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內聖修養心法(五)
修息法要,為三家修行人之共法,而以道家之訣法,為最多門,且最殊勝。佛家最著之六妙法門所用者,為一數、二隨、三止、四觀、 五還、六凈等六種息法,初下手又稱調息,調息法亦有多種。道家則胎息法一門,即有數十種修法之多。儒門修息所通用者,僅數種,余 多取法道、佛兩家息法。茲特列舉四法於下:
一曰心息默數法:此法亦名數息法,數入不數出,數出不數入。修此法時,心是心,息是息;將心數息,將息收心。數息以使心不外 馳,心不散亂,心不昏沉,心不粗暴。此道、佛兩家亦多用之為入門法要。及其至數而無數,無數而數時,斯為得要。
一曰心息雙依法:此在佛家為隨息法,唯遠不若此之精微;與道家之心息相依法,大同而小殊。其法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心息雙 依,則心息一如。此心流注,亦即此息流注。進而至於依而不依,不依而依;由心息相依,而至於心息雙泯;心無心相,息無息相,自得 無上定境。
一曰心息雙止法:此法較心息相依法又進一層。心與息相依而至細定境中,心無動搖,息無出入;心止、息止、脈止、神止,心無 其心,息無其息;一切無有,亦無有一。至此,便可入於太上無極定境。
一曰心息雙復法:儒門修復功法,亦猶道家之修返還功夫;道家之七返九還修持法,最為玄微。心息雙復,系繼上段之心息雙止入於 無極定境而來;止而不能復,便入於永恆之寂滅定中矣。大易當剝盡而為純坤時,陽氣必自生於下,即所謂一陽來複者是。由止而復,即 復卦之「反覆其道,七日來複」之道也。《易》稱此為「天行」,即陰陽消息。盈虛消長,循環往複,極則必反,乃天運自然之象。故又曰:「復其 見天地之心乎?」蓋積陰之下,自有一陽復生之象,此即天地生物無息之氣機。邵子於此有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 處,萬物未生時。玄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羲。」故心息雙止,止不可終止;止極必復,靜極必動,定極必發,否極 必泰,此自然之道也。入得止,尚須出得止;入得定,尚須出得定;於大死之後,須得有大生之機,不能得修復訣法,則微陽絕,而復生之 氣機亦絕,則失天地生生之意矣。此為不傳之要妙!
十二、至命法要
儒家命學罕傳,夫子於性與命與天道,均罕言之,自孟子而後,此學或幾乎絕矣!唯儒家非無命學,且其起源甚早;如《易·說卦傳》 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即為孔門聖學對於性命之一貫心傳。故下章緊接而詳闡之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 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此即為合天道、地道、人道而一之;窮天地之理,盡人物之性,配天之道, 極其功以至於命,方為聖學之極致。《乾卦》亦謂:「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良以性命不可離也。故曰:「不至命,聖道不神焉。」
後來儒者倡立命之學,袁了凡並以《立命篇》為書,即基於此一立字而來。唯須本諸天道、人道、地道合而立之,以至於命,方得立命 極旨。《易》曰:「崇法天,卑法地。」老子《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皆為合天、地、人三才而貫之學也。何以貫 之?曰以道貫之。此道亦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聖聖相傳之一貫道統也。立命須先知命,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又自 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較知命又深入一層境地。上言窮理盡性至命之功,其中窮理之學,即知命之學。窮理而知之, 知而修之,修而立之,立而聖之。余常言儒家主聖化生命,道家主神化生命;此立而聖之者,即命立之後,復進而擴充其生命,聖化其生 命,而至於與天地同流與宇宙同住者是。
經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行法以俟命。」居易者,居於「聖人所崇德而廣業」之易道中,非朱子所謂平地也。居聖人之道,存聖 人之心,修聖人之德,行聖人之法,以俟聖人之命。所謂聖人之命者,即人生最高完成之「聖命」、「正命」也。俟命者,俟此人生最高境界之 完成,非俟富貴功名也。由「行法以俟命」一語,可知儒家命學,尚有命法存焉!唯其失傳者久矣。夫子於《易傳》曰:「天地設立,而易行乎 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又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且也「生生之謂易」,天地萬物生生不息之理,全備於易。是故居易 者,居此行乎其中與立乎其中之易地與生地,故可以俟命,亦可以立命。此為聖道之權輿也!必如此解,方可廣大盡天地,而性命亦確成 乎其中!如只就字解字,不徹其根源,明其真詮,惑矣!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俟命而須居易者,以其有聖人之道存焉!再證之以孔子於《易.傳》曰:「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 也。」此為夫子之自道也。《易·傳》又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成位乎其中者,成聖人之位於天地之中 與易道之中也。守道而居,體道而修,本道而行,因道而化,此為聖人立其命而可與天地參之極功。由此更可證吾言之不誣也。宋元明清 諸儒,於命學均鮮有發揮;其靜坐多取法於禪佛與丹道家,唯修命功,則禪佛門庭,亦難有所得;故此一如懸絲之聖脈,唯有求之于丹 道門庭矣。吾人今日而欲倡明儒家之命學,則唯有從《易經》中下手, 舍此便無他途可循。且丹道家之人生哲學與性命哲學之原理原則, 及其性功與命功之萬金不換訣法,亦無不胚胎於《易經》中,而予以發揚光大之,方始構成其獨立之學術思想與功夫鍛煉之整個體系。 唯欲於易道中建立我儒家之命學,與聖功煉養之道法,非此文所能及,故唯有俟之異日矣;有志參究者,可從《大易》原文下手,並多做 靜參功夫,默而契之,即當有得也。
