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軍:東亞繁榮
「從大的過程看,冷戰留給東亞的遺產中有對抗、戰爭的消極影響,但主要的遺產是這個區域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的走向繁榮。」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牛軍教授對本報強調,這種繁榮至今還在延續,成為東亞地區的主要潮流,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維護東亞繁榮並從中獲利是當今地區的主流「民意」。中國地區政策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維護和促進繁榮,因為這是我們國民福祉和國家繁榮的重大需要。歷史遺留的各種矛盾、分歧包括島嶼爭端等等,都要放在這個大局中界定其意義、價值,將它們與地區主流隔離開來,建立起有效的防火牆,並尋找其他途徑逐步解決。
牛軍還認為,中國、日本、韓國、東盟國家以及美國等,都是東亞繁榮的共同創造者和受益者。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大國均勢、在本地區持續擴大的共同利益、面臨的共同威脅、一國或傳統軍事同盟均無法應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等等因素,決定了未來中美日三國在東亞必定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進行多種形式的安全合作。有關各國共同努力建立起以合作安全為主體的地區安全體制,是合理和必要的選擇,實際上也是大勢所趨。當然這需要首先從建立共識做起。
《21世紀》:自冷戰結束距今已有22年了,您認為東亞的局面是如何演變到今天的?
牛軍:首先解釋一下,東亞地區與亞太地區有很大部分是重合的,我這裡說的東亞地區也可籠統地說是東亞西天平洋地區。我覺得現在很有必要讓公眾理解,東亞地區形勢是如何發展到現在並形成了如此繁榮的局面,從而能更冷靜的思考一些問題。中國跟美國的關係、跟日本的關係,在傳統媒體報道的層面與國家政策層面相比,相差的確非常大,更不要說跟大的歷史發展趨勢,那差得就更多了,有時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
最近我也寫些時評,包括如何認識現在的敘利亞戰爭,就有很多視角值得分析。很多傳統媒體集中講美國的軍事干涉問題,諸如「進退兩難」、「非常尷尬」,等等。其實還可以換個角度看政治和媒體生態。美國的電視媒體可以採訪利亞總統阿薩德,並直接在美國播放給美國公眾看,讓美國公看看你們想打擊的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阿薩德政府對有關化學武器問題的立場,他說他本人絕對沒有下過命令使用化武什麼,等等。昨天《紐約時報》刊登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文章,普京直接表示,美國如果在敘利亞使用武力後果會很糟,這不符合你們美國人民的願望,他說奧巴馬總統做這樣的決定將是錯誤的。
換一個角度看,美國這個國家其實和我們傳統媒體上一般塑造的形象很不同。戰爭決策這麼大、這麼嚴肅的事情,美國人可以把敵人請到電視台採訪,可以讓持反對意見的某個重要國家領導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談他的觀點,直接寫給美國公眾,說明他為什麼反對打這場戰爭。美國國內的討論也很公開,更重要,包括在國會的討論,政府領導人要到聽證會現場去解釋,以及奧巴馬總統要直接向公眾解釋政府的政策。實際上全世界包括中國公眾也都在看,透明度很高。當然,對敘政策的公開討論在美國或許就是一個個案,但美國政策的公開和透明度全球最高,也是不爭的事實。我有時會想,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大國或霸權國似乎總是要衰落的,不過美國在它的階段樹立了一個標準,下一個(想)替代美國的大國在重大決策的透明度上,至少不能低於這個水平。
