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四大汗國領地及始末,他們與元朝什麼關係?
元朝時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現在北京的皇帝,還有「四大汗國」,分別是: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也叫金帳汗國)、伊利汗國。這四大汗國,都是成吉思可汗鐵木真子孫們的封地,在血統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彼此血脈相連,有一定的自治權。他們與元朝是什麼關係呢?
蒙語中,「可汗」是「皇帝」的意思,「汗」相當於「王」的意思,也就是說住在北京的元朝皇帝為蒙古的共主,四大汗國不過是分封的「王」而已,他們應該聽從元朝中央皇帝的調遣。當然,由於四大汗國地域廣大,距離遙遠,交通不便,所以後來就出現了獨立的傾向,最後都脫離了元朝的控制,成了獨立的王國。即使在元朝滅亡之後,四大汗國有的仍存在了很多年。
欽察汗國,亦稱金帳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次子、西征統帥拔都所建,疆域最為遼闊,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今匈牙利、波蘭一帶,都城薩萊在今俄羅斯阿斯特拉罕以北。由於拔都的大帳使用金頂,因此在歐洲史書中欽察汗國也被稱作「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和商業貿易中心。在汗國內,拔都的13個兄弟及其後裔各有世襲封地,擁有軍隊。月即伯在位時,汗國達到極盛時期,與伊利汗國、埃及等國通好,對外貿易興隆。由於伊斯蘭教廣泛傳播,此後欽察汗都信奉伊斯蘭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蘭化。14世紀後期,蒙古貴族對外不斷進行掠奪戰爭,內部又互相爭鬥,使汗國走向衰落和瓦解,分裂成大帳汗國等十幾個小汗國。隸屬於金帳汗國的羅斯公國,出現了一位「王」,即伊凡四世,以莫斯科大公國為核心,逐漸發展成一個新的強大的國家——俄羅斯,並滅亡了大帳汗國。15世紀末,欽察汗國徹底滅亡。
察合台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領有西遼舊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地區。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水定鎮西北)。察合台與窩闊台聯合,屢因可汗問題與元朝皇帝軍隊爭戰,一直到公元1303年才歸服。1314年,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 東部以阿力麻里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1370年,西察合台汗國為帖木兒帝國所滅。東察合台汗國的統治維持到16世紀結束。
窩闊台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窩闊台繼帝位後,將封地賜給其子貴由。1251年蒙哥即可汗位後,不斷將其封地分割,分授諸王。1264年忽必烈稱帝後,海都自以太宗嫡孫不得立,先後聯合其他蒙古貴族爭奪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敗走死,汗國勢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兒為察合台汗怯伯所敗,部分歸附欽察汗國,部分被併入元朝。
伊利汗國,為成吉思可的孫子旭烈兀西征所創立,它包括今日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約旦以及一部分的敘利亞,還有土耳其的小阿美尼亞等。當年旭烈兀曾一度入侵非洲埃及,但聽到蒙哥可汗死亡的消息,便回軍東向,欲回蒙古爭奪汗位。留下大將怯的不花帶領兩萬人,繼續攻打埃及。可惜被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打敗。伊利汗國的君主,很難數清,因為自從第九位君主阿布·賽義德在1335年去世後,全國陷入軍閥割據局面。並且旭烈兀的子孫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同信奉基督教的欽察汗國多次進行戰爭,先勝後敗。最終於 公元1388年為帖木兒帝國所滅。
成吉思汗
推薦閱讀:
※歐豪與馬思純的關係?
※心理論:親密關係中10個我們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男女之間,越是經常做「這事」,越說明你們關係「不一般」!
※編輯之友:句號與後引號的位置關係,您清楚嗎?
※【探索門講座內容】基礎、功能和字碰字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