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東北古代史釋注
句麗
句(gōu)麗,非先古時的高麗(古朝鮮)。句麗曾與古高麗,同時間並存為國。句麗也非句麗滅亡250年後,再產生的後高麗。句麗與前後兩個高麗的歷史、民族,生存空間、生活時態等各不相同。
為什麼有人把句麗與高麗等同?
可能與一個誤解有關:《北史·卷九十四·句麗列傳》中介紹有,高氏句麗在北魏之前,並無高麗之稱。在北魏一統北方之後,每次句麗國王更換新王時,北魏朝廷都要對新國王封號。在北魏宣武皇帝之前的各時期,每次封號的名稱都是「句麗王」,或「句麗郡公」。但是到了北魏靈太后執政時,正遇句麗國王雲死。其兒子安繼位,靈太后封號時,封安為「高麗王」。從此開始,有人把句麗國也稱高麗國。不是靈太后無知而封,而是此時的句麗國正好與古高麗,既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的地方相同。所以這種封號,應該說沒有什麼錯誤。卻以此造成《北史》的記載中,句麗與高麗並用。也是後面史書中稱其為高麗的原因。對東北地區古代一些稱王者,用原來的地名封國王名號是一種常用方法。比如,新羅王受封為樂浪公,百濟王受封為帶方公等。但是,新羅依然稱新羅,不稱為樂浪;百濟不稱為帶方,依然稱百濟。
所以「高麗王」的封號名稱,不應該改變句麗國的實質。因為句麗人與朝鮮(高麗)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並且,安受封為「高麗王」的時候,句麗人已經把古高麗人的部分後裔,接納為自己的句麗民族中;另一部分的三韓、新羅等民族則被趕到鴨綠江東,甚至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說,有些人把「句麗」說為「高麗」,用國王的封號代替國家的名稱,是不對的。
一、句麗之源
句麗的準確稱呼,應該是高氏句麗。
是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元鼎4年)以前,由扶餘國一個王子,叫朱蒙的善射人,以高為氏,渡過松花江北流段,在西岸的紇升骨城(現遼寧桓仁縣)建國。他們自稱是太陽的兒子,河伯的外孫(摘自《北史》)。
扶餘國出自古索離國,源自古息慎人。都是信俸太陽和火,所以他們也是炎帝的後裔。扶餘國從北向南發展,到了東北大平原上。因東北中南部地區多水,這些生活在水邊的息慎後裔逐漸被人稱為貊人,既生活在水邊的人。顯然,高句麗人源自扶餘人,扶餘人源自索離人,索離人源自息慎人,自然都是炎帝的後裔。
句麗的國度,原屬於扶餘國南部部族,既貊人。句麗起源於東北大平原的中部地區,並且從東北中部從北向南發展。強盛時,幾乎佔據了半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歷時八百年。
《後漢書》等史料載:句麗「相傳以為扶餘別種」,還說:「句麗一名貊,有別種依小水為居,因名小水貊」。
《三國志》載:「溝婁者,句麗名城也」,「句麗作國,依大水而居,……句麗別種依小水作國」
「溝」字,地勢低洼,窄小的谷地,規模小的河。
「婁」字,《康熙字典》中:婁——系馬牛曰婁馬牛,意為多數;也是東北地名,江名,姓,星宿名等;另外,「離婁」是明目者,小、微,等意思。是兵、卒,小人物,東北古代人常見的名稱用字。
「句」字,《康熙字典》有解為:「音溝,俗作勾,曲也」。字典中解:「溝」字為:「水聲」,也有小的河流意思。顯然,不管是句,還是溝,在此都有淙淙作響的、彎曲的小河流意思,是表明句麗人居住地的特點。
按東北傳統,這裡的「麗」字,原來應為「離」字。是我國古代東北民族建國時常用的字,如:索離、鐵離、高離、句離等。
在中國的先天八卦中,東方為「離」,包含的內容是:火、日、麗、艷麗、武士、紅色、為……。而東北這個地方在古地圖中屬於東方,不是東北,這裡的人多數信奉太陽和火,所以「離」字是東北人很願意應用的文字。
二、句麗的四至
從其發展過程看:
《漢書》與《後漢書》載:「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地方二千里」。是說,其北為松花江北流段,南在遼東和鴨淥江一帶,西距遼河千里,東至長白山。基本部分在現吉林省內,松花江西側。
說明一點:過去的「里」比現在小,約300——400米之間。
《三國志》內容與《後漢書》相同,但它說「都於丸都之下」。說明,高句麗此時的國都在丸都山之下(吉林省集安市附近)。
強盛時,如《北史·列傳第八十二》載:「其國,東至新羅,西度遼,二千里;南接百濟,北鄰靺鞨中,一千餘里」。是說,東已過鴨綠江,西則直接到遼河,南在朝鮮半島中部;北面已經不再是扶餘,於公元494年,高句麗已經滅掉了扶餘,這時直接與靺鞨相鄰。如書中所說,曾「驅逼靺鞨,禁固契丹」。
《後漢書》說:「濊及沃沮、句麗,本皆朝鮮之地也」。還說:「至元封三年,滅朝鮮,分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是說,句麗本是古朝鮮的地方,而古朝鮮的地方很大,包括遼東及朝鮮半島。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朝鮮,把朝鮮這個地方分別設置了四個郡,既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後來臨屯和真番分別劃歸樂浪和玄菟郡,又增加了遼西、遼東兩郡。其中的玄菟郡就在遼東北部。句麗被設為縣,歸屬玄菟郡管轄。說明高氏句麗先是在遼東,後來發展至朝鮮半島和松花江流域。
