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進取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課題方案

《和諧進取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課題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理論依據

(一)研究背景

1.形勢發展的需要:《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育人環境,使中小學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當今時代是競爭的時代,這種競爭不僅僅是教學質量和辦學條件的單一競爭,還是學校內在要素整體形象的多層面的整體競爭,也包括校園文化、班級文化氛圍的競爭,這種競爭把文化滲入學校。另外,現時代的多元文化和社會上的各種消極因素侵蝕著校園,使學校這塊凈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給學校的形象,尤其是對學生的素質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2.學校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校始終把強化學校德育管理作為「苦練內功,外樹形象」的突破口,本著「讓每一個學生合格,讓更多的學生優秀」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入、紮實地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文明習慣逐步養成,師生的精神面貌有較大改善,學校「人氣」大升,在周邊社區贏得良好的聲譽。

但是我校的生源差異與學校發展不很和諧,「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問題學生」最大的共性就是患有「文化缺乏症」,表現出來的不懂規矩、我行我素、無視學校管理等行為,具有較強的劣根性,與學校的要求不協調。因此,通過加強和諧進取的班級文化建設,營造「守紀律、懂規矩,勇爭先」的校園氛圍,培養學生儒雅溫良、團結友愛、頑強意志等精神氣質顯得十分迫切。

3.人格塑造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世界教育主題的直接反映。作為培養學生人格的一塊陣地——班級文化,它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可能持續一生,因此合理運用班級文化這一無形的教育資源,能在實際的班級生活中有效地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班級文化的每一個組成要素都與學生人格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在民主型的班風裡,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相互信任,關係和諧,班級成員情緒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較強,呈現出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團結協作的歡樂氣氛,在這種氣氛里,優秀的學生感到自豪,落後的學生奮起直追,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讚揚和保護,主體性得到充分弘揚。

(二)理論依據

1.心理學家班圖拉認為:人的行為和環境之間存在著一個相互作用,相互決定的過程,環境影響決定了那些潛在行為傾向可成為實際的行為。良好的心理素質為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為有效的途徑。因此,建設一塊文化陣地,營造濃厚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圍,是發展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德育實效的有效手段。

2.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適應性」原則,他認為人的自然本性的發展必然受到民族的、歷史的、社會的、文化的影響,因而教育要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要善於選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導人的各種天賦能力的發展。我們要加強校園、班級文化建設,構建、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校內及班級人文環境與自然物質環境,挖掘蘊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響,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進素質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班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級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文化是指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存在和發展的動力與成功的關鍵,對於學生的教育和學習,成長和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4.美學理論依據:創造一個優美的班級環境,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培養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並以此自覺的維護美、創造美。從而在美的環境中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樹立崇高的道德美。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界定及目標假設

1.核心概念:

和諧進取:「和諧」是指對自然和人類社會變化、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處事的價值觀、方法論。課題中的「和諧」含「三和諧」,即生生間的和諧、師生間的和諧、生與校園的和諧。「進取」則是是人內在的心理傾向,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努力向前的態度。和諧進取是人對學習、工作、生活或處理問題時表現出來的健康、積極、向上的態度。進取是意志行動的強大力量源泉,是思維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具有和諧進取的人有一種感染力,召喚力,他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能正視和面對現在,能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和行動面對挑戰和競爭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製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比如文藝學、天文、地理、教育、服飾等等。班級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包括教師和學生)用智慧和實踐創造出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班級物質文化、班級制度文化和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全體成員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態度、作用和行為準則。它與建築文化、飲食文化一樣有著自己的外延和內涵。首先,它是一種個性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體現了班級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級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財富,是全體師生共同勞動的結晶。第三,班級文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系統工程,它的主體是學生。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班級文化可分為「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顯性文化」是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境文化,也就是物質文化;而「隱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種班級規約,觀念文化則是關於班級、學生、社會、人生、世界、價值的種種觀念,這些觀念瀰漫在班級的各個角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由制度和觀念等引發出來,從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和精神面貌,則是行為文化。

2.課題界定

本課題主要研究如何開發和利用各種班級教育環境資源,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充分挖掘每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3.目標設定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針對目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的實際和在這種變革中青少年在思想上出現的新問題和新動向,有的放矢地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工作。

①通過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校內自然物質環境和人文文化氛圍,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②探索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方法和規律。

③探索班級文化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係並構建班級文化的教育模式。

三.課題研究的價值

班級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微觀環境。新課程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班級文化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為直接和深刻。學生只有在優秀的集體里,才能較快地養成社會期望的品德和能力。

1.理論價值:教育有「文化適應性」,教育要整合各種資源,建構育人平台,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班級文化建設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本課題的研究,將促成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技巧,通過語言的藝術,情感的溝通,促進班級學生的全面發展。

