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禮傳》二十一 | 焦裕祿去世後,聯合國和美國日本的代表都前來參觀學習
在張欽禮的帶動下,講解員介紹焦裕祿事迹時,都是滿懷深厚的階級感情,不怕苦、不怕累,不論參觀者人多、人少,也不分領導還是群眾,大家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不少工作人員嗓子啞了,仍堅持工作。
美國、紐西蘭、越南、日本、智利、義大利、阿爾巴尼亞、坦尚尼亞、幾內亞、印度、寮國、柬埔寨、蘇聯等20多個國家的代表、聯合國的官員也紛至沓來。他們都想親眼看看焦裕祿生活工作的場所、親耳聽聽焦裕祿的同事對焦裕祿先進事迹的介紹。
經作者獨家授權,反問號(微信ID:CFS-fanwenhao)從4月5日起開始全文連載《張欽禮傳》,與廣大網友一起回憶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張 欽 禮 傳》
(連載二十一)
劉占鋒 著
二〇一七年二月
第五章 劫後的奮起打造共產黨人永久的精神豐碑
蘭考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張欽禮主持第一次全會做出八項規定,同時將被關閉的焦裕祿事迹展覽館修復整理,對外開放,作為首先要做好的幾項重要工作之一進行了安排。 任務落實給了縣革委辦公室工作人員王保華、劉俊生。兩人請示張欽禮,問展覽館具體怎麼辦?
「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先辦個臨時性的,以應急需;第二步,縣革委研究後再辦個正規的。」張欽禮說。
「怎麼個臨時法?」王保華問道。
「就是把最主要的、基本的、現成的先弄出來,先解參觀者的燃眉之急。」張欽禮說,「我讓除『三害』辦公室的同志繪一些圖表,統計好數字。你們搜集些焦書記的遺物,匯總焦裕祿的事迹、報刊、文章等資料……咱先辦起來,再完善。」
「我們就先搜集焦書記的遺物和資料吧!」劉俊生說。
「這方面你可是主角。」張欽禮對劉俊生說:「你拍的咱焦書記的照片太珍貴了。還有你拍的那麼多治理風沙、鹽鹼、內澇的照片,寫的那麼多紀念文章,都能派上用場。那是焦書記帶領咱改變蘭考貧困面貌的真實寫照,都搜集起來。」
張欽禮一走,兩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夜以繼日找資料、翻箱倒櫃找照片。
蘭考當時攝影者少,照相機又不普及,展出的絕大部分照片都是劉俊生拍的。特別是給焦裕祿拍的那幾張照片,真是太珍貴了。人們說,劉俊生拍的照片是展館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焦裕祿在花生地里勞動的照片,國家郵電部後來還作為紀念郵票在全國發行。
焦裕祿事迹臨時展覽館設在縣機械廠十多間廠房內,講解員是十多位從縣、社機關抽調的女青年。大家齊心協力,很快修復、充實了原有各個展室的內容,另外又增加了「毛主席在蘭考」和「蘭考縣地圖模型」兩個展室。
這樣,一是把焦裕祿領導人民除「三害」鬥爭同毛主席視察蘭考時答應農民治好鹽鹼、號召「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大背景聯繫了起來,揭示了焦裕祿領導蘭考人民除「三害」鬥爭正是落實毛主席偉大號召,實現共產黨人歷史使命的偉大實踐。二是可以使參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當時除「三害」鬥爭之艱難,更好地體會焦裕祿精神的偉大。
開館的第一天,張欽禮和卓興隆最早來到展覽館聽講解員們試講。張欽禮在肯定、鼓勵後,提出要求:「你們介紹焦裕祿事迹,首先要帶著深厚的階級感情去講。二是要著裝整齊。三是要講普通話。說咱蘭考的土話,外面來參觀的人聽不懂。」
卓興隆說,「咱蘭考把『明天』說成『趕明兒』,『現在』說成『要會兒』,連翻譯都聽不懂,翻不出來。」
一句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焦裕祿臨時展覽館的開放,一傳十、十傳百,引起人們的熱情關注。雖然土些、簡單些,但畢竟是全國第一個啊!
