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
首頁 > 首都大講堂> 講稿> 政治
王向明: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2010年02月21日 15:08(本稿為速記實錄,未經報告人審核。作者觀點不代表宣講家網立場。未經宣講家網站同意,請勿轉載。)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議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等問題時,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叫做「四個劃清」。其中第一個劃清就是要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莊嚴地寫到了自己的旗幟上。我們的革命和建設取得的勝利,可以說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但是,我們也要承認,馬克思主義已經有160多年的發展歷史了。160年來,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中國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今天的中國實踐,就必然面臨著很多新問題。比如,怎樣來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問題,等等。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那麼,馬克思主義到底是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這是需要我們首先搞明白的。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理論上的成熟和堅定是政治上成熟與堅定的前提。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擴展一下說,理論上的清醒也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呢。從這個意義上講,全黨包括廣大人民群眾,確實需要搞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需要解決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樣一個根本問題。同志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誌的。1848年,馬克斯和恩格斯受當時歐洲共產主義者同盟代表大會的委託,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到今天已經整整走過了160多年的歷史了。那麼,我們現在就面臨第一個理論問題,即什麼叫做馬克思主義呢?這個理論問題實際上就是如何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從創立的主體看,馬克思主義就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為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後繼者所發展的觀點和學說體系。那麼,既然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為什麼叫做馬克思主義呢?對此,恩格斯曾經有過一個說明說,馬克思在很多問題上確實比我們都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恩格斯講馬克思可以說是天才,我們至多是能手,所以用馬克思的名字來命名這個學說,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其次,從階級屬性來看,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誕生到現在160多年來,始終遭到資產階級的詆毀、攻擊和種種歪曲,因為馬克思主義有著鮮明的階級性,它和一切的剝削階級是對立的。第三,從研究對象看,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此後整個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範圍和研究對象非常廣闊。首先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它可以用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更重要的是用在社會歷史領域,它是研究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的一種學說,以及未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規律的一種學說。從主要內容看,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完整的科學體系,是一個整體。馬克思主義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列寧在他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中特別講到,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事實上,這三個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主要組成部分,但並不是全部。馬克思主義是一整套、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不能把馬克思主義分割成哲學是哲學,經濟學是經濟學。要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馬克思主義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學說,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對它的發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比如說,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創新,實際上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推動著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從廣義來講,這些也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上我們從創立的主體、階級屬性、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和歷史發展等方面講了怎樣理解馬克思主義,這是從本原上來說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之後,我們就要重點講一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徵。那麼,馬克思主義有什麼樣的特徵呢?馬克思主義的特徵,簡單的來說,最主要的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它的科學性。這個科學性又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今天講,馬克思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的科學性已被歷史發展所證明。有一個西方學者曾經這樣講過,他說很多西方人,包括西方的科學家在研究科學的時候,他們未必會用馬克思主義這個名詞,他們也未必會使用辯證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但是如果他的研究是科學的,他就一定是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比如說辯證唯物主義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強調理論必須和實際相聯繫。這不僅在社會領域而且在自然科學領域,或者在很多其它領域都是適用的。