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醫話》針灸推拿篇

師訓按摩經

陳志華

古人留下按摩經,一般手法人不明,人身經絡有十二,三百六十五絡通,

周流一日零一夜,氣滯血凝病即生。腫痛有餘古來理,酸麻之間氣血行,

不用湯藥來導引,按摩順得手法平,手法深淺按住病,重按輕抬要少停。

余今按摩已多載,釀作歌訣傳後生,學者如能明此訣,療病猶如火化冰,

庸醫多不明此理,莫把按摩術看輕。頭痛左右太陽穴,風池風府一樣攻,

連捏帶按十餘次,須臾頭上即覺輕。雙目昏暗視不明,按覓睛明運目框。

鼻塞無聞香與臭,通利鼻竅按迎香。耳聾渾沌不聞聲,耳旁各穴均能聽。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諸穴皆可用。肩臂痿痹不能舉,肩禺按之效無疑。

兩肘攣痛動艱難,按罷曲池將肘牽。頭面手足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動脈,二七呼吸臂上通。鎖骨窩內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雲門肩頭巨骨下,按定動脈在內生。此乃要摧肺中氣,二十一度氣要行。

極泉腋窩心脈始,按定此穴心竅清。乳旁期門是肝脈,重按腹內亦有聲。

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沖。

兩手齊攏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闕中,指下氣動即是病,隨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鬆,兩腿宛如火來烤,熱氣走到兩腳中。

左右有動石關穴,此是積聚在內橫,一樣按法往下送,淤氣下降病覺輕。

肓俞穴動腎氣走,抬手熱氣散如風,一樣按摩三五次,腹中輕快病無蹤,

是寒是火隨氣降,七疝原來是腎經。盤臍有塊聚是氣,按住猶如石塊形,

重按輕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費功,按來按去氣血散,臟腑調和病不生。

臍下二指名氣海,按之有動氣脈橫,丹田不通生百病,體衰身懈氣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動脈明氣沖,一連按動數十次,小腹淤氣往下行。

陰股動脈通五里,伸手摩脈抓大筋,能調五臟陰陽氣,疼痛難忍方為真。

陰陵穴在麥輔骨,手指振動筋有聲,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氣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盡,再從背後一程行,君若試探勞心記,胸腹疾病定掃清。

平肩大筋真氣聚,捏此開通氣血行,脊骨旁邊一寸五,此是太陽膀胱經,

兩條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聲,內連五臟與六腑,風寒暑濕盡皆通。

伸手抓到腎俞穴,按之大痛穴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見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術定非輕,腎旁左右名帶脈,大筋揪起痛更憎,

能降脅下陰陽氣,六脈調和甚分明。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兩旁,

伸手連揉數十次,背氣相通到腿上。承扶閉結用腳踩,此穴陰股綰中央,

腿上酸麻氣血降,患者不覺細參詳。陽陵泉在膝外側,振動小筋痛難當。

承山能治五臟病,伸手摸捏痛非常。踝上大筋著力起,疼痛難言不要忙,

此穴能調周身氣,寒火腹痛立消亡。按摩能調陰陽氣,總使氣血歸位鄉,

運妙手功勝良藥,著手成春變安康,救災濟世行方便,存仁施德壽延長。

【此訓為先師胡秀璋教授所傳授,余結合二十餘年的臨床實踐整理如上】

辨證定淺深,同身是法度

楊子雨

筆者素常思想,針灸取穴,據同身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之法度;針刺深淺須辨證,亦當有法度,惟吾不知。捧讀《素問》,看王冰之注,茅塞頓開,原古人針刺深淺分寸,亦以患者同身寸為準。

1981年12月,有一李姓農村婦女,右前臂攣急似龍擺尾。自述去年秋收在穀場勞動汗後當風,引起右前臂陣陣抽動。每發作時,手臂向內側抽動,不能持物,經當地治療不效,而來診治。據其主訴,此乃外感風邪,久而未解,致經脈失調,陰急陽緩而手臂向內側抽動。遂選用患側內關、小海二穴,皆按中指同身寸針入五分,得氣後,攣急頓止。旁觀者大驚。留針40分鐘。二診時,患者手臂攣急幅度大減。改由他人針刺,雖仍取前穴,針入寸余,但未能得氣,患者攣急不止。復出針,重新刺入中指同身寸五分深時,患者得氣並攣急立止。三診時,依前法再給患者針治一次而告痊癒。僅此一案,辨證定淺深,同身是法度,得以驗證。

雲門與同身寸小議

李一清

雲門,是經穴中二十二「門」之一。該穴定位於巨骨(鎖骨)下,任脈旁開六寸,舉臂取之。

雲門穴乃手太陰脈氣所發,主治胸中煩滿、熱痛、喘咳諸疾。刺法適當,屢見卓效,淺深不得,反為大賊。《甲乙經》云:「刺七分,刺太深令人逆息」。然而淺深的標準是什麼?王冰強調了同身寸。《醫宗金鑒》亦云:「行針以同身寸為準」。吾認為用中指同身寸是有道理的。不妨小議一下:按人體解剖,成人前胸壁的厚度約為1.3-1.7厘米,其平均值為1.5厘米;按1厘米相當於同身0.5寸,雲門刺0.7寸,則等於1.4厘米。所以,同身寸法符合於同一人體組織器官解剖部位之比例關係。至今,中指同身寸法仍不失其為取穴之法度。

小議留針久暫與深淺

楊子雨

1982年,余隨津門針灸名醫李毓麟老師習練針灸。李老師從事針灸臨床工作近五十年,除注重辨證之外,對針刺手法尤其重視。曾口授:「針刺留針有妙用,久留、暫留須分明,深留、淺留辨證定,萬病一轍針不應。」

當年9月治馬姓婦女,自述兩年前秋月,產後淋雨感受寒濕,兩肩疼痛,不能勞作。雖經中西醫多方診治,效果不顯,後來我院門診。遂用祛寒除濕,通經活絡之法,選取雙側天宗、肩貞、曲池穴,行針後,靜留針20分鐘,即予出針,連治三次,患者未見好轉。至四診時,患者已失去信心,痛哭不已。余再三思之,其患雖為寒濕之邪傷於肌腠,然病已二年之久,邪已深入,仍取上穴刺之,惟改用較長時問(40分鐘)靜留針,直至患者針下酸脹消失,方予出針,出針後患者即覺兩肩膀輕鬆大半。繼續針治5次、患者已能活動自如,操作家務。

此案啟示,留針久暫與深淺,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當據辨證而定,不可拘泥一轍。

小議針法

石榮

對同樣的病證,採取同一個穴位,用同類的針具,為什麼術者不同、療效就不同呢?道理很簡單,就是針術有別。

針術,又稱針法。針下的確有術,手上的確有法。好的進針術是進針時患者不感到痛或微痛。具體操作手法眾多,如「指切法」、「扶持法」、「執筆法」、「捻轉法」、「管針彈進法」等等。我個人總結為:快速捻進法。即以右手的拇指、中指執針,無名指抵穴,快速捻進皮膚,使針進入體內,這叫進針術。繼而針進皮內,繼續深入,在達該穴的標準深度或針下「得氣」、「氣至病所」後,進而施行「補虛瀉實」的手法,這叫運針術。概括古今中外運針手法,不下五十餘種。如:令針在體內上下提動的提插法,快速提插的震顫法,慢速提插法的雀啄法,使針左右轉動的捻轉法,還有隨經氣流注的迎隨法,隨呼吸而進退的呼吸法,進退速度不一的疾徐法,以及起針開閉針孔的開闔法等等。此外,尚有一些複式手法,如:「燒山火」、「透天涼」、「陰中隱陽」、「陽中隱陰」、「蒼龍擺尾」、「龍虎交戰」、「赤鳳迎源」、「鳳凰展翅」等等。我認為,這諸般手法,既有玄虛之說,也有迷人之見,不可拘泥。正確的原則應是:「學古而不泥古,古為今用,學洋而不媚外,洋為中用。」無論何種針術針法,判斷其優劣的標準就看它「得氣」是否充分,收效是否迅速。故綜合古今各家針法之長,結合我個人二十多年的針法實踐,總結出「捻轉刮針術」,臨床得心應手,收效較理想。該法易學易行,即用刺手的拇、食二指交叉捻動針柄,拇指向後,食指向前,令其「得氣」,繼而用中指易食指,並以刺手的中指指甲,由針柄下端向上刮動針柄到針尾部,令其震動頻頻,此時「經氣」可隨之到達「病所」,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是止痛、消炎、退熱、降壓效果最佳。病人「得氣」時必有酸、麻、脹、痛、冷、熱感或水波、蟻走、電擊、跳動等複合感,而對某些神志昏迷、啞人等不能回答針感者,此時醫者的手感十分重要。吾人體會:凡「得氣」時針下必有沉、緊、澀的飽滿感,古人稱「如魚吞餌」,若沒「得氣」時,則手感為輕、松、滑的空虛感,古人稱「如插豆腐。」一般規律為:針感越明顯,標誌「得氣」越充分,療效則越顯著。

最後是起針術(法):針刺終了,將針拔出體外的手法。常用的有「捻出術」、「速提術」等等。其起針術的優劣就看拔針後是否出血和疼痛。我採用的是「緩慢捻退法」。即用拇、食、中指緩慢捻動針柄而退出。起針之要:先令「失氣」,再行拔針。針一拔出,對針孔立即加壓棉球一枚。如是針術,一般不會發生出血或留有疼痛。

毫針刺法效應小議

鮑治安

《靈樞經》論述刺法作用時說:「用針之類,在於調氣」,就是調節經絡臟腑之氣的偏勝和調和氣血的運行。《標幽賦》又敘述了針刺能「住痛移痛」,都是通過「補虛瀉實」這一法則而達到「通則不痛」之治療目的。我在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要達到上述效應,除熟練掌握各種針刺手法外,尚需掌握以下幾種要素才能提高針刺效應。

一是聚神。在治病時病人和術者都必須集中精神,密切配合,專心致志,共同守神。這樣就能得到理想的針感,取得滿意療效。曾見一位熟悉解剖的外科醫生,針肩貞穴引起氣胸一案。此穴本是安全穴,針此穴為何會引起氣胸?原因是醫生和病人熟悉,邊聊天邊治療,體位移動使針芒移向胸腔,此乃不守神之弊。