《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四·高麗傳》載:「高麗,本扶餘別種也。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距百濟,西北度遼水與營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
此高麗就是句麗,因為此時,古高麗已經滅亡,後高麗尚未出現。此時的句麗也是強盛時的地域,其東為新羅。初時的新羅在長白山東,跨鴨綠江;這時,因句麗的擠壓,新羅退至朝鮮半島東南,百濟在朝鮮半島南西部。南為百濟,西為營州,醫巫閭山一帶;北在松花江南。
三、句麗之末落
《後漢書》說:句麗「凡有五部,有消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有八個等級的官員。還說:「以十月祭天大會,名曰『東盟』」。
到公元七世紀,高句麗已經強大得中原大國不能輕視的程度。所轄人口近348.5萬,其中包括大量的漢人、句麗人、鮮卑人、契丹人、靺鞨人、挹婁人、新羅人、百濟人。其中,高句麗族人(濊貊人為主)約17.2萬戶,86萬人左右。
句麗其地,盛產銅、銀等多種金屬。周世宗(柴榮,公元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
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迹。
句麗人的風俗及習慣:
《三國志·卷三十》載:「句麗多大山深谷,無原澤。隨山谷以為居,食澗水。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其俗節食,好治宮室,於所居之左右立大屋,祭鬼神,又祀靈星、社稷。其人性凶急,喜寇鈔。其國有王,其官有相加、對盧、沛者、古雛加、主簿、優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級」。
「東夷舊語以為夫餘別種,言語諸事,多與夫餘同,其性氣衣服有異。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本涓奴部為王,稍微弱,今桂婁部代之。漢時賜鼓吹技人,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麗令主其名籍。後稍驕恣,不復詣郡,於東界築小城,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今胡猶名此城為幘溝溇。溝溇者,句麗名城也。其置官,有對盧則不置沛者,有沛者則不置對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稱古雛加。涓奴部本國主,今雖不為王,適統大人,得稱古雛加,亦得立宗廟,祠靈星、社稷。絕奴部世與王婚,加古雛之號。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達於王,如卿大夫之家臣,會同坐起,不得與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其國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萬餘口,下戶遠擔米糧魚鹽供給之。其民喜歌舞,國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戲。無大倉庫,家家自有小倉,名之為桴京。其人絜清自喜,喜藏釀。跪拜申一腳,與夫餘異,行步皆走。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名曰東盟。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自飾。大加主簿頭著幘,如幘而無餘,其小加著折風,形如弁。其國東有大穴,名隧穴,十月國中大會,迎隧神還於國東上祭之,置木隧於神坐。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其俗作婚姻,言語已定,女家作小屋於大屋後,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戶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聽使就小屋中宿,傍頓錢帛,至生子已長大,乃將婦歸家。其俗淫。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終之衣。厚葬,金銀財幣,盡於送死,積石為封,列種松柏。其馬皆小,便登山。國人有氣力,習戰鬥,沃沮、東濊皆屬焉。又有小水貊。句麗作國,依大水而居,西安平縣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麗別種依小水作國,因名之為小水貊,出好弓,所謂貊弓是也」。