張欽禮知道,辦好「第一個」不容易。辦館初期,他是最熱心的一位,也是講解最多的一位。
講解員們也最喜歡他的到來。他們說:「俺最喜歡張書記來了,他往前一站,認真聽我們講解,那是對我們工作多麼大的支持啊!再說,他來了,還能及時解決我們工作中的實際困難。」
在張欽禮的帶動下,講解員介紹焦裕祿事迹時,都是滿懷深厚的階級感情,不怕苦、不怕累,不論參觀者人多、人少,也不分領導還是群眾,大家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不少工作人員嗓子啞了,仍堅持工作。
那時來參觀的人特別多,有的是從千里之外來的,趕上哪撥是哪撥,他們都會認真講解,耐心解答,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
為了使展覽辦得更加有聲有色,縣革委分工除「三害」辦公室主任卓興隆主抓,又選拔了一些政治素質高、熟知焦裕祿事迹、有業務專長的人員充實到展覽館工作,組織到外地參觀學習辦展經驗。同時在距縣委百米遠的一片12畝大的空地上,著手籌建比較規範的展覽館。
展覽內容是按照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一一焦裕祿》的版本組織的。
這個時候,廣州美術學院畫家惲沂倉(中共早期領導人惲代英的侄子)帶領學員來蘭考實習,出於對焦裕祿精神的敬仰,精心創作了《焦裕祿到蘭考》《焦裕祿與老農肖位芬》《焦裕祿帶領除「三害」調查隊下鄉》等10多幅油畫,全部充實到展室。
很快,焦裕祿事迹展覽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它不僅吸引了省內外各行各業廣大群眾及各級領導前來參觀,在國際上也產生很大影響。
美國、紐西蘭、越南、日本、智利、義大利、阿爾巴尼亞、坦尚尼亞、幾內亞、印度、寮國、柬埔寨、蘇聯等20多個國家的代表、聯合國的官員也紛至沓來。他們都想親眼看看焦裕祿生活工作的場所、親耳聽聽焦裕祿的同事對焦裕祿先進事迹的介紹。
很快,蘭考焦裕祿事迹展覽館就小有名氣了,全國不少地方請劉俊生他們過去辦焦裕祿事迹展覽,他們就走出蘭考,先後參加舉辦了鄭州「焦裕祿革命事迹展覽館」、北京「焦裕祿精神變蘭考」展覽,後來還幫助阿爾巴尼亞創辦了「焦裕祿事迹展覽」。
焦裕祿事迹走出蘭考,辦到了省內外乃至國際上,不但使焦裕祿迅速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而且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考慮到對外賓接待關係著國家的形象和國際影響,凡是國際友人,基本上都由張欽禮親自接待。張欽禮也自覺地把它看作一項十分神聖的事,每次向外賓介紹焦裕祿事迹時,他密切配合語言翻譯,把焦裕祿的事迹講述得有聲有色,使國際友人感動不已,讚不絕口,有的甚至激動落淚。還有許多人在留言簿上寫下觀後肺腑之言。
來蘭考參觀次數最多的國家,是越南。他們曾四次派出代表團來到蘭考參觀學習,看望焦裕祿的家人。介紹焦裕祿事迹,他們認真記錄;瞻仰焦裕祿陵墓,恭恭敬敬獻上花圈。
對全國各地來蘭考參觀學習的工人、農民、幹部、學生也儘可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或是小範圍座談,或是大場面報告,張欽禮只要能夠分開身,都儘可能親自宣講。沒有節假日,經常一場報告接著一場報告,很少休息時間。
還有很多時候是剛下鄉回來,就被許多人圍住介紹焦裕祿事迹;連身上的土都沒來得及拍打,騎上自行車就趕去作焦裕祿先進事迹報告。
一次,張欽禮有病發高燒,接待辦的工作人員婉言謝絕了參觀者想請欽禮作報告的要求。
張欽禮知道後,說:「人家大老遠來咱這兒學習焦裕祿精神,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待好、不介紹好。」
「你發燒發到這個樣子了,我們擔心哪。」接待辦的同志解釋說。
「這點病算啥呀,要滿足人家的要求。咱可不能讓人家帶著遺憾離開蘭考!」說完,就拖著病體來到會場介紹焦裕祿事迹。聽著他聲淚俱下、動人心魄的介紹,看著他額頭直冒的虛汗,在場的人感動不已。
「看來宣傳焦裕祿也得有焦裕祿精神呀!」許多聽眾向前來採訪的記者說:「張欽禮就是在用焦裕祿精神來介紹焦裕祿事迹。」焦裕祿去世後,最初安葬在鄭州烈士陵園內。當時,在墓穴的北端立了一塊8公分厚、40公分寬、80公分高的石碑。上面寫著:焦裕祿同志之墓。沒有生平簡歷。
隨著焦裕祿事迹的遠播和學習焦裕祿高潮的興起,張欽禮代表蘭考縣委起草報告,請求省委批准將焦裕祿的靈柩由鄭州遷回蘭考安葬,同時追認焦裕祿為烈士。
河南省委批准了蘭考縣委的請求。省民政部門按照有關規定,批准給焦裕祿重新刻了一塊碑,並刻寫了碑文。這個墓碑是青色大理石的,碑高1.25米,碑文174字。與最初的碑相比,高大可觀了不少。然而,隨著學習焦裕祿活動的深入開展,到蘭考參觀的人越來越多。