我說這些是為了說明,不論是觀察中國對外關係,還是觀察其他國家的對外政策,都需要有多元的視角和思考,不能簡單地只一個角度,例如只有反對美國一個視角,誰反對美國就要支持誰。世界上的事情極為複雜,有很多是我們生活在中國目前的社會發展階段上不容易理解的。例如像美國做這麼重大的戰爭政策,能透明到這種程度,要施以軍事打擊的國家的領導人可以透過美國電視節目,向美國公眾說明自己的立場和政策,這在世界其他地方還是很難想像的。國際關係已經公開、透明到這種程度,是不可能收回去、走回頭路的,只是向前發展的快慢與曲折程度有不同而已。未來國家間要充分交流到什麼程度才能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實際上是有其自身的歷史發展脈絡可循的,不能割斷歷史的進程來看當今和未來的變化。可以這樣說,我們面臨的真實世界和媒體願意談論和報道的世界,實際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包括冷戰研究這個領域,各方在很多重大問題上的看法都存在很大差距。
冷戰結束後對於冷戰的研究已經20多年了,學術界儘管與各種分歧,也還是有一些共識,包括冷戰是什麼和冷戰對現在有什麼影響或者說留下了什麼遺產,等等。在這個框架里可以更好的理解當今東亞格局的本質特徵到底是什麼。基本的結論很簡單,我認為冷戰時代給東亞留下來的主要遺產就是導致當今繁榮局面的那些基本條件。現在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安全環境變的更嚴峻了。我不這樣認為,東亞地區安全局勢總的看並沒有大變化,有些問題還是局部的。從冷戰後期,即上個世紀80年代,或者說從197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結束一直持續到現在,東亞的基本趨勢就是走向繁榮,20世紀以來的東亞歷史中沒有過持續這麼長時間的繁榮。
《21世紀》:東亞的這種繁榮可以說是復興嗎?
牛軍:說是「復興」不準確也沒什麼意義。曾經有人計算過中國古代的GDP,最高時好像是明代吧,佔到世界的30%多,那是根據當時一些生產要素的演算法,說說而已。我是講20世紀以來從未有過的長時間繁榮,用再次繁榮也可以。不管怎麼說,這個趨勢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中國跟周邊國家在一些領土、領海上有爭端,朝鮮半島的緊張、以及其他一些安全問題等等,都不是主流。
東亞的繁榮同冷戰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這裡的繁榮局面發端於冷戰中後期,其中包括日本戰後重建成功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洲「四小龍」的出現、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進入世界體系,等等。這種繁榮達到了什麼程度?從大歷史進程來看,可以說世界上出現了第三個中心。最初的中心在歐洲,二戰結束後和冷戰時期,移到以美國為主的北美。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該地區與歐洲並駕齊驅,甚至超過歐洲。冷戰中後期東亞地區開始興起,到現在成為第三個中心。今天全球的產品和貿易50%以上都在東亞。我們經常聽到諸如亞太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一類,都是基於這個最基本的事實,而且還在發展。當前中日不和、南海島嶼爭端、朝鮮半島緊張等等,都引發很多擔憂,但這些並沒有對地區繁榮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總之,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繁榮同東亞繁榮是互為因果的,中國的繁榮帶動了整個地區,反之沒有這個地區的繁榮,中國也繁榮不起來。中國理應將維護和推進地區繁榮作為國家地區戰略的首要目標。
《21世紀》:最近東亞有很多問題,例如南海諸島爭端、與日本在釣魚島的爭端,以及朝核危機、美國 「重返亞太」政策等等,於是很多人認為中國周邊形勢出現惡化甚至嚴重惡化的趨勢。但您認為這種判斷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牛軍:是的。從大歷史的脈絡看,總把目光局限在去年以來的中日關係、南海島嶼爭端、朝鮮半島危機等等,那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從上世紀80年代或70年代中期越南戰爭結束以來,東亞或者說亞太地區發展的大趨勢從未有過根本性的改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迅速成長,地區經濟日益繁榮,各國的相互依存和互利大幅上升。今天東亞已經成為與歐洲、北美鼎足而立的一個新的世界中心,這是世界格局的一個歷史性變化,特別是這個地區仍然表現出強勁深厚的上升動力和潛力。
實際上出現一些問題、衝突等也很正常,有了繁榮才有爭奪,更何況這個地區的一體化程度比較低,沒有像歐洲那樣有效的地區安全機制,各國還很缺少戰略互信,等等。
《21世紀》:您是依據什麼做出這樣的論斷呢?