二是注意針感。針感即「得氣」,「氣至而有效」,只要手法得心應手,有良好針感,即能顯著提高療效。一般情況下很容易氣至,假如氣至緩慢或根本沒針感就要「候氣與催氣」,候氣比較容易,留針10數分鐘等候氣至。催氣方法較多,一般是未刺中穴位,只要調正針刺方向和角度,就能夠得氣。也可以用輔助手法,如輕微捻轉、提插、刮針、震顫等以引導經氣,催促出現針感。或改用雙針單穴法、三針單穴法、滯針刺法,均易得氣。但某些體弱患者,雖多次行針引氣,針下仍感虛滑,則往往效慢。「氣速至效速,氣遲至效遲」,說明得氣快慢直接影響療效。為了進一步提高療效,還要控制針感的方向和針感的強弱。根據臨床經驗,循經感傳具有可激性,我們可以在遠端穴位上使用手法來控制,使針感循經傳導,感傳明顯,傳程又長,則效果必好。

三是注意條件和時機。刺法效應決定於機體的機能狀態,環境、條件和時機對療效也很重要。就病情來說,要根據「八綱辨證」來決定補瀉刺激量。就體質來說,要看病人的身體素質和得氣如何,以及年齡、性別、胖瘦、精神狀態等條件,由於每人的氣血盛衰各異,給補瀉刺激量也不同。就個體來說,正常人的體溫、呼吸、能量代謝、血流速度、皮膚溫度等在24時內也有變化,即是同一天因時辰不同給的補瀉量也不同。針刺時機也不能錯過,如神經痛要在發病當時治療,失眠要在睡前半小時治療,針麻要在術前20-30分鐘開始治療才有明顯效應。

四要掌握穴位的特異性。穴位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在選穴時利用這些特點,自然會提高療效。治療特異性:同一個穴位能治療多種疾病,如合谷對頭面部疾病療效好,對下肢較差。協同性:常用的許多配穴法都起互相協同作用,如俞募配穴法治臟腑等疾病效果較佳。雙相性:要充分利用穴位的雙相調節作用,如內關能使心動過速緩慢下來,還能使心動過緩增快。主治性:如足三里主治胃腸病,合谷則退熱、鎮痛較好。

小談運動針法

石榮

吾從醫三十載,會西醫懂中醫,偏愛針灸。尤其關於針法的研究,妙趣橫生。積針灸治驗首創運動針法,並已經十幾年的臨床驗用。

古今中外的針法日前不下50種,而多數偏重於局部如何取穴、進針、候氣、守氣,或研究手技的提插、捻轉、刮針。吾人與眾不同,從整體立論,主張局部有病要全身協調,要在運動中協調。乃因機體是內外統一的整體,人的經氣從生到死在機體內不停地循環。這就是運動針法的基礎。

何謂運動針法?凡屬運動障礙性疾患,或在其局部,或在其遠端取穴扎針,邊進針邊行手法,並令患者隨針法而運動患部。由被動到主動,由小動到大動,由慢動到快動,直至局部癥狀消失,以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為度。這就是運動針法。該法即在進針的同時運動患部,則止痛作用迅速而持久。若進針不加運動則止痛作用不顯或微顯;若不進針而只是運動患部則出現運動痛。目前該法儘管機制不清,然而無任何副作用,故深受醫患歡迎。

如金某,在勞動中扭傷腰部當即不能轉側,行路跛,以強迫體位來診。經骨科會診為「急性腰扭傷」。吾取腰部壓痛處為穴,用2寸毫針行捻轉刮針法(自創),充分得氣後起針,又刺右手的後溪透三間穴。邊進針邊令患者運動腰部,經5-6分鐘,患者蹲起自如,行路正常,腰部痛點消失驚喜而歸。三天後複診未犯。一周後已上班工作。

刺血小議

劉之謙

刺血,俗稱放血,也稱瀉血、刺絡。提起放血,常令人聞而生畏,似乎對身體會產生危險或造成莫大損失。其實不然。它是用三棱針或粗針刺破病人身體上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病方法。此法由來已久,曆數千年,古人常有應用。《內經》提出了「菀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並主張血脈「盛堅橫以赤」、「小者如針」、「大者如筋」等凡有瘀血現象的,瀉之萬全。說明古代醫家認為這種療法,安全可靠,效果確實,對此是很重視的。

史載唐高宗苦風眩頭悶,目不能視,召侍醫秦鳴鶴診之,秦曰:風毒上攻,若刺頭出少血愈矣。天后自簾中怒曰:此可斬也,天子頭上豈是出血處耶!鳴鶴叩頭請命,上曰:醫人議病,理不加罪,目我頭重悶,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膚意決矣。命刺之,鳴鶴刺百會及腦戶出血。上曰:我眼明矣。言未畢,後自簾中頂禮以謝之曰:此天賜有師也。躬負繒寶以遣之。後疾又作,武氏時欲自立,盼高宗死,乃借故阻撓,不令再針,遂駕崩。本例足以證明此法確有立竿見影之效。古代帝王尚可接受,可知確無危險,而今人反多畏之,使用漸少,將失去一簡捷效驗之法,殊為可惜,故此有必要重提,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視。早在60年代曾有一位中年農民,患坐骨神經痛,劇痛難熬,呻吟輾轉,經多方醫治,痛終未減,求治於我師張繼有,與以委中穴刺血後痛止顏開,傳為妙手回春的佳話。筆者多年來對急性扁桃體炎均取少商穴刺血,同時在耳廓背面小靜脈放血後,可立即緩解咽痛,除能立進流質飲食外,還有解熱作用。患感冒頭痛兼咽痛,取雙側太陽穴,雙側少商穴,刺血後疼痛減輕或立止。小兒疳症,用三棱針或粗針消毒後刺左右四縫穴約一分深,刺後拔針時,從針穴溢出粘性黃白色透明液體,每二日一次,直至沒有液體溢出或煩躁癥狀消失為止,對單純性消化不良患者療效可靠。急性軟組織膿腫化膿波動明顯的,用三棱針刺破局部出血,於其上再拔罐,兩法合用,療效更高。

通過臨床實踐證明,刺血療法具有開竅泄熱、活血消腫等作用。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收效很快,便於普及,費用極低,確有實用價值,刺血操作時,用一手持針,用另一手指捏起皮膚刺血,在嚴格消毒下刺血,刺以不過深為宜。一般一次出血量數滴到三毫升左右。除上述適應症外,還常用於急性昏迷、急性扭傷、中暑、疔瘡等。但禁用於孕婦、產後以及血管瘤、出血疾病、貧血、體弱、低血壓等症。

(註:王秀珍的《刺血療法》已列入本站整理計劃,OCR已完成)

治病方法要精

申旭德

古人嘗謂:「用藥如用兵」,系指作戰中根據敵情而決定用什麼軍隊和武器,治病亦需根據病情確立治法,選用藥物。

今人治病多喜繁雜,用藥常為復方大方,動輒十餘味葯,多者竟達二十、三十味。更有甚者,藥包之大,竟無法從發葯窗口拿出。冀圖此葯不效有彼葯,彼葯不應有它葯,總可中病。其實不然。有的藥物之間,互相牽制,常難見功。昔日李時珍仿東垣治肺熱,只用一味黃芩名曰黃芩湯,效如桴鼓。

本人從事針灸工作二十餘年,熟視針灸界治病方法,亦是雜亂無章,遇一病人既針又灸,針刺又有毫針、電針、溫針、梅花針、三棱針,甚而還加上穴位注射,穴位埋線或結紮,如此繁多之治法,同用於一人一病,指望病能速愈,結果欲速則不達,愈治癒不痊。

1981年6月,余治一例苗姓面神經麻痹患者,先在某縣醫院用青黴素、慶大黴素不效,轉來本市某醫院採用西藥維生素B1、維生素B12、地巴唑、路丁、強的松、加蘭他敏、嗎琳哌、654-2,治療一月余無效。改服中藥,並用針灸,而針灸則同時用體針、頭針、耳針、水針、電推拿,每日一次。又治療一月,仍然無效。患者轉來我院,患側面頰腫脹,口眼歪斜甚劇,收入院治療。

收入我科後,停用所有中西藥物,採用單純針刺治療,取病人患側面部翳風、下關、陽白、巨髎、俠承漿及手部合谷數穴,每日輕刺一次,患者有酸麻脹痛感時就停止行針,留針15-20分鐘,歷10餘次,病情迅速好轉,面部腫脹逐漸消散,耳後壓痛消失,額部皺紋漸漸出現,眼瞼已可閉合,嘴角可以活動,漱口已不漏水,共治一月,完全恢復正常。以後,凡遇此類疾病,皆採用這種治療方法,均獲得滿意效果。

故大凡治病,治法要精,取穴要准,恰到好處,病即可愈。

上病取下治腦鳴

李保中

患者何某,58歲,來黑龍江省探親。邀余診病。自述:時常感覺腦內有蟲鳴已5年,曾用多種藥物和針灸治療,均無療效,而且逐年發作,次數頻繁,腦內鳴聲也較前增大,常伴有耳鳴目眩。這次因長途旅行過度疲勞,腦內蟲鳴聲加重,影響睡眠。余診其頭面,外觀及血壓均正常,舌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神疲納呆。取;關元、氣海、足三里、太溪穴,均用補法。次日夏診,患者精神飽滿,高興的說:「昨晚睡眠很好,腦鳴也有好轉。」配方同前,繼續針刺5天,患者不僅腦鳴痊癒,而且食慾大增。患者求問:「以前我的頭部經針灸多次無效,今天您既沒有給我用藥,也沒有針灸我的頭部,卻治癒我的沉痾痼疾,是何緣故?」余曰:「按中醫辨證,此屬元氣虧虛,髓海不足所致。上病治下,取下面四穴,補腎健脾,大補元氣,定獲奇功。如果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則無效果。」