隋朝為免除東北之患,曾先後四次討伐,隋煬帝曾親率一百一十三萬大兵攻打高句麗,都以慘敗告終。高句麗為了表示自己的強大,還在遼東,既現遼陽附近,用隋兵的屍體修建了一座紀念碑性的大塚,專門宣示句麗國的勝利。
唐朝政權穩定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討伐高句麗。後來的50年間,唐、句雙方大小戰役不斷,唐太宗曾率大軍親征高句麗,同樣敗北。
這時的高句麗,經過隋唐兩朝的沉重打擊,也大傷元氣。最主要的是,自己國內動亂不斷,兄弟爭權搶功,不顧外患頻繁。
再說,北方強大起來的靺鞨人,已經能與高句麗抗衡。南方的新羅,一直想收回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西方的契丹不斷壯大……。這時的東北各國,戰事頻繁,摩擦不斷,四鄰為敵。句麗國內腐敗和野性並列……。歷史的趨勢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願而為之。
大形勢下的高句麗聯合一個百濟,企圖自保。但百濟則妄想靠高句麗打擊新羅……。四面楚歌,頑強地掙扎過後,還是難於應付滅亡的敗局。
唐朝分化高句麗與百濟聯盟,數次進兵單攻百濟,有利地分化了他們的聯盟。雖有日本人浮海派兵幫助,也無助於事。
自公元666年12月,唐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發兵伐高句麗。李勣首先攻破高句麗的新城(現遼寧撫順城北),然後拔扶餘城(現長春市東南奢嶺東側),最後攻破句麗南部的國都平壤城。
公元668年9月(唐高宗總章元年),句麗被唐將李勣所滅。歷經七百多年的高氏句麗,辛勤建設的176城,近70萬戶歸於唐朝。唐遷高句麗38200戶的百姓,去遠方江、淮之南。後又遷人至嶺南及西部無人地帶,共遷走22萬左右句麗人。只留老弱、貧寒者在原安東等地居住。
四、古平壤城的位置
高氏句麗國,曾三次遷都。首先是在紇升骨城建國,到公元3年,遷都到國內城,也稱丸都山城(現吉林省集安市)。接著一次是公元427年,遷都於平壤城。第三次是在隋唐打擊的時候,遷都到南平壤;這個平壤城,是現在朝鮮的平壤市。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五》載:「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復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平壤者本仙人王儉之宅也,或雲,王之都王儉。」
《漢書.地理志》載:「王險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此處所說「王險」,就是王儉。浿水是一個有爭議的水名,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解釋,都不能確定。現在一般認為浿水是現在朝鮮的大同江。但中國古時就有浿水是鴨綠江、甚至遼河等等的指述。顯然,浿水的名稱單單送給朝鮮的大同江是不能說服人的。
從《遼史·地理志二》中,說遼國東京遼陽府的附近有太子河、渾河、遼河等,還有「蒲河、清河;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軒芋濼」。這幾個水名與遼陽所在地的位置附近,是完全吻合的。其中所述的蒲河、清河、太子河、渾河、遼河都能對上號,只是沒有找到「浿水,亦曰泥河,又曰蓒芋濼」的水名。但書中所述內容,浿水不可能遠離那幾條位置相近的河流。明顯看出,浿水是在遼陽市附近。絕不可能是遠在數千里之外,隔著鴨綠江的,現在朝鮮境內的大同江。
古傳有三個平壤:上平壤、下平壤、南平壤。下平壤是高句麗王居住的地方,上平壤在丸都山城。那麼,南平壤在什麼地方?
《北史·列傳第八十二》載:高句麗「其國,東至新羅,西度遼,二千里;南接百濟,北鄰靺鞨,一千餘里。……都平壤城,亦曰長安城,東西六里,隨山屈曲,南臨浿水。」從這裡可見,高句麗的東界是新羅的西界,尚未到現在朝鮮的大同江。而這時高句麗的國都是平壤,也就是王儉城。城市依山屈曲,南面是浿水。——顯然這個平壤城不是現在朝鮮的平壤,浿水也不是現在朝鮮平壤北面的大同江。
《北史》和《新唐書·.高麗傳》均記載,高句麗「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
漢樂浪,此時應該包括故真番郡或臨屯的一部分。應該是包括鴨綠江西、千山以東,及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一部分。
《遼史·地理志二》載:「以句麗王安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遼東京本此。唐高宗平高麗,於此置安東都護府……。忽汗州既故平壤城也,號中京顯德府」。顯然,這不是南平壤。
又有,《遼史·地理志二》對遼國海州所轄岩淵縣的記載:「東界新羅,故平壤城在縣西南。東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這個平壤城,是南平壤城。
