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絕句的起承轉合談寫作
07-24
梁恕儉初一學生寫了首詩讓我修改:「河邊楊柳梢,蓬子在垂釣。河邊蟲鳴叫,悄然不知曉。」我修改為:垂釣河邊楊柳梢,無鉤亦垂釣。春去渾不知,執著甩細腰。思相好河邊楊柳梢,垂頭思相好。顧影月西移,悄然不知曉。顯然,修改稿要比原作好,好在哪裡呢?好在方寸之間貫穿了「起承轉合」……什麼叫起承轉合什麼叫起承轉合?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起因,即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是結尾。古詩文寫作,一般都講究起承轉合。所謂「起承轉合」,實際上是詩詞謀篇時對結構層次安排的理論概括。這一點好比建築房屋,在備齊了各種所需的建築材料和選擇了怎樣的房屋式樣以後,必須安排房屋的結構層次。寫詩也是這樣,在佔有了素材、確定了主題、選定了詩體以後,緊接著要考慮的是如何開頭,如何承轉和如何收尾,從而更準確完整地表達作者的心境和主題,這種層次安排概括起來,就是「起、承、轉、合」四個環節。「起承轉合」可以說是歷代詩人創作的共同體驗和經驗總結。尤其在絕句中,「起承轉合」十分明顯。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寫從正面和側面看廬山分別是嶺和峰,是全詩「起」;「遠近高低各不同」是對觀看效果的進一步闡釋,算是「承」;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宕開一筆,視野由觀山轉移到了探究,這是明顯的「轉」;「只緣身在此山中」當然是「合」,既是對前句的回答,又是對全詩的收攏。除了絕句,律詩、詞、曲也是講究起承轉合的。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是「起」,是交代詩人寫詩的時間、背景和狀態;「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是「承」,是承述詩人的狀態,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轉」,是對「海棠依舊」回答的反詰;「應是綠肥紅瘦」,是「合」,是對「海棠依舊」回答「錯誤」的糾正,寓意花與人同瘦,全詩「傷魂」的主題由此更加深化。再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是「起」,是秋況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是「承」,是對眼前悲傷景物的繼續渲染;「夕陽西下」是「轉」,轉向詩人「秋思」主題的拱托;末句「斷腸人在天涯」,無可非議是傷感主題集中表達的「合」了。有沒有不符合「起承轉合」章法的好詩?也有,很少。如杜甫的名篇:「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此詩對仗雖工,卻沒有什麼「起承轉合」,除了寫景,沒有表達特殊意境,所以,它沒題,就叫《絕句》。再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起句後的第二句已經不是「承」而是「轉」了,而第三句不是「轉」反而是承接一、二兩句,而最後一句又是承接第三句。所以這首七絕四句的順序是「起、轉、承、承合」(因為最後一句既承接第三句又是結句,謂之「承合」)。不按起承轉合的古詩約佔一兩成。課文中的起承轉合古詩講究章法,就是講究詩序的先後,注重詩意的分合,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注重表達的邏輯順序。起承轉合四個部分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繫,而每一部分,又都關乎主旨,關乎作者的情感。從章法結構入手,可以與詩人共呼吸,水到渠成地領悟詩人的情感凝結點。掌握了這個規律,既獲得了詩歌鑒賞的金鑰匙,又為練習寫作提供了好章法。好的文學作品帶有下列特徵:布局嚴謹,行文簡潔,氣韻生動,文采斐然。起承轉合在文章中起著小橋樑大格局的作用,它像筋骨一樣,使得文章條理清晰、血肉相連、渾然一體。起中有合,合中見起,左右均衡,首尾呼應;承與轉兼顧起合,上下勾連,一脈相承。四者之間互相依存,互為作用,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現著很強的辯證關係。學習起承轉合的章法結構有利於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堪稱起承轉合的精品。文章第一段先從蛇的外形、毒性、藥性三個方面說明了開篇之句「永州之野產異蛇」,並設下了冒死捕蛇的疑問。第二段承接上文交待了一個典型人物——蔣氏。蔣氏悲傷的講述承接印證充分,更使懸念重生。第三部分,讀者接受了蔣氏的理論,也深深地記住了那因賦稅之苦而無奈捕蛇的一聲嘆息。文章在「轉」中酣暢淋漓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橫徵暴斂給勞動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讓讀者不禁感嘆賦稅之毒的確重於開篇所寫的異蛇之毒。可謂轉折跌宕,釋疑充分,對比深刻,蕩氣迴腸。文章至此,順理成章地「合」出結論:「苛政猛於虎也」。「文章行文曲折有致,波瀾橫生,常常語出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說理的透徹無需高聲吶喊,有時嚴謹地水到渠成不失為一種策略。讀《捕蛇者說》可以領略這樣一種行文之美,一種起承轉合在論證說理中表現的邏輯思維之美。學習起承轉合的章法結構有利於培養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歷來膾炙人口,那亦真亦幻的景象朦朧地定格在中國人的想像里,成為人們嚮往憧憬的聖地。而要嗅出其中的芬芳就不妨從起承轉合的結構中慢慢品味。《桃花源記》的曲折迴環,引人入勝能充分體現「起承轉合」的行文妙處,它將審美境界層層推開,步步渲染出讀者心裡所期待的美好景象,又在最引人注目時戛然而止,留下落英繽紛、亦真亦幻之景讓人神往。品出其美,亦掌握了審美的步驟。許多短小精悍的名篇,都可以按起承轉合去分析結構。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開篇寫「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忽然想起走過的荷塘」——這是「起」。