癔病失語刺天突

董桂蘭

癔病失語,是一種發音功能障礙性疾病。祖國醫學稱為失音。多由暴怒、驚嚇、恐懼等精神刺激,所致肝肺氣逆,肝氣厥於上,肺氣不得降,肺不能主聲,故聲音語言不能出而成啞人。余在臨床,選用天突穴為主,配用足三里針刺治療105例癔病失語病人,獲得滿意療效。其方法簡便,療效準確,深受患者歡迎。具體方法是選用四寸毫針,讓病人採取坐位,使其頭部稍向後仰(防止肌肉緊張)。醫者以快速進針法直刺天突穴,深入到胸骨切跡後緣,約1厘米左右,以捻轉手法使患者感到胸前有酸麻脹悶感為度,留針5分鐘即可。

曾針治一孫姓女患者,23歲。該患者失語七月余,聲音全無。曾就診於哈爾濱、長春等地較大醫院,服用多種中、西藥物,花費四百餘元,未見好轉。來時仍如啞人,一語難出。據陪診者介紹,患者是由於暴發怒氣,精神受刺激而突然不能說話,痛苦至極。當時醫者審其病因視其病體,取天突一穴快速針刺施以捻轉手法。起針後,患者感激得熱淚盈眶,立即說出「我病好了,謝謝醫生」,並一再說「萬分感謝」。

1978年5月,女性患者龐某,66歲。其人由於生氣太過突然暈倒,不省人事。經搶救後雖蘇醒但失語不能言。診視患者體肥、桶狀胸、頸項短、呼氣粗,且素有痰濕過盛之證,復因暴怒,痰隨氣逆,上蒙清竅,阻塞氣道,致肺氣不宣,語聲不出,而成失語。遂取主穴天突,配穴足三里,按上法施術。針後患者神志清醒,並能正確對話,語言流暢,神態自若。經連診兩次,病告痊癒。

針刺治療無脈症

趙國新

無脈症為西醫病名,無理想療法。本病是指寸口處觸及不到脈搏跳動,即捫不到撓動脈搏動。筆者參加援外醫療隊,在索馬利亞工作期間曾治療兩例。

其一,Mako,女,32歲,索馬利亞宗教與法律部秘書。繼發熱、咳嗽、咽喉疼痛一個月後,又因發熱惡寒,經索馬利亞衛生部介紹來診。餘切脈時發現觸不到患者兩側寸口處脈搏,同時也測不到其兩臂肱動脈血壓。患者自覺兩臂麻木無力,時有頭暈。

其二,Maliyan,女,38歲,歐洲共同體官員,比利時籍。自述:三個月前自覺上肢麻木畏寒,休息後好轉,精神緊張。切診其右手,脈搏觸不到,亦測不到血壓。左手正常。曾在歐洲三個國家治療,用ACTH等葯治療效果不顯。

對上述二例均系用針刺療法,選用內關、太淵、神門、曲池、尺澤等穴。

因「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絡經之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靈樞經》云:「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二…,是主脈所生病者」,《針灸大成》云:「相抵手心主之絡」,故本穴做為治療本病之主穴。

「太淵」為手太陰肺經之原穴,該穴位於寸口,寸口為脈之大會,為診脈之處,故稱「脈會太淵、為八會穴之一。《素問◎經脈別論》曰:「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說明肺能輔助心臟,主宰人體血液循行,並有治理調節作用,亦是做為主穴選用。

「神門」穴為手少陰心經之原穴,有安神寧心通絡之效能。再配以曲池(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尺澤(手太陰肺經之合穴)輔佐治之,獲得滿意療效。兩位患者均可清楚觸及寸口脈搏,測到血壓。並能跑步、打高爾夫球或游泳。說明針刺療法對於治療無脈症會取得可靠療效。因此,外國人對中國的針灸療法給予高度評價。

針撥顯奇效

解生田

在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難治疾病,治療上往往感到棘手,如哮喘、頑固性咳嗽、瘡瘍等。

1979年,筆者在千山結核病醫院工作時,遇到一家四口從丹東市專程來醫院看病。其妻王氏,41歲,患哮喘病十餘年,嚴重時喘得死去活來,十分痛苦。這次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們醫院了。經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和治療經過,方知幾乎所有的中、西藥物都用過了。當時我沉思片刻,決定不用藥物治療,改用針撥治療,根據背俞穴可治本臟病的規律,大膽採用肺俞、內定喘兩對穴試治。治療後王氏自覺氣管輕鬆,出氣通暢,當晚睡了一宿好覺。第二天上午興緻勃勃地告訴我:「這回得救了。」經連續治療一周,沒有犯病,一如常人,高高興興地返回丹東市,至今沒有複發。此事對我啟發很大。

又如鞍鋼結核防治所一位中幹部患咳嗽病二十餘年,經各地名醫治療未愈,十分痛苦,嚴重影響睡眠和工作。根據其咳嗽為肺氣肅降功能失常,用中西藥物治療又無效,故用針撥肺俞穴四次,患者咳嗽基木治癒,又鞏固治療三次,至今未複發。

又如鞍山市衛生局一位幹部,1983年患頸部瘡瘍一年余,經各種治療均未愈,10月份又患「砍頭瘡」,紅腫如雞蛋大小,十分痛苦。根據「諸痛癢瘡,針屬於心」,取心俞穴,針撥一次而愈。至今也未複發。

針撥方法:用不鏽鋼焊條如鋼筆長短,一端磨成扁細如針樣即成。先常規消毒穴位之皮膚,採用快速進針法,深度約一厘米,即達到皮下淺筋膜處,迸針後可做「#」字劃割,並可聽到響聲,然後出針,稍加按壓片刻,可防出血。

指針隔關療胃痛

李一清

1965年初冬,我借講學之便,專程來到郭家店鎮,拜訪了此地頗有聲望的張老先生,老先生雖年過花甲,但猶有壯容,謙遜好客。交談之中,進來一位四十多歲的患者。他雙手護著胃脘,痛苦呻吟,老先生經過檢查確定是「胃氣痛」之後,囑患者俯伏坐位,將棉衣扣解開,醫者立於患者背後,右手伸入患者背部棉襖內,只見醫者全神貫注,指針手固定不移,約五分鐘左右,病人疼痛解除,面帶笑容,道謝而離去。

據張老先生介紹,右手指針鄰位是第七胸椎下旁開約四橫指處,按針灸經穴而論,此處恰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膈關」穴。多年來,我在臨床上每遇胃氣痛、肝胃氣痛患者,都指針此穴,屢用屢驗。尤其是對胃痙攣患者,如施術得當,此穴確有手到病除之妙。

指針隔關療胃痛的操作方法,我的體會是,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醫生站在患者背後,或站在床的右側,右手握拳,以中指中節尖端(手指的持續力量不及拳尖),對準右隔關穴,力量由小到大,徐徐加重,用力的程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然後保持一定恆力,不得乍輕乍重,不宜忽大忽小。指針過程中如患者唾液增多可咽下,口內唾液愈多往往預示著療效愈佳。如指針十五分鐘不效者,可再取左側隔關穴。一般情況下,只取右隔關穴即可收到良效。

四關穴的臨床應用

李一清

所謂「四關」穴,是指兩側的合谷與太沖。合谷穴乃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太沖穴乃足厥陰肝經之原穴。前者位居一、二掌骨間,後者位於一、二跖骨間。「四關」可謂對穴,對穴猶如對葯一樣,配合使用,協同力強。其功能主要有解痙止痛、理氣舒肝之效,是針麻止痛常用要穴。

古籍文獻中多不主張深刺;近世醫書記載可刺五分至一寸許。筆者認為此類敏銳俞穴,除因人、因證而異外,尚應本著「刺不在深,得氣則靈」的原則去施術。怎樣易於取氣呢?合谷之定位應在手背第一、二掌骨近端交接處,稍偏次指微前缺陷巾,毫針直刺可沿第二掌骨緣進針,能產生較強的酸麻脹感,太沖之定位可在第一、二跖骨間隙中點處,避開跖骨動脈取之。刺之可有麻脹感或向足心放散。

以「四關」為主穴,不僅適應於消化系統病證,也適應於神經系統病證。例如:四關配中脘,主治神經性嘔吐、潰瘍病,四關配天樞,主治腸炎、菌痢、胃腸神經官能症,四關配內關、膈關,主治胃痙攣,肝炎、蛔厥、膽道疾患以及嘔吐噦證,四關配曲池、豐隆,主治癲癇、癔病,四關配身柱主治破傷風角弓反張,四關配歸來,主治痛經、血滯經閉,四關配印堂,主治小兒驚厥,四關配翳風,主治肌痙攣等。

指針中樞穴立止蛔厥痛

袁世華

讀書時閻洪臣教授曾講過針中樞穴治胃脘痛甚效。余驗之臨床,確知此言不謬。後又推而廣之,用治蛔厥(膽道蛔蟲症)所致上腹部鑽頂樣絞痛,亦有良效。余在臨床中還體會到,以指按壓中樞穴,不僅方便、安全,且每可收到立桿見影之效。指針時,患者既可俯卧床上,亦可取坐位,上體前傾。先自大推穴向下數至十椎之下,找准穴位,然後用一手拇指指腹由輕至重用力揉按,其痛多可在3-5分鐘內得以緩解。再痛還可再按。亦可令病人家屬依法按之。其痛緩解後,再施其它療法根治之。余曾以此法治療蛔厥五十餘人,十之八九均可立即顯效。後將此法傳與農村大隊醫生,亦皆雲有效,實為值得推廣之良法也。

中醫無葯可施以針,無針又可以指代之,堪稱便利。

腹肌攣痛

劉冠軍

1970年間,余同老友程紹恩教授,因公同客於哲盟賓館。晚11時許,敲門者甚急。詢知一客友王某,胃痛呼救,余同程教授前往診視。

見一壯年男子,俯卧在床,以手捧腹,急呼胃痛。詢知其連日長途跋涉,過食生冷油膩,乃發胃脘疼痛,脹滿不舒,吞酸暖氣,曾吐瀉二次,均為不消化食物。時至午夜11時許,胃痛大作,痛不可忍,乃邀余診治。查其面呈痛苦表情,時皺眉咬牙,以忍其痛。其診脈沉緊,舌苔白膩,體溫36℃,心肺未見異常,腹平坦,肝脾未觸及,可望見上腹肌肉跳動,以手捫之板硬,但無壓痛。根據患者素有胃疾,今又長途勞累,必耗其氣,又兼犯生冷,使其胃失和降,脾失健運,診為虛寒型胃脘痛(胃痙攣)。乃針刺中脘、梁丘、內關,行強刺瀉法,針後患者胃痛不減,腹肌攣動更甚,痛不可忍,頭汗淋漓,呼叫不止。余觀其狀,細思之:其胃雖痛,而肌攣動是其主要矛盾。乃根據《內經》「從陽引陰」之理,選取具有鎮靜止抽、緩解筋攣之「筋縮」一穴,針入8分,強力捻轉,則腹肌攣動迅速停止,胃痛亦隨之消失。患者因病痛疲勞,乃安然入睡。次晨起,來我處拜謝。