2.實踐價值:通過進一步挖掘我校的傳統文化;新建、改建具有育人寓意的新設施、新項目;加強校風、學風、師風、班風的建設;創建、營造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班級環境以及高品位的人文環境,形成「育人」合力,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養主體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項素質不斷提高和完善。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創設充滿激勵的班級環境

1.創建品牌班級。確立班級的總目標,制定目標的過程就是品牌班級的創建。圍繞學校的「一校一品」,以「創」為中心,圍繞「創新」、「創造」、的辦學特色,由各班班主任和班級全體成員商量制定班級的奮鬥目標。提出「創品」總目標之後,制訂本班的各階段奮鬥目標、班級名言、班訓等等。

2.藉助名言警句。堅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學生猶如春雨對學生有「潤物細無聲」之妙。可以從立志、學習、求實、奮鬥、人生等幾個方面抄些名言警句,製成條幅掛在教室四面牆壁,同時還在黑板一角開闢「每周名言園地」,由學生負責定期摘抄一條名言警句。實踐充分證明,健康和諧,文明優雅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說教所無法奏效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

3.用好教室空間。在教室的牆壁上開闢一塊園地,利用這個陣地,可以結合節日文化、地域文化,不定期地展示不同專題、不同形式的園地專欄,如時而展示班級活動剪影,時而粘貼學生日記佳作,時而展出學生獲獎作品,時而刊出豐富精當的剪報等等諸如此類的活動作品展示,給學生營造班級精神文化氛圍。

(二)構建和諧奮進的班級氛圍

1.加強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離不開制度文化的建設,班級制度文化包括班級的文明習慣、規章制度、道德規範、人際交往方式、娛樂活動方式、學習風氣等,是班級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的著眼點是競爭機制,主要通過評比各種「先進、優秀」等並形成制度。這保證了學生的文化學習、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的有序性、穩定性及持續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成長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格,提高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質的自覺性。

2.創立健康向上的班級精神

班級精神是指班級全體學生學習、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種觀念匯聚而成的群體意識。這種意識一旦形成,對學生就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無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響。在班主任接班後都應及時和學生商討、確定班級的共同奮鬥目標,這是良好班集體的必要前提。而班級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班訓。形成班訓,才能使每個學生有「奔頭」,讓學生感到他們的明天是絢麗多彩的、是快樂的。不然,會促使學生形成「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心態,不會有蓬勃向上朝氣。

3.培養自強意識,彰顯班級特色

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廈,那麼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就是撐起成功的柱石。只有自尊自強的人,才可能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要創設學生自我教育的氛圍,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面對挑戰、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利用這種自強意識,凸現本班的特色。

4.形成良好的班風和正確的輿論

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是師生經過不懈努力想達到的最理想的班集體形式。輿論、班風的作用是巨大的。事實證明,集體的輿論越正確,班風越良好,就越能激促集體成員的責任感、榮譽感。班主任應不隨意地批評某一個同學,每一件事情都力求調查清楚,正確地批評、表揚,樹典型;讓學生參與班風評比,讓學生自己對一些「錯」事,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生的認識,師生聯繫,辦好宣傳欄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輿論、良好的班風。

(三)開展富有教育意義的班級活動

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班級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有效手段。組織的班級活動應力求多樣化,例如:

1.調查研究2.參觀與訪談3.班級環境布置4.主題班會

5.互動和各種競賽活動。如設計書香校園、節約校園、安全校園等等的宣傳標語口號,感動文錦人物演講比賽、校園之星、星級班級評比,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提升學生精神追求的品位。

五.研究步驟與時間安排

(一)準備階段(2009年2月—2009年4月)

1.擬定課題研究方案,向省思想政治教育處作好課題申報工作。

2.選定實驗教師和實驗班級,根據實驗教師和實驗班級的具體情況選好子課題,並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案。

3.收集本課題相關的資料,組織好實驗教師的動員、培訓工作。

4.擬定各子課題研究計劃,做好總課題的開題工作。

(二)實驗階段(2009年4月—2010年7月)

1.每個實驗教師可根據各子課題的研究計劃作好相關的工作:

①布置教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群策群力,立足於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著眼於突出和諧進取的文化內涵。

②設計班級標誌。動員全班同學參與,充分發揮大家和智慧,集思廣益,形成個性特徵鮮明的班級標誌。

③健全班級的規章制度,形成正確的輿論環境。首先,要建立健全班級規章制度。其次,落實好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評比工作。

④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通過演講、看專題片等主題班級活動,逐步形成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體氛圍。通過各種渠道,對後進生的關心和轉化,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

