的圖霸方略 宋國是殷族後裔微子啟始封之國,建都於睢陽(今河南省商邱縣),歷18世傳至襄公(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當時宋國的軍制及地理概況如下:
(1)宋國軍制:宋的軍制,當為周初的舊制。太宰主政教文德,司馬主軍旅。國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所以除了市集、山林、沼澤行稅之外,其兵賦也用井田之制。至於宋國的兵力,史籍上並無明文記載。周初的制度,天子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宋在周代是賓國,封爵為公,當為大國。但太宰子魚一再稱宋是小國,則其軍力似乎是一軍或二軍,因為在春秋整個時代的作戰中,未見其運用三軍的兵力。
(2)宋國地理:宋國當時的國土,廣袤約300多里。東接彭城(今江蘇省銅山縣),與泗上諸侯的滕(今山東省滕縣)、薛(滕縣南50里)、曾阝(今山東嶧縣東南)、逼陽(今嶧縣西南50里)、蕭(今江蘇省蕭縣)、徐(今安徽省宿縣符離集)等國為鄰。西方則與鄭國的東疆接壤於杞國(今河南省杞縣)之北,並隔陰溝水(今惠濟河)與杞、陳(今河南省淮陽縣)毗境相連。南鄰於胡(今安徽省阜陽縣西北二里胡城)、沈(今安徽省臨泉縣)兩國。北接魯、曹(今山東省定陶縣)、衛(今河南省滑縣)三國。所謂襟帶河濟,屏蔽徐淮,舟車四達,商務輻輳之國。其國土地勢平坦,無險可扼,為四戰之地。又因其是中原交通的中樞,所以在春秋時代,凡爭霸中原者,必先爭奪宋國。
宋雖為四戰之國,但其都城睢陽,城堅池深,在以後晉楚爭霸期間,楚曾多次圍攻宋都都無法攻克,由此可以證明其城池的堅固了。宋城東35里有廣大低地叫蒙澤,北通漆溝,中有名園叫漆園,史稱莊周為漆園史,應就在此地。東與泗水相接,利於灌溉,農產豐富,宋的沃野在東方,而東方又無強國與之爭奪。城南瀕於濰水,濰南就是睢水,所以宋都叫瞧陽,這都是古代的名川。城西有漁水,其間有大澤叫洪蓬澤。城北有丹水(後來楚國將之改名為漆溝),有五石河,是丹水的一個支流,其間也有大澤叫孟渚澤。孟渚澤周圍又有著名的四個大澤,叫:遇澤、逢澤、望渚澤、明都澤等,因此宋都睢陽形成四面環繞沼澤地區的堅城。又因其地勢環水,舟楫四通,物產都能適時集中控制於都城之中,所以能久守。宋人之所以敢於抗楚,就是自恃有如此堅城之故。
泓水在商邱與柘城兩地之間,距商邱60里,距柘城西北40里,與流經商邱以西的漁水相會。南流而東至商邱之南與亳(今安徽省亳縣)之北各70里處,入於睢水。其上游自葛城(今河南省舊寧陵縣城)南10里處,更有二源。東源就是出漁水的菏澤大渚;西源出自內黃(今河南省蘭封縣東)之西陳留故鄉的狼湯水。二源會合於白羊陂,自白羊陂流出之後,才稱之為泓水。水南有鄢城,城北里許的泓水附近,就是宋楚當年決戰的戰場。
(3)宋襄公的圖霸方略:宋襄公的圖霸,其雄心勃勃很是狂妄。因宋是殷商之後,與周室是賓國的關係,其封爵是公,位在眾諸侯之上。他看到周室衰微,不能再有所作為;而中原諸侯中,自齊桓公死後,也沒有再能繼起領導的人才。因此襄公心目中的意圖,不僅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而且更想乘此中原空虛之時,恢復其殷商的故業。他在伐鄭之時說道:「如天不棄我,商可以興矣」!可見其圖謀的梗概。他既然以恢復殷商為志向,所以不繼承齊桓公的「尊王」號召,而是另外提出「仁義」二字為政治號召。襄公先以會盟諸侯平定齊國內亂擁立孝公,作為其領導諸侯的開端。繼而俘滕子,殺曾阝子,伐曹國以圖立威於諸侯。並以玉帛賄賂齊、楚之君以求諸侯的歸附,但是齊、楚之君並未響應,於是就轉而與楚爭奪鄭國。遂形成齊既不願來援,而與楚的衝突也更為尖銳之況。
另外說幾句題外話:楚國圍攻宋都睢陽,前後共四次。楚成王兩次圍宋,一在盂之會後,挾宋襄公以攻宋,會在後面寫到。一在周襄王19年,即:公元前633年冬,圍至次年夏四月城濮戰爭之前。後來楚莊王圍宋在周定王12年,即:公元前595年秋九月至翌年五月,宋國雖然有析骸易子之慘而不降。到了春秋末期,楚聲王圍宋也歷10個月而不降,由此都可以證明當年宋國都城的堅固了。
推薦閱讀:
※拚爹時代 4大名爹暴紅(圖)
※我,是天上的仙女,受命與你成親!揭秘三國時代最奇葩的皇帝誕生
※瓷器市場的億元時代何時到來?
※1、 理解「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不能以它的意 2、 解釋「為什麼時代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勞 動中去解釋」.明天就要答案 .字數要夠啊第一題400字左右 第二題800左右
※龍虎鬥:神話時代,父憑女貴(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