考「筋縮」一穴,為督脈經穴。督為陽經之海,主驚厥抽搐諸疾,加之「筋縮」位於肝俞之間,由於肝屬風木,在體主筋,故「筋縮」具有鎮靜止抽之力。今取「筋縮」,證治相應,故只下一針,乃奏奇效。可見,隨證施治,活法圓機,此為醫者必須遵循之原則。乃記一小詩謂「客友胃痛苦難言,癥結之處腹肌攣,尋得筋縮針瀉後,痛止攣除笑開顏」,以資留念。

急性腸道病針治瑣談

楊元德

以針灸治療急症,在我國古代有許多先例。扁鵲用砭石治癒虢國太子屍厥,華佗用銀針治癒曹操的頭風病。這都早在我國醫史中傳為佳話。

據資料報告,以針灸治療的380多種適應症中,有60餘種是急性病。針灸治療急症的良好效果,已成為我國醫學的突出特色之一。針灸對休克、抽搐、急性疼痛等急症的治療,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針灸對急性腸道病的治療亦頗負盛名。筆者在十年動亂之年插隊農村時,每年曾於夏秋季節用針灸治癒一些急性痢疾病人。實踐證明針灸對急性腸道病的效果是驚人的,因而久久不能忘懷。1981年,我偶然翻閱雜誌,得知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79年就已經向全世界各國宣傳、推廣針灸主治的43種病症中有急性菌痢、急性結腸炎、腹瀉等三種急性腸道疾病。

急性菌痢相當於中醫的「濕熱痢」,多由於疫毒乘虛侵入腸腑,大腸傳導功能失職,濕熱相搏,氣血凝滯,腸腑脈絡受損,而致痢下膿血、里急後重、小便短赤、全身發熱、口渴、苔黃膩,脈滑數。筆者臨床治療此病應用兩組針刺處方:(l)天樞、上巨虛、合谷、曲池、內庭。(2)大橫、陰陵泉、地機、三陰交。毫針刺,用瀉法,留針30-120分鐘,並於每10分鐘施提插、捻轉瀉法一次,重者每日針刺2-3次。

曾治患者宮某。其每日便膿血七、八次,里急後重明顯,身發熱(體溫37.8),經化驗確診為急性菌痢。用第二組處方,每日針刺兩次。經三天後患者癥狀消失,改為每日針刺一次,一周後,大便化驗檢查二次均正常而告痊癒。

針灸治療急性菌痢效果良好,為國內外公認。許多學者觀察到針刺可以加強肝臟網狀內皮系統吞噬異物的能力,通過對菌痢病人血清蛋白電泳影響的試驗結果,表明針刺還能增強機體的防衛能力,故對本病有效。

第一組處方的天樞為大腸之募穴,上巨虛為大腸之下合穴,合谷為大腸經之原穴,曲池為大腸之合穴。本病在大腸,以上四穴可通調大腸腑氣,共奏化濕行滯之效;內庭為足陽明之滎穴,可清腸胃之濕熱,故能治癒本病。

第二組處方是以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大橫穴為脾經分布在腹部的要穴,可通調腸腑氣機,陰陵泉為脾經合穴,「合主逆氣而泄」,地機為脾經之郄穴,三陰交為足三陰之交會穴,均可調脾胃之氣機而化濕滯,故治痢有效。

先父楊逢倫,從1959-1964年在瀋陽市傳染病醫院善長用針刺脾經穴治療急性菌痢,尤共對氯黴素等抗生素過敏者,採用針刺治療,每每效果良好。由於家傳之故,我也常用脾經穴治療木病。同時,對急性結腸炎、急性腹瀉,均可按異病同治,選用以上兩組處方,在臨床同樣有效。

必須強調一點,針刺治療急性菌痢等腸道急症,手法操作很重要,應以瀉法為主,留針時間長,每日針刺2-3次。針感越強,效果越好。

治熱結旁流與濕熱下痢當刺天樞大橫

李一清

治熱結旁流與濕熱下痢,刺天樞、大橫,屬於異病同治。熱結旁流得之於外感熱病,邪從陽化,成陽明腑證,突熱為患。它本是《傷寒》中之一證,腸中燥屎內結,而見熱迫大腸,瀉下如注,肛門灼熱。

濕熱下痢,多由於進食不潔之物,或受暑濕疫毒,客於腸胃,氣機不利,濕熱偏勝而發病。該證在痢疾的發病率中居首位,其特有癥狀是里急(腹窘痛)後重(頻下墜),下痢赤白。上述兩種疾患的共有癥狀是腹痛、瀉下黃糜熱臭、魄門灼熱、小便短赤、脈多滑數。前者苔黃干,後者苔黃膩。

以上二證,可通取天樞與大橫。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定位在臍旁二寸,左右各一,是特定穴大腸之募,大橫,穴屬足太陰脾經,該穴位於臍旁四寸,左右各一,是足太陰、陰維之會穴。四穴相配,針刺得氣後,施以捻轉瀉法、盤搖法,具有調氣整腸、健脾和胃之功能,從而達到瀉下去實、導滯下行。若有發熱可加曲池、內庭,以瀉手足陽明之實熱,噁心嘔吐加內關、足三里,通利三焦、升清降濁,每日針2-3次,效果佳良。

1980年仲秋時節,我曾治一男患,自訴宿有胃病,兩日前去水果園,飽食各種水果,傍晚出現腹痛、噁心、嘔吐酸臭,頻頻入廁,呈水樣便。觀患者身材高大,但面黃消瘦,兩目無神,舌苔黃膩,舌質紅尖赤,併兼有煩躁、頭暈、乏力等症。切六脈滑數。此系平素脾胃虛弱,偶因飲食不潔,穢物復傷腸胃,胃濁穢毒相博,邪從陽化,下迫大腸,標在邪客腸胃,本在脾虛不運。遂取主穴天樞、大橫,用捻轉瀉法和盤搖法,健脾和胃,升清降濁,加曲池內庭瀉手足陽明鬱熱,加內關足三里止嘔並導滯下行,日針二次,兩日痊癒。

康復療法小議

戴鐵城

中風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語不利為主症的一類疾病。這裡所談的中風病,是指現代醫學中的腦血栓形成、腦供血不全、血管內膜炎等急性閉塞性腦血管病。

祖國歷代醫家對中風病的治療和研究,均有較深刻的認識。我在臨床治療本病過程中體會到,早期使用康復療法,對改善臨床癥狀和促進病人癱瘓肢體功能的恢復有重要作用。

余曾治周某,女,47歲。該患者左半身癱瘓半月,被確診為「腦血栓形成」,住院半月,但左側肢體癱瘓未改善,故來我院求治。

病人面色萎黃,言語欠流利,抬入病房,左上、下肢全癱,無二便失禁,舌質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脈沉弦。當即施頭針,令病人在床上活動,左下肢即刻抬起,後每日針一次,共治療10次患者由家屬攙扶下地能站立,一個月後自己能邁步行走。

治療中風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早期就配合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可防止因長時間卧床而造成肢體攣縮、爪型手及足內翻,同時由於發病早期就進行功能鍛煉,不僅能促進小關節的功能改善,同時可收到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從而使閉阻的經絡通暢。

康復療法,近幾年來受到國外醫家的重視,而我們的祖先早在遠古就認識到康復療法的重要價值。如導引、太極拳、五禽戲等在臨床上的應用,就充分證明了這一療法的作用。對於中風病人早期採用康復療法,收到了滿意的效果,所以應廣泛推廣使用。

針刺癇證一得

孫申田

行醫多年,偶有所得。是年,遇一老翁,年五十而得子,其子弱齡聰穎、3歲識字數百,5歲時能誦唐詩百餘首,真乃「神童」。然而世間事情又不能完全從人心愿,此童八歲時,因遇狗驚嚇,突然抽搐,以後經常發作,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二便失禁,移時蘇醒。醫者皆診為「癇證」。老者視此童為掌上明珠,四處投醫診治,中、西藥服之皆無效。經友人介紹,托余診治。當我問清患兒得病經過之後,確認此屬督脈為病,必針其龜尾穴(位於尾骨端)。果真,針治三個療程、45次之後,患兒一直未犯病,現已三年未再複發。患者家屬感附萬分,要重謝於我。吾謝之曰:「醫乃仁術,濟世活人乃屬本分,千金之償,我決不取其分文。」

督脈電針加灸治療痿證

戴鐵城

痿證是一種頑固難治之證。它是以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或因日久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我在臨床上使用督脈電針加灸關元穴治療痿證,收到滿意的效果。

曾治一侯姓患者,女,30歲。該患於三個月前腰部不慎扭傷,後發覺背部疼痛,繼而雙下肢麻木,行走困難,尿瀦留,診斷為「脊髓蛛網膜炎」,住院二個月出現尿失禁,不能行走,故來我院求治。病人面色萎黃,雙腿活動困難,由別人背入病室,二使失禁,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滑。取督脈,用電針,日針一次,三十次後病人能下地站立,二便仍失禁,此後又加灸關元穴,日一次,二十次後二便不失禁,自己能行走,告愈。

余用督脈電針治療脊髓病,已有同道者使用。但對改善病情加灸關元穴,比單用督脈電針有更滿意的效果。督脈總督人身三陽經之經氣,陽經經氣都匯於督脈大椎穴,所以督脈有督率陽氣和統攝真元之功。而任脈同人身之三陰經脈密切相連,足三陰經經脈之氣都交會於任脈的關元、中極穴。所以督、任二脈能調正人身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功能。