牛軍: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那樣,不能浮在表面看問題,要多視角的、特別是歷史的看東亞地區問題。研究冷戰這麼多年,我們首先要更進一步理解冷戰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到底應該如何認識冷戰時代的特性。
冷戰的第一個方面就是二戰後出現了兩極格局的國際體系,其基本背景就是歐洲作為曾經的世界中心在二戰中衰落了,結果是美國和蘇聯兩個非歐洲的超級大國一度執世界政治之牛耳。
我之所以經常強調維護東亞繁榮的重要性,同閱讀歐洲衰落的歷史經驗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東亞繁榮了,所以大家都要來分利,都想多分利,地區國家之間互相又缺乏信任,這些年不時發生的衝突就是嚴重的警號,提醒我們不要再走到歐洲那條老路上。對於北美地區來說,那裡不會發生戰爭和衝突,美國在這個地區長期經營,體系非常完善,也沒有人能挑戰美國的地位。但是在東亞不一樣,比如說中國和日本之間有歷史仇恨,一涉及歷史很多人會動感情,這很容易把一些具體的矛盾糾紛推向一場大衝突,甚至戰爭。再比如說中國和印度也有過領土戰爭,印度也是有10億人口的大國,對此是耿耿於懷的。亞洲的地區衝突因為有了歷史因素而屬於高危型的。
歐洲的衰落和歐洲兩邊的兩個大國美蘇快速崛起,導致了冷戰的爆發,後來蔓延到全世界。在整個冷戰歷史中,美蘇沒有直接的戰爭,但是它們的對外干預決定了各自國家的命運,兩大國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同時它們之間的爭奪也使得很多國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美蘇給世界帶來的最突出的影響,就是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模式供選擇。美蘇各自都堅信自己的制度最終會勝利,這兩種發展模式之間的衝突的影響非常明顯,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美國並不僅僅是一種霸權、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等這麼簡單。在實力的背後是當今仍然對很多人都很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至少現在一代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願意到發達國家去學習、工作、生活,首選是美國,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另一方面,人們畢竟都看到了美蘇爭鬥的結局,就是蘇聯失敗了,解體了。無論如何解釋蘇聯的指導思想是普遍真理,按照這個自稱是代表人類未來的原則治理國家的結果就是失敗了,這時非常明了的事實。冷戰就是以美蘇為中心的全球鬥爭的過程,也是結果。
《21世紀》:這也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牛軍:冷戰中意識形態是特別突出的問題。美蘇之爭區別於歷史上的強權、王朝戰爭、霸權戰爭的,突出的就是意識形態鬥爭,當然還有個核武器問題。過去歐洲列強之爭,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殖民地的爭奪,都沒有過如此尖銳激烈的意識形態鬥爭。美蘇雙方都堅信自己代表歷史的未來,那種信仰是堅定的、不容質疑的,因此才有了雙方鬥爭的堅決、堅韌不拔和異常的激烈殘酷。現在經常討論對普世價值的認識就同冷戰有直接的關係。
冷戰後期鬥爭的結局已定,美蘇的意識形態爭論在世界大部分地方沒有意義了,蘇聯的治理方式不再有前途。現在回頭看,兩種對立的意識形態導致美蘇從一開始就把鬥爭看成是你死我活的,任何一方的勝利都意味著另一方的絕對毀滅,不是說物質性毀滅,而是包括精神在內的整個生活方式的毀滅,這使雙方在鬥爭中特別堅決、特別執著、決不妥協。