所以,我們說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那麼,它的科學性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它所具有的理論品質。這個理論品質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也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基本特徵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它的革命性。所謂革命性,大致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個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現在好像這個詞說得不太多,但是這個詞是非常客觀地存在的,那就是以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目的。這是馬克思主義革命性的一個最鮮明的體現,也是它鮮明的政治立場。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它的社會理想。共產黨人都知道,我們為什麼而奮鬥,為共產主義而奮鬥。那麼,什麼是共產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所描繪的這樣的一個社會理想,它具有這樣的幾個要素:第一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用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裡面的話講,就是所有的一切創造物質財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生產力極大發展。第二個就是人民的精神境界。大家的思想、文化水平、道德水平獲得極大的提高。最後一個,就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所追求、所奮鬥的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理想。這樣一個美好的社會是值得我們去奮鬥的,這是馬克思主義革命性的第二個鮮明的表現。以上就是我們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所做的一個簡要解析。同志們在理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可以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也可以從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就是它的科學性、革命性這樣的角度去理解。事實上,它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特徵是有機融合的,它本身就是統一的。二、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下面我們來談談第二個大問題,就是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在這裡,我想首先和同志們一起來重溫小平同志在1985年講過的一段話。小平同志說:「努力針對新的世紀,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運用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來積極探索解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基本問題的本領,既把我們的事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別是一些新上來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複雜的鬥爭當中,迷失方向。」這是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講過的一段話,但是我們今天重讀起來,依然感到非常親切。怎麼來分析和理解小平同志這段話?尤其是小平同志後面講的,防止一些同志在複雜的鬥爭中迷失方向,那就是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清醒地、堅定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的原則、方法。從小平這段話推開來,我們應當怎麼樣來對待馬克思主義呢?我想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第一點,就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恩格斯當年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他說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作科學來對待,就是說要求人們去研究它。那麼怎樣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呢?怎麼樣來研究它呢?我覺得,首先就是要系統地學習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要從馬克思主義的本原上來領會馬克思主義。當前我們所處的國際的、國內的政治經濟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各種社會思潮也紛繁複雜。這就要求我們的同志,特別是我們的黨員幹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就一定要首先了解馬克思主義,學習馬克思主義,懂得馬克思主義。否則,我們可能會鬧很多笑話的。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我們就要求把它當科學來對待。比如,有一年全國研究生的政治考試,我們出了這麼一道辨析題:「唯心主義是人類文明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的花」,要求考生對這段話進行辨析。在閱卷的時候,我們就發現有不少學生這麼答,首先是一個很大的錯,然後三個驚嘆號。接著講,唯心主義怎麼會是人類文明之樹上的花呢?它是反文明的。然後說唯心主義怎麼會不結果?它結的是惡果。很多學生不懂得這句話其實出自列寧。馬克思主義是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大道上成長起來的,是吸收了一切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唯心主義從本原上、從思想方法上講,是錯誤的,但在某些方面,或者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說把它限定在認識主體的範圍之內,那樣至少是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積極意義。所以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排斥,或者說不絕對排斥唯心主義,所以列寧才說它是人類文明之樹上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列寧這段話應該說是說的非常貼切,也非常深刻。說它是一朵花,有價值,但是這朵花不結果。那就是說,你要是按照唯心主義的思維方式去做事,肯定要犯錯誤,但是唯心主義依然是有價值的。