於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門出去」,欣賞恬靜幽美朦朧的荷塘月色——這是「承」。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忽然想起採蓮的事來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最後,文章巧妙一「合」:「這樣想著,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怎樣來起承轉合元·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以律詩為例,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恰好對應起承轉合四部。王世貞說:「今人作律詩,多著意於中間四句,此大謬不然也。第一要起得妙,起處得力,則下處全不費力矣。第二要結得好,結處生動,則上面亦自然靈動矣。」一段話中有時起中有承,承中有轉,轉中已合。這要看如何運用詞語來達到要表達的效果了。比如《想家》:雨敲窗欞(起),敲碎了單薄的燈影(承),卻敲不碎媽媽的叮嚀(轉),燈熄了,被窩裡上演起回家的夢(合)……段如此,篇亦如此。「起」是開頭,好的開頭往往能起到承題啟下、統領全篇的作用。開頭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直入式、陳述式、襯托式和設問式幾種。無奈哪種形式,要追求「平直」,忌諱拖泥帶水,更不能風馬牛不相及,王顧左右而言他。「承」就是承接連貫的意思。它在詩文中起著橋樑紐帶作用,貫穿於始終,即句與句之間要承,段與段之間也要承。要想承接好,就要注意過渡銜接,按照一定的順序,遵循認知規律,推動情節發展。「轉」是轉折,文本高潮之處。在記敘文中,事件突然向相反方面變化,呈現出情節的跌宕起伏,將感情推向高潮。在議論文中,為了把道理論證得全面完整,這裡轉為反面論證,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文喜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往往一波三折。「轉」要注意不能脫離主題,而要服務於主題,形象點說,就是不要「刀斷式」轉,而要「藕斷式」轉。否則,就會脫節,造成「跑題」。「合」就是整合總結的意思,合是突出主題、深化意境、曉喻事理的至關重要環節。記敘文中,結尾要提升概括,彰顯主旨,升華主題。在議論文中,結尾要與開頭形成照應,重申文章論點,使結構完整,增強文章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合」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有概括式、抒情式、理喻式和設問式等。總之,「起承轉合」是詩文寫作中互為依存的有機結合體,無好起,則無好下文;不緊承,則顯散亂;不轉折,則顯平淡;不整合,則無意境。實例剖析道理講完了,再回過頭來看開篇那兩個「修改稿」(按:本文的寫作也想套用起承轉合,看看這節像不像「合」?呵呵)。《垂釣》中,「河邊楊柳梢」是「起」;「無鉤亦垂釣」承接得非常巧妙;「春去渾不知」這一「轉」,不僅春光乍泄,還揉入了擬人色彩,頗顯靈性;而「執著甩細腰」更是「合」得好——「細腰」照應了「柳梢」,「執著」勾連了「渾不知」,尾句將全詩包了個嚴嚴實實,結構渾然一體,品來妙趣無窮。再看《思相好》中「垂頭思相好」的承上啟下,幾乎是天然生成;「顧影月西移,悄然不知曉」的「轉合」,更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珠聯璧合,精彩紛呈。而原詩同樣20個字,卻不具備這種美感:「河邊楊柳梢,蓬子在垂釣。河邊蟲鳴叫,悄然不知曉。」原因就是,起承轉合不明晰,甚至關係錯亂。敝帚自珍,分析自己的作品不令人信服,咱再看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試想,如果第三聯不「轉」,而來句「熟河陌路家門換」,繼續「承」,那麼那種「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還能抒發出來嗎?原詩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迴路轉,別有境界。後兩句的妙處在於背面敷粉,了無痕迹,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於生活的情趣,即使我們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卻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再賞析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此詩別緻,寫相思之情卻從「不知愁」導入,便與後兩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鮮明對照。這符合前文所說的「上下勾連」;再看它的「轉合」,一個「忽」字,轉折的意味非常鮮明;而那個「悔」字既是「見」的照應,又是全詩的包容。難怪清人俞樾評此詩曰:「以無情言情則情出,以無意寫意則意真」。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還是以學生習作來剖析。十年前,初一學生習作《電話》:「小電話,紅燦燦,手裡捧著紅月牙。遇到急事不用急,手按肚皮拿月牙。」我修改為「兩耳彎彎似月牙,肚子扁扁連萬家。牛郎織女說相思,無須再等鵲橋搭。」原詩的缺陷自不必說,咱光品「轉合」的妙處:「牛郎織女說相思」這一「轉」可謂轉到了「天上」,但沒脫離那個「說」字,這就保證了主題的統一;「無須再等鵲橋搭」這一「合」,也是合得機巧,既回答了設問,又道出了「電話」的作用,可謂鬆弛有度,形散而神聚。當然,「起承轉合」僅是寫作手法的一種,如果過分講究,也無大益。「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真正好的寫作依然是「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不拘一格,只惟時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是如何從寫稿小白到稿費破千的
※學術寫作大講堂「10分鐘學論文」 人大博導談閱讀與寫作:「光讀不寫,一萬年也磨不出一支劍來」
※關於教育教學論文寫作的幾點體會
※貓和女孩
※判斷自己有無天賦,可以用這種方式
TAG: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