意識形態鬥爭的慘烈程度一方面是導致雙方生產了足以將地球徹底毀滅多次的核武器,使人類社會被極其恐怖的核平衡所長期籠罩,美蘇領導人任何一次誤判都可能使人類不復存在。另一方則是美蘇在第三世界的軍事干涉,有些干涉行動造成很多破壞性的後果。美國、蘇聯都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在第三世界推行自認唯一正確的意識形態。例如蘇聯支持北朝鮮進攻南方,就是基於支持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完成統一的理念。美國在越南的干涉是基於「多米諾骨牌」理論,即南越垮台將導致共產主義蔓延到整個東南亞。越南戰爭是一典型,美國軍事干涉之殘酷令人髮指,包括使用枯葉劑這種化學武器,造成的水土污染影響到越南二、三代人。蘇聯1980年入侵阿富汗也是因為蘇共領導人認為,當時的阿富汗政權是社會主義的說以應該給予支持。就是基於這麼一個信念,幾十萬軍隊進去打了十年極其殘酷、破壞極大的戰爭。還有很多其他典型的例子。
美蘇雙方都認為自己的信仰是普世的,所以要到全世界去推廣。因為它們太強大,就阻塞了一些國家探討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機會。美蘇意識形態鬥爭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後果是在有的國家造成災難,同時美蘇也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美國因在越南的10年軍事干涉而導致其世界地位衰落,尼克松由此承認已經形成了五極世界,美國不再如二戰結束時那樣無所不能。蘇聯則因為10年入侵阿富汗的戰爭拖垮了國內經濟,這是蘇聯最後解體的重大原因。
冷戰還需要放在二戰後全球性的變革中來考察。有學者指出,首先就是400年的殖民主義體系被徹底摧毀,這是世界政治中的一個偉大變革。美國和蘇聯都不同程度地支持反殖民主義,都是提倡民族自決權的。殖民體系崩潰的結果是國家數量大幅增加,從聯合國創建時的5來0個,到1970年代100多個,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又增加了很多,現達到190多家,這是世界新政治力量興起的前提,也是世界政治多元化的前提。其次是市場經濟的全球擴展,最大規模的發展和最突出的成就是東亞融入全球市場,並逐漸在世界經濟中取得決定性的地位。還有就是「選票」,即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選舉權,這背後則是根本否定了此前歷史中種族、民族、性別、經濟等等因素對人的政治權利的限制。各國國內政治因此而多元,導致國家對外性行為的豐富多樣。當今的全球化浪潮和世界政治多極、多元甚至碎片化等趨勢相伴而生,都是同上述冷戰時代的重大變革緊密相關的。上述冷戰時代的特點及其遺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東亞地區。
《21世紀》:那麼冷戰是如何具體影響東亞的呢?
牛軍:冷戰對東亞的影響是複雜的,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除了美蘇兩家的對抗外,中國國家戰略的選擇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冷戰前期,美蘇冷戰爆發後很快蔓延到東亞,造成了這個地區的大規模的、持續的熱戰。冷戰時代歐洲沒有發生戰爭,但在亞洲發生了大規模的熱戰,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對於二戰結束後的東亞,最重要的就是日本統治的所謂「大東亞」秩序被粉碎了。不過不能停留在表層的觀察,一般地說把日本打敗這個地區就解放了,但是被解放出來的是什麼?這還要追溯到日本侵佔之前這個地區的狀態。
例如東北亞,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儘管還在建設之中。國民政府在1928年開始「外交革命」,即通過談判廢除不平等條約體系,但還沒有實現這個目標日本就發動侵華戰爭了。朝鮮半島已經是日本的殖民地,之前那裡還不是一個國家。所以二戰後期美國提出中美英蘇「四國託管」朝鮮,經過一段時間建立有效的政府後,再把權力移交給它。在亞太大國對有些殖民地都是設想戰後搞「聯合國託管」。
東南亞情況更複雜。在陸地部分,印度支那是法國的殖民地,海洋部分有英國、荷蘭、美國等國的殖民地。那裡國際矛盾更複雜,當地人民除了與日本殖民統治的關係,還有同歐洲殖民者的關係,以及歐洲殖民者與日本殖民統治者的矛盾。