元魏時,封句麗王安為平州牧,魏太武帝派使者去安住的地方,就是平壤。這個平壤城在遼東,「遼國東京遼陽府」附近。「忽汗州」,並非單指渤海國上京。在唐冊封渤海國名稱之前,曾冊封渤海人管理的地方為忽汗州,渤海大氏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當時,包括渤海東京柵城、上京龍泉府、及松花江北流段以東的地區。渤海國時,忽汗州的首府應該是位於黑龍江省鏡泊湖北側。顯然,「王所居平壤城」與「故平壤城」是兩個地方。「中京顯德府」,也不是一個城池,是渤海國五京之一,包括有「廬、顯、鐵、湯、榮、興六州」的地方。中京顯德府,位於吉林省長白山西麓。「故平壤城」,在忽汗州是沒有錯的,在中京顯德府則更具體了。
《遼史》這段似乎矛盾的話,顯然是包括了兩個平壤城的概念。應該是史料中所說,上平壤和下平壤兩城。上平壤在忽汗州時的轄區,下平壤在顯德府區域內。
還有一個南平壤,應該是現朝鮮的平壤。
遼國的海州曾是渤海國的南京南海州,以東的地方是遼國時期的新羅國。可見「故平壤城」決不是現在的朝鮮平壤。
《元史·志第五十九》載:「唐征高麗,拔平壤,其國東徙,在鴨綠水之東南千餘里,非平壤之舊」。再一次證實,高句麗的古平壤城不是現在朝鮮的平壤市。唐所拔平壤,「非平壤之舊」,不是過去的舊平壤城。
五、高句麗與高麗不同
二十四史中,對高句麗名稱的記載是不同的。以唐朝人李延壽所寫的《北史》為界;其前,各史書中都是清一色的「高句麗」,或「句麗」。而《北史》中,是「高句麗」與「高麗」二者並用。以後的史料中,特別是宋以後,王氏高麗在朝鮮半島北部立國,高麗之稱則是指他們。歷史上,因句麗所在地方包括了古高麗的地方,所以,人們常因句麗與高麗地相同、名相近,句麗王曾封為高麗王而將句麗稱謂高麗。
句麗與古高麗不同,與後高麗也不同。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滅古朝鮮以後,把句麗劃歸玄菟郡的一個縣。古朝鮮也稱古高麗,已經被滅,不存在了。而句麗卻存在。顯然,公元前108年以前,句麗與古高麗曾經同時存在過,說明,二者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而後高麗,則是在句麗被唐高宗滅掉250年以後,公元918年(後梁末帝貞明四年),由新羅人王氏,在鴨綠江以東的北部地區建國時所用的名稱。不過是延用了遠古時的國名而已。
高麗國,是周武王統一中國後,把古朝鮮這個地方,冊封給商朝王子箕子的國名。
據《史記》、《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料記載,箕子的領地屬於侯爵,因在古朝鮮的地方,所以也叫朝鮮。古朝鮮是黃帝後人,王儉建立的國度。其地包括,東北的南部和朝鮮半島。另外,那裡也是商朝人的先祖居住地,所以箕子才不受周祿,自回故里。大周王朝則做了個順水人情,周武王冊封箕子為高麗侯,人們仍稱其為朝鮮。秦漢間,朝鮮被燕人衛滿奪取,又稱為衛滿朝鮮。
古朝鮮(古高麗),曾分出了古辰國等。到西漢時,古辰國又分成了馬韓、弁韓、辰韓……。
高句麗和高麗,二者從地理、民族、歷史、政治等各方面都沒有任何聯繫。古人在文字上是很嚴格的,「句麗」與「高麗」根本就毫無關係,不過是古代後人以其發音相似,又同在東夷,便主觀地用了相同漢字來表示而已。
句麗的國度起源於東北大平原的北部,是在東北中部從北向南,再向北發展的。強盛時,幾乎佔據了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歷時近八百年。
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句麗被唐所滅。
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高句麗遺臣"大長劍牟岑率眾反唐,立故句麗王高藏外孫安舜為主。並派信使到新羅,要求新羅承認其合法地位。新羅國馬上承認了安舜的句麗王位,並提出相互聯盟反唐的建議。唐高宗以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李謹行為燕山道行軍總管發兵來討伐。經過四年的戰爭,最終平定了高句麗遺民叛亂。安舜逃到朝鮮半島今韓國益山市的地方,建立了報德國。隨後唐高宗又以新羅王金法敏"納高麗叛眾,略百濟地守之"為罪名討伐新羅。
唐高宗上元3年(公元676年)2月,正式將安東都護府治所,遷往遼東故城(即今遼寧遼陽市)。從而將百濟故地以及包括平壤在內的大同江以南,高句麗故地讓予新羅,使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唐儀鳳2年(公元677年)2月,唐朝將安東都護府再次遷到新城(今遼寧撫順高爾山城)。同時任命原高句麗末代國王,已經被唐朝任命為工部尚書的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
——但是,句麗沒有再復國。
推薦閱讀:
※中行丟失東北高速2.93億存款終審被判全額賠付
※變化莫測東北亞(下): 薩德將讓中美實力顯現
※東北民族史:烏桓,鮮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後裔,它是誰?
※東北人辨體質用人蔘
※東北戳腳文趟子三十二式