再比如形而上學。很多人一聽形而上學,就好像絕對都是不好的。其實,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就非常深刻地剖析了辯證法是怎麼超越形而上學的。恩格斯講,過去幾千年來,人類的思維活動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生產力落後,所以人們思考問題基本上是在一個常識的範圍內,不是科學的範圍。常識跟科學的區別在哪裡?比如說,我們知道天會下雨,會打雷,這是常識。我們知道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會打雷,這是科學。過去幾千年,至少在18世紀自然科學開始興起之前的很長時間,儘管人們也在探討這些問題,但是人們並不能科學地解釋這些問題。所以,恩格斯說那個時代,我們稱之為人類社會是生活在一個常識的範圍之內。但是恩格斯接著講,常識本身是最可尊敬的東西,換句話說,形而上學在常識的領域是可尊敬的,它也並非一無是處。恩格斯講,只有當我們的思維逐漸走到一個廣闊的領域,當我們超出了常識的範圍來到理論領域的時候,如果還堅持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就會碰到問題。我們就可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可能會一葉障目。特別是恩格斯非常明確地講,形而上學最大的危害在哪裡?它的錯誤的本質在哪裡?它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的最大的錯誤在於,它在一種絕對不相容的兩極中思維,就是一種極端思維,認為好的東西就是絕對的好,壞的東西就是絕對的壞。所以恩格斯引用形而上學者的話講,就是「A就是A,B就是B,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才是我們最需要去反對和防止的形而上學。這個例子說明,如果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缺少一點最起碼的了解,就試圖去對馬克思主義做出評價,乃至對它說三道四,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所以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就是要系統地學一點馬克思主義的東西,至少學一點馬克思主義的ABC吧,要從本原上來領會馬克思主義。用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世界觀和方法論。恩格斯晚年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他說馬克思主義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對當時俄國革命者,恩格斯要求他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像馬克思那樣去思考。所以科學的態度就是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義。坦白地講,我們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曾經走過一段彎路。相當多的時候,我們之所以走彎路,恰恰是因為我們對馬克思主義本身沒有能夠科學地對待。這一點在恩格斯晚年就已經有所表現了。當時,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指導思想,但是一些所謂的工人階級政黨,或者說一些自稱馬克思主義者的人,他們當時有一些人,實際並不是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的,甚至有的人是言必稱馬列,開口閉口就馬克思怎麼說,恩格斯怎麼說,但實際上是把馬克思主義完全當作了一種教義,一種教條。對此,恩格斯在他晚年多次對這樣的一種傾向進行過嚴肅的批評,甚至引用海涅的兩句話「我們播下的是龍種,我們收穫的卻是跳蚤」指斥那種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其實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義,當作教條,完全沒有根據自己情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這樣一種人,這樣一種思想。第二點,就是要正確探明馬克思主義的根基。馬克思主義的根基是什麼?我們應當旗幟鮮明的講,就是無產階級的黨性立場,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前面講的,馬克思主義有它自身的階級屬性。作為共產黨人,這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掉的。前一段時間,網路上面有一個帖子,據說是一個90後的年輕女孩發的。她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白毛女當年為什麼不嫁黃世仁呢?她認為,喜兒完全可以嫁黃世仁,說黃世仁又年輕,又有錢。女孩甚至說,她可以不愛黃世仁,但是她可以先嫁給他,用他的錢,甚至拿他的錢到國外去留學,將來學成博士回國了,再把他一腳蹬掉。這反映了現在一些年輕人的想法。對這個問題,網路上討論得很熱鬧。我倒是覺得,這個問題說到底反映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我們今天的思想理論教育,政治教育好像不太多去說政治立場問題了,不太多去說無產階級立場問題了。但是這個問題是迴避不掉的。就像過去我在大學裡面給法學院的同學上課,有一個同學也是問我這個問題。他說,楊白勞和黃世仁之間有債權債務關係,黃世仁是債權人,楊白勞是債務人,說按照《經濟合同法》,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楊白勞憑什麼不還黃世仁的錢?我當時就跟這個同學討論了,我說我們說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首先有一個政治立場問題,你要站在誰的立場上。如果是站在當時千百萬受剝削、受壓迫的貧苦農民的立場上,大概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當然即便從法律上講,那個《經濟合同法》也是非法的,因為經濟合同是強調在平等的經濟主體、平等的法律主體這樣的條件下,完全自主簽訂的一個經濟合同。但是在當時中國那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裡,在一個地主階級壓迫欺凌廣大貧苦農民的那個時代,楊白勞這樣的貧苦農民完全沒有平等的經濟主體地位,這個合同完全在這種強迫或者說是某種意義上不能夠完全體現當事人意願的情況下籤署的。所以這裡面確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你的政治立場到哪去了。那麼,今天我們怎麼對待馬克思主義?強調無產階級的黨性立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恩格斯當年就曾經澄清過一個錯誤的觀點,有一個叫海因岑的人,他把馬克思主義歸結為是一種理論原則,是一種學說。恩格斯非常明確地告訴他,共產主義不是學說,而是運動,共產主義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恩格斯進一步講,在共產主義作為理論的時候,它就是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在這個鬥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特彆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首先是一種現實的運動,而不是一種抽象的、純粹理論的東西,即便說它是理論,它也只不過是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在為無產階級解放和人類解放這個鬥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理論概括。這段話說得非常深刻,所以我們今天在理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和怎麼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時候,這一點非常重要。比如說我們制定公共政策,作為執政黨,我們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那麼在這當中,我們要不要講一點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政治原則呢,這顯然是需要的。所以很多問題,我們都應該要做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比如說,我們當年講,社會主義的發展要分「三步走」的目標。小平同志在20世紀80年代講到社會主義的本質的時候,也特別提到,我們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那麼,達到共同富裕的途徑是什麼呢?就是先富帶動後富這樣一個過程來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的價值原則,但這裡同樣有一個基本的無產階級黨性立場問題。比如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什麼樣的人先富起來?