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東亞各國人民在戰後面臨的首要的任務就是建國。冷戰爆發的影響是使東亞各國都面臨「建什麼國」的選擇,各國內部不同的政治力量因為選擇不同而發生內戰,為「建什麼國」打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是意識形態的厲害之處。當時中國發生了大規模的國共內戰,中共取得政權後選擇了蘇聯模式建國,而國民黨在台灣選擇了美國模式,現在兩岸還分裂,兩個完全不同的制度、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
在朝鮮半島,因為美蘇之間的對抗導致朝鮮半島分裂。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在蘇聯支持下發動統一戰爭,遇到美國的軍事干涉而失敗,後來中國參戰使朝鮮半島又打回原樣。現在北南雙方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截然對立。韓國根本不可接受北朝鮮的政治制度。而北朝鮮如果讓韓國統一,金氏政權就結束了,所以北方絕對不能接受。
印度支那也一樣。越南1975年完成了國家統一,但是也經過10年慘烈的戰爭,對民族的傷害非常大。越南北方為國家統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另一方面也是歷史機遇,中國、蘇聯兩家都援助它反抗美國軍事干涉,如果沒有大國基於意識形態的支持,它能否完成統一是有疑問的。然後就是越南同柬埔寨之間10年的戰爭。
冷戰的另一個遺產是軍事集團問題。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中蘇結盟,這一事件同朝鮮戰爭一起,是導致冷戰向東亞大規模蔓延的重要原因。此後還有中朝結盟、中越也是盟友,這是社會主義國家同盟體系。站在對立面的是1952年建立的美日同盟,美國與東南亞有軍事條約,還有美國與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的條約,這些都保留下來了。後來中蘇同盟破裂、中越發生戰爭,社會主義國家間的同盟在冷戰中就解體了,還剩下的中朝同盟也很難說還有什麼實際作用。現在亞太地區是美國領導的軍事同盟體系,防範的對象也還包括中國。
《21世紀》:我們如何看待,冷戰與東亞繁榮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冷戰造就了東亞繁榮嗎?
牛軍:不能簡單地說是冷戰造就了東亞的繁榮,但東亞的興起與繁榮是在冷戰歷史的第二階段開始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你問沒有冷戰的話,戰後東亞會是什麼樣,我做歷史研究的無法做這樣的研究,但可以從二戰開始來做設想。二戰中形成的反法西斯同盟有幾個基礎文件,包括1941年8月美英簽署的《大西洋憲章》、1941年12月的《聯合國家宣言》等等,其中的理念簡單地說就是人權和民族自決權,即反對壓迫、侵略別的民族,以及反對侵犯人權。那些文件中的基本理念是反法西斯同盟得以形成的政治基礎,是人類為反對法西斯而聯合起來的最大政治公約數。如果沒有冷戰,美英蘇中法等國家能繼續合作,世界歷史應該還是在這個基礎上、沿著這個基本共識發展。或者相反,大家都拋棄這些理念去搞蘇聯模式。
當然以上的假設已經無法被驗證,冷戰就是因為大國無法維持共識,加上諸多歷史事件、複雜的觀念因素等的影響而發生的。事實是冷戰爆發後不久就蔓延到東亞,造成了這個地區的戰爭、分裂、軍事集團,等等。形勢從1970年代開始改變,美國陣營的國家先是日本重建取得成功,然後是其他國家相繼走上市場經濟改革的道路,隨後開始了政治變革。東亞最重大的變化是1979年中國決定改革開放,它導致中國同世界體系接軌,從而實現了整個東亞地區(除北朝鮮外)的市場經濟改革,造就了東亞的持續繁榮。
中國的改革開放伴隨著三個進程,其一是反對蘇聯擴張,把蘇聯勢力幾乎是徹底的排擠出亞太地區;其二就是中國在冷戰結束前即逐步退出冷戰,我寫過一篇論文,這個行動的影響很大;其三則是使市場經濟在東亞地區變成主流,東亞整體地進入到世界體系、加入到全球化進程中。我幾年前到里斯本開會遇到過一位葡萄牙學者,他說他認為世界上有兩個最偉大的國家,一個是葡萄牙,另一個是中國,因為全球化是從哥倫布大航海開始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則標誌著全球化終於真正實現了。這聽上去雖然像個玩笑,不過也多少反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影響。
《21世紀》:除了繁榮以外,冷戰對於東亞還有哪些重大影響,比如說安全或者文化方面?