結論
綜上所述,對於儒家道統聖脈之一貫心傳,與孔門聖功神化之修養心法,作了一個勉可稱為簡要精微而有系統之敘述。對於羽翼 經訓,垂範方來,或不無小有補益。文雖系匆匆急就,然不少處,確能發二千餘年來前人未發之微,抉二千餘年來前人未抉之隱!且其非 議先賢處,旨在維護道統,而上繼聖脈,下開來者;即一字一句之辯證,亦無不本諸聖義,復綜條貫,以期無失統緒。夫為學貴乎能有自 得,而不貴得人之得,故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又曰:「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餘三十年來,凡求之於四庫二 藏中之先賢典籍而不可得者,間能於靜坐澄心中無意得之;凡此等得,恆為獨得,而非共得。自我得之,自我述之,其所得之是非毀譽, 初非所計也。
夫聖人之學,不在博學多識,而在躬行踐履功夫。故《論語》記: 「夫子謂子貢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非也;予一以貫 之。」曾子謂夫子一貫之道,為忠恕而已矣;大誤!故水心有「一貫之旨,因子貢而粗明,因曾子而大迷」之論,並非狂說也。夫為道不在多 識前言往行,而貴本心之自覺、自悟、自明。在書本上求道,只是聖學與義理而已!必須在心性上、行為上去篤實修道,須臾不離,以求實 證,方為作聖人之血脈與頭腦功夫所在。故象山謂:「今日學者,讀書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脈。」顏習齋更坦說:「自漢晉泛濫於章句,不知 章句所以傳聖人之道,而非聖人之道也。競尚乎清談,不知清談所以闡聖人之道,而非聖人之道也。」
吾人今日提倡聖人之道,提倡作聖人,提倡如何作聖人之內養功夫,人或笑為迂!當今日人類正瘋狂地向外發展,群相沉溺於 「物質世界」、「功利世界」、「人慾世界」,而不能自拔;聖人事業,早已棄如草芥。吾人卻來提倡人生應力求向內發展,應陶融於「精神 世界」、「道德世界」、「人性世界」,以求人生之最高完成!非迂而何? 唯富貴功名與帝王事業,絕非人人可自求而即可自成自得者,以 其求在外者也,求在人者也。至若聖人事業,則人人皆可自求而即可自成自得者,以其求在內者也,求在我者也。此則萬世以上如 是,萬世以下亦復如是!今當科學技術與物質文明一日千里之際,欲挽救世界人類免於物化、獸化,以及自我毀滅之厄運,亦唯有提 倡注重身心性命道德修養之聖人事業一著,使人心之所向,能改途易轍,收拾向里,對身心能有一自覺而至善的安排,並能提持向 上,自作主宰,不為物慾所奴役,不為機械所驅馳,則舍此別無他途可循矣!
孟子有言曰:「萬物皆備於我。」修聖人事業,其心靈與性靈上,確有「萬物皆備於我」之境界在。且由此而進之,則尚有「天地皆備於 我」之境界在。再進而上之,極六合,一時空,復尚有《陰符》所謂「宇宙在乎手」之「宇宙皆備於我」之境界在。遞轉遞高,至其極也,則我 與天地宇宙渾然一體而同流矣!
本文次一重點,即在開示聖修心法與內養功夫一個具體綱要。聖功神化功夫,全在涵養與鍛煉;只是進學明理,無益也。修聖人之 道,多一分涵養與鍛煉功夫,便多精進一分道;多十分涵養與鍛煉功夫,便多精進十分道;日積月累而歲不同,期之三年五載,甚有可觀。 中間切忌間斷,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即修一百年,亦修等於無修也。一日間斷一分功夫,便減一分道,日損月減,不但聖人道氣日消,且 道氣久虧之結果,勢必至與凡夫無異,甚且將去禽獸不遠矣。理可頓悟,德須漸修;道可頓明,聖須漸進。禪宗認為「明心見性,立地成 佛」。儒家則認為明見之後,成佛則可,成聖則尚未也!聖功神化之事,於明見成佛之後,尚大有事在。是以儒家修聖人之道,於「尊德 性」與「道問學」二大綱領,須同條互貫。
次宜「於聖學則道頓悟,於聖功則尊漸修」;頓漸二大原則,亦須融為一爐,同體互用。當頓則頓,當漸則漸;當明心見性時則用頓;當 積功累行時則用漸:二者相輔相成,相反相得,無所用其軒輊也。宗門中南頓北漸,各執知見,互為水火,其所以然者,不能大也。同不同 之謂大,通不通之謂化;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吾儒聖人之道,在其能大而無極,化而無方;故能乘宇宙而合天地也!由此可證宋元 明清諸儒之所以各立門戶各執知見,而又爭執不休,各不相容、各不相讓者,要亦不能大也!不能化也!
最後,本文於功夫簡立十二條目,以明聖修之內養體系;俾世之學人,知儒家之靜坐修聖心法,較之禪佛與丹道派所標舉所建立 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宋明以來諸大儒,鮮有不以靜坐自修,復常以靜坐教人者,謂此為聖人存心養性進學立德修業之門!然其靜坐入 聖之方法,則皆不取之於道家,即取之於禪佛;二千餘年來,無人為儒家樹立一規模與體系,實亦深堪嘆惜者也!唯聖功之道,重在修 證,知而不修,與不修等;修而不至者有之矣,未有不修而能至者也! 願共勉之。
(1969年9月28日至聖先師孔子誕生2519周年紀念日講)
推薦閱讀:
※當代儒生如何看待70年代人民日報以及新文化-五四運動時期的文學作品?
※大理「文獻名邦」的形成與儒家文化的影響
※現代人讀懂儒家經典需要具備的學術史知識
※禿驢剽竊孔子的道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