難道是讓執政黨的官員「近水樓台先得月」先富起來嗎?還是讓那些擁有巨額資本的人先富起來?還是說我們要最大限度地考慮讓廣大人民,特別是勞動人民為主體,怎麼樣解決他們的共同富裕的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說一個具體的問題供大家思考。比如說,每年春節我們的火車票都要漲價,我就想,如果把這個問題和政治掛一點鉤,或許會讓我們思考很多東西。春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一個傳統,春節總是要回家的。一年在外辛辛苦苦的這些民工們,他們到了春節可能都要千里迢迢地回家,但這時,我們的火車票漲價了。原來我們的理由是說這是市場經濟,而市場是沒有什麼階級性的,市場和計劃都是手段。其實,計劃和市場本身是手段,確實是沒有什麼階級性,但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市場經濟是有階級性的,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市場經濟在當今世界上只有兩種,要麼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和資本主義相結合的資本市場主義市場經濟,要麼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和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者之間本身就有著鮮明的階級性,怎麼沒有階級性呢?有人說市場經濟不過是配製資源的一種手段。那麼,至少有兩個問題:第一,配製資源的主體是誰,就是誰來配製資源。第二,配製資源的目的是什麼,為誰配製資源。所以春節的時候,國家用公共政策來實行大規模的調價,我覺得這是個錯誤。當然我們這樣講,也許有人說你這個是不是說的太高了一點,太牽強了一點,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可以討論的,正確判明馬克思主義的根基,也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黨性立場,我們至少要做到兩點:第一點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這是群眾的觀點。其實這次十七屆四中全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覺得都可以聯繫起來理解,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十七屆四中全會決議當中的很多提法,本身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表現。比如說我們這次加強黨和改進黨的建設當中,明確提到了「四個著眼於」,也就是立足點,其中最後一個「著眼於」,就叫做著眼於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這是我們執政黨的根基所在。它本身也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根基,所以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堅持的第一點。第二點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最核心的價值取向,就是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乃至整個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以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的社會理想。共產黨還是要講一點理想信念的。當年毛主席就說過,人是要一點精神的。小平同志也講過,過去我們革命那麼艱難困苦,比如說我們紅軍當年萬里長征等,為什麼我們能夠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挺下來,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信念,這個理想信念是絕對不能丟的。反過來看,比如今天,我們有一些領導幹部成了貪污腐敗分子,他們被揭露出來,表面上看都是經濟上出了問題,其實深層次的都是完全喪失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已經完全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已經與黨和人民嚴重的離心離德,所以這個問題對我們執政黨來說,確實太重要了。下面我們說一說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第三個方面。就是要善於將馬克思主義運用於本國實際。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是在我們黨的幼年時期,也就是從我們黨成立到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之前,這段時期由於黨的理論準備不足和實踐經驗不足,我們還不善於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所以這段時間我們主要是犯了兩個錯誤,一個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一個就是把當時的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的決議神聖化。這兩個錯誤給我們黨的事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害。特別是從1931年開始的「王明路線」統治時期,這個錯誤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最後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導致了紅軍不得不喪失中國蘇區,開始了兩萬五千里長征。遵義會議之前,我們的革命事業,我們黨和紅軍幾乎是陷入絕境。直到遵義會議後,我們才開始了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條件下,1938年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主席在《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一個科學命題,那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的說,就是要和中國的革命實踐,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的文化相結合。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前面講到,馬克思主義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它不是教義。這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放置四海而皆準的,但是,放置四海而皆準也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歷史條件、一定的具體環境當中去才是真理,否則的話,就不是什麼真理。所以一定要善於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應用到本國的實際。