施術時,用毫針直刺入患者兩椎之間隙,深達2-2.5寸,上自大椎穴,下至陽關穴,依病情需要選取穴位,針下有麻木酸脹感最好,通以電流,以病人能耐受為度,通電20分鐘起針,後再灸關元穴五壯,日一次,連續十五次為一療程。

臨床觀察,督脈電針加灸關元穴有調節經脈氣血,補益精血,通經活絡,活血化瘀之功效,所以筋骨得堅,筋脈得濡潤,痿軟無力諸證得以糾正,收效迅捷。

磁圓針治療痛症神效

解生田

有關磁石的文字記載,最早見子《管子》一書(約公元前六世紀),用磁石治病在我國也有很長的歷史。公元二世紀的《神農本草經》載:「磁石味甘辛,主周痹、風濕,肢節腫痛不可持物……」。磁石外用,相傳始於扁鵲(約公元前五世紀)治子宮脫垂方,十六世紀前的《乾坤秘韞》已經記載各種腫毒的處方:「吸鐵石二錢……如常熬膏貼之。」1596年的《本草綱目》載磁石治「大腸脫肛」方;近代張錫純用口含磁鐵,耳插細鐵棍治神經性耳鳴。這些前人的經驗對我們很有啟迪。

磁的鎮痛作用有二,其一是經絡調整。如牙痛,可在非痛點的「溫溜」,「二間」和對側的「迎香」貼敷磁珠,可收到立時止痛的效果。其二是局部調整,亦即「以痛為俞」的原則。筆者使用的磁圓針,就是從古代「九針」中的圓針脫胎而製成的。其形如扣診錘,錘的兩端配有磁性的圓針頭(頭呈圓形如綠豆大小)。使用方法簡單,本著「以痛為俞」的原則,一是按壓揉動,二是按壓滑動。

如鞍鋼二鍊鋼廠的一位幹部,由於負重不慎而扭腰,當時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不敢深呼吸和大聲說話,不敢輕咳,痛得呻吟不止。經中西藥治療無效。當晚腰部疼痛加劇,求治於余。經檢查後確診為急性腰扭傷,用磁圓針本著「以痛為俞」的原則,在痛點最明顯處用按壓揉動法,治療一分鐘左右,病人立即能做各種活動,第二天正常上班工作。

又如,北京電影製片廠一位工人,因打球不慎把右踝關節扭傷,出現局部皮色青紫,腫痛難忍。曾外敷、扎針、口服各種消腫止痛藥均不效,求治於余,經檢查後診為右踝關節扭傷。用磁圓針在其右踝關節最痛處按壓揉動,並在周圍腫脹處行滑動按壓法,僅治療兩次就痛止腫消。

總之,用磁圓針治療各種疼痛病,見效快,複發少,可謂手到病除,故患者讚頌磁圓針為「神錘」。

以痛治痛

石榮

古代名醫孫思邈首創「阿是穴」風行於世,針灸大興。而今針界同道有所忽視,吾人甚感不安。「阿是穴」即敏感點,壓痛點,反應點,良導點,陽性反應點,也叫不定穴,天應穴,追其實質,就是內臟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點。該點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竅等緊密相關。吾多年臨證認為:「有病必有點,點中有重點,病變點也變,點消病即散。」故臨床治療痛證若選用痛點,每收奇效。此乃「以痛治痛」也。

患者張某,右側頭痛綿綿不去近四載,葯不效,針不解,痛苦異常,走遍大小醫院十幾家,終無根治之法。1984年5月來診,經神經科會診為「右偏頭痛」,屬腦血管神經痛。吾選用「以痛治痛」法,在患側太陽穴附近找到二個明顯壓痛點,針刺並施以震顫針法,二分鐘後患者痛止,隨訪一年從未複發。

又如王某,食不潔之物而嘔吐不止,膽汁倒逆,胃脘陣陣劇痛二小時,注射嗎啡不效而來診。檢查;急性痛苦病容,屈身收腹,強迫體位,呻吟不止。在胃區壓痛(++),反跳痛(-),經內科會診為急性胃炎。吾遵「有病必有點」之理,在其右腿足三里處找到反應點,重壓痛減,去之痛劇,故以此為穴,用二十六號二寸長毫針扎入,並行「捻轉刮針術」,不到二分鐘,患者胃痛停止,嘔吐消失。起針後壓之,痛點已無。三天後複診,已上班工作。

幾年來余遵此理,守此法,醫治各類眾多疼痛患者,均收奇效,特書此文,供同道參考。

遺尿症的針刺療法

趙國新

凡三周歲以上的兒童,在睡眠中不自覺的排尿,謂之遺尿。症見睡眠中遺尿,輕者數夜一次,重者一夜數次,病久患兒常有精神萎頓,肢倦乏力等症。

醫者臨證多以補關元、腎俞而充益腎氣,固攝下元,配以三陰交調理三陰經氣,因病在膀胱,又取膀胱俞與中極之俞募配穴而增益膀胱的機能。一般會取得較好的療效。

然而,對於遺尿日久、年歲較大之女孩,精神苦悶而自卑者,以前述穴位治之常收效甚微。

讀《百證賦》中有:「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鐘而明」之句,頗受啟發。考通里穴為手少陰心經之絡穴,大鐘穴為足少陰腎經之絡穴,其經絡足太陽膀胱經。針此二穴,可起到交通心腎二臟,使其平衡協調的作用。腎氣足則有助於膀胱開闔以約束膀胱的作用。

在臨床上對於嗜睡不易叫醒之遺尿患兒,筆者遂以通里、大鐘二穴治之而奏效,其療效頗佳。針5-7次後,再配合前述諸穴,以鞏固療效。

對於前人之寶貴經驗,我們不應僅以「一句話」高度概括而忽視,只有潛心體會,方得其奧。

艾條灸治遺尿

鄭藝鍾

艾灸素有通經絡、利氣血等許多作用,而被古今醫家所沿用。它的作用價值並不是針法所能全部取代的,而採用艾灸療法能治療針刺效果較差的某些病證。故《本草從新》曰:「艾葉……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余在臨床中常用艾條灸治療遺尿證,尤以小兒遺尿每獲良效。曾治邢某,女,14歲,因病人幼年喪母,生活照料不周,經常睡涼鋪,又因學習與家務勞動繁重,身體疲勞,夜寐深沉,經常發生遺尿已達十年之久。觀其形體,發育較差,營養欠佳,面容憔悴,肢冷畏寒,舌苔薄白質淡,脈沉尺弱,辨證當屬腎陽虛,下焦不固。治療取穴關元,用艾條溫和懸灸,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經治療三十次而痊癒。半年之後追訪,患者未複發。

遺尿之症臨床中較為常見,其癥狀有重有輕,輕者經治療或者隨年齡增長而癥狀逐漸好轉,甚至消失,重者則夜夜尿床,影響患者身體健康。《景岳全書》曰:「凡睡中溺者,此必下元虛冷,所以不固」,艾灸關元以溫補下焦,又可增強小腸泌別清濁之功,故獲良效。

灸可長壽

杜毓來

常讀針灸古籍,無一不推崇灸法可卻病療疾,並可延年益壽。當今老年醫學方興未艾之際,用灸法療疾、灼艾長壽,實為簡廉之舉,今錄一則灸法延年、滿門長壽的故事,聊救時弊。

日本朝野倡導灸法保健由來已久,甚至訂為學校課程以考察學生,可見其重視之程度。據日本帝國文庫《名家漫筆》記載:在德川幕府時代,三河國(縣)有一位叫滿平(又譯作萬兵衛)的百姓,祖傳灸足三里穴,高齡達二百四十多歲,有人向他求教長壽秘方,答曰每月從初一到初八,從不間斷施灸,不過男女有別,逐日變更艾灸壯數。

男:初一日九壯,初二十壯、初三十一壯,初四十一壯,初五十壯,初六九壯,初七九壯,初八八壯。

女:初一八壯,初二九壯,初三十一壯,初四十一壯,初五九壯,初六九壯,初七八壯,初八八壯。

至元保15年9月11日,江戶府(今東京)永代橋樑改建竣工,召滿平全家參加初渡儀式,當時他們的年齡實在驚人。每人的高齡為:滿平242歲,慶長7年生。滿平妻221歲,元和9年生。滿平子滿吉196歲,慶安元年生,滿吉妻193歲,承慶元年生。滿吉子萬藏151歲,元祿8年生,萬藏妻138歲,寶永4年生。

以上逐日施灸壯數,不一定膠柱固執,然年年、月月持之以恆,實為可貴。上述各人年齡無從細考。長壽的原因很多,以不單灸足三里能競全功。但堅持常灸此穴,有益無損,故孫思邈也說:「若要身平安,三里常不幹」,即足三里穴常有灸瘡浸潤之意。

考足三里穴為胃經合穴,內通胃腑,脾化胃納為後天化生之源,灸此穴以強中土,灌四旁使食慾消化暢旺,氣血有滋。據今日之研究,針灸足三里均有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功能而獲免疫抗病能力,抗病能力增強則病不生、不生病則長壽,此理淺顯易明。《扁鵲心書》云:「豈不聞土能成磚,木能成炭,歷千年而不毀,皆火之力耳。」如是灸足三里穴可助長壽,信不誣也!