許多參觀者仍認為焦裕祿的墓碑低,碑文比較簡單。他們說:焦裕祿是毛主席的好學生、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黨的好乾部,這就是最高的級別。紛紛提出建議,請蘭考縣委為焦裕祿樹立一座高大的墓碑。
蘭考縣革委成立之後,張欽禮將重新立碑之事作為宣傳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他召集有關人員商量研究,形成一致意見後,當即明確卓興隆、楊捍東起草碑文,並向省委寫了請示報告。張欽禮拿著碑文和請示報告,親自向省委書記劉建勛彙報。
劉建勛覺得提議很好,隨即叫來河南省革委副主任紀登奎,說:「老紀,你閱批一下這份材料。」紀登奎接過請示報告和碑文,仔細閱讀後,揮筆寫下「同意」二字,並鄭重簽上自己的名字。
張欽禮回到蘭考後,明確由縣婦聯主任程愛雲負責,由李國慶具體經辦,為焦裕祿重新立碑之事。
程愛雲是戰爭年代參加革命的老幹部,辦事果斷有魄力。李國慶對焦裕祿是情有獨鍾,而且任勞任怨,辦事細心周到,還寫有一手好書法。讓他倆負責此事,可謂知人善任。
他們請來省設計院陳玉林總工程師,按照「凸」字形進行了設計。墓台由25公分提高到52公分,墓中有20公分鋼筋水泥層,墓蓋改為拱形漢白玉,墓碑由1.25米的青色大理石更換成2.75米的漢白玉。
根據張欽禮的要求,李國慶兩次赴京到八寶山革命公墓,參觀瞿秋白、任弼時墓;到石家莊華北軍區革命烈士陵園,參觀白求恩墓;去山東泰山看馮玉祥墓……然後,博採眾長,精心設計出用49塊石料組成「漢白玉石外槨」的焦裕祿烈士陵墓。49塊石料分別為:墓碑4塊、墓蓋1塊、閱台石6塊、壓面石14塊、斗板石14塊、土沉石10塊。
為了選擇漢白玉碑的配料和墓穴陵槨石材,程愛雲和李國慶可謂是嘔心瀝血,千里奔波。李國慶親自去河北曲陽縣西羊坪大理石廠和北京市房山縣尚樂公社石窩大隊選石購料,並在墓後屏風牆上放大製作了毛澤東手跡:「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在給焦裕祿陵園選擇石料時,李國慶總忘不了在上面寫下「毛主席的好學生焦裕祿陵園墓碑用料」這樣一行字。石料選好後,7249部隊派出汽車,由縣革委辦事組陳春和帶隊運回。
在修建焦裕祿墓碑過程中,蘭考以「四面紅旗」為代表的社員群眾提出,為焦裕祿立碑不要政府出錢,由百姓自籌,以表蘭考人民的一點心意。
張欽禮知道這些剛剛從劫難中走出來的社員群眾生活仍然十分艱難,他深深地為他們對焦裕祿的深情厚誼所感動,但他知道,焦裕祿已經不單單是蘭考人民的好書記,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楷模,理所當然應該由國家出資興建,他婉言謝絕了全縣人民的心意。
經省委秘書長苗化銘批准,墓碑碑料由鄭州烈士陵園無償支援,隨後,河北省石家莊市華北烈士陵園白求恩紀念館又無償捐贈了漢白玉墓碑石料……
在整個修墓立碑的過程中,張欽禮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請新華社對卓興隆、楊捍東起草的碑文進行了修改敲定;聘請鄭州市著名書法家石蔭亭書寫碑文;從河北省曲陽縣西羊坪請來技術精湛的石匠鐫刻……。
碑的正面是「焦裕祿烈士之墓」;背面是700來字的碑文;落款是:蘭考縣工代會、貧代會、紅代會。歷時半年,全部完工。墓地煥然一新。
1968年3月,給焦裕祿修墓立碑的任務完成了,了卻了張欽禮的一個心愿,也了卻了蘭考人民的一個心愿。
在黨中央歷屆領導同志關心支持下,學習焦裕祿已經成了中國共產黨人黨性教育的基本內容,焦裕祿墓地正式命名為焦裕祿陵園,面積73.5畝,以等高線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焦裕祿烈士陵墓,下層建有19.64米高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中間一層為焦裕祿事迹展覽館發展而成的焦裕祿烈士紀念館,展館面積2100平方米。(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母親2015.12.24鼻咽癌呼吸困難心跳驟停昏迷,2016.1.1確診腦死亡,到現在我還後悔怎麼辦?
※美國好萊塢影星伊麗莎白·泰勒去世享年79歲
※周總理去世後,鄧穎超大姐提了一個請求,毛主席含淚批准!
※宜家創始人去世,終年91歲!5歲賣火柴、17歲創立宜家,如今身家437億美元,卻一生勤儉!
※93歲黃裳去世:尋常字句堪尋味 火氣深情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