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讀柴胡桂枝幹薑湯

黃某,女,70歲。2011年6月初診。膽結石病史數年,曾於某名老中醫處服用中藥數月,效果一般。刻診:右脅脹悶,墨菲氏征(+),口苦,口乾,舌光紅無苔,腹部怕涼,大便次數多,不成形,脈弦細。辨證:肝鬱、膽熱、胃燥、脾寒。處方:柴胡桂枝幹薑湯原方。 7副。服藥後,口乾、腹瀉明顯減輕,舌象變化不大,繼服7副,舌面開始濕潤,有苔出現,後又間斷服用本方,情況穩定。思考: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本方感覺生疏,因為傳統的解釋雲山霧罩,讓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用於臨床。直到看了劉渡舟前輩的解釋,才豁然開朗。本方實際上暗含4組葯:柴胡、桂枝針對肝鬱;黃芩針對膽熱;花粉、牡蠣針對胃燥;乾薑、炙甘草針對脾寒。本例病人的表現非常典型,所以直用原方即可,如果其中的某一個病機佔主要,我們可以把相應的那組葯擴充,比如病人脾虛寒明顯,我們可以再加入党參、炒白朮,把乾薑、炙甘草豐富成理中湯,以此類推。另外一種用法是:柴胡、桂枝疏肝;黃芩、花粉、牡蠣清潤斂降膽火;乾薑、炙甘草溫振脾陽。分別針對肝鬱、膽熱、脾寒。如果病人舌苔厚膩,胃脘飽脹,噯氣嘔惡,說明胃腑壅滯,可以加入平胃散;大便不暢的加入酒大黃。這種情況多見於各種消化道疾病,我治療這類病就是走的這個思路,儘管病人表現的寒熱錯雜,但是把它放到這個思維模式當中我們就會看的非常清楚,一點也不亂,治療效果很好。這個模式就是「肝隨脾升,膽隨胃(腸)降」,就是升降出入,就是一氣周流。消化病的治療抓一個「木」,抓一個「土」, 則思過半矣! (「木」包括陰木肝和陽木膽;「土」包括陽土胃、腸和陰土脾,肝、膽、胃、腸、脾是也,如果我們能把它們的升降出入運動調順了,那麼就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一氣周流的調整,從小的方面講可以治療各類消化病,從大的方面講,很多的內傷雜病也可以迎刃而解,這是中醫治病的一個法門!)
推薦閱讀:

正確解讀命理中的天克地衝
2015 AACE/ACE糖尿病綜合管理指南解讀之——糖尿病預防
通俗解讀《易經》(9)
權威解讀!在廈門,你可以申請哪些保障性住房?
解讀《催官篇》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