牛軍:冷戰還有一個重大影響,就是給有關國家當時在東亞實現合作提供了一個足夠合理的外部理由。由於1970年代蘇聯決定在世界範圍推進革命,亞太很多國家因感受到蘇聯擴張的威脅而產生了聯合的願望。例如中美能夠結束敵對並終於實現關係正常化。中日關係一樣,1978年鄧小平訪日簽中日友好條約,擱置釣魚島爭議,主要原因就是要把日本拉到反蘇陣線中。中國同東盟國家的關係改善也同阻止蘇聯擴張有直接關係。歷史不是按想像的邏輯發展的,此一時彼一時而已。那時有那時首要解決的問題,所以才有擱置爭議,東南亞、日本都接受是因為當時世界政治的特點,但畢竟促成了東亞重要國家間的和解,為後來的共同發展創造了基礎。現在沒有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了,加上國家地位的變化,過去能接受的妥協現在不願維持了。歷史發展沒有那麼多邏輯,冷戰當然不是好事,但是給妥協提供了外部條件,提供了外部的理由。如果沒有當時的擱置爭議,就很難有後來的持續繁榮。就像現在,為了島嶼爭端恨不得一切從零開始,這樣是不可能有東亞繁榮的。實際上,那時主要國家做出的決定也為解決今天面臨的問題創造了條件,重要的是如何認識歷史的進程。
《21世紀》:相當於冷戰造成了東亞各國之間的團結,形成了後來的發展機會。
牛軍:可以這樣說,1970年代中期以後,因為有了蘇聯威脅,各國才願意做一些妥協,從而使地區走向穩定,這是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不是哪個國家預先設計好的,也沒什麼理由證明必須是這樣,但歷史就是這樣為東亞創造了特殊的條件。歷史這個特殊的視角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在一個大歷史的過程中,什麼事情是大事,什麼事情是小事。現在都喜歡談「戰略」,戰略的核心就是確定輕重緩急,每個時代都會造成如何確定輕重緩急的特殊條件。冷戰就造成了這樣的誘因,當時就是有關國家都把防止蘇聯擴張視為戰略優先,所以就可以做各種妥協,而有了安全感以後就可以安心搞經濟建設,這個妥協就成為地區繁榮必不可少的條件。實際上現在那點國家間的互信還就是冷戰後期形成的。我認為今天的島嶼爭端是現實中的歷史問題,全局中的局部問題,確定中的不確定問題。我不相信東亞有國家寧願毀掉繁榮。當然,這類矛盾、糾紛比較容易讓人激動。
《21世紀》:但是對於當下這個衝突挺多的局面,您覺得是那種經濟上繁榮、全球合作的局面比較多,還是這兩個局面並存?
牛軍:可能會並存一段時間,地區國家間戰略互信的缺乏,以及還有意識形態問題等,一時很難解決。例如媒體上常說反西方,如果按意識形態劃分,這個「西方」到處都是,中國周圍一圈國家,除了北朝鮮,都已經接受或正在按民主、法治、自由和市場經濟理念進行改革。所以如何建立互信還需要一個過程。另一個很危險的問題是軍備競賽,似乎很難逆轉了。據《簡氏》報道,到2021年,亞太國家軍費會在2013年的基礎上增長35%,達到5010億美元。這種傾向同一戰前的歐洲一樣,同冷戰中軍備競賽的邏輯也類似。人們擔心地區緊張也是有理由的。
今天回頭看40年冷戰帶給東亞的影響,可以說當今很多發展趨勢和一些障礙都是冷戰時代的延續或遺留物。從主要的方面看,東亞繁榮興起於冷戰中,當時大多數國家順應世界大潮,它們選擇的變革成為歷史大趨勢的重要部分,也是重要的推動力,從而成就了今天東亞的世界中心地位。這雖然是非預期的,但其內在動力和邏輯的確蘊含在冷戰的爭論中,有其必然性。認識那段歷史可以幫助人們判斷東亞大趨勢,理解各國受益為何?以及為何受損? 從而找到更為合理的解決當今問題的途徑。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牛軍、王爾德、呂泓霖
推薦閱讀:
※東亞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史上的價值
※歷史上一個東亞島國被日本侵佔,令中國一直受害到今天
※東亞島嶼爭端仍未解
※《東亞古代民族與文明通史》大和族與古代日本1
※影響東亞的一日:日本二二六兵變
TAG:東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