善於將馬克思主義應用到本國的實際,同時還要不斷地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以及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大眾化和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就是要讓馬克思主義走進千家萬戶,通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讓群眾親自來參與,親自來體會,來體驗,用人民大眾都聽得懂的語言,用人民大眾都能夠感受得到的事實來體會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時代化就是馬克思主義要與時俱進,要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方面,就是要與一切反動社會思潮劃清界限。這次中央提出要劃清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這是意味深長的。本來,對於那種公開的、赤裸裸的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之間的界限是不難劃分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特別要這樣提呢,就要因為還有一些情況比較複雜。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方面就是要與一切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片面的理解劃清界限。從感情上講,一些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確實可能是很熱愛的,但是由於理論水平不足,由於對馬克思主義了解不夠,他們可能存在著很多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片面的理解。這是我們要與之劃清界限的。第二是要和一切詆毀、歪曲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劃清界限。160多年來,可以說從誕生之日起一直到現在,資產階級和一切敵對者對馬克思主義的詆毀、歪曲和否定就一刻都沒有停止過。這裡面有種種似是而非的理論,比如,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的理由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已經太老了,160多年了。我們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信息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這樣的時代我們還用這160多年前的老古董來指導,顯然是過時了。其實,說這種話的人是混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就真理的科學性而言,只有正確和錯誤之分,而沒有新和舊之分。我們從來沒有講哪個真理是新真理,哪一個真理是舊真理。判別馬克思主義有沒有價值,關鍵是看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那些客觀的社會關係在今天是不是依然存在。事實上,那些客觀的社會關係確實是依然存在的。大家知道,國際金融危機出現後,很多西方學者和西方政治家重新回過頭來研究馬克思主義。比如德國的財政部長就在研究了西方金融危機以後,重讀了《資本論》。最後他說,至少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對資本主義理解的深刻程度能夠超過馬克思。所以馬克思主義的很多東西,不是我們想當然地說它過時了就過時了的。當然還有一些公開對馬克思主義的詆毀或者是用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似是而非的東西來取代馬克思主義。比如,像所謂的民主社會主義,有人也把它說成是馬克思主義的東西,甚至說成是馬克思主義。這是完全錯誤的。因此,我們在對理論進行學習和把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樣一種很特別的理論現象或者叫理論事實,就是我們很多的理論概念本身是有特定內涵的,我們不能做望文生義的理解。比如,民主社會主義,乍一聽,好啊,又是民主的,又是社會主義的,有什麼不好啊。但是一定要注意,它是有特定內涵的。什麼叫特定內涵?比如說「文化大革命」,我們犯了錯誤,而且主要是理論上的錯誤,因為我們的理論是叫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如果抽象地講這個詞,它其實沒有什麼錯,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我們也要繼續革命。但為什麼說它錯,是因為這個概念已經被賦予了特定的理論內涵,那就是以階級鬥爭為綱,否定經濟建設等這樣的一些東西。所以像這樣的概念我們今天就摒棄不用了。同樣,對於民主社會主義概念,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望文生義。實際上,所謂的民主社會主義,它是在第二國際分裂後,當時由伯恩斯坦等人所倡導的一種社會思潮。現在社會民主黨執政的一些北歐國家被認為是所謂民主社會主義的典範。其實,仔細去研究這些國家,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國家連科學社會主義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都已經蕩然無存了。比如,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了,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的經濟基礎沒有了,無產階級專政這樣的一些東西更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也沒有了。所以這樣的一些國家,究竟能不能叫社會主義,是個大問號。事實上,早在1970年,國際社會民主黨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了一次國際社會民主黨代表大會,這個代表大會最後通過了一個國際社民黨《赫爾辛基宣言》。在這個宣言當中,他們鄭重聲明,他們的旗幟是社會民主主義。這非常具有諷刺意義。早在幾十年前,西方的社會民主黨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和社會主義劃清界限了,要和馬克思主義劃清界限了,說他們的旗幟是社會民主主義。但是,現在我們國內則有一些同志還是死死抱住這個民主社會主義說法不放,因為一聽又是社會主義,又是民主,好像跟馬克思主義掛上鉤了,其實這是不對的。第三是要和一切把馬克思主義僵化、教條化的思想觀念和做法劃清界限。也就是說,當今我們要劃清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或者非馬克思主義的界限。反馬克思主義有可能來自右的,就是公開地詆毀、反對、歪曲和否定馬克思主義;也可能有來自左的,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僵化、教條化。這兩種傾向我們都是要避免的。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發現,歷史的經驗是非常值得我們來汲取的。實際上,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整個歷程中,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大致也曾經出現過這樣幾種有代表性的傾向。比如,第二國際時期的伯恩斯坦,他打出了修正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事實上,他是要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所以當時伯恩斯坦提出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批判性的決算,就是算總賬。批判性的決算,完全否定馬克思主義,雖然它的名字叫修正主義,聽起來好像是修正,實際上是完全背棄馬克思主義。後來列寧把這樣的一種社會思潮指斥為是反馬克思主義,就是公開地反對馬克思主義。當然,伯恩斯坦的這個反馬克思主義最後使第二國際走向了破產。但是,就在伯恩斯坦提出所謂的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批判性決算的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就是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著名領導人,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考茨基。考茨基是堅決反對伯恩斯坦對馬克思主義修正的,但遺憾的是,考茨基又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完全僵化、教條化,就是說他是試圖用這種僵化的教條的馬克思主義去批判伯恩斯坦的那個公開的反馬克思主義。最後結果怎麼樣,考茨基不但沒有取得這場論戰的勝利,他自己最終也淪為了馬克思主義的叛徒,最後還是走上了背棄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同志也曾經指出過,說考茨基這樣的一種做法,這種教條化、僵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實際上是假馬克思主義。