2.做好好過程性的指導、評價和反饋。在研究過程中,課題負責人和聯繫人應及時與上級科研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取得上級科研部門和專家的指導與幫助。同時加強對各子課題的檢查、指導、評價與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及時總結以驗,及時樹立典型

3.做好階段性的研討工作。原則上一個學期召開一次課題階段研討會,做好經驗交流、問題探討、現場觀摩、典型表彰等工作,以確保課題研究紮實有效地開展。

4.班級文化進行區級展示,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接受有關專家的中期評估。

(三)總結階段(2010年7月—2011年7月)

1.收集、整理各子課題的過程性研究資料,擬寫好子課題結題實驗報告。

2.擬寫總課題結題實驗報告和整理課題核心成果資料。

3.作好結題申報,迎接省課題專家組的驗收、評估。

六.主要觀點與創新之處

1.主要觀點:和諧進取的的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我們注重文化氛圍對學生的熏陶,注重學生主體的自我發展,從而著力於將「人的外部動作向內部精神(心理)動作轉化」上。我們通過開展品牌班級的創建、班級環境布置、多種班級文化活動等軟、硬文化的建設,使學生主動認同班級的價值準則和規範,逐步內化為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班級文化建設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學生的自我發展的全面成長。

2.創新之處:

①研究觀念的創新性。此課題的現實意義在改變教師的教育管理觀念,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全新理念,教育引導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利用班級文化來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愛國、環保、安全、和諧、自律等方面的熏陶。

②注重心理學與德育的關係

德育的起點就是針對學生的品德心理結構所提出的,德育的心理學化傾向也日漸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德育的對象是人,這就要求在德育的過程中要重視德育對象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研究無論是出發點還是實驗過程,都是以此為基礎的。

③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設備

網路德育的提出,標誌著德育邁向了一個新的環境。與現代教育設備的相結合,是我國德育的一大超越。我們充分發揮我校的硬體、軟體的優勢,通過學校網站,利用現代媒體,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學校德育的實效性。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課題實驗報告

2.《和諧進取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論文集

3.和諧進取班級文化建設的典型案例彙編(主題班隊活動方案和班級特色等)

4.課題研究活動影視專集(視頻與圖片)

八.課題研究組成員及研究保障機制

(一)組織保障:課題組由皮愛民校長主持,分管德育的劉慎副校長具體負責實施。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皮愛民

副組長:劉慎

成員:潘曉東、李軍、王金龍、王艷燕、王德富、金光一、劉莉、劉鵬高娟(9人)

此外,邀請區教育局金依俚副局長、德育科楊立新科長為本課題顧問。

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人員分工:

1.皮愛民:課題主持人,負責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工作。

2.劉慎:業務主管,協助主持人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工作,

3.金光一:協助業務主管,負責總研究報告的撰寫和論文集的編輯。

4.潘曉東:業務分管,制定有關課題研究的具體操作方案,組織協調實驗班級的管理,整理課題相關資料,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5.李軍:協助業務分管,制定有關課題研究的具體操作方案,組織協調實驗班級的管理,整理課題相關資料,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6.王金龍:協助實驗班研究人員,制定實驗的操作方案,負責協調年級實驗班的管理,整理課題相關資料,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7.王艷燕:實驗班研究員,負責初一(5)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設定子課題,制定題研究操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並負責撰寫本班的研究論文或案例。

8.王德富:實驗班研究員,負責初一(4)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設定子課題,制定課題研究操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並負責撰寫本班的研究論文或案例。

9.劉莉:實驗班研究員,負責初一(6)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設定子課題,制定課題研究操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並負責撰寫本班的研究論文或案例。

10.劉鵬:實驗班研究員,負責初一(9)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設定子課題,制定課題研究操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並負責撰寫本班的研究論文或案例。

11.高娟:實驗班研究員,負責初一(8)班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設定子課題,制定課題研究操作方案,收集整理相關課題研究資料,並負責撰寫本班的研究論文或案例。

(二)制度保障:課題組有較健全的科研製度,將參與活動情況和科研成果納入課題組成員的年度考核。

(三)師資保障:課題研究隊伍年富力強,既有較豐富的科研經驗,又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活力。

(四)理論保障:課題組聘請省、市專家為課題的專業引領團隊,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

(五)經費保障:學校撥出一定的資金作為課題組專項研究經費。


推薦閱讀:

進取和執著有什麼區別
如何讓兩個錢包轉起來 左手穩健右手進取(第1頁)
圍爐夜話:忠實進取
魯兆:穩健者觀望 進取者可看多
什麼是進取心

TAG:文化 | 方案 | 班級 | 和諧 | 進取 | 建設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