水溝穴一議

郭士奎

原天津中醫學院蔣伯蘭主任,乃一代名醫,尤善針灸、余有幸從之學醫,受益非淺,余於1968年8月返里,遇一老婦,年逾五旬。步履艱難,需人挽扶,呻吟呼嚎,腰痛似折,輾轉困難。自謂收秋,用力過常,夜間寒襲而罹,痛處固定,按之皺眉,顯有痛處。診脈弦而細。診斷為急性腰扭傷。

余常守蔣師之授,「痛為經氣不通「,「腰為腎之府」,「取穴寧失其穴,亦不失其經」。痛處屬督脈之經,則急疏導督脈。取督脈水溝穴,一針療法,進針斜刺,捻轉瀉法。以患者雙目流淚為度,並令患者微動其腰。針拔痛止。患者致謝,棄杖舍車而走之。

今重溫針灸,奇術也。《難經》云:「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針鼻柱下水溝穴,能治腰痛之疾,實為病在下,取於上,受「寧失其穴,不失其經」的理論指導而收捷效。

針刺乳癤

張靜波

乳癤,即乳癰(急性乳腺炎)的初期階段。好發於哺乳期婦女,尤以初產婦更為多見。多由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或多食厚味,胃經熱毒壅滯,以致乳汁不通而引起。或因乳頭皮膚破裂,外邪火毒侵入乳房,或嬰兒有口腔感染,致使脈絡阻塞,排乳不暢,火毒與積乳互凝,結阻成癤。或因不慎,擠壓乳房,氣血阻遏而發病。

治以清熱散郁,利氣止痛。故獨取膽經肩井穴針刺,用瀉法。肩井穴是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和陽維脈的交會穴,能疏肝膽,清胃熱。是余治乳癤的經驗效穴。針刺時,嚴禁直深,以免造成氣胸,可將針尖呈60度角向後斜刺一寸,留20分鐘,其中間再捻瀉一次,一天可針刺兩次。同時取白礬一塊,新鮮雞蛋數個。在磁碟內,先放入雞蛋清後,持白礬塊硯之,硯成漿糊狀為止,塗於潔凈布上,再貼敷於患乳的紅腫硬癤處。每隔2-3小時,更換一次,即可起到清熱、消炎、散郁、止痛的作用。多則24小時,少則12小時,患者即可痊癒,治癒率為100%。

帶狀皰疹的刺絡療法

石榮

帶狀皰疹,是病毒同時侵及周圍神經和皮膚的病毒性疾患,俗稱「蜘蛛瘡」。此病初期乏力,納欠,身熱,1-3日後,局部皮膚出現不規則的紅斑,繼而呈現簇集成群的粟粒到綠豆大小的丘皰疹,迅即變成透明發亮的水皰,重者偶發大瘡或血皰,甚者發生壞疽。數日後水皰內容物可混濁化膿或部分破裂、潰瘍,最後乾燥結痂,大多數不留疤痕,病程2-4周。目前對此症,中西醫皆無特效療法。吾近五年用刺絡療法,即用毫針7-8支為一撮,點刺水皰,繼而用吾創製的「醫用負壓罐」吸液,最後外敷紫金錠。用此法治療三百餘例,皆收到較好的效果。

曾治趙某,34歲,男,右八肋間區滿布紅斑,水皰四塊,簇集成群,劇痛三天,夜不得寐,用止痛劑不解,前來求治。吾用撮針點刺水皰,加罐四枚,十分鐘後去罐,外敷紫金錠。次日複診,患者昨夜安眠,高興之至。經檢查,其局部皮膚乾燥,結痂形成。對餘下水皰再施上法患者痊癒。

又如張某,42歲,女。患者從會陰至大腿內側水皰簇集成群,有的破潰感染,發病四天,劇痛不解,呻冷不止。吾用撮針點刺水皰,加罐四處八枚,吸出5-10毫升水血樣液體,外用紫金錠。次日患者安寧,局部大多結痂,乾燥痛減,隨訪七日,未發新疹而愈。

此法立論之理,乃因帶狀皰疹為濕熱蘊於肌膚,侵及絡脈而成。而刺絡之法,能吸血排瘀,通調氣血,疏通經絡。

沿皮針刺「纏腰火丹」

田素琴

纏腰火丹,證屬肝膽火盛,濕熱內蘊。外感毒邪,毒邪化火,與肝火、濕熱相搏結,阻遏經絡,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毒邪蘊於血分,則發紅斑;濕熱凝結則起水皰。

出疹前3-5天,病人皆有局部灼熱痛。疹發生在疼痛區域呈帶狀分布,為簇集丘皰疹。皮疹多在胸脅、腹部、頭面、四肢部位。春秋多見。雖經2-3周可自愈,但疼痛難忍。應用沿皮針刺治療,經2-3次,疼痛即可減輕或消失,皮疹消退。

余在臨床發現患者周身皮膚都可發疹,接受針刺後疼痛即刻大減。應用針刺多在發疹區,沿皮損走行,從健康皮膚刺入、平行於皮疹下面,達到健側止。留針20分鐘,每日進行一次。面積大者可以圍刺。曾治一患者,左眼眶痛四天、不能入睡,服止痛藥無效。晨起見其痛區起皰,疼痛呻吟不止。精神緊張,舌質紅、苔白、脈弦數。左眼瞼及額部腫脹,從目內眥向上至頭頂見有數個聚簇丘皰疹,呈帶狀分布。此屬足太陽膀胱經濕熱蘊阻,診為蛇串瘡。採用沿皮針刺治療,每日一次,留針20分鐘。經三次醫治,患者疼痛消失。皰疹乾涸結痂,又針二次而愈。

應用沿皮針刺治療纏腰火丹,收到清熱利濕、解毒化瘀、通絡理氣、調和氣血之功。通過經絡傳到病所及五臟,發揮機體的調節功能,使其氣血運行得以通暢、營衛調和、陰陽平衡,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針刺治療惡阻小議

紀青山

惡阻,又稱妊娠嘔吐。多發生於妊娠一個半月至三個月這段時間,主要表現為厭食嘔吐,是婦科臨床常見病之一。我在臨床上採用針刺調中降逆之法,取得滿意的效果。一般取中脘、天樞、內關、足三里,均用補法。偏於痰盛者加豐隆、陰陵泉,偏於肝熱者加太沖。

我曾治賈某,女,24歲。1984年8月來就醫。妊娠五十多天,不思飲食,噁心,食入即吐,周身乏力,嗜卧,頭目眩暈。經當地治療無效而來長春求醫。取用中脘、天樞(雙)、內關(雙)、足三里(雙),用補法,針後患者癥狀大減,食入而未吐,共針三次而愈。

妊娠嘔吐者,多數都是食入即吐,嚴重者滴水難進,故用中藥治療是比較困難的。而針刺治療療效快、效果好,且不用口服藥物、避免吐葯的弊病,所以臨床上對惡阻患者應首選針刺治療。因中脘穴是八會穴中腑之會,又是胃之募穴,還是任脈、小腸經、三焦經、胃經四經的會穴,有健脾和胃降逆之效,天樞為大腸經的募穴,有調理胃腸、使濁氣下降之效,內關為心包經的絡穴,別走三焦經,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具有寧心安神、舒肝降逆、調和脾胃之效,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合治內腑」病。諸穴相配,具有調理胃腸的作用,能使胃腸蠕動加快,濁氣下降,加速胃腸內容物的排出,而不使胃腸產生逆蠕動,恢復胃腸的正常生理功能,達到調中降逆、理脾和胃的目的,故對惡阻用針刺治療而愈。

談針治難產

高玉瑃

曾遇一農村婦女,年24歲,體格健壯。第一胎足月臨產,有產兆後,即請當地衛生員接生,由於胎兒較大,衛生員經驗不足,產婦初期用力過猛,至宮口開全時,已全身無力,宮縮亦弱,時延二日,經用催產索等,宮縮未見加強,當地醫生束手,始送石市接產,入院之後因無宮縮,採用各種催產方法,效不佳,欲計手術取胎,此時胎兒早已無心跳。余此時恰有事至產房,值班醫師問余可否用針灸催產。因此,始用針灸治療,首取合谷二穴,補祛,次取三陰交二穴,瀉之;再取催產二穴(關元旁開三寸)針約五分深,雙側同時捻轉,補法,針後立即出現宮縮,約一分鐘後宮縮增強,死胎隨之產出,出血不多,產婦無其他不適。

又一農村社員,年約二十五六歲,體格健壯,系第二胎,足月臨產時始發現橫位,在家經產婆接生,兩日未能產出,胎死腹中,始來石市醫院,經產科大夫手術,牽拉胎兒兩足將其軀幹及上肢拉出宮腔之外,由於無有宮縮,不能產出已數小時,欲行斷頭術後,再在宮腔之內將其頭顱破碎分部取出,此時主管大夫問余可否針灸,余答試治,當即針合谷二穴,補法;三陰交二穴,瀉法;催產二穴,補法,留針之時手撫產婦腹部,感有宮縮,即囑值班大夫準備接產,再次運針,宮縮加強,死嬰自然產下,胎盤亦隨之排出,出血不多。

針葯合治死胎不下

劉世英

胎死腹中常不能及時自產,危害性大,有時病情又很急。1982年我在婦產科病房工作期間,凡遇到經適用芫花、天花粉、乙稀雌酚引產,日期常達10天以上無效的,經我改用針灸配合中藥治療,能誘發產婦動產,進而排出死胎。針刺取穴:維胞、中極、合谷、三陰交,每日一次,強刺激手法並配合湯劑,達生飲合平胃散加減,其藥物:牛膝50克 代赭石25克 蟬衣15克 瞿麥20克 牽牛20克 大黃15克 蒼朮15克 川朴20克 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付。

經治療可使多數病人的死胎和胎盤完整排出,個別病人娩出死胎後,胎盤粘連而施刮宮術。

曾治佟某,女,25歲,孕四月時曾腹痛,孕六月時陰道流褐色血液,超月經量,於3月3日住院,超聲診斷為死胎。下腹墜痛,胎動停止,胎心音消失,口出惡臭,舌質緊暗偏青,舌苔白膩、脈澀,診斷為死胎不下。3月6日開始針葯合治,針葯後遂即引起宮縮,腹痛下墜,隨著針葯的次數增加逐漸加劇,3月9日娩出一男性死胎,已發酵惡臭,長約20厘米,胎盤完整,陰道流血不多,產後三天一切如常,出院。

又治謝某,女,26歲,孕六月胎動停止,胎心音消失,腰腹痛,舌淡紫,脈沉緩,超聲診斷報告死胎,診斷為死胎不下,先用芫花引產,口服乙稀雌酚,治療15天無效後方於3月7日針葯合治,遂針刺四次,服湯劑五付,病人漸漸下墜腹痛,3月15日8時,娩出一女性死胎約200克,產後住院三天,一切正常出院。

「胎死不下」主要是「瘀阻氣塞而不下」,氣滯不行,死胎難以外出。針刺:中極、維胞助氣化,加三陰交配合谷有墜胎的功效。湯劑中牛膝引血下行,代赭石質重下墜以助牛膝之力。大黃、牽牛通腑下氣,助氣化並下血,使瘀祛氣復胎自下。前葯為主加蟬蛻,瞿麥輔助墜胎之功為佐葯,古人即有用平胃散治死胎不下者,達生飲用大黃、牽牛又合平胃散,目的在於加強通下之力,以逐死胎。