所以,一種反馬克思主義,一種假馬克思主義,這是右的和左的兩種社會思潮,我們當然都要能夠識別,都要堅決的摒棄。那麼,正確的態度是什麼呢?大家知道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應該說正確的態度就是列寧。列寧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同時又根據本國的實際,根據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大家知道,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為什麼能夠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列寧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很多基本的東西。比如說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學說,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學說,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列寧堅持了,但是在具體的革命途徑、道路方式等方面,列寧有他自己的選擇,就是選擇了當時資本主義最薄弱的一環,以俄國為突破口,最終取得勝利。那麼這就突破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必須同時在多國取得勝利的這樣的一個論斷,而選擇了在整個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後,由於這樣的一種帝國主義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主義有可能在一個國家首先取得勝利,從而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後來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又是在蘇聯十月革命的歷史經驗基礎之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因為俄國革命是通過城市工人起義取得革命成功的,而毛澤東同志是根據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是我們當時社會最主要的革命依靠力量這樣的具體實際,在尋找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時候,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所以今天來看,列寧仍然不失為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典範。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由於當時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加上國內白匪叛亂等,當時的蘇維埃被迫採取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個政策一方面是有效地抵禦了當時國內白匪的叛亂和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但同時也確實損害了國內一大批工人和農民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1921年,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四周年的時候,列寧在十月革命四周年這一篇重要講話裡面就明確提出,我們的政策必須改變,就是走新經濟政策的道路,以對整個經濟政策各方面進行全面調整。這樣的一段歷史告訴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我們既不能去否定它,歪曲它,詆毀它,也絕不能僵化、教條地來理解它,固守它。三、自覺做到兩個「堅定不移」和「絕不含糊」最後說一說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問題,這是今天講的第三個大問題。我們說,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因為馬克思主義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四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其中,馬克思主義是居於指導地位的,是居於原則地位的。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就談不上什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沒有馬克思主義,我們就沒有什麼改革創新,也就沒有什麼社會主義榮辱觀。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的確確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革命為什麼會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並且要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劃清界限?簡單地講,有以下理由: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首先就取決於馬克思主義自身具有科學的理論價值。前面講到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把這個問題給同志們做了一個簡要的回顧,這裡我們再做一點歷史回顧。在馬克思去世三十周年,也就是1913年,列寧寫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叫做《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在這篇文章里,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從《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第二個階段,從巴黎公社革命一直到第二國際的末期;第三個階段就是從第二國際以後一直到1905年俄國革命。在這裡,列寧有一段話,我覺得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他說,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早期也就是1848年前後,馬克思主義不過是當時無數的社會主義派別和思潮之一而已。就是1848年前後,馬克思恩格斯是兩個甚至不滿30歲的青年學者。1848年,馬克思寫《共產黨宣言》的時候不滿30歲,恩格斯不滿28周歲。這麼兩個普普通通的青年學者,又不是什麼官,也沒有什麼錢,就是兩個學者,當時在西方的,在歐洲的,號稱是社會主義的學者其實已經很多了,有名氣的也很多了。比如說像柏林大學的杜林,像巴庫林,像拉薩爾,這些人當時都自稱是社會主義者,而且同時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列寧說,馬克思主義在那個階段不過是這些無數的社會主義派別和思潮之一而已。但是列寧接著講,到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時,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的末期,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時候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當時工人運動佔主導地位的指導思想了。
