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詩,蘇州這個景區火了一千多年
07-24
因一首詩詞而揚名的景區並不少見,蘇州的楓橋就是這樣一個景區。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流傳了一千多年。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位於蘇州城西,在唐代以前就是個水上交通要塞,不過現在見到的楓橋並不是當年張繼見到的那一座楓橋,而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江南名剎寒山寺是楓橋景區的一部分,已有1500多年歷史。
不過寒山寺的名氣比楓橋更大,與寒山寺前熙熙攘攘的遊人相比,江村橋對面的楓橋古鎮顯得有些冷清。
楓橋自隋唐以來,因京杭大運河而興,一直是個繁榮的商埠。到了明代,在這裡抗擊倭寇,建起了鐵鈴關,是蘇州城西大門的一道重要屏障。
楓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位於寒山寺北,距離山門不過百步。南宋范成大《吳郡志》曰「楓橋,在閶門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經由,末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這樣的小橋並不出奇,在江南水鄉隨處可見。
也可以乘船水上游楓橋,乘坐畫肪,穿行橋洞,在水上飽覽古橋、古關、古鎮、古剎的清幽景色,領略《楓橋夜泊》的意境。
楓橋古鎮恢復了明清時期的街巷樣貌,商鋪林立,跟一河之隔的寒山寺相比,這裡算是非常冷清了。
明朝建起的鐵嶺關已有460年歷史,在清代重建,又名楓橋敵樓,是蘇州唯一現存的抗倭遺迹。遊客可以登上城樓賞景。
關門內南北壁面均辟大小拱門各一,內砌登關磚級,並有駐軍洞。1949年,人民解放軍就是在這裡擊潰了駐守的敵軍,從鐵嶺關進入蘇州城。
推薦閱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詩句
※女詩人劉麗五絕30首,讓你耳目一新!
※子午山下寫詩人
※詩詞中的秋,詩人千年的愁……
※李白和杜甫說:在日本,有位詩人比我倆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