古書強調:胎死不下的孕婦,必見舌青口臭,針葯配合能提高療效,但不能單一歸功於針或葯的哪一方面,應該說是針葯在治療上互相為用的效果。

針刺治療產後尿閉

劉世英

腎虛妊娠,胎兒較大,或產程過長,產力過猛,損傷沖任,累及腎氣不化,膀胱氣化無力以致發生尿閉,插管導尿不僅使病人痛苦,而且容易引起感染。

我曾用針灸治療產後尿閉數十例,多是住院產後12至28小時不能自行排尿者。臨床見症多有:小腹脹痛,下腹隆起,膀胱充盈,腹脹,尿之不出,精神緊張。表情痛苦,呻吟不安,脈沉滑有力而數。

大部分病人經針灸一次,即能自行排尿,少數病人需重複再針,一般病人均在針刺後20分鐘內自行排尿。

對該病取效,必須掌握三個關鍵:處方合理,取穴準確和手法有術。處方:主穴是利尿穴,配穴:氣門、營池穴。

利尿穴位取法:量取由印堂到鼻尖的長度,按此長度作一取穴標尺。然後將此標尺的一端放於臍中,標尺按小腹正中線垂直向下,標尺的另一端是穴。

氣門穴位取法:臍下三寸,傍開三寸。

營池穴位取法;足內踝下緣前後之凹陷處,每側兩穴,左右計四穴。

手法:針刺利尿穴,選五寸不鏽鋼針,輕快點刺於皮下,徐徐捻壓直入深達膀胱腔內(???恐怕有危險),此時開始運行兩步,候氣手運法,第一步施展常規,「候氣十六字手運法」,即:急提慢插,彈動振顫,上下誘導,左右捻轉,催促產生小腹縮墜感為度,其意在於借針刺運動的激發,復甦己經麻痹的膀胱逼尿肌再度收縮。第二步,待第一步候氣法完成後,立即把針體提升四分之三,然後改換進針角度為45度角,再向下延深徐徐刺入後提升約四分之三針體,仍然施展「候氣十六字手運法」以促使患者尿意感明顯增高為度。第二步候氣動機,借針的刺激,引動內括約肌舒張。經過兩次候氣,引動了膀胱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舒張,一收一縮形成了排尿反射,則尿液即可排出。

針刺氣門穴手法:選四寸不鏽鋼針,徐徐直入,針灸稍偏內側,深度三寸,然後施展手運法,候縮墜感為度。以助利尿穴之功效為佐。

針刺營池穴手法:選寸半不誘鋼針,針刺凹陷深層進針8分,候氣至局部酸脹熱為度。

以上三穴針入得氣後,稍待即可起針,均不留針。取穴準確,手法有術,借針刺引動陽氣氣血疏通,代謝正常,氣化則能出矣。

針刺長強治嬰幼兒瀉泄有奇效

王秀蓮

嬰幼兒時期,其體質特點,除了「純陽之體」與「稚陰稚陽」外,「脾胃薄弱」又為其一大特點。脾胃薄弱非但吐瀉常發,且易導致腎氣不足。

筆者臨床二十餘載,但見嬰幼兒有因泄瀉而求治者,不論其為急性、慢性或痢疾,均以針刺長強治之。經治患兒不下五百餘例,均收顯效。1964年曾治一陳性男嬰,自生後三個月於寒冬時節其母為其洗浴,隨患瀉泄,一年多來,瀉下一日十數次,瀉物為蛋花樣混雜魚凍樣粘液便,腥臭味,伴有脫肛,面色萎黃,皮膚皺摺,手足發涼,神疲乏力,食少,以牛奶餅乾為主食,尚未斷奶。大便經多次檢查有膿細胞及紅、白血球,細菌培養陰性,診斷為「慢性痢疾」,延請中醫診治。經針刺二次後,患兒大便次數減少到一日三次,魚凍樣粘液減少,又針刺五次後,大便粥樣,一口二次以下,化驗檢查有少許白血球。後囑其調攝飲食,並教其母捏脊方法,自行調治,一月後患兒大便成型軟便,飲食增進,精神好轉。

針刺方法:令人緊抱患兒項、腘、身體呈弓形彎曲,顯露臀部,取長強穴,常規消毒,醫生以左手拇指摳住其尾骨尖,並施以揣穴法,右手持一寸半毫針,沿左手拇指尖刺入一寸許,施以捻轉(不許提插),三次一停,如是者三,隨即出針,以棉球按壓針刺點片刻即妥。虛弱者加灸神闕或隔姜灸,有疳積表現者加刺四縫。對大便基本正常後而有脾胃虛弱者,可停針刺治療,改施捏脊以善其後。

針刺水分治療嬰幼兒腹瀉

張華珠 孫文先

我們採用針刺水分穴治療嬰幼兒腹瀉,一般一至三次即可痊癒,簡便易行,療效滿意。

手法:直刺水分穴1.5至2寸,強刺激,留針30-50分鐘,留針期間,捻轉二至三次。

治療:傷食者:腹脹痛,拒按,不思食,苔膩,脈滑,瀉下物不消化,有明顯的酸腐臭味。直刺水分穴,留針30分鐘,一般一次即可見效;脾虛者:面色萎黃,神疲倦怠,納差,腹喜按,苔薄白,脈濡細,瀉下不消化物,食後瀉下加重。直刺水分穴,留針50分鐘,加艾灸,留針期間捻轉二至三次,一般二至三次可愈,若屬濕瀉:病兒身熱不揚,精神睏倦,嗜睡,口渴不欲飲,肢體酸軟,苔白膩,脈濡,瀉水樣便而繁,甚者一日數十次。直刺水分穴,留針50分鐘,一般一至二次可愈。

非洲瘧疾診治一得

諸雲龍

筆者在隨中國醫療隊去扎伊爾工作期間,治療瘧疾甚多。非洲之瘧疾發病急驟,癥狀多變,多數無寒熱往來之癥狀,更無間日、三日發作之規律。臨床上或僅見頭痛、眩暈,或只見噁心納呆,有的以神疲乏力為主證,有的見關節疼痛等表現。與國內所見之瘧疾癥狀表現迥異。

在治療上,西醫之各種抗瘧葯,對非洲瘧疾之療效甚微,加之毒性反應及副作用甚多,故外國朋友多來我醫療隊求治。吾常以針刺治療該病,並收到滿意之療效。

吾常用之穴位為:主穴:大椎、風池、間使。如發熱明顯加曲池、合谷,頭痛眩暈加太陽、印堂;噁心納呆加內關、足三里,失眠心悸加安眠、神門。每日針治一次,五次為一療程。針刺期間停用一切藥物。兩年來共治療本病48例。臨床有效45例。血塗片鏡檢,治療前均找到瘧原蟲無性體,治療後原蟲消失者42例。由此可見,針刺治療瘧疾,無論在控制癥狀方面,還是在血塗片轉陰率方面,效果均明顯的優於藥物治療。故不揣愚陋,予以贅述。一得之見,聊作引玉之磚。

以下推拿

小兒面癱治驗

趙國新

小兒面癱,即小兒「口眼歪斜」。國內成人患本病者多。而索馬利亞小兒面癱在臨床上佔有很大比重。考其病因,該國地處赤道,氣候炎熱,人多喜納涼,經常在樹蔭下席地而睡卧所致。為減輕患兒痛苦,由針刺而改用推拿療法治之。運用推拿療法共治療9例(其中男性患兒7例,女性2例)。其主要癥狀為眼裂大,流淚,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嘴歪、漏氣漏水,患側面部感覺遲鈍、麻木等。

運用推拿手法及選用穴位是:⑴令患兒仰卧,醫者站於其患側,以大魚際揉法從其前額、太陽穴下至患側整個面頰,治療約10分鐘左右。⑵以一指推法重點在印堂、攢竹、睛明、太陽、承泣、四白、耳門、頰車、人中、承漿、地倉、大迎等穴位上刺激,反覆刺激數次。⑶再以拇指揉法在承泣、四白、迎香、下關、頰車、人中、承漿等穴處強刺激,並分撥人中、承漿之筋。⑷令患兒取坐位、醫者左手握住患兒四指,以右手中指端或中指屈曲搗其小天心穴,約10分鐘左右。左側面癱搗患兒右手,反之右側面癱搗其左手。

經用上述方法治療,多則推拿14次,少則6次即愈。深受索馬利亞人民歡迎。

應用推拿手法治療,受刺激的局部產生熱的生理效應,使皮溫增高,改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及營養狀況,使麻痹的肌肉得以恢復,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陰陽,以通氣血」的作用。筆者認為,推拿治療面癱實為療效頗佳,易為患兒樂戶接受的一種好方法。

漫談小兒肌性斜頸

陳志華

小兒肌性斜頸,又稱「小兒歪脖」。本病的病因、病理,目前雖無統一的說法,但多由於分娩(特別是臀位產和產鉗產)時,一側胸鎖乳突肌因受產道或產鉗擠壓、牽拉而受傷出血,血腫肌化並造成攣縮所致,故又有「初生兒肌性斜頸」或「初生兒胸鎖乳突肌攣縮性斜頸」之稱。

對本病的發現並不難,在小兒初生後數日或數月,如留心觀察,則可見小兒頭部常向一側(患側)傾斜,顏面旋向健側,若勉強用手轉動糾正,常激惹小兒哭鬧,將手鬆開,其頭部又隨即回復原位。在為小兒擦洗頸部時,常可發現患側頸部皮膚皺襞多,在襞紋之間積存有不潔之污垢,患側乳突與鎖骨間距小於健側,並可在患側胸鎖乳突肌的中部或胸鎖骨端的附著處,觸及到大小軟硬不等、並可隨肌移動的猶如梭形的腫物。如發現較晚,腫物雖已不甚明顯,但因血腫機化,形成攣縮,緊張變硬,突出如條索,頭頸部的活動受限,患側顏面的發育也受影響,使患兒雙側顏面不相對稱。病期較久,甚至還會產生代償性的胸椎側凸畸形。