同志們可以想一想,那個時候馬克思主義還不像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是執政黨,利用我們的執政資源來宣傳馬克思主義。那個時候不是這樣,馬克思主義只不過是無數的社會主義派別和思潮之一而已,但是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時候,它就能夠成為工人階級佔主導地位的指導思想。內在原因是什麼?不是靠權力,不是靠行政因素等,它只能靠一個東西,那就是它自身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它確確實實讓工人階級看到,只有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工人革命才會有前途,才會有出路,或者說它確實是代表了當時工人階級的利益,反映了工人階級革命鬥爭的趨勢和方向。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革命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做指導思想,同樣也是取決於它自身的科學理論價值。大家知道,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這個時候很多進步的中國人也在思考,中國未來怎麼辦?那個時候我們意識到,參加鴉片戰爭的英國軍隊的人數最多時也不過4000多人。4000多人的英國軍隊遠涉重洋來到我們這裡就把當時的大清帝國打得落花流水。很多人思考,這是為什麼?開始,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技術不如人,所謂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我們打不過。怎麼辦呢?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也就是1860年之後,一些進步的中國人,或者是最早的一些具有維新思想的人,他們提出一個口號,叫「以夷之技以制夷,師夷之長以治夷」,就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我們的技術不如人我們就學,所以洋務運動實際上就是在這樣一個口號下面搞起來了,而且我們也曾經一度通過學習西方的技術等建造了當時可以說是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所以,1895年,當中日甲午戰爭開始之時,那個時候很多的西方觀察家輿論是一邊倒的,認為這個將是一場大清帝國對小國日本的一個單邊屠殺,但是最後的結果和當時很多的國際輿論完全大相徑庭,最後的結果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人開始清醒過來了,光學西方的技術大概是不行了,所以以無戊戌維新為代表,就明確提出不但要學西方的技術,還要學西方的政治文化,甚至是西方的制度。所以進入20世紀,特別是在20世紀初葉,各種社會思潮紛至沓來,就是西方的社會思潮進入中國的這麼一個繁榮期。所以我們在20世紀初葉的這麼十幾年間,具體講就是從進入到20世紀到「五四運動」這個期間,我們曾經先後引入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等社會思潮。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段小小的歷史片斷,一起回顧一下那個各種社會思潮紛至沓來的年代。這些社會思潮來到中國後,都曾經扮演過流行的主角,但是最終也都消散在歷史的煙塵中,因為這些東西在實踐當中都得不到證明,都沒有能夠改變中國的歷史命運。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的命運才真正發生了根本改變。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加上中國工人運動的興起,使得中國共產黨能夠得以誕生,或者是創造了我們黨成立的基本條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這一段,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今天來汲取的。正是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才真正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所以說我們今天講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也是取決於它是經過了實踐檢驗和歷史證明的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科學理論。當年在總結俄國革命是怎麼樣勝利的時候,列寧說過一段非常有感情的話。他說半個多世紀以來,俄國人民經歷了聞所未聞的痛苦與犧牲,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去學習探索和實驗,真是飽經苦難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唯一正確的革命理論。把列寧的這一段話移植到我們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也是再貼切不過了。中國從兩次鴉片戰爭到戊戌維新,一直到五四運動,可以說也是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這樣的痛苦與犧牲,同樣是飽經苦難我們才找了馬克思主義這個真理,才使得中國革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是我們講為什麼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指導思想的第二個理由。當然,我們之所以選擇堅持馬克思主義還取決於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第二版中講過一段非常有名的話,也是非常生動的話,對《共產黨宣言》基本原理的應用,必須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正是堅持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品質,尤其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從1930年代毛主席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之後,我們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樣一些重大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造,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從勝利走向勝利。最後小結一下,在當今歷史條件下,正確地認識馬克思主義,劃清馬克思主義和其他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我們最終要做到什麼呢?應該說,必須要做到在堅持中發展馬克思主義,在發展中堅持馬克思主義,自覺做到兩個「堅定不移」和「絕不含糊」。第一個「堅定不移」和「絕不含糊」,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這一點要堅定不移,不能含糊。第二個「堅定不移」和「絕不含糊」,就是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用於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這一點也要堅定不移,不能含糊。這叫兩個「堅定不移,不能含糊」。當今的中國面臨著很多新的情況、新世情、新國情,黨情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又要不斷根據中國的時代特徵和實際,去不斷的創新和調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讓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在中國大地上永遠飄揚。
(報告人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據宣講家網站報告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給孩子的愛要有界限
※(推薦)你為孩子立界限了么(二):沒有界限的父母
※男人的界限,在婚姻中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任性不聽話」?請給他秩序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