推拿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通過對770例小兒肌性斜頸的臨床觀察,其中痊癒者653例,好轉者98例,無效者19例。

醫者一手托扶患兒項部,使患兒頭部後伸,以加寬頂部便於操作;用另一手拇食中三指捏法和拇指揉法,治患側胸鎖乳突肌自上而下反覆操作,重點在腫物周圍,作用力要深透,以疏調經筋,行氣活血。操作時,注意不要用手滑動或扭絞皮膚,尤其對初經治療的患兒,因皮膚對手法的刺激閾低,尤當注意防止皮膚損傷。

用拿捏法對腫物部位進行擠壓,宛如將腫物拿起捏癟,擠散一樣,反覆操作3-5次,如腫物範圍較大,可沿腫物的形態自上而下反覆操作2-3次,以擠壓血腫。操作時,手法不宜過重,並需與揉法相交替進行,以避免因疼痛而激惹患兒劇烈哭鬧。醫者一手扶住患兒患側肩部,一手扶住患兒頭頂。將患兒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反覆進行多次操作,以使其患側胸鎖乳突肌得以伸展。

捏揉患側斜方肌,以緩解斜方肌反射性肌緊張,並拿肩井穴結束操作。

此外,在治療期間,還可在嬰兒睡眠、哺乳之時,用硬枕夾持其頭部兩側進行矯正,經常用玩具誘引患兒,使其顏面向患側旋動,均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本病以嬰兒月齡越小,發現越早,療效越好。絕大多數患兒在治療過程中,腫物逐漸縮小,變軟,頭頸部活動的幅度逐漸恢復,約經1-3個月的治療,可獲痊癒。但對極少數病期較長胸鎖乳突肌結構性的形態改變嚴重者,則一時尚不能完全糾正。

小兒腹瀉的推拿療法

趙國新

採用小兒推拿治療嬰幼兒腹瀉療效頗佳,一般經三五次推拿即愈,無任何痛苦,易為患兒接受。凡經推拿治癒的患兒母親,則主動向他人推薦小兒推拿的可靠療效及其優越性。這在臨床屢見不鮮。

但某些醫者在治療時簡化為只取三兩個推拿穴位及手法,如摩腹,揉臍、推上七節骨等,而不以患兒癥狀為依據進行辨證施治,更談不到選用適當穴位及手法,這樣是達不到預期治療目的的。

筆者治療本病有些粗淺體會:⑴傷食瀉:其治療原則為消食導滯,健脾止瀉。臨床多以清版門、補脾經、摩腹、清大腸、點揉天突等穴位和手法治之。清版門可健脾強胃,消食導滯,補脾經健脾燥濕,摩腹理氣、通滯而止痛,清大腸則疏通大腸之積滯,點揉天突可降逆止嘔。治療傷食瀉重在消食導滯,兼健脾止瀉,是先標後本之治法。⑵脾虛瀉:其治療原則為健脾益氣,溫陽止瀉。當選用推三關、補脾經、摩腹、補大腸、推上七節骨,按揉脾俞胃俞及大腸俞穴位和手法。因推三關性溫熱,能溫脾散寒,補脾經可健脾益氣,為治療脾虛而致的陽氣不足、四肢厥冷,面色無華,食少之要穴,補大腸固腸止瀉;推上七節骨溫陽止瀉,摩腹健脾和胃、理氣消食,揉脾俞能健脾胃、助運化、祛水濕,揉胃俞、大腸俞可消腹脹腸鳴而止瀉。故上述諸穴重在強健脾胃,增強運化功能,實為治本之法。⑶寒濕瀉:其治療原則是溫中散寒,化濕止瀉。治療時除選用補脾經推三關、補大腸外,宜加用揉外勞宮、推上七節骨、揉臍、揉龜尾等穴位和手法。揉外勞宮可溫陽散寒,推三關溫陽散寒,健脾燥濕,推上七節骨可溫陽止瀉;揉臍健脾化濕,揉龜尾可溫中止瀉。加之補脾經、補大腸的治療作用,則是標本兼顧之治法。⑷濕熱瀉:其原則為清熱利濕、調中止瀉。臨床多選用清脾、胃、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小天心等穴位和手法治之。固清脾胃以清中焦濕熱,健脾助運,清大腸與退六腑可清利腸腑之濕熱積滯,清小腸能清熱利尿除濕,揉小天心除煩鎮驚。所以本法亦是標本兼顧之治法。

在運用推拿治療期間,停用一切藥物。病情較重或病程長者,以一日推拿兩次為佳。

按摩排尿治療尿儲留

陳志華

臨床上常規採用不同形式的膀胱引流治療尿瀦留,尤其是經過反覆應用或長期應用,都可能發生泌尿系感染。但採用按摩排尿的方法,既能解除尿瀦留之苦,又能防止泌尿系感染之弊。自1970年以來,運用本法治療因脊髓疾病、腦血管疾病、前列腺肥大、下腹部手術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所引起的尿儲留120餘例,均收到立竿見影的療效。

患者仰卧位,腹部放鬆。醫者在患者左側,依據充盈的膀胱上界的不同位置,相應地按壓關元、石門、氣海穴。在按壓時,醫者的手掌(或指)應順著患者的呼氣,由淺入深地徐徐向恥骨聯合、脊柱方向按壓。按壓的深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當下腹部出現強烈的墜脹感時,不再繼續向深部按壓,應維持約0.5-2分鐘,尿即可排出。當尿排出時,不要抬掌(或指),要隨著膀胱充盈程度的降低繼續深壓,直至膀胱空虛,尿完全排盡,方可將掌(或指)緩緩抬起,結束操作。

尿瀦留屬於祖國醫學的,「癃閉」範疇。《素問◎宣明五氣論》中說:「膀胱不利為癃。」《靈樞◎本輸篇》中說:「三焦者,……實則癃閉。」究其病因,責之三焦氣化功能失司,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所致。腹部按摩具有疏調人身氣化功能的作用。按壓法所按壓的腧穴(氣海、石門、關元)又均為腎之原氣所聚的部位,而三焦與命門一氣相通,故通過按壓可藉以調節三焦的氣化功能。三焦的氣化功能復職,則水道得通,小便得利,尿瀦留得解。

略談指法按摩

劉洪濤

清◎吳謙說過,手法是正骨之首務。說明手法在治療骨傷病方面的重要性。施法得當,病情緩解,減輕痛苦,效果顯著。要想施法自如,必須苦練基本功,方可作到發力準確,柔和,協調,靈活。手眼心並用,以達到得心應手之程度。

手法之要領:即穩、妥、准、勻,要作到持久有力,重而不滯,輕而不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從而達到深透之目的。為了達到預期的療效,必須根據患者的虛實、性別、年齡、部位、婚否,查清病情,作出正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

我受家傳師授,積四十年臨床經驗,總結了一套傷科辨證手法十六部,現僅將指部手法簡介如下:

施法時常用拇、食、中指。著力部位指尖、指側、指腹。姿式:沉肩屈肘,手指發力。

(1)點穴按摩又叫指針法:以拇指尖著力,拇指立起,戮在痛點或穴位上,點而不移,持久有力,至病人有舒適感和傳導感為宜。也可根據經絡循行,遠端取穴。其作用為通暢經絡,鎮靜止痛。

(2)指振法:用拇指尖,緊壓應振之處。可隨呼吸起伏,有節奏地施力,切勿突然發力。由於此法振顫,故能緩解局部緊張、瘀腫、並有活血止痛之功能。

(3)指滾法:以拇指側面貼於患處,從上而下,從內而外,靈活滾動。手法要柔和,深透有力,避免觸傷皮膚。作用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滑利關節。

(4)指刮法:又稱分理法。用拇指側面,緊壓皮膚,在患處進行分理手法。操作時,應深透有力,最深達到粘連組織。作用祛風散寒,溫通經絡、疏通氣血、剝離粘連之功。

(5)指按法:以拇指腹,按壓在痛點或穴位,可用單手拇指或雙手拇指疊按。但用力必須適宜,勿使疼痛。其作用為理通氣血,除滯鎮痛。

(8)指揉法:以拇指腹,著力在身體某部或穴位上,作迴旋揉動。輕揉達皮下組織即可,重揉時可作用到肌肉。適用於身體小部位局部紅腫處。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散瘀。

綜上所述,系在自己臨床多年的一點體會,簡一單加以歸納。總之,手法為骨傷科傳統治療的一重要組成部分,療效之高,非他法所能比擬。作者認為,提高手法的關鍵,在於基本功之鍛煉。故提出此見解,希同道們共同研究。

推拿「梳法」治療胸部內傷

薛增

醫重一手或雙手五指分開,指端著力,向內、向外、向前推擠患者的肌肉,謂之「梳法」。取其五指分開,形象梳子之意。此法多用於胸部內傷中的傷氣、傷血及氣血俱傷之疾患,為家父所傳手法之一。

胸為肺府,肺主氣,朝百脈。因此,凡胸部內傷,大多出現氣滯血瘀之徵象。患者多有胸悶氣急與呼吸、說話、咳嗽時痛甚等癥狀。在患處的肋間隙運用梳法,可寬胸理氣、疏經通絡,使留瘀停積於肌肉肋膜之間的瘀血迅速消散,臨床癥狀緩解。

余於1978年6月接診一吳姓女患者,因搬運貨物時用力過猛,隨即出現胸痛,胸悶氣急,不能大聲說話,用力呼吸及咳嗽時痛劇。翌日晨起,其諸症未減,並有痛無定處之感。X光顯示其胸脅部未見異常,診為胸脅迸傷,治以寬胸理氣、疏經通絡之法。囑患者取仰卧位,在胸脅部沿肋間隙用雙手梳法,繼用搓法於兩脅,約10分鐘。僅按此法治療一次,患者諸症緩解,恢復工作。通過多年臨床實踐,筆者體會到,在運用梳法時,五指用力要勻、穩、動作宜緩,不得過急、太猛。不然,非但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反而容易造成新的損傷。


推薦閱讀:

鼻炎老犯,試試針灸
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列表
鄭魁山教授針灸治療痹症臨床心識
溫針灸技術
董氏奇穴董氏針灸詳解

TAG:北方 | 針灸 | 推拿 | 針灸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